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 >

第158章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第158章

小说: 娘娘进宫前有喜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的外面看着体面,自己的日子自己才明白滋味。

    姜媛本就有些焦虑,再被六妹妹这桩大喜事一对比,心里的失落就更加无法遮掩了。

    但毕竟是难得回娘家的日子,她也不想让家里人觉得自己过的不好,就强撑着笑容。

    姜宁被婢女们围着,姜艳插不进去手,便拉着姜媛,柔声说:“五姐姐,咱们进屋吧,外面雪大,进屋再说。别让七妹妹着凉。”

    姊妹三个回到林紫紫的屋里,柳姨娘见女儿回来,又是许多欢喜,拉着坐下说了好一阵子体己话。

    林紫紫询问:“五丫头,你在那边如何?若有什么委屈,回到家里了,可不要藏着掖着,无论什么事,家里自然会给你做主。”

    “多谢母亲关心。”

    姜媛忙起身,露出笑容说,“府里待我都挺好的,没有人给女儿委屈受。”

    这伯爵府的庶子虽不受看重,但姜艳毕竟是姜家的女儿,伯爵府倒也不至于怠慢她。

    林紫紫闻言,点了点头。

    柳姨娘笑着把姜艳的喜事儿说了,姜媛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母女心思想通,知道如果姜媛晚点儿出嫁,这昭王妃的位置,必然就是她的。

    但世事无常。

    她姜媛,没这个命。

    这都是命呐。

    前院,姜若白和姜翊招待过太子后,也来到后院。

    “太子殿下回宫了?”林紫紫问。

    “说是回去接皇长孙过来。”姜若白朝姜宁看了眼。

    姜宁忙道:“是这样,因为三哥哥准备了许多新奇烟火,我想着小谦在宫里一个人孤单,便答应带他一起过来的。”

    (本章完)



第733章 心尖尖上的嫡女



第733章心尖尖上的嫡女

    姜翊笑道:“早知皇长孙小殿下也来,我就多准备一些。”

    “三哥哥准备的那些也够了。”

    “两个小的呢?”林紫紫张望。

    “在我院里玩呢,七妹妹别担心,有你嫂子守着。”姜翊回答。

    姜翊的媳妇陆雪,陆家嫡女,书香名门,陆雪为人高洁聪慧,与姜翊俨然一对璧人,甚至恩爱。

    姜宁笑道:“有三嫂在,我自然没什么不心的。”

    “也还是要当心的。”林紫紫笑着说,“你三嫂子有孕了。”

    “是吗?”姜宁惊喜,“几个月了?”

    “刚两个来月,没有满三个月,所以外头还不知道。”林紫紫朝两个姨娘扫视,“你们也不要随意说出去。”

    “是,妾身记着了。”

    姜若白和姜翊来了后,她们这两个姨娘就只有站着的份了。

    姜宁忙派黄莺过去,免得两个孩子过于顽皮,冲撞了三嫂子。

    姜翊觉得母亲大惊小怪,说陆雪并没有那么娇贵。

    他这表现,当即又被一屋子女人教训了一通,最后只好巴巴儿的亲自赶回去,从媳妇手里接过“看娃”的重任。

    白姨娘迫不及待的询问姜若白:“老爷,皇上是真的要为咱家六丫头赐婚吗?”

    “皇上金口玉言,岂有假的。”

    显然姜若白已经从太子口中得知了这件事。

    林紫紫问:“你觉得这门婚事,能做吗?”

    “从姜家的角度来看,没什么不能的。”姜若白微笑着,习惯性的看向了最小的女儿,“小七,你看呢?”

    他竟然不先去问被赐婚的二女儿的意见,而是先问姜宁。

    因为姜宁是他心尖尖上的嫡女吗?

    当然不仅仅如此。

    更因为她如今的身份——太子妃。

    姜宁略抱歉的看了眼六姐姐,沉吟片刻,说:“对于姜家来说,这门婚事有利有弊。就看父亲怎么想。但我依然保留我的自己意见,一门婚事最要紧的,还是看男女双方对彼此是否真的满意。”

    经过姜宁的提醒,姜若白终于想起来,这门婚事还是要问一下当事人的。

    他这才看向二女儿:“小六,你也是见过昭王的,你觉得呢?”

    向来习惯隐身的姜艳此时被所有人注视着,局促又惶惑,手指捏着衣角揉捏,结结巴巴说:“女儿,女儿单凭父亲做主便是。”

    姜若白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姜宁微微摇头,还是说了句:“六妹妹,你还有半天的时间考虑。”

    等她回宫,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

    姜艳垂着头,没有说话。

    ……

    傍晚,李泓远带来了李廷谦。

    姜翊弄了慢慢两大箱焰火,令姿和文赞裹成小圆球,在雪地里又跑又跳,高兴不已。

    李廷谦毕竟比他们大几岁,看着稳重许多,但眸底仍然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姜翊举着火折子,亲自点火。

    轰——

    一道巨大的火焰在天空炸开。

    五彩璀璨。

    姜宁拢紧斗篷,站在檐下,抬头看着,听到身后传来一道轻轻的叹息。

    不知什么时候,李泓远站到了她身后。

    (本章完)



第734章 漫天烟火



第734章漫天烟火

    姜宁默默听着他的叹息,没有吭声。

    如果问他为什么要叹气,难免就要攀谈起来,万一他提起了自己的伤心事,还得想一堆安慰他的话。

    那可真是有点麻烦。

    她现在只想静静欣赏这片烟火。

    好在,李泓远也并没有主动跟她说话,也只是安静的站着。

    放完了一箱大烟火,几个孩子都手痒难耐,嚷着自己也要动手放。

    姜翊早有准备。

    另外一箱都是些小玩意,有可以拿在手里玩的,也有点燃了在地上转着圈飞旋的。

    还有的像是灯笼,提在手里。

    各色各样,琳琅满目。

    有的甚至姜宁都没见识过。

    她不免感叹,这古人的心灵手巧,并不比现代工业流水线造出来的差。

    大房的几个兄弟得知姜宁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也纷纷跑过来凑趣,各自带来了在外面寻摸来的新鲜样式的烟火。

    几个孩子更加兴奋。

    满院子里滴流乱转,滋滋作响的烟火。

    周围满满一圈的婢女小厮,都兴高采烈的看热闹。

    姜家对下人向来宽容,这逢年过节的,也都愿意让他们跟着一起乐呵乐呵,因此对于他们聚众围观的行为,并不在意。

    姜宁让黄莺等几个丫鬟也都各自找家人团聚过节去。

    跟在她身边的,便只有一个孤城。

    姜宁曾给他放过半天假,他出去半天,又悄无声息的回来,没有说自己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姜宁也没有问。

    这会儿,他就蹲在屋顶上,呆呆看着满院子的绚烂彩光。

    外面实在冷,姜宁站着看了一会,便觉得寒气朝自己双腿侵袭,骨头缝都凉飕飕的。

    她这腿金贵的很,经不得半点苦。

    “回屋吧。”李泓远伸出手。

    姜宁把手放在他掌心,与他一道回到温暖的屋里。

    屋里只有姜媛和姜艳两个,对着十几个碟子的干果点心,一边吃一边说话。

    见到他们进来,忙起身施礼。

    “都免礼。”李泓远抬手,“你们姊妹说话,我就不打扰了。”又对姜宁说,“我去看着孩子们,待会来接你回宫。”

    “好。”

    姜宁看着他出去,便坐到姜艳身边,伸手抓了把瓜子,笑问,“你们聊什么呢,带我一个。”

    姜艳脸色微红。

    姜媛笑道:“我刚才还说呢,如果昭王能够像太子殿下那般,六妹妹就真的有福气了。”

    “像太子哪样?”

    “这还用说?太子殿下对七妹妹的宠爱和体贴,众人皆知啊。”姜媛暗戳戳说,“我听说,新罗国送了个美人给东宫?太子殿下有没有宠幸啊?”

    “暂时还没有。”

    “哎。太子殿下真是难得。”姜媛撇嘴,“如果换做旁的男人,早就迫不及待了吧。”

    姜宁笑而不语。

    她可从不对男人的劣根性抱有任何幻想。

    临走前,姜宁又认真询问了姜艳,问她是否还要再考虑考虑,或者说,与昭王多接触几次后,再做决定。

    她可以为他们创造见面的机会。

    姜艳竟拒绝了。

    她说她同意这门亲事。

    (本章完)



第735章 手心和手背



姜宁见此,也只得罢了。

    离开姜家的时候,林紫紫牵着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姜宁与姜若白落在最后,说了会话。

    “爹,恭喜恭喜啊。”姜宁笑嘻嘻的给姜若白作揖。

    姜若白笑骂:“别把你那套滑头带到家里。”

    “爹,这昭王私下就没见您?”

    “年前来拜访过一回,送了点礼物。”姜若白说,“不过,当时我没在府里,是你三哥哥接待的他。”

    “啧。”姜宁感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谁?”

    “一个坏人。”

    “其实你也不必过于担心,皇上对昭王毕竟还存着一份愧疚之心,再加上他身体不佳,太子监国的表现又过于出色,皇上心中难免忌惮,趁机捧一捧昭王,给太子几分压力,也可以理解。”

    “皇上这老算盘打的挺好,就怕他弄巧成拙翻了车,那可有意思了。”

    “你对太子就这么没信心?”

    “世事无常嘛。”

    “你这孩子。”

    “爹。”姜宁挽住他胳膊,笑嘻嘻的,“六姐姐还不知道昭王是皇上的私生子,也有竞争皇位的资格的吧?”

    “她自然不知道。”

    “爹不打算告诉她吗?”

    “告诉她作甚?”姜若白摇头,“她又不是你。她自小就是胆小没主意的人,这若是告诉了她,她还不吓的惶惶终日,觉都睡不着?你也没必要特意告诉她。”

    姜宁轻声笑问:“那,爹,将来您这两个女婿相争,您得帮谁啊?”

    “啊,这个嘛……”姜若白依旧笑容稳重,但声音也低了下去,“你和小六都是我姜若白的闺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他伸出掌心,“不过呢,人在握手的时候,保护的是手心。”

    姜宁挑眉。

    姜若白笑眯眯的把手放下:“你就是爹爹的手心。”

    “五姐姐和六姐姐听见这话该伤心了。”

    “呵呵。”

    姜若白看向走在前面的林紫紫,目光变得深远。

    姜宁就明白了。

    老父亲这是爱屋及乌。

    他爱林紫紫,所以也爱他与林紫紫生的女儿。

    临走,姜若白宠溺的摸了摸姜宁的头,说:“如果咱家要出一位皇后,那只能是你。”

    姜宁说:“其实谁当都一样。”

    “你真这么以为吗?”

    “……”姜宁无言。

    自来成王败寇,皇子相争,只有成功一条路可走,失败,那就是个死。

    “其实我们可以想法子阻止这门婚事。”

    “为什么不?”姜若白微笑,“你以为你六姐姐是怎么能入了昭王的眼?”

    姜宁震惊:“难道是爹您……”

    是了。

    姜艳是庶出,向来深居简出,极少抛头露面。

    这次宫宴,姜若白竟让林紫紫把她带上了。

    关于这门亲事,姜宁一直以为是皇后和昭王在背后推波助澜,却没想到,真正的始作俑者,正是自己的亲爹。

    这还是亲爹吗?

    姜宁叹气。

    “为什么要这么做?”她问。

    “你可别觉得你爹在害自己女儿。这昭王的心思,咱们都清楚。既然他主动要靠近姜家,为什么不成全他呢?”



第736章 爹可以不行大伯父不能不行



第736章爹可以不行,大伯父不能不行

    从理智来说,姜宁认为姜若白做的没错。

    但是,人哪里能真的剔除了感情这部分。

    姜若白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利用女儿,把女儿当棋子,把昭王绑定在姜家这条巨轮上。

    姜宁轻声说:“爹,您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什么?”

    “您把我推上皇后的位置,对姜家,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

    “是吗?”

    “皇室不可能容忍后族势大。”姜宁抬头,朝站在马车旁的李泓远看了眼,“等太子登基,大概下一个目标,就是解决姜家。”

    “你也把姜家想的太简单了。”姜若白笑了笑,“姜家忠心耿耿,无论皇上,还是太子,都是明事理的人。不会出现你想的那种情况。”

    “爹……”

    “你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心思太重。如果皇上和太子是容不下姜家的人,与你做不做皇后,也没什么关系。”姜若白微笑着说,“但如果你做了皇后,将来爹和你大伯不行了,也许你还有能力照拂你娘和姊妹们。所以,不要拒绝让自己变强的机会。”

    “爹别说这样的话,就算您不行,大伯父也不可能不行。”

    “……你是爹亲生的吗?”

    姜若白笑骂。

    气氛又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分别在即,林紫紫又眼泪汪汪,满目不舍。

    每每此刻,她总是怨恨姜若白,女儿才找回来,为什么就要着急把女儿嫁出去。

    让她没有机会与女儿日日生活在一起,弥补缺失多年的母爱。

    姜若白对妻子的抱怨,也只能全盘接受。

    看着马车缓缓走远,他轻轻揽住妻子的肩膀,柔声说:“我明白你的心思,不过,小七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一生。”

    林紫紫抬手擦掉眼角一颗泪珠,靠在他身边,怔怔看着马车。

    回宫后,太子去面圣,带回了姜家的意思。

    于是,这门婚事就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准备婚事的流程。

    名义上,李宥还是康郡王的儿子,这婚事也理所应当的由郡王府操办。皇帝给的礼物是一座豪华的昭王府,供昭王和姜媛成亲后居住。

    姜媛这个王妃,瞬间变成整个常安城最让人羡慕的新嫁娘。

    若说原因,只有一个——

    不必与公婆住在一起。

    过门后就自己当家做主,多么舒爽啊。

    姜宁听说后,笑道:“婆媳关系可真是古往今来相同的难题。”

    “这可真是命了。”黄莺微笑道,“五姑娘嫁到伯爵府,虽风光,到底还是要做低伏小,给公婆立规矩。六姑娘却过门就是执掌中馈的昭王妃。”

    地位待遇天差地别。

    也难怪姜媛牙酸。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日乃是常安城一年中最热闹的大日子。

    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可以正大光明的出门闲逛,约会,见面。

    许多未曾婚娶的,或者已经定下日子的年轻男女,都期待这一天可以与情人见上一面。

    姜宁虽没这个需要,但三个孩子早就盼望着去逛灯会,姜宁答应带他们去凑热闹,早早的便与皇帝皇后报备过。

    (本章完)



第737章 孤城病了



第737章孤城病了

    因姜家对婚事的顺从,皇帝心情不错,对这点小事,一口就允了。

    皇后听说皇长孙也去,就表示有些不舍和担忧。

    嫡亲的孙子,自然不能与旁人比。

    姜宁表示理解,并保证一定会照顾好皇长孙,把他平安带回来。

    傍晚,天空飘着零星小雪,没有风,不冷,正合适出门逛。

    姜宁把三个孩子裹的严严实实,把黄莺和小蛮以及春夏秋冬也都带上,浩浩荡荡的准备出门。

    一走出清漪院的门,姜宁就能感觉到孤城跟在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