御剑人间-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犹豫豫商议一阵,四人先让车夫驾车带另外两女先行离开,重新驱马返回那边,大雨里,草棚还在,那无头鬼却是没见着。
“月柔!”
四人远远喊了一声,见没反应,硬着头皮小心靠近过去,只见草棚里驴子、老头、还有那书生早已不见,只留一堆熄灭的篝火还升着青烟。
成眼尖,快步过去,从篝火旁取出半截烧毁的画卷,只见上面残存的一半画像,正是之前看见的无头鬼。
“那书生不是鬼,怕是一个得道高人,启德兄,你闯祸了,说不得月柔被那人掳走了。”
另外两个公子抹去脸上雨水,狠狠跺去地上积水,埋怨的看去刘启德。
“都怪你,叫你不要乱说话,这下好了,把高人得罪,还连累我们一起要受罚了,现该如何向闵侍郎交差?!”
“我。。。。。我。。。。。”
刘启德也有些不知所措,毕竟遇上这么一个事,换做其他人来,也难以接受的,张望了草棚四周,缩了缩脖子,碎碎念念道。
“这能怪我?我哪知道他是高人,要是知道,鬼才说那些话,你们也不拉着点,平日还说好兄弟。”
成狠狠瞪他一眼。
“别说了,先回去如实跟闵侍郎交代吧。”
四人回去翻身上马离开,与他们平行的林野另一边,繁密的林间雨水滴滴答答落在枝叶上,偶尔才有几滴落去厚厚的落叶。
沙沙的脚步声里,几人口中提到的鬼书生,此刻正牵着老驴,带着王半瞎与一旁交织手指头的闵月柔犹如散步走在林子里。
女子交织指头背在身后,一走一踢脚下的落叶,想起刚才的法术,一眨眼就来到林间,感到惊奇,眼下忍不住转过身,面朝拉驴的书生,倒退着边走边说。
“陆公子,刚才你施的就是法术了?叫什么名字?”
“斗转星移之中的一个小法术。”
陆良生解释了一句,不过倒是好奇,她怎么会来这般,这里距离长安的路程,可不是郊游那般简单。
倒着走的女子也没隐瞒,嘴角泌出一丝笑。
“北边打仗,父亲很忙,我一个人又在府里很闷,趁机溜出来的,其实原本是去郊游的,可他们听人说,商雍这般有个兰若寺,里面的佛陀、神女壁画诡异非常,看久了,好像能把魂给吸进去,就好奇跟着一起来了。”
兰若寺?
陆良生听到这处缘由,笑了起来,里面院墙一圈的佛陀、神女壁画,皆出自他手,应该是当初应劫时,在上面残存了法力。
根本不可能将人魂儿给吸进去,不过有人看过以讹传讹,夸大其词罢了。
两人说了会儿话,走过一阵,雨势渐渐小了,走出这片林子,陆良生看了看天色,阴云游动将要离散,看去一旁女子说道:
“正好,我要路过长安,就送你回去吧,那边没什么好去的,鬼怪没了,狼倒是特别多。”
“哦。”
闵月柔低了低头,摆弄袖口,忽然抬起头,问了一个问题。
“陆公子,修道中人,可以婚配吗?”
走在后面的王半瞎嘭的一下,被石头绊倒在地,连忙爬起来,拍了拍落叶,摆手后退:“师父,你们聊。。。。。”
赶忙捂着耳朵躲去一旁树后。
第三百二十五章 留步
雨势渐渐收住,水珠滑过叶尖,落在杂草间,随后被步履踩在脚下,陆良生缓缓走下山坡,偏过脸看去身旁跟着的女子,他表情有些微微愕然。
修道中人自然能婚配,只在个人意愿罢了,不过从一个姑娘口中问出来,就大有所指了。
陆良生心理有些为难,可面上不敢随意做出表情,怕让对方会错意,不管会错的是好还是坏,都不是他想看到的。
“闵小姐,修道中人可以婚配,只不过道途漫漫,寿数相比寻常人要高出许多,无法做到白头偕老,到头来,总会有一人银发白头,先走一步。
留下之人,心里只会痛苦,所以许多修道之人,要么独自深山隐居修炼得道,要么寻同样修道之人做道侣,长相厮守寻觅仙缘,纵然如此,也难有长久的。”
两句话说的委婉,将寿命长短做为修道之人婚配的门槛,陆良生相信闵月柔是能听出来的,跟在身后的老驴瞪着大眼眨了眨,臀上挂着的书架里,蛤蟆道人点上烟杆,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
想到当初那个女人,也觉得若是还活着,难免最后还是要埋进土里。。。。。
闵月柔低着头眨动睫毛,看着脚下一晃就过去的坡道不知想什么,听完书生的话,忽然抬起手,拉开袖子露出白皙的手腕伸过去。
“陆公子,你看我能修道?”
“观一人能否修道,不是郎中那般望闻问切。”
抬起的手背陆良生隔空虚按回去,看着女子眼中透着一股倔强,叹口气手指亮起法光,轻轻在她眉心一触,随即摇摇头。
“怕是不能。”
闵月柔放下袖口,也不再说话了,沉默的跟着书生继续前行,三人一驴的身影一步两丈,下到山脚,转到去了官道,道路平缓许多,脚程也渐渐加快。
不久,阳光破开云层,从西边照了过来,道路行人、远方田野、延绵城墙沐在这片彤红里。
夕阳西下,匆忙的道路间,三人一驴缓缓走进长安城,湿漉的街道夹杂积水、淤泥的污垢,积攒雨珠的房檐滴答滴答落下过往百姓的肩头,重新繁华喧闹起来的长街上,闵月柔掉到老驴后面,盯着甩来甩去的驴尾,噘起嘴走的极慢。
过去这段繁华热闹长街,喧嚣渐渐在百官居住的府舍附近停下,古朴的灰石地砖铺砌前行,高高的白底黑瓦的院墙内,松柏伸出枝头悬在墙外,残阳红光里,趴在枝头的蝉虫,发出恼人的嘶鸣。
陆良生牵着老驴在古朴的漆红大门前停下,看着闵字牌匾的府门,回头朝慢吞吞跟上来的女子点点头。
“闵小姐,到了。”
“哦。”
像是生闷气的月柔走上石阶,按着铜扣敲响院门,开门的门房老头看了眼,哎呦一声喊叫,连忙将院门全完打开,回头朝里大喊起来。
“快去通报夫人,小姐回来了!”
然后,跨过门槛出来,又是作揖又是弯腰:“小姐啊,你跑哪儿去了,府里上上下下到处都在找你,眼看老爷快从朝里回来,要是知道你跑出去,找不到,可是要发火了啊。”
女子连忙将他搀扶起来。
“陈伯,你看我不是回来了吗,我就出去散散心,等会儿我自会跟母亲解释清楚,你们不会受罚的。”
闵月柔安慰老头一句,回过头看去正牵着老驴离开的陆良生,追上两步,站在檐下将对方叫住。
“陆公子,不进来坐坐吗?我。。。。。。我爹也快回来了,他许久没见你,经常说起你。”
“不用了,我还有事要忙。”
要去边境照看一下徒弟的事,自然不会跟对方说,陆良生牵着缰绳拱了拱手,又与对方说了两句,便是告辞离开,还没走远,一辆马车从前方驶来,还没到府门这边,车帘已经掀开,有人探出脸,看到牵驴的书生,连忙开口喊道:
“良生!”
陆良生转过脸,正是闵常,整个人比往昔老了许多,连忙叫了车夫停下,下来就朝书生过来,言语中颇有惊喜。
“良生何时来的长安?”
“刚来。”
陆良生连忙拱手还礼,他与这位老人在富水县相识,自从恩师叔骅公去后,更是将自己当做侄子辈来看待。
“爹!”闵月柔小跑到这边,笑嘻嘻的喊了句,目光却是瞟向还礼的书生,挑了挑眉角,像是在说跑不了了吧。
那边,闵常轻声呵斥女儿一句:“也不请良生进去,爹怎么教你待客之道的?”说着,邀陆良生一同进府说话。
“侍郎,晚辈还有要事,城中有个徒弟。。。。。我。。。。。。”
“既然是良生弟子,哪有师父见徒弟的,随我回家中,让他来见你!”
长辈相邀,话又说到这般地步,陆良生不好推辞,只得跟着闵常回到府里,路过别间小院,看到那小院中,樟树挺立,石桌石凳齐全,一侧还有几间房舍,颇为眼熟。
老人见书生看着别院,笑呵呵轻抚颔下长须笑道:
“那里是老夫仿叔骅公还在时居住的小院改造,进去看看?”
跨过月牙门,走进院内,古樟老树摇曳枝叶,阳光透过缝隙落在石桌,陆良生恍如又看到了当初恩师手捧书卷站在树下的身影。
“想起你恩师了?”
闵常让仆人端了茶水过来,坐下递给书生,陆良生笑着点点头,从古樟收回视线,在对面坐下来。
“确实是,不过人已离世多年,就不那么想了。”
月牙门俏立的倩影看着书生与父亲相谈甚欢,心里跟着高兴,叮嘱了仆人非传唤,不得进去打扰后,脚步轻快见母亲去了。
小院老树沙沙轻抚,抿过一口茶水的老人,放下茶盏,余光看到女儿离开,对对面书生笑道:“良生既然说这番话,想来叔骅公已经转世重新为人了。”
闵常知晓陆良生不仅修道,在天治时,从女儿口中也知晓对方还与阴司城隍有些来往,必然会打听其恩师的下落。
一想到多年知交,老人捏紧了茶盏,朝前微微探了探身子,压低了话语。
“现如今,叔骅公转世何处,投在何许人家中?”
对面,陆良生只是笑笑,并没有直接回答。
“侍郎非修道中人,阴司轮回之事,不能随意说,还是说说其他的吧,晚辈路过长安,准备再往北走看看,听说突厥人越过长城南下了,要是进入长安范围,首当其冲怕是高陵县吧,侍郎大人,当做好防范才是。”
听起来莫名其妙的话,闵常却是抚须微笑,从书生话里,他已经知晓老友去处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请战
蝉鸣在夕阳彤红光芒里一阵接着一阵,老树摇摆枝叶投下斑驳在两人身上轻轻晃动。
闵常知晓老友下落后,便不再这件事上纠缠,他放下茶盏,叹了口气。
“良生说起北方战事,老夫亦有同感,想当初南陈之时,家国破灭,令人痛心疾首,非陈靖之过,如今胡人南下,担心再度重演当日悲剧,老夫这几日都在官衙忙碌,看到当今陛下所为,心里多少是舒坦,大隋上下齐心,君令臣动,当真是南陈时所看不到的,呵呵。。。。。”
老人陡然轻笑起来,看着对面书生取过茶壶给自己斟上,点点头继续说道:
“。。。。。。陛下兵分八路迎击,从幽燕到西北之地,战事胜多败少,胡人四十万,不过尔尔,良生大可不必过去,干脆就住在我府上,等候我大隋三军凯旋!”
陆良生不懂军事,最多也就在野史、演义这等书籍看过一点,真要过去,难不成驱使法术杀戮?
受隋国敕封,最多护佑天下风调雨顺一类事,政事军事确实不该插手过多,若是这般,那天下所有修道者都掺和进来,岂不是变成商周众神乱舞?
想了想,陆良生摇头将这想法甩开,将茶壶放去一边。
“住在府上,怕有不妥,正好城中,我有一弟子,倒可过去借宿几日,等等北面消息。”
“你乃我侄辈,住在府上何人敢说闲话?!”
老人一听要走,语气颇有激动,老友叔骅公离世多年,如今能说话之人越来越少,眼前青年,隐约间有着叔骅公年轻时候的举止模样,自然是舍不得的。
“师父寄宿弟子家中,才让人诟病,若要见他,大可招来就是。”
随后,问及那人是谁后,从陆良生口得知乃北周皇族宇拓,老人皱了皱眉头,终究还是没人派下人过府去通传,与前朝皇族私下相见,乃是为官大忌,闵常为官多年,岂会不知晓这个道理。
不过好说歹说,还是让书生留在府里小住几日,方才满意的离开小院,去处理一些带回家中的公务,陆良生送到月牙门后,这才回去院中。
夕阳落下最后一抹彤红,房舍敞开的窗棂内,蛤蟆道人恹恹打了一口哈欠,坐在窗框咂了咂嘴。
“怎么还不走?”
儿哼昂哼
卸了书架的老驴悠闲的咀嚼草料,从别院后面走来窗棂,昂起脖子探来口鼻拱他,抖动两只长耳,示意蛤蟆跳上来,带它去附近遛弯。
“一边去,老夫没心情。”
挥蹼将探来的驴嘴打了一下,蹲坐窗框上,撑着下巴想起要去西北,蛤蟆心里多是有些担忧,白袍郎君遣妖过来告诫,肯定事情很严重,要是遇上了那什么五色庄。。。。。呃,五色庄是什么?
“师父,你坐在这里想什么?”
陆良生从月牙门那边回来,老远就看到蛤蟆道人撑着下巴坐在那里,豆大的眼睛里透着多愁善感,要是画里,给他添上一片秋叶划落窗前,那就更应景了。
陡然想到这里,陆良生来了画画的兴致,让屋里摩挲竹简看此间藏书的王半瞎将画架帮忙搬出来,自己则拿过笔墨纸砚,抬了一张凳子摆去外面,就见闵月柔换了身桃红衣裙,端着一碗汤羹站在那里,笑吟吟的看他。
“这是吩咐厨房那边熬的。。。。。陆公子要画画,那我帮你。”
飞快放下瓷碗,抢过陆良生前面,将青墨放去石砚,王半瞎搬出画架支起来,看着眼前一幕,唉的一声叹口气,摇着脑袋慢吞吞又走回屋里,摸自己书去了。
知。。。。。知
知!
知!
蝉声趴在摇晃的树枝恼人嘶鸣,窗框上的蛤蟆道人亮出白花花肚皮,侧躺下去撑着脑袋,看着外面一对男女,嘴里嘀咕蠕动。
凉风吹进小院,一袭白袍的书生问着身侧淡淡飘来的香味,拿起笔沾了沾墨汁,笔尖落去铺开的画卷,偶尔在女子笑吟吟的目光里,伸手接过递来的汤羹,喝上一口。
女子捂嘴轻笑声里,那画上,一副蛤蟆撑着下巴,坐在窗棂思秋的画面,在彤红夕阳里渐渐成型。
老树沙沙轻响,停留树梢的飞鸟,划过残日落去前院屋檐,一行四个书生匆匆忙忙,颇为狼狈进来,拜见了正处理公务的闵常,说起今日一早发生的事,令得老人蕴起怒火,将这四人遣走。
老夫之女,岂会那般!
不久,回到侧院,老樟树下,女儿坐在一旁,看着书生润笔书画,质问的话语咽了回去,没去打扰。
抚了抚须髯,负手回去继续处理公务,毕竟北方战事,还需后方运筹帷幄才是。
愿我大隋边界靖宁!
。。。。。。
北方,周磐地界,夕阳化作最后一抹光芒正落去山头。
燃烧的箭矢钉在血肉上冒起黑烟,有人摇摇晃晃从尸体间站起来,撑着断开的枪身,看去前方辽阔的地面,蔓延的突厥骑兵掀起尘烟,正从视野中退去。
“第几拨了啊。。。。。”
士卒虚弱呢喃,吐出一口血痰,有同袍过来搀扶,一起跌跌撞撞回去,脚下血迹伸开去的是无数隋军、胡人的身体,孤零零的战马徘徊在死去的主人身旁悲鸣,不久,有人过来将它牵走离开。
天色暗下来,临时简陋的营帐里,屈元凤帮忙搬运同袍的尸身,脚下的泥土混了鲜血变得泥泞,踩出一道道血淋淋的脚印,看着堆积的尸体,当中不少人口中、手中还有突厥人的耳朵、指头,到死都死死咬下一块血肉。
这样的惨状让他心里感到一股憋屈的难受。
各处战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