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渭水尽是峡谷深涧,鸟兽难行,魏军难不成是飞过来的!?”
现在急需判断的是,这究竟是一支孤军,还是大队人马的前锋?
若是前者,依靠镇守陇西的杨广,带地方豪强足以抵御。
可若是后者,那隗嚣就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将原准备投到陇坂、萧关的预备队派出去了。
按理来说,即便有魏军过来,也只可能寥寥二三千,渭水狭道确实太难走,数万人绝无可能!
可事情总有万一,隗嚣记得,第五伦诡黠多端,妙计百出啊。
而前线在陇坂作战的将吏,也从战死的魏兵身上搜出了一些单兵口粮,送来予隗嚣过目。
隗嚣尝了口炒面,皱起眉来,这东西对于养尊处优的大将军来说,实在是太过难吃了。
“但是却管饱。”
前线校尉有鼻子有眼地对隗嚣说道:“据说吃几口就能撑一顿,军中皆言,魏兵依靠此物,不持斗粮,而三军不饥。”
在他们眼里,这绝不可能是普通的麦面,而是掺了些不可名状的东西。陇右兵都在传,说第五伦将王莽时期的“理军”打包收入他的少府中,如此才拥有了奇奇怪怪的器械。
隗嚣在莽朝也是不小的官,当然记得这些异士: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
至少最后一个是真的,王莽时期的“鸟人”在征伐匈奴和昆阳之战里都没派上用场,流落民间辗转回到长安,又想来第五伦这讨口饭吃。岂料一向不迷信的第五伦还真信了他的邪!从府库里出金饼资助这种人类早期的飞行试验,此事颇为知名,都传到陇右了。
若其余几种也有呢?这或许就是魏军能够横跨渭水狭道的原因!
第五伦曾说,陇右是他背后的芒刺,而现在,万脩也成了顶在隗嚣腰眼上的尖针,且不知是否会越伸越长,最后变成一柄能致命的利剑!
拖了一天后,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陇西方面信誓旦旦,说这就是魏军大队人马的前锋!气势颇为嚣张,到处掠粮为后续主力到达做准备,据说还是第五伦亲征!
隗嚣几经踌躇,在地图上捏起一枚兵符,这代表了整整五千人,陇右总兵力的八分之一!原本是要派去北面支援牛邯,挡住魏北路军的,如今只好向反方向运动了。
“调五千士卒南下,与杨广堵截这支魏军。”
隗嚣现在就就像站在羊圈里,神态惊恐地看着每一个破洞的羊倌,那窟窿里探出流着垂涎的狼喙,龇着锋利的尖牙!让他战栗,甚至有些后悔坚持于魏开衅了。
可事到如今,就算要议和,也得先将那狼嘴撵回去,才有资格谈条件!
隗嚣暗暗长叹:“只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魏军溯流袭我后方,说好要派来萧关的五千兵,南下了?”
镇守高平第一城的牛邯听闻此讯,亦是大骇。
弱者就是这样,就算后方还没腐化紧吃,前线也随时吃紧,用起兵来捉襟见肘得了隗嚣支援后,陇西的下襟是勉强遮住了,可牛邯的北部防线,就成了光溜溜的手肘啊!
而萧关之外,耿、吴两条疯狗还一左一右,逮着这馋人的胳膊一个劲地猛咬,使得他鲜血淋漓、伤痕累累。旬月之内,牛邯就损失了上千麾下。
但牛邯吸取了浅水原被吴汉击败的教训,一味守御避战,将骑兵捂在萧关之内,就是不放出去。
若是中了魏军的计,与之决战,一旦败绩,整个萧关就门户大开,这场仗也就要提前结束了。
是否就一点扭转局势的机会都没有呢?
也不尽然,这一日,焦头烂额的牛邯将军,却得到了一位从黄河上游绕远路过来的“大汉使者”求见。
哪个汉?
从来者一身半华半胡的打扮就知道了,自然是卢芳的胡汉!
原来,去岁卢芳引匈奴南下,欲夺新秦中,却被富平军民及并州兵骑击败,左谷蠡王狼狈逃回,胡汉上万人报销,顿时伤筋动骨。
但卢芳实力虽然不济,野望却依旧不小,近来听闻魏、陇构兵,不由大喜。
过去两年,胡汉与自诩前汉正统的”西汉“同样是敌对状态,卢芳甚至将隗嚣也颇为在意的河西“送”给了匈奴大单于。
可如今形势不同了,卢芳以为,两家应该先联手对付第五伦。
“届时陇右击退魏五之侵,再夺北地,而吾主取新秦中,两汉共分并州,岂不”
“美哉”二字还没出口,牛邯就沉着脸一挥手:“拖下去,杀了!”
眼看使者叫冤,牛邯却笑道:“与戎狄胡寇,不必讲究诸夏礼节中不斩来使的规矩!”
牛邯有勇力才气,称雄于边疆,乃是陇右大豪,为隗嚣效力不假,但他亦有身为良家子的骄傲!记得祖辈曾无数次随霍骠骑、赵充国等将军出塞击胡的豪情,和匈奴有血海深仇招募境内的属国羌胡骑做狗,和勾结卢芳夹击魏国,截然不同。
“我听说,刘伯升死前讲过一句话,宁予家贼,不予国敌。”
“那我老牛也说一句。”
牛邯掷地有声:“陇右与魏,乃是敌邦,可毕竟是诸夏内战,譬如战国七雄之事。”
“纵是败了,这千里山川,吾等也宁予敌国,不予胡狗!”
牛邯倒是有些良家子的气节,可他的主君却没法淡定了,隗嚣焦虑地听着来自各方的禀报。
“吴汉已陷泾阳,耿伯昭亦取朝那,只剩下高平第一城和萧关苦苦支持!牛将军求援!”
“陈仓魏军又开始猛攻陇坂,前线损耗不小,急需支援。”
“杨公将陇西豪右及五千援军击绵诸道,被万脩击退,不利,又称其后方源源不断有兵卒抵达,还望将军能增兵。”
隗嚣勃然大怒:“这个个求援,那个也求援,我陇右只备下了一案饭,却来了三批不速之客,这宴席如何吃得开?”
焦躁之下,隗嚣终于笃定,这场战争,光靠陇右,是决计打不下去了。
“速遣人去陇西告知杨广。”
一直想做一个独立诸侯,割据一方足矣的隗嚣,终于向现实低了头。
“放开祁山道,请公孙皇帝的蜀兵入陇,先行击灭万脩部!”
PS:第二章在半夜。
第451章 看不见的客人
隗嚣这个做主人的看似精打细算,其实并不合格,这趟请客吃饭,其实还少算了一桌客人。
作为第五伦亲自封拜的“凉州刺史”,第八矫经过重重艰险,已经抵达了酒泉郡治禄福城。
“陛下一定会喜欢酒泉首府的名。”第八矫如此想,据说这自带着喜庆吉利的城池下面有一眼金泉,味如酒,故曰酒泉。
酒泉郡比他所经过的武威、张掖更加荒僻,大多数地区被戈壁荒野覆盖,只有少数河流之畔的绿洲才有人烟和屯田区,此处也确实地居绝塞,孤悬天末,乃是河西控扼之要。
禄福城中最显著的建筑是一座鼓楼,四面分别题刻着“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等词,而酒泉太守梁统,便是在这鼓楼中“谒见”了第八矫。
“边鄙之臣,拜见使君。”梁统给第八矫的第一印象是瘦削和干练,听说他的先祖经历了几次迁徙,辗转于河东、北地、茂陵,直到前汉哀平末年,大概是嗅到了大乱的前奏,居然从富庶的关中迁徙到了贫瘠的陇右乌氏。
所以梁统既可以自称六郡良家子,也能以五陵富闲少年居之,取决于他臣服于陇右还是魏国。
面前梁统便属于“中立”的态度,不卑不亢,一边拒陇右之兵于域外,但没有完全撕破脸。一边以老朋友的名义接纳了投奔他的武威太守窦友,对第八矫的到来也没拒绝。
河西走廊实在是太长了,陇右兵占据张掖后已是强弩之末,连刘隆都对远征酒泉兴致寥寥,倒是隗嚣派人来酒泉游说梁统,是如此说的:“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这意思是,不要求梁统俯首称臣,哪怕他割据酒泉,隗嚣也承认其独立地位,甚至可以向公孙皇帝请求,封他一个“西凉王”来做做。
那魏国又能给自己什么呢?梁统很想听听第八矫的条件。
然而第八矫仁厚君子,所言绝少纵横诡诈,说出的话完全是站在实力的角度。
“天下十三州部,魏已得其四。”
第八矫对梁统如是说:“司隶冀州富庶之地,并州幽州民众骁勇肯战,户口不下千万。”
“而凉州呢?我在朝中时曾查看图籍,发现凉州虽有八郡,但户不过二十六万,口仅一百有三万,尚不如关中、冀州一大郡。”
“而其中酒泉郡,虽有九个县,但人口,只有寥寥一万八千户,口七万六千余人,每户男丁都征召,兵亦不过数千。”
没办法,酒泉的条件注定不会拥有太多人口,即便汉武帝时强行迁移十数万户到河西,但大多数人修完长城后,可他们的后代,只要有可能,还是会离开这瘠苦之地,跑回关中去。
第八矫用绝对的实力对比,打消了梁统“不失尉佗”的念头:“以酒泉之力,投效陇蜀,于大局无济于事,若是隗嚣侥幸取胜,事后必令陇右骑取酒泉,让其亲信来做太守,如此梁君必失权柄。而一旦陛下西坡陇坂,横扫天水、陇西,只需要遣一偏将军,将兵上万西征,便可将河西四郡尽收囊中,酒泉难道还要余力反抗?”
虽然第五伦交给他的黄金二百斤已经遗失,但给窦友、梁统的官印却小心保存着,此刻便将其交给了梁统。
梁统仍然有些犹豫,因为陇右已控制张掖、武威,一旦他拒绝了隗嚣的使者,刘隆必挥师西向,若魏军不能打过陇坂,酒泉危矣。
而第八矫也给梁统道明厉害:“仆也不说虚言,只引用陛下爱说的两个词,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这就真是第五伦以一己之力发明的成语了。
“若太守如今助魏击陇,便是雪中送去暖炭,时候以起义计,上能保酒泉七万黎庶之安,下能以功获封列侯,宗族兴旺于魏。”
“而若是拖到陇地决出胜负,则只能以‘投诚’计,锦上添花,在陛下心中份量,就要大打折扣了!”
最后让梁统下定决心的,还是来自窦友的规劝,作为窦融的弟弟,窦友儿子都送去长安了,也没了回旋的余地,只道:“仲宁,如今称帝者虽有数人,但诸汉气数已尽,公孙子阳偏霸益州而已,唯独魏皇土地最广,甲兵最强,号令最明。观其用命而察人事,魏皇知人善任,第八刺史能以区区二人凿空河西,足见其能,陇右时日无多,不能再犹豫反覆了!”
经过小心精详的比较,在六月中旬,得知第五伦当真开始攻略陇右后,梁统才最终决策东向!
他交付的不止是酒泉,还有敦煌。
“敦煌都尉辛肜与臣相善,其向背全看酒泉,臣愿修书一封,请辛肜将兵来会。”
虽然敦煌比酒泉更穷更小,辖区几个县加起来才三万人,凑个三千兵就是极限,但对第八矫而言,聊胜于无啊。
“如此甚好。”第八矫以凉州刺史的身份,总领酒泉、敦煌联军,尽管只有数千人,但也能从西面,给隗嚣一定牵制,他也有底气和老朋友刘隆,一决高下了!
“仆愿与酒泉、敦煌一同,从西面牵制刘隆,与之在河西一决高下!”
第八矫已从流亡奔逃中恢复了自信:“仆武力虽不如刘隆,但……”
“大势在魏,胜利,必将属于吾等!”
……
而作为主导了四批客人同时登门的第五伦处,也对隗嚣势力有清晰的认识。
“经我三路进击,陇右将所有兵源都拉上了前线,如今交战已逾月,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
第五伦与万脩军是通过渭水狭道保持断断续续联络后,尽管没法派去大军支援,但他也能在陇坂处保持攻势,牵制住隗嚣的主力。
因陇山的地利摆在那,第五伦也没法要求将校短时间内一定建功,可对这场战争,他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陇右区区半州之地,一旦旷日持久,最先被拖垮的,一定是隗嚣!”
这个判断,在六月淫雨霏霏后更加得到了证实,虽然魏军仰攻疲敝不堪,军需器械受潮,战斗力锐减,但第五伦估计,对面恐怕更加疲乏。
“凉州所恃者弓矢耳,今积雨弥时,筋胶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飞鸟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兵犀利,此而不乘,将复何待?”
于是第五伦再度亲临关山草原,竖起五色旗,亲自擂鼓,指挥军队连续进攻,一时间陇右大惊——他们的统帅隗嚣,此刻还在大后方避雨坐镇呢。
尽管魏军还是没打下陇坂,但陇军长时间没有得到后援轮换,也已疲乏不堪,加上第五伦让士卒在战斗之余,不断对陇坂喊话,发动了心理攻势。
“我军奇兵已突入陇右后方,汝等故乡还好么?”
“是不是许多天没有增援轮换了?粮食还够么?陇右腹地已是大乱,隗嚣自顾不暇,只能放着汝等等死了!”
“回头看看罢,陇西已尽插魏旗,勿要再负隅顽抗了!”
叽叽喳喳犹如乱蝇嗡嗡,搅得陇兵心神不宁,而他们的将军也支支吾吾,对后方之事讳莫如深,让陇兵更加疑虑,已有不少人信了魏军的话,满心焦虑着家里安危,哪还有心在陇坂御敌?
万脩的奇兵,在战术上虽起到的作用寥寥,但在战略上,无疑已经达到了效果,第五伦这心脏的家伙可以大肆利用。
本来坚强如镔铁打造的陇右良家子哪受得住这,几天下来,已是士气动摇,不过真正让战局产生变化的,还是在久持不下的北路。
……
“虽然耿伯昭无能,但我不能被他耽误了。”
在攻克泾阳城后,依然被萧关挡住前路的吴汉如此对独立师的部下说道:“这陇山虽然险要,近日斥候探明,番须口处,步卒伐山开道,完全可以翻过去,奔袭陇右之后。”
“是否要与耿将军知会?”部下善意地提醒,人家毕竟是车骑将军,魏军里的二号人物。
“知会他作甚?等着被其掣肘分功?”吴汉对耿弇间隙已深,认定耿弇手握三千骑兵,愣是不和自己配合,乃是故意保存实力,发挥魏国坑害友军的传统艺能。
但吴汉不知道,耿弇拿下朝那,移师于朝那湖,让马匹吃饱了水草后,这些时日也没闲着,同样让部下积极探道,也找到了一条绕开陇山险隘的路来。
“陇山南北走向,往东南方偏斜,只要向西走得够远,完全可以绕开。”
与吴汉手下大多是步兵不同,耿弇是坐拥骑兵优势的,他可以选择的范围可大多了,还是要玩“大迂回、大包抄”。
“骑从沿大河往上游走,可远离陇山,再走祖厉河谷(今甘肃白银市靖远、会宁一带),五日之内,可以直插天水郡腹地!”
“是否要告知吴汉?”麾下如此询问,耿弇想了一下,嗤之以鼻:“就让吴子翼这下驷,在萧关攻坚,好好替我拖住牛邯罢!”
虽然都存了坑友军一波的心思,但不知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凑巧,耿、吴二人计划中,在越过或绕开陇山后奇袭的地点,竟与万脩最初的计划不谋而合!
“略阳,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