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去泗水与兄台把酒言欢呢?”
刘震的话让李文锦的眼眶一热,心下极为感动的他,急声道。
“何必等到大军凯旋,今日你我兄弟就能把酒言欢,他乡遇故知,人间乐事也莫过于此了!”
“哈哈,可不正是如此,李兄,我知道一个好去处,”
刘震也没有继续追问其怎么到了耶路撒冷,而是直接与他离开了太子府,就在他们一行人离开时,刚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却愕然的看着他们。
“那,那不是晋国公府上的小公爷吗?”
“可不就是小公爷,他旁边的是李明辉,李子度嘛!”
刚下马车的徐即达,这位“唐国”礼部侍郎,有些诧异的瞧着刚离去的一行人,目光中充满了疑问。
“徐侍郎去打听一下,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盯着李文锦一行人离开的方向,陈永福这位唐国的文水侯吩咐道。
当天晚上,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一座曾属于天方富人的大宅内,在摇晃的油灯下,陈永福面色冰冷的坐在那个。
他是唐国的文水侯,可他还有一个身份——曾是大明的开封总兵,在孙传庭败退后,他投降了李自成被封为文水伯,当年李自成进军京城时,他领兵万余紧守太原,李自成兵败后,他随即北撤出关。这次李过派他来求见太子,未尝不是拿他将探路石。
他是大明降将,要是大明记旧怨的话,肯定会杀了他。对此陈永福也是心知肚名,可他还是来了,既是为了唐国的将来,同样也是为了他自己。
此时的他,看似面色冰冷,可实际上心情却复杂的很。
晋国公李来亨居然降了!
不对,应该说是归顺了大明,而且被封了安西宣慰使,这……这如何是好?
那怕陈永福是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归顺了大明的,可李来亨的归顺,却让情况变得极其复杂。
“侯爷,如此一来,那晋国公可不就是大明的外藩封臣?”
“你是礼部侍郎,这事可不比我清楚!”
看了眼徐即达,陈永福说道。
“哎,国主知道此事后,必定会雷霆大怒的!”
安西宣慰使……大明这么一封,就等于把大唐给分成了“两国”,从此之后,李来亨就不再是唐国的臣子了。
这事……其实也是好事,毕竟,任谁都清楚,国主现在对晋国公有了异心,一旦没有了外患,指不定刀就落在他身上了。
见侯爷没说话,徐即达又问道。
“侯爷,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李来亨已经降在他们之前,现在他们的处境就尴尬了,到底是不归不归顺大明啊?
这归顺之后,又该怎么处理与李来亨之间在关系?
沉默片刻,陈永福突然说道:
“既然我们已经到了这,就不能空手而归!”
说罢,他又起身微笑道:
“明天跟我去一起去见见太子爷吧。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太子爷那边肯定已经给咱们准备好条件了,咱们要做的就是答应他……”
第1062章 生入华夏
太子爷给李过他们准备了什么条件?
首先,李过要去除所谓的国号。“唐国”,大明已经有了一个唐国,为什么还要再留个唐国?
况且,李过也没有资格当一国国主啊。对于大明来说,他不过是一个罪人,是大明的叛逆,是乱臣贼子!
所以他还必须要向大明请罪,请求大明责罚,当然大明会慷慨的赦免他们的罪过。
然后大明就会赦免他,大明对外藩是很宽容,但是并不意味着纵容,或许册封朝鲜王啦、暹罗王啦,但是到最后,这些王肯定都是在废的,况且他们是土人,你李过是汉人,当然不能称王了!
国主也不行。
想用国主蒙混过关?
更是连门都没有!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成为什么土王的。国号肯定也是没有,就像李来亨那样,也就是封个宣慰使而已,至于他李过,也高级不到那里去。
在李文锦进了太子府的次日,陈永福终于见到大明的皇太子。
作为降将的他,一见到皇太子,就直接磕头长拜,这动作近乎五体投地,高呼:“罪人陈永福,叩见太子殿下!”
“免礼。”
朱和域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当年之罪,陛下已经无意再加追究,你就无须如此了。”
闻言,陈永福心里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原本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毕竟,他和李过他们不一样啊,他曾经是明军的将领,拿着朝廷的俸禄,最后却降这些人才是明军中最优秀的成员,过去做明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纵兵劫掠、杀良冒功的劣迹。其中有一部分也曾经卖力去镇压农民军,那也不过是尽忠职守。后来他们加入闯军,有的是因为绝粮无饷,要给自己和手下弟兄谋一条生路,有的是因为大明朝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流寇,朝廷会放过李过,可是他们这些降将呢?万一要是朝廷追究的话,那性命十之八九是保不住的。
其实,陈永福他们并不知道,对于像他们这样的降将,朱国强早就原谅他们。他们当时只是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仅此而已,而且在历史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面对满清入侵的时候,都抵抗到了最后,至少在这一点上,他们于大节无愧!
这也就足够了!
“陛下皇恩浩荡,小人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陈永福小心翼翼爬起来。
朱和域问道:
“李过,真的愿意取消国号,向大明请罪?”
“此事千真万确,李过原名李锦,改名李过,就是叮嘱自己牢记当年过错,上至李过下至小民,无不悔愧当年逆乱之行,无不渴望重归大明。”
“嗯,”
朱和域点点头,问道:
“李过的书信在哪儿?”
陈永福立即呈上李过的书信,这确实是李过的亲笔信,信是几经润色的,反正是一句话,表明自己的罪过,祈求大明原谅。
为什么不能递国书,因为唐国是伪唐啊,当然不能递国书了。而是降书。
微微看了一眼李过的降书。
朱和域微笑道:
“其实,这些年,李过在波斯那边干了什么,陛下也是看得见的,孤也是了解的,李过虽然当年有罪于大明,可总归是大明子弟,反正即为良民,今日幡然醒悟,为时未免,既然有心改正,且自愿派兵勤王,孤便赦免其昨日之罪,封其为大明波斯都督府都督,设置疾陵。”
波斯都督府,那是唐朝时册封的外藩,唐朝时,天方人入侵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大唐要求提供军事协助。大唐于是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都督,位置就在波斯的疾陵城。
而现在,朱和域把波斯都督府拿出来,就是认同了李过对波斯的统治,至于疾陵城在那?可不就是李过现在的王城。
其实,对于朱和域来说,他对李过的态度非常明确,他可以作为“世袭土官”,也就是如此了,至于将来会不会“改土归流”,那就要看时局的发展了。
时机成熟的时候波斯都督府,不是不能变成了“波斯行省”,就是安西宣慰使司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在此之前,他还是需要这些人在那里“抚夷归夏”。
随后,朱和域又把昨天对李文锦说的那番话说了一遍。
反正也就是什么“抚夷归夏”啦,什么“教化蛮民啦”。最后等到陈永福离开太子府,徐即达那位所谓的礼部侍郎问道。
“侯爷,太子爷让咱们教那些天方人沐浴华夏圣教之风,令其生入华夏,这是什么意思?”
徐即达的脑子完全糊涂了,在他看来,太子爷怎么那么关心那些的天方人。
“什么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生入华夏,生入华夏懂吗?”
看了眼徐即达,陈永福哼了一声。
生入,那要是不入呢?
当然也就是送他们去见他们的先知了,这事……可是咱的老本行啊!
拿手啊!
心里头这么寻思着的时候,陈永福又说道。
“对了,太子爷刚才说,海峡殖民地那边不适合种植,粮食全靠外地输入,所以,索要了河口一带的土地,用于安顿移民,这件事,务必要办好了。”
既然归顺了大明,那总要有点付出,朱和域倒也没有要多少地方,也就是天方河、卡伦河河口一带的土地而已,而且几乎都是沼泽地,其实也就是从后世霍梅尼港至直到科威特一带的土地。
嗯,也就是传说中的“中东油田锅底子”。
当然,现在对大明来说,那片沼泽地肯定不是什么“油田”,相比于地下的石油,眼下那片沼泽无疑更重要,在当地土著的手里,也就是一片沼泽地而已,可是到了汉人的手里,势必会成为一片片水稻田,就像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稻田一样,最终,那里甚至可能会成为这一地区的粮仓。
其实,随着安西宣慰使司的设立,大量汉人移居两河流域,水利设施的兴建,那一地区肯定也会成为中东的“粮仓”。
“那沼泽里的土人如何处理?”
徐即达的问题,让陈永福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生入华夏吧!”
丢下这么一句话之后,陈永福瞧着远处,然后又自言自语道。
“好了,这下子大家都能过上安生日子了,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的了。”
说出这番话之后,他又长叹了一口气,神情也变得复杂起来,甚至直到现在,他都后悔曾经做出的那个选择,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
最终,他也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第1063章 热那亚的机会
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仅仅只有来自唐国的。还有来自欧洲的客人,比如来自威尼斯的客人们不仅带来了威尼斯的船队,而且还带来了整个国家——威尼斯共和国向大明称臣,成为大明的藩属,当然了,这事倒也没有那么简单,那怕是作为皇太子的朱和域答应了,威尼斯也得派使者去南京进贡,经由皇帝同意后,再经内阁和制敕房,起草封敕藩国的诏书。再赐金印。
诸如此类的一番运作之后,威尼斯共和国才算是真正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不过即便是如此,并不妨碍威尼斯加入这场战争之中,其实,他们也没办法置身事外,毕竟,他们即将失去干尼亚,加入大明的一方,是他们赢得这场战争的唯一前提。
当然,成为大明属国的当天,威尼斯人就颇为得意的对外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威尼斯成了大明的属国!
其实也就是附庸国。
这件事给谁造成的冲击最大?
当然不是欧洲的强国,而是是亚平宁半岛上的另一个商人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这个全称为“最尊贵的热那亚共和国”的国家,和威尼斯一样,都是商人国家,相比于国格,他们更看重利益。
和威尼斯一样,热那亚的经济基础是对外贸易,和威尼斯相同的是,随着奥斯曼的崛起,尤其是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热那亚在黑海沿岸的商业殖民地全部丧失。在新航路开辟后,其地中海贸易活动开始萧条,热那亚的商业资本转向高利贷活动。后来又依赖从西班牙进口生丝曾维持丝织业的短暂繁荣,甚至这也是他们主动臣服西班牙的原因。
但是现在,西班牙生丝带来的短期繁荣,并没有改变他们衰落的命运。与所有身处绝境中的国家一样,热那亚的商人们,同样也在寻找新的机会,在明军占领西奈半岛之后,他们和威尼斯人一样,看到了地中海贸易重新兴盛的机会,不过他们的反应倒没有威尼斯人那么快。在等待中,耶路撒冷被中国人和西班牙人的联军收复了消息传到了欧洲,也传到了热那亚。
顿时,热那亚做出了决定——向中国派出使臣。商人,永远是嗅觉最敏锐的一群人,或许热那亚没有威尼斯人的反应那么快,但是他们还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从热那亚到亚柯港要不是几天,在米勒一行人抵达亚柯时,看到港口里的威尼斯商船,心头略沉的同时,又暗自庆幸道。
“还好,这里也有热那亚的商船。”
商人嘛,有奶就是娘,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商船能帮土耳其人运兵,同样也能接受大明的雇佣,热那亚的商人同样也是如此。
“现在的问题不是商船,我的朋友,重要的是要让中国人相信我们,并且愿意在未来地中海贸易恢复之后,给予我们与威尼斯相同的待遇。”
阿尔贝托说道和。
地中海贸易!
这是热那亚共和国繁荣的根本,无论是土耳其人的阻断还是新航路的开辟都让热那亚不可避免的陷入衰退。因此在每一个热那亚人的心里都坚定的相信一点——中国人占领了西奈之后,地中海贸易必定重新的兴盛起来。
中国的商船会把东方的香料、布匹、丝绸以及瓷器带到苏伊士,然后在鲁马奈,或者其它港口,热那亚的商船会把他们带到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各地。当然,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得到中国人的支持,他们并不害怕与威尼斯人竞争,但是却担心中国人给予威尼斯人更多的恩惠。
两天后,在耶路撒冷城外的热那亚商馆——在耶路撒冷被占领的五天后,就有热那亚商人在城内建立了商会,商人的行动迅速远超过国家。
围着明亮的中国油灯,阿尔贝托和米勒两人在那里品味着中国的茶叶,茶很香,但心情却复杂的很。
“真没有其他办法?”
米勒问道。
阿尔贝托摇头说:
“没有。”
就在今天下午,他们通过商会向皇太子提出了见面的请求,表示愿意向威尼斯一样向中国称臣。
成为附庸国,这事热那亚专业啊!
臣服西班牙是臣服,臣服中国,也就是换个主子嘛。
可问题是,中国的官员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这倒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愿意臣服啊,中国人怎么能不接受呢?
倒也不是不接受,而是中国不需要他们的那种臣服。
沉默片刻,突然阿尔贝托说道:“我想,我们可以答应中国人的条件!”
中国人提出了啥条件?
称臣。
不是任何国家都有资格向大明称臣的,也不是任何国家想成为大明的藩属,就能成为藩属的。
热那亚人想要称臣,可以,但是热那亚必须接受中国的皇子为他们的国王,作为大明的诸侯国,他们才有资格在未来参与到地中海贸易之中!
其实,原因热那亚打算成为西班牙的低等附庸国一样,以每年进贡贡金为条件,成为大明的藩属国,无非就是交一点税啦。反正对于商人来说,这点贡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可以在未来的贸易之中,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可问题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落了个空。
为啥?
因为朱和域想要按照他的方式,重新确立大明征服的欧洲的方式。
既然像哈布斯堡那样的家庭,可以通过派遣王子以继承人的身份,获得王位,那么大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对欧洲的各国的征服。
甚至,朱和域都在考虑纳妃的事情,作为大明未来的继承人,他也要为华夏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征服尽一份力,这份力当然是全方面的力。
对于这一切,阿尔贝托和米勒两人当然不知道,面对未来的诱惑,他们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可,总督会答应吗?中国人”
“他答不答应由不得他,所有人都知道,对于热那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阿尔贝托之所以会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热那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