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他却想通了——大清国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如果你的办法有用的话,待我回到盛京,自会向皇上推荐,到时候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你的,甚至就连同……”
盯着侯方域,图尔格又抛出了另一个诱饵。
“你爹那边,要是我们回程时路过明国京城,若是他还活着,也可以想办法加以营救……”
营救!
可能吗?
图尔格甚至已经想好了,过几天就把侯方域的功劳说出去,借明朝皇帝的手杀了侯恂,如此一来往后他侯方域必定会尽心为大清效力。
“啊,多谢图大人!”
磕头表示感激后,侯方域想了想,深一口气说道。
“古往今来得国最正的也就是明朝高皇帝,明朝是凭借驱逐蒙元而主中国,因此才会有这一说法,而这亦是明朝的士气民心所在,更是明朝负隅顽抗的根本,大清想要入主中原,就非得摧毁明朝的士气民心,非如此,不能得天下!”
“哦?那如何摧毁明朝的士气民心?”
阿巴泰也来了兴致,甚至对一旁的奴才吩咐道。
“给这小子拿个马凳,侯方域,坐那说话。”
“奴才谢主子赏,可当着主子面前,那有奴才坐着的份儿,奴才还是跪着说话吧!”
刚在鞭子下面学了会规矩的侯方域,那里敢坐着,仍然跪在那答道。
“主子,以奴才看来,即便是杀尽南直隶的百姓,也毁不了明朝的士气民心,或许会让不少人害怕,但更多的人却会大清国极为敌视,待到大清撤军后,他们会继续支持明朝,想要毁掉明朝的士气民心,就非得从心上毁掉它,非如此,不能毁明朝!”
“你说了等于没说,这怎么个毁法,你还是没说,你该会是想劝我不要糜烂南直隶,不杀百姓吧!不杀人,我几万大军吃什么?用什么?”
阿巴泰的话音刚落,侯方域就冷笑道。
“不杀?不杀如何能让他们知道我大清之威不可犯,不杀,又焉能让他们闻风丧胆,以奴才看来,非但要杀,还要尽可能的多杀,所过之处非得寸草不生,如此才能让江南之人为之胆寒!如此才能毁掉他们的士气民心!”
“侯方域,这不还是与皇上的主意一模一样嘛!”
阿巴泰有些不耐烦的随口说道,图尔格却笑看着侯方域,这小子必定还有后话吧!
“皇上的主意那是高屋建瓴,小的自然是拍马难及,不过小的生在明朝官宦之家,对明朝的人心再了解不过,想要毁掉明朝的士气民心,既要用刀杀人,还要尽诛人心!若是能如此,明朝江山于我大清国自然是垂手可得……”
第151章 忠臣义士史可法
“什么?刘良佐死了!”
牟文绶闻言一下就炸了,惊声道。
“他,他刘良佐可是堂堂总兵官,德世子怎么说杀就杀了!”
军户出身的牟文绶,与刘良佐一样,凭借军功升至总兵官,两年前与刘良佐一同驰援和州,击破张献忠,两人也算是熟悉,尽管他不屑于刘良佐杀良冒功的行径,但是听说刘良佐被杀了,难免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甚至好一阵心惊肉跳。
他作为凤泗总兵官、右都督府右都督,驻凤阳。要是德世子过来,拿他的脑袋立军威,到时候可怎么办?
史可法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
“非但如此……德世子还书信与老夫,除了说刘良佐守河无能,杀良冒功,已经将其斩杀外,刘良佐军中兵士一触即溃,按律以溃兵论斩,所以他为正军法,便推行抽十杀一法,杀了两三千逃兵!光是挂在枪杆上的首级,就是两三千之多,人首如林,实在是骇人听闻啊!”
“什么?”
牟文绶倒吸一口凉气,那怕就是久经战阵的他,也被吓到了。
“两三千颗脑袋?这也太狠了吧?”
“狠?”
史可法一下没听明白,愣愣地看着牟文绶。
“杀人立威啊!”
牟文绶说道。
“两三千逃兵的脑袋,就这么一下子砍了下来,剩下的人,谁还敢不从他的命令?……这他么的也太凶了吧?一下杀了两三千老兵,这些兵可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啊!啊!我明白了,德世子恐怕是想要抓兵权!好嘛,这一下几万大军就到手了!”
牟文绶的话让史可法心底一紧,想了想,点点头道:
“一定是这样的……德世子虽长于王城,可心狠手辣如此,屡屡杀人立威,表面上看似蛮横,实则是为了军权,杀文官是为了让地方不敢对其不敬,杀将领、兵卒是为了夺兵权!这,这当真是司马昭之心……不能不妨啊!”
“这可如何是好?”
牟文绶试探着问。
“要是他到了凤阳,到时候,指不定凤阳各地的人马都被他笼络一空,手握雄兵十数万,到时候……这天下谁人能怎么得了他?”
史可法明白牟文绶在试探自己,于是叹了口气道:
“德世子虽是藩王世子,看似无品无官,可宗室清贵非常,我等虽有皇命,可绝非我等所能抗,为今之计,当然是绝对不能让他笼络凤阳各路人马,一旦他手握齐聚凤阳的十数万人马,就绝非大明之福……”
沉吟片刻,史可法又说道。
“牟总镇,你是凤阳总兵官,是中都诸镇之首,抗御虏贼之事,你要多做准备,但是你要切记,万万不能让德世子夺了兵权,对他要小心防范才是。”
苦着脸,牟文绶皱眉道。
“大司马,我也就是一个总兵,他刘良佐也是一个总兵,杀良冒功,不过只是德世子杀人的借口,我镇中兵马三万余人,只要他德世子想找我麻烦,还愁找不到理由借口,到时候,他若要杀我,我能怎么办?我要是敢反手,犯藩之罪,我能担得起,可手下的将士谁人敢担这个罪名,恐怕就是他杀了我,将士们也不敢动手,到时候,这兵权还不是被他得了?”
其实,这就是宗室与寻常官员最大的不同,那怕宗室只有一个名义,可就是这个名义,也足以让大多数人不敢轻举妄动。
“哎,这个我自然知道!”
史可法摸着须髯,顿了顿,然后说道。
“本部堂已经想好了,这中都是绝对不能让他过来的,现在凤阳一带还有黄得功、等镇人马,外加江南各地云集人马,足有不下十五万大军。再过一阵子,洪督师领兵十万大军南来,就有二十五万人马了,这个时候,要是再有陛下的旨意,他他德世子,即便是野心勃勃,恐怕也只能束手就擒了,但是现在……现是绝对不能让他来凤阳的,要是他矫言杀我等,夺兵权,到时候你我都是大明的罪人啊!”
其实从接到德世子的信后,史可法真的被吓到了,尽管他一面在心底念叨着李靖的用兵之道。“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
可另一边,他默默的于心底想着另一件事——兵权!
他德世子是不是想要趁机夺兵权!
身为督师南直隶各路兵马的史可法,是大明的忠臣,他绝不会任由德世子夺兵权的,所以,在一面八百里加急,把德世子矫令杀将夺兵的事情禀报朝廷的同时,他同样也要思索着如何保证德世子不会矫令夺凤阳十几万兵马!
可是思来想去,却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甚至怀疑只要与德世子一见面,德世子就很有可能以守河不利为由将他斩首,到那时,这凤阳还能有谁能敢抗拒他的军命,手握十几万大军,又有宗室的身份,要是他趁东虏南下的机会,坐镇凤阳,待东虏回师,他借口抗虏北上,再趁机“清君侧”,那他史可法,可真就是天下的罪人了。
不行!
绝对不能让他夺了兵权!
更不能让他篡位!
“所以,本部堂已经遣人八百里加急将此事禀报朝廷,不过现在东虏入寇,千里糜烂,驿卒多有逃亡,能日行百里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朝廷那边的回复估计还要再等些日子,这边呢,德世子要先稳住他,嗯……”
沉吟片刻,史可法说道。
“东虏过河后,四处糜烂,江北重镇一为淮安,那里有两镇大军守备,应该没有问题,再就是扬州,扬州是人口百万的大邑,天下富庶不过扬州,而且又我大明盐税重地,不能不守,所以本部堂已经命他去守扬州!”
“调虎离山!”
闻言,牟文绶连声说道。
“部堂高明,只要他德世子不来凤阳,自然也就夺不走兵权,可……末将担心,德世子要是一意来凤阳,到时候该怎么办?”
牟文绶的试探,让史可法正色说道。
“不从军命,自然是为叛逆,吾等当为朝廷除逆!”
第152章 滔天怒火
凶名赫赫!
领兵过淮河后,朱国强就直奔天长,前峰游旗不过刚到天长,天长知县当地士绅长松口气,暗叫着不用再担心东虏犯境的同时,却无不是立即筹备起了粮草、肉菜,唯恐招待不周,被砍了脑袋。
丢了性命的桃源知县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至于武将黄良佐和那些逃兵……杀便杀了,与他们何干?
待到朱国强领兵到达天长县的时候,天长知县已经备了粮万石、肉两万斤,甚至还有腊肉、腊肠、咸鱼各万斤,就连酒都备了几千斤。甚至于还请来本地青楼的妓女,准备侍奉军中将领。
为了让这位杀威赫赫的世子爷满意,当地可谓是费尽是心思。对于这一切,朱国强自然是一一笑纳了,只是谢还了那些青楼女子,对于大头兵来说,尤其是那些刚刚收编的六营新军,立即享受到了有如过年般的好日子。
搁过去能吃饱,都是老爷们发了慈悲,现在好了,非但大白米管够,甚至就连大肉也是见顿吃上巴掌大的一块。
跟着世子爷有肉吃!
有肉、有田,瞬间,就没人还记得的黄良佐。
当三万多官兵在天长城外的旷野上安营扎寨,休整的时候,身处中军大帐的朱国强,却在那里和麾下九营的参将一同商议着接下来的迎敌计划。
“六合!”
用铅笔在六合县上画了一个圈,然后朱国强说道。
“在天长休整两天后,全军抵达六合,如果我的推测不错的话,阿巴泰的攻势顶多也就是打到这里,从地理上看,只要六合县在我手中,既可以阻止他过江,又可阻他染指扬州,往西的话多山水,也不适合骑兵奔袭,所以,他最多也是深入江浦一带。我们可以在这里,变追敌为迎敌,以逸待劳!”
在过去的几天中,朱国强曾对阿巴泰的行军路线进行了推算,这次他看似深入到了江边,但是实际上,也就是比另一个世界两年后的那次入寇多走了几百里,那一次,他一路打到了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
“按道理来说孤军深入如此,需要考虑太多的问题,比如后勤等问题,但对于建奴而言,他们却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入寇就是为了劫掠,以战养战,就食于民的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后勤。不过,后勤问题他们是不需要考虑,但是一个月的日夜兼程,早就让战马疲惫不堪,所以,他们同样也需要休整,而且更需要劫掠……”
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朱国强继续说道。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他会在打下滁州后,纵兵劫掠和州、庐州等地,南直隶富庶远胜于北直隶,江北百姓不下百万户,纵兵劫掠所得,远远超过北直隶,况且现在是冬天,谁家里没有两三石过冬的粮食?掠人、劫粮、抢钱,所以接下来,建奴会一边纵兵劫掠,一边休整,这也就给了咱们机会!一战败敌的机会!”
随后朱国强开始解释他的计划,对于世子爷的计划,陈无敌等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顶多也就是从细节上加以补充。
“……以强攻弱,趁着建奴分兵劫掠时,像上一次那样,吃掉他几支千人队,最后阿巴泰势必会领兵与我决战,这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一战败敌!只要我们能够在此战中重创阿巴泰,然后再牵绊住他,最后史可法等人肯定不会错过机会,十几万大军迎战两万溃敌,应该还是有机会全歼孤军深入的阿巴泰,既便是不能全歼,也能让他损失惨重,甚至没有丝毫劫获,往后千里回程于他而言,就是极为致命的,即便是有多尔衮在河北掩护,想要过河恐怕也是……”
突然,朱国强的话声顿住了,瞬间,他终于想通了一切——多尔衮从始至终都没有过河的念头,或者说黄台极没有让多尔衮过河的计划,有多尔衮在北岸掩护,阿巴泰就可以从容在南岸劫掠!
这个黄台极可真会算计啊!
“想要过河,也是痴人说梦!”
朱国强冷笑道。
“此次无论是阿巴泰领兵多少,这几万人马,咱们都要把它留在南直隶,此战功成之后,建奴没有十年,都不能恢复元气!”
猜到了黄台极的计划后,朱国强变得更加自信了,他在桃源练了一支水军,那支水军的规模不大,但绝对有把握保证让阿巴泰过不了黄河,到了河上就是大炮的天下。
现在的黄台极能损失得起三万大军吗?
想通了这一点,朱国强更加渴望着要把阿巴泰留在江北,把这三万大军吃下来,吃得渣都不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犯下的罪孽,更重要的是,损失三万人马后,只剩下不到十万人马的黄台极,明年很难对松锦发起攻势,历史或许会在这里发生改变!
如果大明没有失去那十几万精锐,也许历史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非但满清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很难崛起,就是李自成!恐怕也很难夺取京城,毕竟,相比于历史上,明朝仍然拥有十数万精锐,有这十几万大军的存在,李自成想要夺取京城简单是痴心妄想……
至于中原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那也没有问题。
虽然现在是小冰河期!
可他们毕竟是吃不饱饭,才跟着造反的。
只要把饭的问题解决了,一切自然也都轻松了。
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土豆!
相比于高粱、小米以及小麦,诸如土豆、红薯、玉米之类的作物,都是生产期短且抗旱的作物,有了他们百姓的吃饭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这一瞬间,朱国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似乎他看到了一战定乾坤的可能,只要打赢这一仗,华夏文明就不会被野蛮奴役,它的发展就不会被中断……
就在这时,帐外有传令兵禀报道。
“报,督师史部堂有军命到!”
史部堂的军命?
疑惑中朱国强接过军命,只是刚看上一眼,狂笑声便从他的口中发出,笑声却是怒火……
第153章 谁能奈我何?
哈哈……
尽管是愤怒的狂笑,可笑声里却充斥着无尽的悲凉!
众人惊愕的看着世子爷,无论是熟悉世子爷的陈无敌、钱德功他们,还是不熟悉的沈豹等人,都感受到世子爷满腔的怒火。
世子爷这是怎么了?
众人面面相觑着。
手拿着那封书信的朱国强,心中压抑着满腔的怒火!气极攻心下,他甚至感觉有些眩晕,以至于险些没站稳。
“世子爷……”
推开要扶自己的侍卫,朱国强怒声道。
“我没事!”
满面怒容的朱国强,目中透着浓浓的杀意!
好一个忠君爱国的史可法!
好一个忠臣义士!
好!
好得很啊!
“哼哼,好个忠心耿耿的史可法啊!”
深吸口气,朱国强掂了掂手中的那几张薄纸,然后冷笑道。
“你们瞧瞧,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