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要知道,他们所要面对可是大明天朝!”
陈掖臣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大明必定会用这座城市发泄他的怒火,大明必定会用这座城市来悍卫他的尊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我想很快,你们,所有的欧洲人都会明白,什么是天威不可犯!”
说出这句话后,陈掖臣看着躺在担架上的正使,轻声问道。
“使君,我们去那里?”
“当然是去威尼斯了!”
威廉直截了当的插口说道。
“我可以把你们送到威尼斯,那时应该有你们的商船,有你们的人,你们可以从那里前往英格兰,而我……”
不等威廉说完,王介之就说道。
“去苏伊士,威廉先生,我们会记住你给予的帮助,但是威尼斯……”
摆了摆手,他说道。
“不是我应该去的地方,去苏伊士!那里有天朝的军队!”
大明派出了军队!
在得知他们被扣押后,大明就向苏伊士派出了军队,甚至还策动了当地帕夏谋反,这一切都让王介之感动到了极点,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现在既然已经获得自由了,那就应该去苏伊士,当然,他到达那里不是为了和平,不是为了劝说杜远威他们停止进攻,而是告诉他们要继续进攻,要一直打到伊斯坦……不对,打到君士坦丁堡,让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天朝的怒火,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那些死去的被装在铁笼子里的同僚,还等着他回去将他们安葬。
“苏伊士?阁下,我们的船根本到不了那里,这你是知道的。”
威廉耸肩说道。
“那就去鲁马奈吧!”
他们离开苏伊士北上的时候,就是从地中海沿岸的鲁马奈乘船去的君士坦丁堡,从鲁马奈可以转陆路去苏伊士。
“阁下,你要知道,现在你们是被奥斯曼帝国驱逐的人,你们在那里肯定不会受到欢迎的,而且,到了那里我没有办法再保证你们的安全……”
“谢谢你,威廉先生!”
王介之笑道。
“既然我们的军队在那里打了胜仗,他们肯定不会停止进攻的,威廉先生,也许等我们抵达鲁马奈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也许已经攻克了那里!”
看着自信满满的王介之,威廉的目光中充满疑问,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家伙是那里来的自信,中国人攻克了鲁马奈?那怕那里就是一座西奈半岛北部的海边小城,那怕他们在苏伊士打了胜仗又如何?他们还能真的向北进攻,然后夺取那座小城?
他们为什么要打鲁马奈?
难道他们想要进攻伊斯坦布尔?
这根本就是疯了,中国可是在几万里之外的地方,除非他们的皇帝疯了,否则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外交官,挥兵远征几万里之外的国家,况且,这个国家还是像奥斯曼这样的强国。
哪怕就是一门心思希望中国和土耳其人打起来的威廉,也很难相信中国的皇帝会和土耳其人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在他看来,无非就是一场有一定限度的战争,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中国人会和土耳其人进入敌对状态,而无力帮助英格兰。
全面战争,这怎么可能呢?除非是中国人疯了,否则他们绝对不会从几万里之外进攻土耳其的。
可是,看到这些中国人,威廉突然有一种感觉,他能够感觉到这些中国人并不是在开玩笑。
或许他们真的会从几万里之外发动一场对土耳其人的战争。
不过,中国人真的有那么疯狂吗?他们真的会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不惜一切代价吗?
对于威廉来说,这一切都不是他所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荷兰人来说,最重要的从来只有利益。至于什么所谓的尊严……那是什么玩意儿?能值多少钱?
“阁下,你要知道,我向你提供帮助是基于人道立场,还有就是使节之间互相帮忙的义务,如果到了鲁马奈,那时候,你们的人没有占领那里的话,我恐怕就不能向你提供进一步的帮助了,毕竟,我还要返回伊斯坦布尔。”
威廉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希望中国人能够到威尼斯,然后前往英格兰,在英格兰有中国的军队,对于荷兰来说,驻扎在那里的军队才是荷兰的心腹大患啊。
但是现在,这些中国人是不一样,根儿就没有前往英格兰的打算。他们甚至固执的相信。相信一场可能并不存在的全面战争。
这些中国人简直就是疯了!
“先生,你只要把我们送到那里就行了!”
王介之笑了笑,然后自信十足的看着南方说道。
“我相信我的朝廷,我相信他们必定会在那里等着我们!”
第1000章 羡华的英格兰贵族
其实,作为荷兰常驻伊斯坦布尔大使的威廉并不知道,大明使节被土耳其人扣压后,在欧洲引起了什么样的轰动,尤其是在大明的属国英格兰,消息传来时,在英格兰上下震惊不已的同时,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伦敦郊外的明租界。投向了贝尔法斯特湾。
根据《伦敦条约》的商定,英国将位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港永租给大明,从此之后,这里就成了大明泰西舰队的驻地。常年驻军多达万余人。
大明使节在伊斯坦布尔被关进监狱,使节遭受虐杀!
这一消息传到伦敦,传到欧洲的时候,在第一时间传遍欧洲,欧洲人无不是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注视着伦敦,他们在注视着大明对此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
其实,他们一直在关注着大明,尤其是英荷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更是希望了解,作为英格兰的宗主国的大明,会作何反应,但是大明驻英格兰总理大臣郑森的态度却是极其暧昧的。
在强调英格兰是大明藩属国的同时,又宣称大明绝对不会容忍任何人攻击英格兰本土,换句话来说——大明的底线就是荷兰不得进攻英格兰本土,否则,大明就会动手。
现如今,当明使被土耳其人扣留甚至虐杀的消息传到伦敦后,欧洲各国都在注视着伦敦明租界的总理大臣官邸。
他们都在看着笑话,不过这并不妨碍,在那座充满东方风韵的伦敦明租界的总理大臣官邸举行的舞会,每个周末——大明的一周,不是七天,而是六天,“吏五日得一休沐”这是从汉朝到隋朝就采用的制度,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宋朝。蒙元异族统治时取消了这一休息制度,在乾圣年间得已恢复。五天工作,第六天“休沐日”六天一周就成了大明的定例。
而和往常一样,每到周五,总理大臣官邸都会举行盛大的舞会。在过去的几年间,大明的礼仪不断的影响着英格兰,尤其是对于贵族的影响极大,在伦敦明租界设立,大明的饮食礼节传入之前,英国的贵族是用手指吃饭的,所谓的“刀叉”根本就没有它们的事。刀是用来切割大块食物的,而勺子是用来做酱汁或布丁的,总之一句话,他们自许“文明人”,可实际上还停留在“野蛮人”的阶段。在大明,那怕就是北方的“野人女真”也知道吃饭用刀子,而不是下手抓。
于是大明的餐具、筷子以及餐桌礼仪迅速在英格兰得已推广,包括喝茶等习惯也相应的受到贵族的推崇,至于“宴必舞乐”的习惯,当然,也是当仁不让的受到英格兰土老帽的欢迎。
当然习惯是互相影响,欧洲式的舞会交际同样深受大明官员的欢迎,而作为首任总理大臣的郑森,更是将其视为笼络英格兰贵族的交际工具。
对于伦敦的贵族而言,能够接到总理官邸的舞会邀请函,从来都是身份的象征,不过对于白金汉公爵小乔治·维利尔斯来说,他一直都是舞会必定邀请的客人。这天晚上,芳龄十五的凯瑟琳挽着父亲小乔治·维利尔斯的胳膊,一起走进了总理大臣官邸,参加今晚在这儿举行的舞会。
在明亮的电石灯下,官邸内外都像白天一样明亮,台阶上面的舞厅里,欢快的管弦乐声,不停地飘荡过来。
“你好,总理大人。”
又一次,在即将踏上台阶时,凯瑟琳在心里默默的重复着汉语,她已经学了两年汉语官话,也接受过舞蹈训练,但正式参加舞会,今天还是有生以来头一回,这是她第一次登上伦敦的社交场所,也是最高级别的社交场所。所以一路上,她既兴奋又紧张,心不在焉的她心里七上八下。
现在同样也是如此,在将要进入官邸时,正迎面碰到一位年青的中国军官,他礼节性让他们父女先过,他的眼睛却望着凯瑟琳。今天的凯瑟琳一身娇艳的袒领襦裙,这种大胆开放的袒领襦裙,刚传入欧洲,就深受欧洲女子的欢迎。不用说,此时凯瑟琳的丰姿,把文明开化后英格兰少女的身姿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足以让这名年青的海军军官看得目瞪口呆。
当两人擦身而过,他下意识地多看了两眼,随后又愕然地向她背影投去一瞥。随即若有所思地用手理了一下身上的军装,然后走进了舞厅。
在简单的应酬之后,年青的凯瑟琳就和一群同龄的少女聚在了一起,她们都穿着款式相近的袒领襦裙。在那些女孩欢迎着她的到来,称赞着她今晚是多么迷人的时候,那个年青的海军军官已经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彬彬有礼的军官对凯瑟琳微微垂首时。凯瑟琳只感到一抹红云爬上了脸蛋。这个人的意思,不用问她也明白。而更出乎意料的是,海军军官脸上浮出一丝笑意,竟用一种带异样口音的英语,清楚地说道:
“能不能赏光跳个舞?”
很快,凯瑟琳和明国海军军官踩着优美的旋即,跳了起来。在跳舞时,她打量着这个年青军官的模样,他的相貌很英俊,尽管肤色给烈日晒得有点儿黑,但轮廓分明的他仍然非常英俊,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英格兰人都更加英俊。
这名海军军官,带着她在人群中迈着轻松的舞步。还不时在她耳畔,说些赞美之词。
面对这些温文尔雅的称赞,凯瑟琳在报以一丝羞涩的微笑的同时,她的心跳在加速,她发现自己似乎已经爱上了这名英俊的军官,对于年青的男女来说,舞会正是他们结识彼此的机会。
紧张不已的她,把目光投向舞厅的四周,想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她知道,这期间,这名军官的眼睛,一直在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终于,她把视线收了回来,然后用情意绵绵的目光迎上了军官的眼睛,这一瞬间,他们之间似乎闪现了一团莫名的火花。
他们就这么看着彼此,
就在这时,音乐声突然停止了,诧异之余,人们朝着台上看去,只见那位年青的总理大臣站在那里,他的神情显得极为严肃。
“诸位来宾!”
面对着舞会上的来宾,郑森神情肃穆地说道。
“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奥斯曼居然扣留我大明使节,并虐杀多名使团成员,本人身为大明驻英总理大臣,全权处理泰西外交事务,得知此事之后,立即派员对消息真实性加以查证,经查证……”
郑森顿了顿,然后说道。
“这个消息是准确的!”
在这一瞬间,郑森的脸上闪过一丝怒容。
“大明使节是皇帝陛下派遣天使,奥斯曼帝国之行径,非但违反外交礼节,而且有辱我大明之国格,我想,我有必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总理已经将亲率驻英格兰陆海军部队前往伊士坦布尔,另外将以驻欧全权大臣之名征召属国部队助战……”
能够听懂官话的凯瑟琳一听,不由的一把握住了身边的海军军官,看着他紧张地说道。
“不……不,不可以……”
对于刚刚对她萌发出那么一丝爱意的凯瑟琳来说,她当然不希望在自己还不知道这个中国人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就要上战场了。
要知道她甚至已经打定主意,要让这个男人成为她的未婚夫,到那时,整个伦敦的年轻女孩儿都会羡慕她,羡慕她能够找到一个如此英俊的中国军官作为未婚夫,到时候他会成为所有朋友羡慕的,甚至嫉妒的对象。
可是,可是现在……这该死的战争却改变了这一切。
即便是害羞如他也能够感受的到身边的这个中国军官,在听到那位总理大臣的话语时,目光中所散露出的激动之色。
对于军人来说。相比与女人,他们肯定是渴望战争,渴望在战争中成就自己的功业,至于女人……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凯瑟琳的手,不由自主的紧紧握着这名中国军官的手,她希望就这样握着他的手,然后阻止他上前线。
可是,她能够阻止他吗?显然,没有一丝可能。
“在此之前,国王殿下曾问我,对奥斯曼的惩戒将会如何结束,我告诉他,当索菲亚教堂内,再一次响起基督徒的祈祷声时,一切就会结束……”
对于与凯瑟琳来说,他压根儿就不关心总理大臣说了什么,同样也不关心所谓的中国使节的安危,至于什么君士坦丁堡从也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内,他只是紧紧地握着这名中国军官的手,看着他。然后满面通红地说道。
“你,你可以在离开之前陪陪我吗?”
看着他,凯瑟琳只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胆大,但是她很清楚,如果错过今天的话,也许他会后悔一生的。
“当然。”
年轻的军官看着女孩笑了笑。
“这是我的荣幸……”
第1001章 胡姬见花知我怜
“……向着东方出发吧!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为荣耀我主,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战无不胜!”
尽管大明的官兵绝对不是“十字军”,尽管他们没有什么人信奉所谓的“我主基督”。可是当大明将向伊斯坦布尔进攻的消息传到贝尔法斯特港,传到爱尔兰的时候,整个爱尔兰陷入了某种狂热之中。
这个时代的爱尔兰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从十二世纪入侵爱尔兰,到1542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成为爱尔兰国王,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英格兰和爱尔兰就是相爱相杀的几百年。在英国内战期间,爱尔兰人、诺尔曼移民和保皇派的英国移民于1642年成立了基尔肯尼同盟,其目的是成立一个天主教的、保皇的爱尔兰,尽管他们曾被克伦威尔击败,人民被杀害、城市被摧毁,但是在查理二世的复辟后,保皇的爱尔兰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
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爱尔兰人陷入某种宗教狂热之中,曾几何时,对于国王将贝尔法斯特湾租借给中国人,爱尔兰人是怀揣着抵触情绪的,毕竟对于爱尔兰人来说,中国人不仅是外国人,而且还是一群异教徒。
但是现在,当得知中国人将向伊斯坦布尔进攻后,尤其是中国驻英总理大臣通过报纸下达征召令,招募一支“十字军”的消息传出后,整个爱尔兰都陷入了狂热之中,事实上,将近五百年前,在英王亨利二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心王”理查德发动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就是很多爱尔兰贵族和士兵,数以千计的爱尔兰人死在东方的土地上。
但是,爱尔兰人从不曾后悔过。似乎对于爱尔兰人来说,宗教信仰超出一切。其实,如果没有了天主教或许他们和英格兰人就没有多少区别了。
“……向着东方出发吧!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为荣耀我主,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战无不胜!”
在爱尔兰的教堂中,神父们主持弥撒的时候,会引用着乌尔班二世教皇的演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