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昆仑一黍 >

第142章

昆仑一黍-第142章

小说: 昆仑一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黍摇头:“韦将军都送信来了,说明他仍然会奉国主旨意收兵回朝。没有韦将军,我凭什么拥兵自重?本来这件事就不可能做到,国主和高平公都想多了。”

    “权欲炽盛者,自然以己度人。”灵箫说:“等你回到东胜都,便只能荣获虚名,空有一身修为,不足以改变现状。”

    “我知道。”赵黍心烦意乱来回踱步,正好看见墙角一个大箱,翻开之后,里面是码排整齐的革囊,内中装着各种骨头,色泽发青。

    这些骨头是当初丹涂县外,击杀那帮狼头怪人后,赵黍将尸体剖开查验所得。事后他将部分骨头留下来,打算日后得空再好好钻研。

    此刻看到这些骨头,赵黍心念一动,迅速翻出各式器皿、丹药符咒,倒入些许骨髓,小心调制片刻后,得到一瓶略显浑浊的符水。

    “你要干什么?”灵箫问。

    “直到今日,我才能体会王庙守的心情。”赵黍表情凝重。

    “我明白了。”灵箫神色淡然:“你要效法当初成阳县的王庙守,阴谋害死高平公父子,迫使国主另外派人来镇守蒹葭关。”

    “真是没想到,我居然会做这种事。”赵黍下定决心,眼神锐利:“就让高平公父子享受最后一段安乐日子。”

    ……

    一连数日,贞明侯设宴款待高平公父子,席间觥筹交错,大大庆贺一番。

    直到大小事务交接完毕,所有物什收拾妥善,赵黍率领一众馆廨修士准备动身离开。

    “赵执事,别等了!”

    城门附近,丁沐秋满脸不悦:“都日上三竿了,辞行也这般姗姗来迟,他们分明是轻视于你!”

    赵黍从容不迫,坐在驿馆外的茶棚中,喝着市井茶水,不知为何,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高平公乃是长者,又不似你莪有修为在身,稍有迟缓不足为奇。”赵黍摆摆手:“丁道友如果不耐烦了,可先行一步。”

    “走就走!”丁沐秋也不施术腾空,而是骑上一匹矫健大马,赌气般驰骋远去。

    姜茹见她如此,笑意微妙地挖苦道:“贞明侯,还不赶紧去把丁大小姐追回来?”

    “她修炼有成,而且久经闯荡,不是什么久在深闺的大小姐,用不着别人追。”赵黍耸了耸肩膀。

    众人又等了半个时辰,高平公才在一众私兵簇拥下赶来。

    “让贞明侯久等了。”高平公取出绢帕连连擦拭脸上虚汗:“年纪一大,便难免神智昏沉。”

    “高平公应当保重身体,华胥国与陛下都仰赖您镇守一方呢。”赵黍言道。

    “尽力而为、尽力而为。”高平公这几日受赵黍款待,反倒渐渐喜欢上这个年轻人了。

    “公子呢?怎么不见他来?”赵黍左右顾盼。

    高平公回身呵斥几声,杨泰安这才从人群中走出。就见他眼窝深陷、脸颊发青,好似得了什么病。而当赵黍瞧见他嘴角一抹血渍时,忍不住露出一丝愉悦笑容。

    “杨公子这脸色……”赵黍连连拍打自己额头:“是我的错,你们舟车劳顿来到蒹葭关,本不该连日酒宴。正好,我这里有解酒安神的茶汤,也算是临行前以茶代酒,敬谢二位。”

    赵黍热情洋溢,给高平公父子递上两碗茶汤。

    “贞明侯是有心人啊。”高平公父子也没在意,仰头喝下,立刻感觉周身困乏尽消,精神为之一振,感觉比起家中供奉修士所给灵丹要好上十几倍。

    “不论如何,蒹葭关诸事便要辛苦高平公了。”赵黍躬身揖拜:“韦将军不日也要班师而回,到时候还需要劳烦高平公。”

    “贞明侯且放宽心。”高平公像是安慰晚辈般,低声说道:“稍后我给国主上书,力保贤侄你加官进爵。说不定等我百年之后,自家这个不成器的家伙,还要仰仗贤侄你呢!”

    赵黍再度躬身拜谢,立刻攀附而上:“高平公深恩,小侄终生铭记,必定结草衔环、亦当图报!”

    “好好好!”高平公连连称赞,赵黍这个后辈挺懂事的,也难怪受国主青睐。

    望着赵黍等人车马远去,高平公正觉口渴难忍,唤人奉上茶水猛饮几口。扭头就见自己儿子杨泰安挠痒不停,呵斥道:“如此作态,成何体统?”

    杨泰安不敢反驳,从昨日起,他便觉得身上莫名瘙痒,私处毛发滋长茂盛,但这些事又不好意思跟他人明言。

    “你也是时候学着如何办事了,不要总是顾着耍闹。”高平公负手言道:“赵黍派人交接公务,我让你跟着去看,你学会了多少?”

    “就几天功夫,那些军吏忙来忙去,谁学得会啊?”杨泰安忍着不耐,然后又打了个哈欠。

    高平公清楚自己儿子的本事,想着不能总是这样娇惯,却看到他嘴角牙缝间满是血迹。

    “你嘴里怎么都是血?”高平公连忙问道。

    “没、没什么。”杨泰安擦嘴掩饰。

    高平公爱子心切,连连追问,还想带他就医。杨泰安纠缠不过,只好说:“昨晚那个歌妓长了一身白肉,我起身时没忍住咬了一口,不知为何咬伤了她。”

    “你也是成了婚的人,不要整天跟这些女子胡混。”高平公皱眉不已:“这些歌妓舞女最喜攀龙附凤,仗着一时恩宠便要胡搅蛮缠、各种索取,你赶紧把人打发走!”

    杨泰安只得称是,却不敢直说自己把那歌妓几乎咬死。比起美酒,他忽然觉得从脖颈涌出的鲜血更加甘醇可口。

    跟着父亲亦步亦趋,杨泰安忍不住抬头望向高平公那油汗不止的脖颈,内心深处似乎燃起了一团火焰。

    (


………………………………

第181章 声名动朝野

    “徐凝真为何会出现在蒹葭关?”

    羽衣阁中,帘幕重重,朱紫夫人一身素服,面对低眉垂首的张端景,语气稍显凌厉:“她是用来对付梁韬的关键之人,眼下时机未至,怎能让她贸然现身?”

    张端景缓缓回答:“赵黍在蒹葭关直面邪神降世;险些亡命,徐凝真救子心切,当即现身出手,不足为奇。”

    “不要避重就轻!”朱紫夫人呵斥道:“我过去几次三番提醒你,不要让徐凝真曝露行迹。她会出现在蒹葭关,是否证明你无法约束她?”

    “神剑在握;徐凝真万法难侵。”张端景道:“若想约束她,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朱紫夫人站起身来,眼神发冷:“这么多年过去,你的心肠反倒变软了。你似乎忘却一事,徐凝真的魂魄本命符就在青要仙籍中,她若有违天君之命,仙籍除名、朱批勾命,将魂魄打入黄泉之下,受尽狱火煎熬!岂是毫无约束?”

    张端景听闻此,猛然抬头,向来稳重深沉的眼神,流露出一丝怒意。

    “你不是苍华天君,青要仙籍之内一应升迁黜落,还轮不到你说了算。”张端景直道:“还是说,你不光要以此制约徐凝真,还要用来威胁我?”

    朱紫夫人表情一软,缓缓伸手抚摸张端景脸颊:“你又何必说这话来伤我?”

    张端景扭头一避;冷冷道:“我早就是一个死人了,当年侥幸为天君所救;名列仙籍以保魂魄不散、生机不绝。为报天君之恩,广弘慈法,这些年我殚精竭虑,向鸿雪客讨来星魄剑胎,借杨柳君之手铸成神剑,自认所行并无偏差。”

    “好了,我也不是责怪你。只是担心你过于重情,忘了正事。”朱紫夫人收回手,扬袖落座:“但不论怎么说,徐凝真此次出手,恐怕已然梁韬生出戒心。”

    张端景收敛怒意,道:“徐凝真性情外柔内刚,神剑从旁加催,若是以生死相逼,只怕她会做出更为过激之举。我已经将她暂时扣留起来,而且眼下赵黍安然无恙,她也不会擅自妄为。”

    “赵黍……”朱紫夫人轻叹一句:“你的这个好学生,可是让天下高人都吃了一惊啊。没料到他尽得天夏朝赞礼官真传,这件事你过去可不曾及。”

    “赞礼官乃是赵氏家学,赵炜来到怀英馆后,我也曾用心研习,但终究不如赵黍自幼耳濡目染。”张端景道。

    朱紫夫人却说:“但赵黍能够让孛星逆回;发生这种大事,又没有上书自陈,难道他眼里全无陛下么?”

    张端景直道:“赵黍身在边关前线,诸事繁杂,难免有所疏忽。何况孛星逆回此事,我已经问过赵黍,他自己登坛做法时一无所知,发生何事更不是他所能掌控。此乃科仪法事精深之处,外人也难以领会。”

    “放他外任,终究不妥。”朱紫夫人说:“今日朝议,楚奉圭纠结百官,弹劾赵黍凯旋回朝之时仪仗僭越,而且声称他在回朝途中派人搜刮财货,载了好几车珠玉宝物。”

    张端景说:“赵黍不是这种人。”

    “我当然清楚。”朱紫夫人轻轻一笑:“只是伱这个学生啊,在蒹葭关时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为了支持前线,都中百官的今年俸禄都要削去大半,他怎能不招人忌恨?陛下召他回朝,也是为了他好,否则这仗继续打下去,养寇自重之类的话就要冒出来了。”

    “养寇自重?经历此番战事,还能说九黎国犯边无足轻重么?”张端景道:“南土妖神蠢蠢欲动,即便丰沮十巫败灭,但未来形势如何,仍不可轻下论断。”

    “这话你已经对陛下说过了,不用反复重提。”朱紫夫人还要说话,察觉外面有弟子走来,问道:“有何要事?”

    “方才蒹葭关传来急报,高平公父子忽生疾病,双双暴毙了。”羽衣阁弟子轻声道。

    “怎么可能?”朱紫夫人隔空挑开帘幕,将一份急报摄来,翻阅片刻后递给张端景,并示意弟子退下。

    “高平公死得蹊跷。”朱紫夫人蹙眉微皱:“犯病暴毙不过是托辞,急报中说了,高平公父子突发妖变,二人彼此相噬,等护卫来救时,高平公已被开膛破肚,其子失血过多,皆已无法施救。你怎么看?”

    张端景看着急报上的文字,神色严肃,语气沉稳缓慢:“恐怕还是九黎国趁机报复,如此妖变之貌,九黎国就曾出现过。”

    “当真阴魂不散!”朱紫夫人斜倚凭几:“蒹葭关不可无人主持,你打算推荐何人赴任?”

    张端景摇头:“此事轮不到我来多说,陛下自有决断。”

    “你不打算让赵黍再度前去?”朱紫夫人试探道。

    张端景则说:“邪神幽烛现世蒹葭关,造下莫大杀戮,赵黍险死还生,早已身心俱疲,无意于此。回到东胜都后,一直待在府中闭门谢客,连金鼎司的公务也荒废了,还能指望他做什么?”

    “这样也好。”朱紫夫人点点头,忽然叹气:“高平公曾受梁韬青睐,他突然暴毙,只怕朝中又要生出变数。”

    张端景纠正道:“当年三公之乱,梁韬不过看中他平庸无能、易于操控。”

    朱紫夫人问:“你莫非是觉得,高平公之死与梁韬有关?”

    张端景说道:“就算查明实据,还能以此问罪么?”

    “辛台丞近来望气占候,发现梁韬的修为竟然还在不断提升。”朱紫夫人忽而道:“他怀疑如今的青崖仙境已经被梁韬完全掌控,他不断攫取洞天清气,修为法力与日俱增,这样下去将无人能制。”

    “徐凝真手中神剑虽能侵伐仙身,但仅凭一人一剑,依旧无法保证能诛杀梁韬。”张端景说:“我还是那个想法,眼下放任梁韬布置科仪法事,在他成道登仙那一刻,天地气数将生剧变,真灵敞露交接天地阴阳,才是诛仙之时!”

    ……

    马车穿过城门,缓缓进入东胜都中,远远能够听见一阵童谣传来:

    “有灾星,号贞明,降人间,现刀兵……”

    “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听到这些童谣,车厢内的罗希贤不由得说道:“又来了,连东胜都里都有人传唱这些妖邪之语。”

    身旁辛舜英放下手中书卷,脸上略带忧虑:“我听这些歌谣,里面似乎提到了赵黍?”

    罗希贤冷哼一声:“他如今声威盖世,什么开坛巡境、孛星逆回,一桩桩一件件,我远在星落郡都有所耳闻!”

    “没想到短短时日,赵黍竟然有如此成就。”辛舜英看出丈夫语带不悦,转而说道:“他地位骤升,显然是国主刻意提拔,如此一来,难免受人嫉恨,编排出种种诽谤之语。”

    “幸进小人!”罗希贤随口一句。

    辛舜英劝道:“这话未免太重了。赵黍与你多年同窗,在怀英馆相处日久,他的性情你还不清楚么?”

    罗希贤瞪了一眼:“权势会改变人的!当年他不过是一个穷书生,现在尝过滋味,又有国主提拔,焉知会变成什么性情?何况在星落郡时,我已看出赵黍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软骨头,否则也不会决意与他分道扬镳。”

    “我看赵学弟并不是这种人。”辛舜英轻轻摇头。

    “你还管他叫学弟?”罗希贤不掩怒意。

    辛舜英耐心解释:“如今你是一方郡守,既然回朝述职,就免不了要与朝中同僚旧识往来,不能凭着意气用事。赵黍如今已贵为公侯,我们都是怀英馆出身,以同窗身份彼此走动,也能免得生分。”

    罗希贤冷笑:“人家可未必乐意见我们。”

    马车停靠在府门外,罗希贤与辛舜英拜见父亲,寒暄几句后,大司马直截了当地说:“蒹葭关又发生变动了,高平公离奇暴毙,朝中需要另派人主持军务。”

    罗希贤问道:“陛下打算派谁去?”

    “现在还不好说。”大司马顿了一顿:“不过朝议结束后,陛下单独与我商谈一阵。”

    罗希贤闻一喜:“莫非父亲要外任了?”

    “现在还不好说,你们别到处传扬此事。”大司马轻捋须髯:“如今坐镇蒹葭关,可不止是要料理军务,新设郡县也要安排官长吏员。而且相比起拒洪关铁板一块,如今蒹葭关内外正好缺少人手,许多人都盯着这块肥肉。”

    大司马见辛舜英面露沉思,辞亲切:“闺女在想什么?家里人没大没小,你随便说。”

    辛舜英颔首道:“公公,我只是在想,陛下若是早已确定人选,本不必多问。华胥国宗室子弟众多,高平公虽殁,也不缺替任之人,显然陛下是另有想法。”

    “高平公难堪重任,若非当年三公大乱后,有让国弃位之功,哪里能都督蒹葭关军事?”大司马毫不掩饰地直道:“韦修文此前给我来信,谈到蒹葭关军务废弛,也是幸亏首阳弭兵以来,九黎国犯境甚少,尚不及酿成大祸。高平公再度履任却无端横死,这是好事,省却许多麻烦了!”

    辛舜英心中明白,她这位公公罗翼是从沙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本就看不起那些功劳浅薄、坐享其成的宗室卿贵。

    相比起大司马这個虚衔,都督一方军镇的实权显然更加诱人。

    “若是有人能从旁举荐,此事或许能成。”辛舜英说。

    罗希贤立刻说:“韦叔叔不是在班师路上么?等他觐见陛下,问到此事,想必会提及继任人选。”

    大司马笑着摇头:“我是他的老长官,谁人不知?他若是在陛下面前举荐我,只怕事情不成,反惹猜疑。而且武魁军是国主拨出内帑筹建,你要是懂事,以后可别把什么韦叔叔挂在嘴边!”

    罗希贤低头称是,大司马起身踱步:“要是在往常,我估计还没那么多计较。当年我交出兵权,就是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可如今不同了,崇玄馆在南方数郡的势力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