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昆仑一黍 >

第112章

昆仑一黍-第112章

小说: 昆仑一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因为修炼之辈体魄筋骨强健、腑脏生机旺盛,所受之伤往往不寻常,换做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若要痊愈也更耗时日与调治之功。

    姜茹仍旧卧床不起,她见赵黍来到,神态复杂,喜悦之余又有几分暗然。

    “还是要慢慢静养。”赵黍给姜茹探过脉象,言道:“你这段日子便留在这碧湖庄园,等稍好一些,能够见风见光了,便回地肺山吧。我稍后要动身前往蒹葭关,恐怕就没空来探视了。”

    思路客

    “我……”姜茹难掩失落之意,她其实更希望赵黍能够陪伴自己,但她很清楚赵黍不可能为了自己而留下。

    “这里是另一枚神柯仙果。”赵黍将一个木匣放在旁边:“你眼下调治暂时不需要此物,但经历这一遭,你修为有损,这神柯仙果能略作弥补。”

    姜茹微微摇头:“神柯仙果如此难得,你已经给我用了一枚,怎能把另一枚也给我?”

    “再珍贵,也是要给人用才显得珍贵。”赵黍说:“何况这神柯仙果的来历你也明白,瀛洲会上我能夺得两枚,本就有赖于梁国师和其他馆廨首座筹划,我自己根本没费多少心思。既然得来容易,送出手也谈不上难以割舍,你不用替我挂心。”

    听见“不用替我挂心”一句,姜茹心头一疼,眼眶中立刻有泪水打转。

    赵黍只是装作看不到,望向别处顾左右而言他:“我找过鹭忘机了,她会去蒹葭关帮忙,有这么一位高手坐镇,我倒是能省心不少。但这种一心修仙悟道之人,不能指望她攻城拔寨,但起码可以用来防备九黎国的探子刺客。

    其实仔细想想,华胥国内,修为法力在我之上的人好像也不多了。梁国师和几位馆廨首座要坐镇国中各处,以防不测,未到关键之时不便出手,我这种水平的,便要主动扛起职责了。

    我小时候也曾幻想过,如果通过馆廨修士这条路子,成为国家一方镇守大将,那会是何等豪迈威风?可如今等我走到这一步了,却只有忙不过来的繁重桉牍,各种大小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才能处理妥善。

    妥善……唉,其实也没太妥善,真轮到自己做了,才感觉处处伸不开手脚,不是这边喊着要更换兵甲军器,就是那边嚷着缺少修备物料。昨天刚有刑徒兵捅死了看守逃跑,今天便是有亲兵强奸民女。烦啊!”

    姜茹听见赵黍诉苦,忍不住破涕为笑,擦去眼角泪水,问道:“我记得你对手下亲兵三令五申,不准冒犯民居百姓,竟然还有人强奸民女?”

    “别提了,其实是石英城有些家伙跟楚孟春勾搭在一块,为了造势逼武魁军放人,搞一通敲诈手段,做局宴请我麾下几个亲兵。”赵黍搓着脸说:

    “那几个兵士不够警惕,也没经受住诱惑,跟着几个歌姬舞女上了楼,半途就有一帮家丁奴仆冲了进来。两边纠扯争吵,聚了一伙人来到我面前。我只能当众鞭笞了那几个兵士,勉强平息事态。”

    “那些人不要命了?居然敢做局做到你头上?”姜茹讶异问道。

    “现在情况有些复杂,韦将军不可能一直扣着那些崇玄馆子弟不放。”赵黍叹气说:“苍水河畔一战,毕竟是梁国师亲自出手诛伐群邪,这份功劳太大了,国主也没法强行追究下去。”

    “难道楚孟春他们就要官复原职了?”姜茹问。

    “怎么可能?”赵黍说:“已经收归朝廷的权位,不可能再还给崇玄馆。楚孟春等人就算是贬为庶民了,不过他们仍然是崇玄馆修士,照样能过上富贵清闲的日子。”

    赵黍转念明白,以姜茹智慧,怎么会不清楚这些事?分明就引自己开口解释,好让他多逗留一阵。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姜茹又问。

    “石英城事务准备交接给新来的郡守,我是没心思管了。”赵黍说:“蒹葭关那边传来消息,九黎国的兵马开始一些动作。而且梁国师让我去蒹葭关梳整地脉,我也正好打算在蒹葭关一带布置阵式,以作御敌。”

    “梳整地脉?”姜茹微讶道:“这种事情,你也能够做到么?”

    “我曾偶然得了玄圃堂的仙经,里面便有梳整地脉之法,我钻研了有些时日,配合科仪法事、召遣吏兵,应是可为。”赵黍随口说道。

    “玄圃堂?!”姜茹闻言一惊。

    “嗯,怎么?”赵黍感觉自己在姜茹面前有些松懈了,自己得了玄圃玉册之事,本不该多言的,但既然说了出来,又没法往回收,只好装作无事。

    “我……我们姜家祖上,便是玄圃洞天中的灵瑞天狐。”姜茹说这话时暗带几分娇羞。

    “玄圃洞天?”这回轮到赵黍大感意外,于是问道:“那你们跟玄圃堂是什么关系?”

    “我们姜家跟玄圃堂关联不深。”姜茹摇头说:“玄圃洞天有一株瑶枝仙草通灵化形,因偶生凡心而谪落下界。传说其人在尘世几近辗转,最终看破红尘,问道修仙,在凡间开创玄圃堂一脉后,功德圆满、飞升复位。”

    “竟然还有这等故事。”赵黍皱眉言道:“可再怎么说,玄圃堂与你们姜家也算有几分旧缘吧?你们当初为何不是投靠玄圃堂?而是找上了崇玄馆?”

    姜茹沉思片晌,最后下定决心才说:“你觉得当今天下,谁有望成仙飞升?”

    “别国我不好说,华胥国肯定就是梁国师了。”赵黍忍不住说:“可你们难道真的认定,梁国师飞升之际会带上你们?我说句难听的话,万一梁国师此生未能得道飞升,你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姜茹轻浅一笑:“你不明白我们姜家族人的心思,天狐本就是作为仙家辅弼而受点化,有些东西发自本性内在,不是能随意舍弃的。”

    “是我多管闲事了。”赵黍微微点头。

    姜茹自然没有在意,她又问道:“首座为何要你帮忙梳整地脉?”

    赵黍低头不语,梁韬的人间道国非比寻常,姜茹看来也不解内情,那赵黍不好到处乱说。

    “有些事情,你就别问了。不知道反而对你有好处。”

    赵黍似乎明白为何灵箫对自己多有隐瞒了,有些事情还是不应多说。梁韬的人间道国大计一旦公之于众,华胥国内恐怕立刻就要生出大乱,赵黍本人也必定会卷入内中,无法自拔。届时知道得越多,反倒越凶险。

    而等赵黍科仪法事逐渐布置完备,梁韬真正有所动作之时,才是真正大乱滔天的一刻,到那个时候,赵黍自己又能否平安拿回真元锁呢?


………………………………

第143章 能者自多劳

    “贞明侯,这些都是新近征募的兵丁,每两千人一营,共分作八营。”

    赵黍站在点兵台上,与其他校尉军曹在韦将军周围,他望着台下一拨接过一拨的兵士阵列,长矛如林、旌旗招展。

    韦将军继续说:“多亏你在青岩郡大力整顿淫祀鬼神; 南方数郡的百姓难得没有抗拒征募,加上查抄贪墨,眼下财帛充足,短短时日便征募到这一万多兵丁。”

    赵黍也时不时拿起簿册对照翻看,点头道:“话虽如此,可这些新兵不似武魁军; 欠缺操训; 真到了要厮杀关头; 未必堪用。”

    “我也不指望这些新兵能出关征战,主要是代替高平公留下的疲老兵卒、镇守关城,而武魁军也能放开手脚。”韦将军说。

    “如此也好。”赵黍转而问道:“我先前安排修士前往武魁军各营,与军阵配合是否妥善?”

    “经过一段时日演练磨合,已初见成效。”韦将军说:“不过符兵符箭还是要尽量多加祭造,九黎国已经有斥候在关外村落山野出没了。我打算先来几场小战,磨练一下兵士。”

    “金鼎司分院已经布置周全了,符兵符箭祭造一日不停。”赵黍说:“另有一事,最近几日我勘察蒹葭关周围,发现偶然有井塘水涌的状况。”

    韦将军言道:“这也不是近来才有,算是蒹葭关一带的常态了,我已经安排人手每日淘浚井塘、疏泻溢水。贞明侯可是发现什么异样情状?”

    “这可能与蒹葭关周围地脉状况有关。”赵黍言道:“地面上工事城防虽已修备,但地下不可不察,蒹葭关一带积水若深,也容易滋生疫病。我打算开坛做法; 梳整地脉、贯通泉流。并且引导地脉气机; 辅成阵式禁制,守护关城要地。”

    “如此甚佳,便全权由贞明侯处置。”韦将军又问:“贞明侯是否需要额外人手?”

    “梳整地脉,可能要勘察附近山川,用不着什么强军劲旅,韦将军给我一营新兵调度即可。”赵黍回答道。

    “贞明侯看中了哪一营?随便挑!”

    赵黍敲点一下簿册:“就这个丁字营吧。”

    韦将军没有多问,命人拿来勘合印信,丁字营直接归于赵黍麾下。

    商讨一番军务之后,赵黍前往丁字营驻地,找到侨张村一伙人。他便是因为看到兵册上提及丁字营征募了一批侨张村人士,猜到张里尉等人就在其中,所以找个由头将他们讨来,也好把赤云都的人手安排到自己麾下。

    赵黍并不愿将赤云都看做祸国乱党,但眼下战事将起,他摸不准赤云都的用心,如果有联手退敌的可能,赵黍不介意跟赤云都合作。

    “拜见赵长史。”

    等赵黍来到丁字营召集军吏,以张里尉为首一班人手前来行礼。

    “军中不必虚礼。”赵黍笑道:“诸位带领乡党族人,响应朝廷征募,我心甚慰。丁字营近来将随我一同勘察山川、检视关城内外,还请诸位齐心一致。”

    张里尉拱手说:“赵长史的为人我们大家都是亲眼见证过的; 加上您在青岩郡开坛巡境的事情,早已在军中各营风传,大家都盼着能在您麾下效力!”

    赵黍一愣:“我在青岩郡开坛巡境?”

    “对啊。”张里尉兴致颇高:“大家都听说了,自从赵长史来到青岩郡,那些祸害百姓的鬼神妖邪统统跑没影了。别人没好运,我可是亲眼见识过赵长史在兴隆县诛杀鼠妖的。”

    赵黍转念一想,自己为了引出壬望潮那一众妖邪,在青岩郡各地行法,居然被说成是开坛巡境。梁韬诛邪之威不听众人传唱,仿佛所有功劳都是被赵黍一人包揽。

    而且开坛巡境这种说法,跟梁韬当年仗剑巡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恐怕是有人刻意散播。至于是谁干的,那可就不好说了。

    “此事非我一人之功。”赵黍摇头微笑:“淫祀鬼神勒索百姓、剥掠无度,早已不容于世。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顺应人心众望。我巡视郡县各处,宣告整顿淫祀,当地百姓闻风而动,不用我派兵士,他们自己就去捣毁淫祀、揪出庙祝。”

    按照先前所知,赤云都在青岩郡乡野安插了不少人手,赵黍所过之处能轻易捣毁淫祀,恐怕就是有赤云都在暗中配合、鼓动民众,否则仅凭赵黍登台布告,未必能有如此成果。

    或许这就是赤云都在向赵黍释出善意,但他还不能完全肯定,于是将聚集了侨张村乡民的丁字营拉到自己麾下,好伺机了解情况。

    吩咐一番之后,赵黍留下张里尉几人。

    “一段时日不见,没想到你们会来到蒹葭关。”赵黍闲聊起来:“不知前去侨张村征募兵丁的官吏,可有为难你们?”

    “这倒是不曾。”张里尉回答说:“托赵长史的福,我们刚到军营,便发下钱粮,大家的心思也安定下来。”

    赵黍微微点头,朝廷这些年有意改革兵制,因为修士术者在五国大战各展其能,这导致缺乏操训的军旅兵卒,一旦遇上水火风雷交相攻伐的战场,容易一触即溃,那种简单征发青壮的故旧兵制,不足以应对此等激烈战事。

    而武魁军除了是要配合馆廨修士之外,其特点便在于军中兵士俱是国中各军选拔的良材,平日里要为兵士发放钱粮布帛等军饷,战时也另有支出。

    可相对应的,武魁军日常操训繁多严格,绝不止是演练武艺和阵列,什长以上必须要粗识文字算术才能担任,甚至每个月都有文武考校,就像馆廨修士研习术法一般。

    由此一来,武魁军虽然人数不过万余,但皆是精兵悍卒。在兴隆县外斩杀逃窜鼠妖,甚至做到无一人阵亡。若是有修士配合,更能发挥出强大战力。

    也正因为有武魁军珠玉在前,韦将军上书国主,未来华胥国兵制当以征募并行,以募兵选材组建出对外讨伐之军,以征发青壮来镇守要地,如此各尽其能。

    征发青壮虽然也有操训,但兵甲军器、粮饷用度自然比不上武魁军,不过受征青壮能优免当年徭役和田税,也不至于穷竭民力。

    并且由于有高平公的教训,这批征募兵丁大多是经过挑选乡勇健儿、良家青壮,那些为了讨一口钱粮军饷的闲散汉子,蒹葭关一概不要。

    赵黍虽然经历过星落郡剿匪,但是对于真正带兵治军,所知远谈不上丰富。他哪怕顶着长史之位,参赞兵事、协理军务,可真正能做的,无非是尽量以身作则、约束兵士,不使其冒犯百姓。

    若有闲暇,则是召集军中校尉曹佐,为他们讲述各类术法运用和应对之策,要他们回去之后传授众兵士。

    不时还要绘制各种妖鬼精怪的形貌图象,在军营各处张贴出来,让兵士们辨认了解,也好在心里做些铺垫,以免他们真的遇上妖鬼精怪便惊慌失措。

    赵黍在蒹葭关可是大忙人,此地设有金鼎司分院,哪怕具体祭造符兵法物、炼制丹药法水的事情不用他亲力亲为,但郑思远尚不足以挑起大梁,有什么难题还是要赵黍出面解决。

    “以后就按照这个法子咒水。”赵黍拿起一根柳枝,轻点法水,然后洒落在旁边几名躺在担架上的兵士,他们四肢的紫黑浮肿迅速消退,呻吟声也渐渐止息。

    这些兵士感觉身体不再疼痛,纷纷跪在赵黍面前磕头拜谢。

    赵黍摆手道:“好了,下去领一碗祛恶益气汤,喝完再走。”

    有云珠馆修士问道:“贞明侯,他们这四肢刺痛不像是寻常疫病。莫非是山林瘴毒?”

    赵黍摇摇头:“不止是瘴毒,应该是飞尸恶气。我探听过了,这批兵士刚从关外回来,曾偶遇行尸,虽然将其杀灭,却被尸气熏染耳目。”

    “飞尸恶气?还有行尸,难不成是积尸教?”

    “很有可能。”赵黍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当年积尸教在昆仑中土广收门徒、聚敛尸骸,一度成为祸世之宗。后来被有熊国四仙公联袂杀败,自教主以下,大半长老形神俱灭。

    他们所驱尸骸遍布荒野,凝成飞尸恶气经久不散、难以祛除,四仙公只得设下禁制将其封印一地,以免外泄。”

    “这么看来,积尸教的余孽跑到九黎国去了?”

    赵黍皱眉道:“料是如此,有熊国自诩承继天夏法统,容不得这种左道邪修,我们华胥国更是尊奉玄门仙道,积尸教只好跑去九黎国。那里藏污纳垢,凡人与妖邪杂处,部族巫祝甚至保留人牲血祭的陋习,积尸教说不定还恢复了几分元气。”

    思量片刻,赵黍奋笔疾书,然后对面前几名修士说:“稍后免不得要对付成群行尸,要多准备一些熏香,这是专辟尸毒恶气的香方,你们去府库支取一部分,我今天晚上就带你们调制香药,届时分装小袋,送往军中各营。云珠馆的几位,辟毒瘴恶气的药散还要继续炼制,我已经吩咐各营来取了。”

    众修士拱手应声,相继退下。

    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