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新书 >

第188章

新书-第188章

小说: 新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公孙禄被臣一席话说得惭愧难当,已于家中自缢而亡!”

    他手还有些颤抖,这真是冯衍与复汉派彻底割席的一夜啊,往后就回不了头了。

    “但已经搜检了众人家中,甚至还拷问了不少人,却仍不知刘孺子婴去向!”

    不是前汉遗老们干的?

    第五伦皱起眉来,这件事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会是谁呢?”

    ……

    同样是五月三十日夜,在距离常安以西数十里的丰镐之间,这儿是西周故墟,已经算京师郊区了。

    昨夜得知王莽南巡狩后,不少常安人从城里逃出来,部分往南,大多数则往西逃,足足有一两万人。

    在镐池,逃匿的士人百姓遇上了刚从西渭桥击破射声营,渡水南下的耿弇部,点着火把朝常安以西建章宫而去。

    原本奉王莽之命去渭水支援射声营的长水胡骑,则在见势不妙后,选择成建制向西撤退:他们多是来自陇西六郡的属国羌胡,不回家还能去哪?一路上也没少烧杀抢掠。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选择出逃的人也常常遭殃,但有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却全副武装,安然渡过丰水,抵达了一座小坞堡。

    回到自家坞堡后,安陵县人弓林这才拍着自己胸口:“总算是回来了。”

    弓林乃是关中豪强之一,祖上是汉武帝时的光禄大夫,家族在渭水南北都有产业,政局变动之际,他正好在常安,得知王莽出奔,也欲逃走,却被一位胆大包天的同行朋友拉着,去干了一件说出去能吓死人的事!

    冒充第五伦的兵卒,从大鸿胪府将刘孺子婴,给接出来!

    弓林一路担惊受怕,但他朋友方望却浑然如没事人,搀扶着已经十七八岁年纪,却仍如傻子,见人就哭闹的刘婴从车里出来。

    这让弓林不由感慨:“瞻之,你的胆量真是极大!”

    “值此乱世,若没点胆量,如何成就大事?”方望相貌丑陋,留着三叉胡须,身着儒服,却遇事不惊,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但弓林仍有不解,觉得方望是南辕北辙:“我与瞻之往来十余年,知你颇有智略,你十年前就说,新莽迟早覆灭,不能为其效力,如今果然如此。”

    “但你为何不谒见第五伦,我听说他招贤纳士,又是驱逐王莽的大功臣,此番进入常安,必有一番作为,瞻之若能投效,以汝智慧,当得重用!”

    方望让人安顿好刘婴,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在关中变乱之际,从平陵跑到常安去,就是为了等待第五伦。”

    “然而数日前,一看其檄文,我便知道……”

    “第五伦是舍易而取难,欲摒弃复汉大旗而自诩汤武,以力征经营天下,逆大势而为,别看今日威风,但迟早败亡!”

    ……

    PS:第二章在18:00。

 第250章 广厦

    在丰镐之间的坞堡安顿下来后,方望与弓林说起自己所知的第五伦。

    “其实数年前,我便与第五伦见过一面。”

    那还是天凤六年,王莽派遣猪突豨勇北征匈奴之时,方望好奇之下,去附近窥探其营垒,与从茂陵得了小马鞍后,意犹未尽回营的第五伦相遇。

    “我见第五伦此人满脸阴德纹起,当时就知道,此子绝对不甘人下。”

    “而近来看了他的檄文,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方望却摇头:“可惜啊可惜,第五伦与项羽一样,空有野心却无谋略。”

    弓林不解:“第五伦善于隐忍,又邀名养望,与项羽有何相似之处?”

    方望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王莽大失人心,天下人皆言,刘氏当受命,想要承天命顺民心,光灭莽还不够,就应辅汉而起事。”

    “而分封安定公的刘孺子婴,是汉平帝嗣君,因王莽篡政而没有做汉主,若有人能拜谒高庙,拥立他为帝,名分比南方绿林更始皇帝还要正!若第五伦愿意拥立刘孺子,许多畏惧绿林的州郡,传檄可定!”

    方望冷笑道:“但第五伦却宁可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自矜功伐欲另立旗号,然而他无所受命,非新非汉,将何以见信于众?”

    所以方望放弃投靠第五伦,并认为此人实力看似强大,实则都是虚胖。

    “第五伦在冀州时,辖境北不及邯郸,南不至河内,西阻于太行,东望于黄河,不过一郡半之地。当初王莽召他入朝时若拒绝,直接反莽,经营冀土,他日必为一州之主!”

    “但第五伦却不舍得其祖父宗族性命,抛下魏地,乖乖西来,虽然博得王莽信任,统领数万之众,然不过是新募之卒,若非新室确实不得人心,北军溃散,王莽奔逃,岂能让第五伦轻易入常安?博取大名?”

    “如今王莽向南遁逃,大概是要去南方汉中;关中豪强看似响应第五伦,实则居心叵测,王莽一去,彼辈诉求不一,迟早会离心离德;东边是师尉田况,与第五伦又有宿怨。”

    “常安看似是胜利,实则是个陷阱,第五伦已被困于此,同魏地隔绝千里。乱世之中,既不能通货殖,又不能种地,还要占用兵卒守备的京师大城最是无用。若是他耽于常安宫室,就会陷入周围势力包抄,一旦周边粮食运不进去,第五伦还能养活数十万人?若是一走了之……那就是在步项羽老路!”

    方望认为,第五伦每一步都走错了,干大事而惜亲族性命,没有谋略眼光,不足辅佐,如今是危如累卵,还不如将刘孺子弄出城来。

    弓林听愣了:“既然如此,刘婴及其印绶符节在吾等手中,应该交给谁人?”

    他就是个小豪强,顶多能在渭南渭北拉起上千人来,总不能自立吧。

    弓林提议道:“长陵邛成侯王元,如今是渭北诸豪首领,又是汉家外戚,交予他如何?”

    “不可。”方望道:“彼辈皆不足论也,甚至都斗不过第五伦,不如给我数十人马,我护送刘婴往西,去陇右!”

    “国师公刘歆向西遁逃,此人乃王莽篡汉功臣,如今却忽然反戈,大概是后悔了,觉得对不起祖先,欲复立汉家皇帝。”

    “隗嚣与我相识,他素有才干,西去陇西募兵时还曾辟除过我做主薄。其叔父隗崔乃是陇右大侠,得知常安之变,隗氏必反,或许已经反了!但陇右,还差一面旗帜!”

    方望看向痴痴傻傻蹲在院子里好奇看着鸡鸭的刘婴,笑道:“若能得此人,立为旗号,陇关以西十数郡,传檄可定!”

    ……

    同样是五月三十日深夜,王莽跑得可比方望等人更远许多。

    王莽应该感谢出发前的那场混乱,顺利让他甩掉了速度较慢的辎重和尾巴,只带最亲信的数百人轻装以车骑行进,否则就算越骑营成重再放水,他们也早就被撵上了。

    他们也没敢走渭北的大路,而是渭南绕过上林苑的小道,狂奔一昼夜后,王莽一行人抵达了常安西南近两百里外的萯(bèi)阳宫。

    此处乃是秦汉旧宫室,最著名的事件,是秦始皇将他母亲赵姬迁囚于此,此处躲过了项羽的大火,汉朝仍因之为行宫。

    逃难的路途是艰辛的,不仅疲于奔命,还要忍饥挨饿。

    更麻烦的是,这时候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将老皇帝和一众公卿皇子淋成了落汤鸡。

    虽然畏惧后方追兵,但众人实在是疲乏得不行,冒雨也无从赶路,听说前面有个“行宫”,王莽顿时大喜,让人通知其安排食宿。

    但王莽抵达时,才发现萯阳宫只剩下一座废墟。

    宫室已被拆了大半,梁柱都被运走,只剩下满地瓦砾和石缝里探出头的杂草,秦时的黑色石雕也被砸得稀巴烂。

    “此处为何废弃?”王莽茫然询问亲信,张邯才告诉他:“始建国年间,陛下厌恶秦政,遂令唐太傅非毁秦时旧物,将十二金人放倒在地践踏,又将秦代雍地行宫、淫祠废弃捣毁。”

    “到了陛下修筑九庙,为了节省梁柱,又将这拆了个干净。”

    原来是王莽破秦时四旧惹的祸,那会他哪能想到,成为自己逃难路上第一个留宿之地的,居然是王莽鄙夷的秦宫啊!

    但没办法,附近都是野林子,里闾也不安全,众人只能凑在废墟残存的墙垣里,或直接睡在车舆中,好歹将这一夜熬过去

    王莽为大婚而染黑的头发,被雨水一冲,原形毕露,白得凄凄惨惨。孔子惶惶如丧家之犬,一直把孔子当做自己目标的王莽,终于体会到了,他现在连鼓弦而歌的心思都没有。

    因为辎车都失散了,他们这几百人只能就着雨水,嚼着为数不多的干粮。勉强吃了点后,大家相互藉枕而眠,暂时忘却等级高下、尊卑贵贱,王莽的庶子庶女哪受过这种苦,一时之间,哭声一片,好不悲伤,只思念宫室戚里的宽檐广厦。

    倒是那个因陈崇之事,差点被王莽杀了的功脩公王兴,眼睛时常瞥向他父皇腰间,随身佩戴的传国玉玺上!

    但巨毋霸始终守在王莽身边,扛着车盖为老皇帝遮风避雨,让任何人都无机可乘。

    “汉武帝有上官桀,而予有巨母霸啊。”

    王莽大为欣慰,仰头看着举伞巨人说道:“巨将军,予封汝为上公……就叫……举新公!”

    巨毋霸笑了一下,这已经是王莽一路上许出去的第三个公爵了,随行的崔发、张邯都有份。他倒是不甚在意,东莱都是实在人,他只是受了皇帝厚遇,报恩而已。

    但能如巨毋霸这样忠恳的毕竟是少数,逃难的日子如此凄苦,第一天就有许多人开小差,一路上至少有百多人后悔,溜之大吉,甚至还有欲借王莽人头一用的,幸好被巨毋霸等人所斩。

    又冷又饿熬了半夜,雨水稍微小了点,去附近盩厔(zhōuzhì今周至县)县打探消息的崔发也回来了,神色慌张,在王莽面前下拜道:

    “陛下,新光(武功)恐怕是去不成了!”

    “为何?”王莽急问崔发。

    “盩厔县豪强叛乱,往西的交通断绝。”

    “而臣又打听到,先前被陛下辟除为扶尉郡属令的陈仓大侠吕鲔,亦响应了第五伦,正在将兵围攻新光县!”

    这才几天啊,整个关中就全反了?难怪扶尉郡的勤王之师迟迟不至,而一直享受免税待遇,理应对王莽最忠诚的新光县,又进去不得,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褒斜道是去不成了。”

    与只会空谈的唐尊,张邯不同,崔发还是有点能力的,说道:“通往汉中道路不止一条,此处往南,有一条小路翻越山岭,名叫傥骆道,最为险峻,但也最快捷。”

    东边的子午道不敢去,西边的褒斜道去不了,那也只能走这条路了啊,王莽颔首,但还不等他们着急随行人员继续上路,安排在后方的斥候便高呼起来。

    “叛军,叛军追来了!”

    这不知真假的示警,惊得满地公卿皇戚立刻翻身而起,哭爹喊娘地朝车驾跑去。

    拥挤之间,王莽竟不得上车,好在巨毋霸果断,直接扔了伞盖,将王莽背在身上就往前冲,而崔发抱着王莽舍不得扔的铜威斗紧随其后。倒是老太傅唐尊落在了后头,还被人踩了一脚,眼看是爬不起来了。

    功脩公王兴左看右看,无奈之下,也只能一跺脚,紧随王莽,朝山林而去!

    ……

    王莽趴在巨毋霸背上,被第五伦派出的越骑营追得满山林乱跑之际,一个曾与他共饮宴席的老头子,也顶着细细的飞雨,抵达夜幕中的建章宫。

    建章宫就在寿成室西边,已经到了常安主城墙外,建立于汉武帝时,作为汉朝极盛时期的手笔,建章宫比闭塞于常安中的寿成室更加大气,光说那巍峨的“双凤阙”就高足足二十丈!可谓这时代最高的人工建筑。

    阙上还有一对铜凤凰迎风而立,这儿是俯瞰常安宫室最好的地点。

    “不用扶,老夫自己能走。”

    话虽如此,但第五霸年纪毕竟上来了,得先解了沉重甲胄,才能登上此处了,也达不到年轻时一脚迈两个阶梯,但至少还不用一步一歇息。

    到了上头后,第五伦正在这等他,见面后也不问列尉情形,只拉着第五霸到双凤阙边上,笑着对第五霸道:“且来看看此处风光。”

    这确实是第五霸此生七十余年从未见过的美景,过去他也曾路过建章宫,但都只是站在底下,仰头望着阙上展翅而飞的双凤,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站上来!

    “大父,你曾想为第五氏立阀阅,那今日这阀阅,足够高么!?”

    “够高,比老夫想象中,高太多了。”第五霸说的是实话,这几天的事,过去七十年想都不敢想啊,而且他闻得出来,第五伦今夜喝了点酒。

    “大父,前些时日,你还曾嫌弃北阙甲第的院落小,天也小。”

    第五伦指点着夜幕下只被守宫士卒火把照亮几个角落的寿成室,笑问第五霸:“这院子,够大么?”

    “够大,够大。“第五霸应和着,却皱起眉来,还以为第五伦飘了,想提醒孙儿几句,但第五伦已经话音一转,肃然道:

    “但站得太高,也容易跌下去,尤其是脚下未稳的时候,能够站到这,并非我一人之力,而是借势而为,势一旦消除,想要自己站稳谈何容易。”

    “更何况,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常安,无数双手,想将我拉下去!”

    第五伦依然十分清醒,仰头道:“而宫室固然够大,但王莽就在这里边待得太久,以至于成了笼中鸟,习惯了管中窥豹,不知世事全貌。”

    他长唏了一口气:“要想不忘记天有多大,地有多广,还是得双脚,站在泥土里啊!”

    ……

    PS:明天的更新在13:00。

 第251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五伦之所以会在双凤阙上有此感慨,还是因为他的部队进京裸考,成绩不出意料的差。

    进京才半天,第五伦约法五章的声音还在常安城里回荡,士卒们却已经被大都市里的花花绿绿迷了眼,开始无视规矩肆意妄为了。

    一个受了二三十年苦的流民佃农,始终被践踏在脚下,被拉了壮丁才一个月,纪律尚未深入骨髓,就稀里糊涂跟着将军推翻了皇帝,以胜利者的身份开入繁华大城。

    一切都太顺利了,他们刚见过血,杀了人,手里握着刀兵,昔日瞧不起自己的城里人,都毕恭毕敬战战兢兢,如此情形,想要不飘飘然,何其难也。

    靠着五十颗人头威慑,在城门外劫掠里闾倒是被制止了,但士卒进了城后,也不知是谁传开的,说抢中产以上,大将军不会生气,遂打上了富户的主意,想往尚冠里、戚里钻,眼睛就在妇人身上打转。

    原本就松散的军纪更加散漫,很多入城部队抵达驻地集合时,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没了踪影!快到凌晨,他们才醉醺醺地回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不承认是抢的,只说是走在路上,它们慌不择路自己撞上来的。

    军吏严重不足,一个人要看住几十上百双手,有时候士吏也忍不住参与了进去。甚至张狂到,冲击了第五伦三令五申要保护好的宋弘家府邸!

    跟第五伦进入宫、省的“精锐”也不让他省心,虽然共工府被看得严实,第五伦也试图让人宣布“缴获归公”,但顺手拿漆器,用刀撬金银装饰,将宫灯的镀金柄敲碎塞自己怀里的不知凡几。

    他们还振振有词:“虽然说盗掠者抵罪,但吾等打的就是王莽,抢王莽家也不算罪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