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看吴钩-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福仰天一笑,道:“好说,好说。江湖中的那些山林隐逸之士,世外高人,都是一般的怪脾气。哈哈!”
叶天涯见他迟迟不涉正题,忍不住道:“宋掌门,你约在下来土地庙,究竟所为何事?”
宋玉福不答,抬起头来,问道:“小兄弟,我现下眼睛瞎了,甚么也看不见。相烦老弟好好看看,苑府的大火烧得怎么样啦?”
叶天涯一呆,转头向南望去。其时已过拂晓,天色渐明,远处苑家大火兀自未熄,只是火焰渐淡,浓烟直冲霄汉。
他叹了口气,道:“火还烧着呢。”
宋玉福点一点头,也叹了口气,问道:“叶兄弟,你该不会疑心苑府的这场大火,是我宋玉福放的吧?”
叶天涯给他说中了心事,又是一呆,反问:“难道不是你放火的?”
宋玉福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不是!”
他顿了一顿,续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老弟已知内情,便应该猜到,王莽宝藏不到手,我是决计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一声叹息,又道:“只可惜了苑大小姐,一个如花似玉般的小姑娘,竟然不幸死于非命。”
本章已修订。
七、宝藏传闻 二
七、宝藏传闻(二)
叶天涯听他提及苑良姝名字,心中不由得一酸,闭目不语。
宋玉福东拉西扯,意在引逗叶天涯与自己多所交谈,以期从言语之中查知他的武功师承。岂料这少年听了自己的话,竟尔一声不吭,并不接腔。
他尴尬一笑,说道:“其实先前苑府火灾一起,小徒便告诉了我。初时我一听到消息,也曾疑心最有可能放火的便是老弟你呢。”
叶天涯愕然道:“甚么?你怀疑是我放火的?”
宋玉福笑了一笑,道:“是啊。苑文正当年害死你全村三十七条性命,还包括你双亲和两个姐姐。此等血海深仇,滔天罪孽,便是将这狗贼千刀万剐、剖心开膛,去祭奠那些亡灵,也算是便宜他了。单单放火烧了他的狗窝,又算得了甚么?”
叶天涯摇头道:“不是我。我没有放火!”
宋玉福吁了口气,道:“后来我才知道,放火之人,当然不是你。倘若是你所为,又怎么可能杀了苑家那么多下人?”
叶天涯一怔,皱眉道:“你说的话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甚么事?”
宋玉福道:“宋某听闻苑府走水之后,立时派了冯许两个弟子前去打探,并将他们被抓的一个师兄弟救回。当时火势还不大,他二人在苑府大院之中见到不少婢仆尸体,个个都是被人一刀砍死!”
叶天涯矍然动容,失声道:“甚么?你是说府里的下人们,都已被人杀死啦?”
宋玉福脸色凝重,点头道:“不错!不但杀死,而且还烧成了灰。我的大徒弟冯少飞进入柴房抱回他二师弟赵方的尸体之时,发现不少柴火上全都浇了桐油。而负责在外接应的广儿也在墙角见到几只盛油的木桶!”
叶天涯倒抽一口凉气,心想:“柴上浇油,自然是蓄意放火了。”
宋玉福又吁了口气,接着道:“当时我那两个弟子急于带回他们师兄弟的尸体,而且火势又越来越大,赶来救火的乡民也越来越多。他们哥儿俩不敢多耽,只是匆匆在苑府内转了一圈,一无所获,便急急离开啦。”
叶天涯一股寒意从背脊上直透下来,呆了片刻,问道:“起火之后,可曾发现苑老爷……苑文正父子?”
宋玉福摇头道:“没有!据小徒所见,火灾起时,偌大的苑府之中已无一个活口。苑家父子和邓杰、方雄等‘四象门’弟子却不见一人。”
叶天涯越听越惊,脑海中陡然如电光般一闪,大声道:“宋掌门,你的意思是说,起火之前,苑老爷父子早已逃之夭夭啦!”
宋玉福道:“不错!苑家父子这一着,高明之极,叫做‘借火遁’!”
叶天涯颤声道:“然则那杀人放火的,难道是,是……”
宋玉福点了点头,又吁了口长气,苦笑道:“看来不用宋某多饶舌,老弟自己也不难猜测出来。想是苑贼料定我不会放过他,你也一定向他寻仇,这才连夜脚底抹油,溜之乎也。”
叶天涯惊疑不定,摇头道:“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苑老贼想要躲避你我,只管偷偷的逃走便是,为何定要将那些无辜的下人杀死,还要纵火焚宅?”
宋玉福冷笑一声,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叫做‘杀人灭口’,和当年灭你叶家村的行径一般无二。所不同的,一个是瘟疫,一个是火灾而已。哼哼,这老贼怕你我再来之时,从下人们口中得到蛛丝马迹。索性将人统统杀死,再一把火烧了,岂不干净?”
叶天涯身子一震,心中茫然一片,实难相信人心之险恶残忍,一至于斯。
宋玉福又道:“还有,既然昨夜我已当众揭穿了苑文正谋害叶家村三十七命之事,这等惊天惨案,人神共愤,便是官家,也不会不闻不问的。苑贼料定你一定会向官府递状子。如此一来,一旦官司缠身,势必后患无穷。但若苑宅一毁,尸骨亦成灰烬,那便甚么也不用怕啦。”
他顿了一顿,喟然道:“其实苑贼这一手‘杀人放火’,虽然毒辣了些,倒也干得不错,委实出人意表。既能逃脱你我的报复,又能诈死以规避官司。”
叶天涯脸上变色,顺口接了一句:“嗯,既能逃脱你我的报复,又能诈死以规避官司!”
宋玉福连连叹息,不再说话。
叶天涯呆立不语,一时迷茫不知所措。想起苑文正如此草菅人命,丧心病狂,又是惊惧,又是愤怒。
两人相对而立,各自想着各人的心事,一时都不开口。
是时红日初升,荒郊春寒,淡黄的阳光照在身上,浑无暖意。
过了好一阵,宋玉福忽道:“叶兄弟,宋某已将实情尽数相告。苑贼诈死之事,也只有你和我知晓。你待怎地?”
叶天涯寻思:“倘若真如他所说,苑贼只怕已逃得不知所踪了。如此一来,灭家之仇、毁村之恨,我该如何做才好?”
淡淡阳光之下,只见宋玉福双目缠满纱布的脸上神情愤慨,嘴角微微牵动,心念一转:“宋玉福这个老江湖何等狡猾精明,决计不会这么好心将这些消息告诉我。适才他又提及‘王莽宝藏’,自然另有算盘。”
突然灵机一动,问道:“宋掌门,如果一个人颈后的‘风池穴’被点,有甚么简易的解法?”
宋玉福一呆,浑没料到这少年有此一问,嗯了一声,笑道:“简易的解法么,原本也不复杂。倘若是自解,只须深吸一口气,意守丹田,气引‘风池穴’,一加冲击,自然便解了。”
叶天涯不禁心头暗喜,却不动声色,道:“然则若是替别人解穴呢?”
宋玉福道:“道理也是一般。只须来自被封穴道之外的内力足够强劲,无论自行冲解,抑或旁人相助,殊无分别。”
叶天涯大喜过望,心道:“原来解穴之法,纯然以内家真气为根基,经脉畅通为主旨。难怪老师父不教,却是让我自个儿领悟,自然是‘水到渠成’来着。”又想:“依照宋掌门之言,点穴道理,多半也是一样。”
宋玉福仰起了头沉吟,隔了一会,笑了笑又道:“不知老弟考较宋某这等粗浅的解穴之术,却是何意?”
叶天涯强自忍笑,淡然道:“只是有些好奇罢了,也没甚么。宋掌门,你约我来此,又告诉我这么多事情,又待怎地?”
宋玉福脸色一肃,道:“叶兄弟,实不相瞒,宋某已另行派了几名徒弟四处追寻,只不过暂时尚无音讯。”
叶天涯想了想,道:“莫非你是想让我帮你一起追查苑贼下落?”
宋玉福摇头道:“不只是帮我,也是在帮你自己。适才我已说过,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苑贼逃之夭夭,身边更有‘四象门’的高手护从。宋某双目已盲,自知难以成事。因此,敝派极想与贤师徒合作。难道你们不想找到苑贼,以报灭门毁村之仇?”
叶天涯沉吟道:“适才你也说了,只须我报官,自有衙门里替我出头,官司一了,自可将苑贼法办。”
宋玉福摇了摇头,冷笑道:“简真是小儿之见!试问死无对证,又何来官司?哼哼,倘若指望衙门里的那些狗官,只怕会失望之极。叶兄弟,我找你来,便是想提醒你,没有真凭实据之前,最好不要告官。否则的话,不但你父母、姐姐、村民的仇报不了,而且你自个儿也一定会死得很惨!”
叶天涯皱眉道:“宋掌门此话何来?”
宋玉福道:“恕我直言,一共有两个缘由:其一,苑文正这个人原是刑部左侍郎,精于刑律,擅长谋划,可谓老谋深算。你倒是想想,叶家村瘟疫一案,若非天衣无缝,早在九年前便已露出马脚了,还用等到今时今日?”
叶天涯叹了口气,觉得他所言确甚有理,道:“难道连一点证据也找不到?”
宋玉福沉吟道:“据我推测,‘瘟疫’病毒本身极可能便是证据。哼,如果你能活着来回走一趟‘叶家村’废墟,或者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只可惜,迄今从未有人活着从那里出来过!”
叶天涯又是倒抽一口凉气。这些年来,“叶家村”厉鬼为患,瘟疫侵袭,早已是出名的凶险之地。四周居民相戒裹足,避之唯恐不及,哪敢近前?
宋玉福淡淡一笑,又道:“对了,或者尊师他老人家神通广大,能在‘叶家村’废墟出入自如,也未可知也。只不过他老人家既是世外高人,多半也不肯来赶这趟混水吧?”
叶天涯听他又旁敲侧击的询及自己师父,并不答理,反问:“还有一个缘由呢?”
宋玉福不以为意,微笑道:“其二,据在下多年观察,苑文正背后,决计有一股极深的势力,而且他们所谋者大。只可惜我查不出来。还有,府衙里欧阳知府与苑文正乃是乡榜同年,素以兄弟相称。连咱们的县太爷赵知县,也是执子侄之礼,不敢得罪苑贼。否则,让你一个农家子弟应考,又怎会那么容易?”
叶天涯虽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后生,此刻亦已明白宋玉福言下之意,愕然变色,颤声道:“难道官府和苑贼是一伙儿的?”
七、宝藏传闻 三
七、宝藏传闻(三)
宋玉福摇头道:“苑贼与官府是不是一伙,连我这个管家也不得而知。但官场之中,最为凶险,官官相护,也是常事。你若有真凭实据,倒还罢了,否则的话,便只一个诬告和诽谤东主的罪名,也会将你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叶天涯体味这几句话,登时呆了。
宋玉福情知这少年已将自己的言语听入耳中,微微一笑,又道:“旁的不说,单单是苑贼多方打点,能令你这个农夫之子堂堂正正的成为县礼房的预备生员,有机会中举人、点翰林,你便可知他的手段如何了。”
叶天涯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良久不语。
宋玉福负手站在一旁,也不再言语了。
一时之间,荒郊寂寂,唯有不远处土地庙中偶尔传来低语之声。
叶天涯正出神间,忽地闻到一股微微香气,乃是莲子、红枣、赤豆混着白米粥之类的气味,一转头间,望见庙中袅袅升起的炊烟,登时省起,敢情是金枪门的弟子正在庙内做早饭。
他一转念间,道:“宋掌门,你想咱们怎生合作?”
宋玉福转过头来,嘴角露着一丝微笑,道:“其实你我同仇敌忾,都是要对付苑文正这个狗贼。下一步,自然是齐心协力,设法追查他父子的下落。一旦得手,自当交由贤师徒处置便是。”
叶天涯侧头想了想,心中忽有所悟,道:“如此一来,那座‘王莽宝藏’自然便归宋掌门所有啦!”
宋玉福摆了摆手,正色道:“老弟这是甚么话?宋某又岂敢如此贪心?这样罢,一旦寻到宝藏,贵我两派二一添作五,两份对分,决计不会争执。便请老弟将在下这番话转告尊师,不知你意下如何?”
叶天涯恍然大悟,才知宋玉福一再言语试探,乃是顾忌自己身后那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高人师父”,误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皆是另有指使。而且,自己“师徒”自然也是冲着那宝藏而来。
言念及此,微微一笑,道:“宋掌门,在下心中一直存着个老大疑窦,又敢向家师多问。却不知那劳什子的‘王莽宝藏’究竟是怎么回事,怎地会落到苑文正手中?”
宋玉福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问道:“难道尊师没告诉你么?”顿了一顿,又道:“想是老弟年纪太轻,虽然聪明,终究不太把细。”
叶天涯道:“非也,非也。家师对我这个关门弟子信任得紧哩。只不过他老人家乃世外高人,性情未免有些那个……孤僻。宋掌门,只要你将‘宝藏’来历说将出来,在下保证守口如瓶,决不对外透露。”
他顿了一顿,又道:“当然,宋掌门若是不信我,那便算了罢。”
宋玉福微微一笑,道:“既然合作,咱们便是自己人。老哥哥又怎么会不信你?”当下伸手示意,两人便在土地庙外的一处斜坡上坐了。
宋玉福言道,相传西汉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驾崩。大奸臣王莽取代只有两岁的太子孺子婴临朝听政,称“假皇帝”。翌年,王莽篡汉自立,定国号为“新”,一共做了一十五年皇帝。
天凤四年,蝗灾、旱灾四起,饥民暴乱,绿林、赤眉军揭竿而起。六年之后,刘秀率领的汉军驰援昆阳,将王莽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城下。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其实在长安城破前七个月,王莽已知大势已去,即令心腹大太监程宝化装成商人,带领三百人将无数价值连城的金珠珍宝分成六份,悄悄运出长安城外,觅地安放,以待日后复国之用。其中两份,均已被光武帝派大将先后发掘。但仍有四份珍宝,却销声匿迹,自后汉以来,始终无人得知。
千百年来,王朝更替。但关于“王莽宝藏”的种种说法,在江湖之中流传甚广,迄未断绝。
宋玉福又道,也不知是谁得到讯息,说那位程太监便是颖州府人氏。据史书记载,当年“王莽追刘秀”于此,见十五六岁的少年程宝乖巧机灵,很是喜爱,遂将其收为心腹云云。
叶天涯听到这里,忍不住道:“这也太荒谬啦!我也读了不少史书,却从没见哪本书上提过这件事。甚至连太监程宝这个人,也没听说过。这,这怎么可能?”
宋玉福淡淡一笑,道:“那又有什么不可能?所谓史书丹青,无非是写来骗人的玩意罢了,怎作得准?再说,倘若史书都记得这般明白细致,只怕当年那位光武皇帝便已将程太监和那宝藏一网打尽啦。千余年来,这宝藏的秘密始终没有揭破,自有其道理。信与不信,却也由得你。”
叶天涯侧头想了想,皱眉道:“难道你是说,苑文正和那些江湖人物都已查出,这‘光武镇’一带极有可能便是当年程太监埋藏这批财宝的所在?”
宋玉福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若非如此,苑老贼为何放着堂堂刑部侍郎这等尊贵的四品京官不做,却巴巴的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光武镇定居?”
叶天涯连连摇头,越想越觉得此事匪夷所思,正待再辩,宋玉福又一本正经的道:“当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