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蜀山之玄门正宗 >

第9章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9章

小说: 蜀山之玄门正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魄,作为太阴神幡的主魂!”
    “唉,若不是看你气数未尽,贫道早就将你打杀了事了。也罢,看在你虽然本意可恶,但是也算是帮贫道炼化阴阳二气有功的份上,贫道就提醒你一句。须知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日你若记得贫道这一点善果,他日还有归入正道的机会,否则定会魂飞魄散,再无重来的机会。你且记得,千年之后,自有群仙末劫,但凡地仙、天仙均需要度千三百年的大劫,到那时你的运术也就尽了,在这千年当中继续倒行逆施,自然有吾后辈弟子将你打得魂飞魄散!若是在这千年里,弃了召魂摄魄之法,纯以阴气修炼,到时候自然能纯阴转纯阳,飞升有望。”
    说罢,也不管徐完是否继续使太阴神幡放出厉鬼恶魄围攻,兀自入定修行。
    那徐完看林晓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心下也自骇然,虽然听林晓所述阴极阳生之理,甚至还飞升有望,但是一转眼戾气就充满了心头,不仅没有收回厉鬼恶魄,反而取出更多的太阴神幡布下了九阴锁魂大阵,阵法布置一成,又取出还未完全祭炼好的万鬼锁魂砂,要将林晓生生化去躯壳,抽魂炼魄。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6章 初传道法
    却说徐完在地底**中使出诸般法宝,试图炼化林晓,单说林晓还收了一个记名弟子呢。
    前文说过林晓的修行路数是《黄庭经》,乃是道祖真传,比太清门下所授《九天元经》要高明一等,但实际上,自从太古年间以降,修行之法也是屡经变迁,非是太古、上古之法不好,而是时移世易,就连易经都有“连山、归藏、周易”之演变,化先天为后天,何况修行之法。
    简单地说,太古、上古之法,比之今世要简单的多,但入门更加困难,而今世之法,屡经真仙推演,入门就要简单的多,但是修行步骤和阶段也就更多,古时道祖所传,只论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大阶段,但今世呢,却多了炼气、结丹、婴儿地仙,元神天仙,金仙也就到了人间修行的顶点,然后需得飞升灵空仙界之后,方有更近一步的可能。
    而林晓不同,五脏神一成,就可以算是地仙境初成,待得阴阳二气与五脏神合一,五行分化,互生互克,就可以算是地仙圆满了。若是更近一步,那就是修行出自身北斗星神,三垣二十八宿。只要三垣二十八宿修行有成,那就是天仙境界。但得小周天奇经八脉所经各处穴位都修出神灵,那就是金仙;大周天经脉穴位,也就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处大穴均修出神灵,那就是可入太乙;待得修成周身一万两千九百六十星神,即是大罗金仙境界,即使身陨,只要有一神幸存,不过千年时光,还能修回原来境界。
    最重要的是,一旦周天主辅星神具备,若机缘临身,还可以自行开辟体内宇宙,那可就是自成世界,不假外求,若能了结外部因果,证道混元不是虚妄!到了此时,再不济,也可称宗道祖,得享无量量劫,自在安然。
    只不过,《黄庭经》易读不易修,若不是林晓有太上相助,文始真人讲经,也是无法入门的,就不要说林晓还能教授门人弟子了。所以,林晓交给这便宜弟子的,只不过就是太清一脉的入门功法。
    太清一脉素来最重根基,所以入门功法也是如此。就算是《九天元经》也需得入门功法扎实,才有机会靠自身悟性。,自行悟得其中真谛——《九天元经》最末三章,是属于直指大道的篇章,基础不扎实,即便将前几章修行千百年也是白费。
    却说这记名弟子,即使千年之后的嵩山二老之一的追云叟白古逸,此时还是未入道的凡人,乃是出身洛阳一家大户,名叫王玄龄,本身乃是家中庶支,其父因无望继承家业,故而勤习武艺,希翼有朝一日能以军功得爵,故而从军在外,而王玄龄幼年饱受嫡脉白眼,加上自幼身体不足,练武只能强身,不能出人头地,因此练武的心轻了些,但却好慕仙道,从小就听说嵩阳大山乃是中州中心,中岳庙所在,必有神灵仙迹,故而命家中仆人多多留意市井之间的传闻。
    这王玄龄每每因市井传说,而寻访仙道,十多年未成,眼看就要到了娶亲之日,却不想听到了林晓在嵩山显露的迹象,如何还不马上赶了过来。这也就是一念心诚,故而老天有感,令林晓将其引入道途罢了。
    说起来,这王玄龄从小定亲的女方,就是后来坐化开元寺的凌雪鸿的前世,两人自此开始纠缠七世,一路相互扶植,才在峨嵋开府之后得以道成飞升。
    正是因为如此,林晓在算出王玄龄的来历之后,才敢收入门下,教授太清仙法,就连其定下的妻子,都是可以让王玄龄传下基础法门的,要知道那凌雪鸿也是累世积修,后来拜芬陀为师,随入了佛门,但到底是以太清仙法为基,也才有了后来得掌轩辕二宝的机缘——若非如此,轩辕二宝又怎么可能让佛门掌管——佛教毕竟不是东方的本土宗教法门!又不是轩辕黄帝或者原始天尊将这二宝舍给了佛门!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凌雪鸿或者是凌雪鸿转世之后的杨谨,打基础的功法永远是太清一脉的基础功法,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才肯把二宝交道杨谨手里,以渡过千三大劫,之后,这二宝还是要交回道门手中,才是正理。
    不说今后,就说现在。
    这王玄龄不愧是连转七世之后,能得成天仙道果的人物,仆一修行,就能迅速入门,看得林晓心里都是一阵一阵的惊讶,心道这是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可不是吗,日后被称为三仙二老的人物,怎么可能没有天资呢。而后世能修成天仙的,有几个不是宿世积累,底子雄厚无比,要不就是应运而生,有天时之助。
    只不过,林晓自己就是穷光蛋一个,还不如后来的穷神叫花子凌浑,除了自己得自文始真人所赐的一身行头,就唯有自己在纯阳真人护法下刚刚炼成的五岳真型了。不过倒是有一件法宝可以赐予弟子,那就是自己身孕五神所得的先天五行神光,虽然不能赐予弟子神光本身,但是可以炼就一次性的符錄,还可以按照五行生克凝聚五行神光,化作后天五行神针,虽然失去了五行神光生生不息的特点,但是一个是用起来方便,另一个穿透力更强,杀伤更重。
    想到这里,说炼就炼,这边让王玄龄修行太清一脉的基础法诀,自行参悟,那边林晓花费五五二十五日功夫,将自身五行神光炼就光针,若是王玄龄的确悟性过人,仅凭这五行神针未尝不能自行参悟五行奥妙,让五行神针更上一层楼,化五行神针为五行神光。
    收徒教导,对于林晓来说也是第一次,而且按照林晓推算,自己与王玄龄的师徒之缘也不过就是一年时间,还不如留下时间,以待将来。关键的是,王玄龄今世还需成婚生子,即使连转五世,也是有无数人间因果周流,当不得纯阳童子法身,况且红尘杀孽依旧,不到时候,无法真正归入玄门。
    待到王玄龄太清心法基础修行有成,林晓正身在徐完的太阴神幡布下的九阴锁魂阵中也修行了九九八十一天,正好是太阴玄气修行完满。
    说起来,徐完听了林晓的话之后,也是骑虎难下,太阴神幡不仅无有进展,恶鬼戾魄根本近身不得,呼魂唤魄之法也是一点效果没有,九阴锁魂阵聚拢来的庞大的阴气还不断莫名其妙的被消磨掉——实际上是被青阳之气过滤后,被林晓收取,用来磨练神魂和肉身了。于是三十六天之后,也就不再行法催动阵法,自己也溜回了老巢,只是放任九阴锁魂阵自行运转。
    这徐完也是能杀出阴曹地府的狠人,最是阴狠狡诈,遇强就躲,遇弱则凌,现下遇到林晓,看到几乎发动了自家压箱底的两大法宝,都没有作用,自然也就尿了,而且更是恐惧林晓所说日后的千三大劫。修行到徐完这等地步,即使只是修行的鬼道,未成金丹,更不要说婴儿赤子,但是积年老鬼对于天机也是有隐隐感应的,还真恐被道人说中,在人间逍遥千百年之后,落得一个魂飞魄散的结果。
    徐完自己知晓自己,有林晓的告诫,此后除了收集一些死人骨头炼就神砂之外,就是收拢一些冤魂厉魄,再不敢对活人动手,虽然依旧有干地府运转,但是毕竟欠下的因果很少,而且从此以后,还主动帮助凡人免除厉鬼骚扰,以鬼制鬼之下,倒是得了不少人道功德,于是对与未来就更加戒惧,更是不与一般的左道妖邪往来,颇为洁身自好。
    后来功德加身之下,徐完竟然感觉未来身上的劫数减轻了不少,甚至有望渡过阴神之劫,有望修成阳神,归入正途,也是大喜之下,更是戒惧,当年一念之间,差点万劫不覆!也是因为这一点助林晓成道的功劳,才在后来的千三大劫之前,被林晓自九天仙阙之上传下法旨,重返地府,做了一任判官,也算是得成了正果不提。
    且说林晓八十一日修行圆满,青阳之气与玄阴之气交融,登时推动五脏神的运转,五行分化之下,阴阳交会,登时形成两道五行道轮,一道相生,一道相克,正逆旋转,一青一白,运转九九之数之后,化成一幅阴阳鱼,正是太清一脉最高法门象征:太极图。
    太极图即成,只一运转,周围没有人主持的九阴锁魂阵立时告破,徐完布下的三十六面太阴神幡还不等逃逸,就被林晓自主运转的太极图收入青白两色玄光之中,切断了与徐完的气机感应。而九阴锁魂阵上方悬挂的太阴神镜也逃脱不了青白两色玄光。本身先天五行神光就号称无物不刷,现在有了阴阳二气的加成,区区太阴神幡、太阴神镜就算徐完亲身主持,也当不了青白玄光轻轻一刷,何况徐完早就躲回老巢,只是不时的利用这两样气机相连的法宝窥视一二呢。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7章 道别
    却说徐完正好在老巢地宫中修炼,其手头仅有的三十六面太阴神幡虽说是布下大阵围困林晓,倒不如说是给林晓护法,连带一面太阴神镜都留在了林晓所在的地穴,此时手里仅有一件还没有完全炼成的万尸神砂,所修习的《太阴宝箓》里说明的太阴六宝,除了上述三件之外,还有两件是毁在了冲出地府的关口,此时几乎是全身上下清洁溜溜啊。
    这时被林晓切断了太阴神幡和太阴神镜的气机,顿时从定中清醒,心下一阵惨然,那可都是自己的心血啊,一朝失手,却是无可奈何,只能当作是自己有眼无珠的代价了,而且此时身上只有一件护身法宝——黄泉秽云,虽能污秽仙剑法宝,可是面对那道人身上的护身神光,也是一点作用没有,看看连太阴神幡布下的大阵都无可奈何,甚至还成了人家修行的资粮,徐完就是胆寒呐。
    也不管林晓拿了自己两件法宝要做什么,还是转身再度入定修行,以徐完那种睚眦必报,狡诈残毒的性情,除了更加隐忍,就是盼有朝一日能道行大进,再找回场子、面子。
    也正是因为徐完由此一念,后来与峨嵋就生了无数的嫌隙,要不是因为极力收服了无数饿鬼残魂,并控制住不让这些饿鬼肆意人间,因而获取不少人道功德,也因此让自身上人道功德不少,否则都等不到林晓飞升之后的法旨,就可能被峨嵋弟子打得只留一丝残魂,千三大劫是无论如何度不过去的。
    这边林晓收了徐完的太阴神幡和太阴神镜之后,看到徐完是一点反应没有,心下也是一笑:还有得救。林晓知道这蜀山世界几乎所有法宝都会留有主人一丝精血,或者一缕神魂、念头,更是与主人心灵相通,所以徐完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收了他的法宝,而徐完一点反应没有,就只能说明那厮是认栽了,就连法宝中的神魂念头都收了回去。
    这样一来,林晓倒是得记下这一丝因果,虽然林晓可以把这看作是徐完的赔罪之物,但是作为玄门正宗传人,林晓可是做不到那样无耻,因为九阴锁魂阵虽然一样是阵内恶鬼戾魄无数,但是毕竟是有主之物,不仅没有侵害林晓,反而隔绝了外部魔扰,对林晓的修行也是大有好处,要不如此,林晓也不能在八十一日内就修行有成。所以这一点好处还是要记在徐完头上的。
    很多时候,度化恶人魔头,都要首先与这恶人魔头有一丝因果,要不就是强度了,这不符合太清一脉的宗旨。就像太清老子收徒玄都大法师的时候,要不是玄都与太清有缘,且毅力极强,老子也不会收玄都大法师为首徒,而玄都大法师也仅仅在封神时代昙花一现,然后就再也看不到其在人间行走了。可见这师徒二人都是那种恬淡无为的性子,而太清一脉的其他门徒,也都是与太清有宿世因果,这才得以入得太清门下。
    而关尹子文始真人一脉,若不是关尹子识破了太清老子圣人之象,这才得有一丝机缘,只不过文始真人再传弟子就要差上不少了,到了长眉真人这一代,就已经是以剑仙为主的修行法门了。当然这也与时移世易有关,太古、上古时,先天之气、先天灵物还有无数,到了后世也就只能在一些禁绝之地才能发现,所以再想修行,就要有所凭依,而师长赐予弟子一柄仙剑,就成了门人弟子的入门凭依之物了。
    这样一来,弟子们往往要先与仙剑取得通灵,才能有所晋益,向王玄龄这种还没有得到仙剑,就能修行太清基础心法而且还有所成的,只能说是天资所致了,即使如此,要想修行到真正入道,也一样需要数世积修,才能有成。
    林晓从地穴出来,看着王玄龄太清心法已经入得门径,也是心下高兴,但是师徒缘分毕竟只有一年时光,此时已经有九十余日,还不如满了周天一百零八之数,然后再求将来。
    林晓也不打扰王玄龄的修炼,自己在一旁打坐,琢磨着自己下一步修行所需的功课,五脏神有了阴阳二气衍化先后天,地仙境就已经算是小成,待到阴阳五行运转自如,分化合运如臂使指,地仙境就是大成,可是有一点,要想大成,还是需要有先后天灵物,帮助壮大胸中五气才是最快捷境。
    而据林晓所知道的天地灵物的地点,大多数都在海外各种险地,比如北极长夜岛有万年所积的阴霾和玄阴之气,南极小光明镜则有天府玉莲,东极大荒无终岭上青帝之子那里的太乙青灵之气(乙木元精),西极教地下镇压的玄阴老母以及玄阴真水,铜椰岛地下禁锢的太火毒焰等等。
    只不过,算来算去还是少了西方太白精金以及中央厚土之宝,而且就算找到这些五行灵物,对林晓的修行怎么着也比不上太古时代先天五行灵物、灵宝遍地,就算是女娲补天所遗的五色神泥还都是能找到的,就算是在找不到五色神泥,九天息壤也是次一等的选择,而西方太白精金又怎么能与首山之铜相比呢!
    所以要想寻到合适的灵物,让五脏神保持平衡,林晓不仅要遍走海外,甚至有可能还要超出罡风层,前往灵空仙界与人间夹缝的那些前辈真仙的洞府寻找了。
    林晓心里也有计较,《诸天奇物志》里不仅记载了当年文始真人自己周游宇内的各种见闻,还记载了更早时代很多诸天大能的洞府所在。
    但如今,林晓要考虑的可不仅仅是自家的修行,还有徒弟的。尽管这个便宜徒弟今生没有成就地仙的可能,但是转世在玄门也算不得大事,只要有人接引,再入师门也是正常,即便阴差阳错入了旁门,也是会有同门专程度化。
    就好似东汉时最早皈依佛门的中原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