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474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74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什么玩笑!
  我大奥斯曼什么时候,迫于别人的压力过,况且,现在中国人还没有信使过来要求他们释放使节。
  至于随后中国人会怎么办?他们肯定是撤军了,毕竟,这里离中国实在太远了。
  他们不可能把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他们的使者安全了,他们也就没有了继续战斗的理由了,他们最后肯定是会撤军的。
  “那么中国人那边?”
  穆哈默德四世问道。
  “中国人那边肯定会撤军的,只要他们得知自己的使者安全之后,他们的出兵不过只是为了他们的面子而已,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撤军不过只是早晚的事情。”
  艾哈迈德·科普鲁卢信誓旦旦地说道。
  对于奥斯曼君臣来说,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中国人的报复。在他们看来,在这个世界上,亚根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挑战奥斯曼,也没有任何国家会是他们的对手。
  就这么把中国人的使者放出去,已经给足了中国人面子,他们必定会感激涕零的。至于什么通过谈判来接诉两国之间的冲突,在奥斯曼君臣的眼里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谈判?
  谈判什么?
  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都已经是素丹的恩典了。当然土耳其人压根儿也就不在乎埃及人死了多少。
  无论是穆哈默德四世,还是艾哈迈德·科普鲁卢他们都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当然,他们的这种沉迷,或许也正是因为对奥斯曼帝国强大实力的盲目自信,是因为两百年无敌于欧洲的狂妄。
  哪怕是在去年,哈布斯堡的军队。在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支援,在拉依蒙多·蒙特库科利指挥下,在1664年8月1日的圣哥达战役中打退奥斯曼军队的进攻。那有怎么样呢?
  对奥斯曼非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可以让他能够重新将全部力量投入克里特岛的战争中,在那里干尼亚的围攻一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至于那些欧洲人,他们看似赢得了胜利,可是实际上呢?曾经支援哈布斯堡的路易十四根本就不敢和帝国政府公开决裂。对于曾经帮助奥地利皇帝这件事,他甚至正式派遣使节向伊斯坦布尔道歉,祈求得到奥斯曼帝国对他这一行为的原谅,当然,苏丹慷慨了接受了他的道歉,表示了原谅。
  这就是奥斯曼帝国!
  无敌于世界的帝国!


第998章 荷兰人的心思
  阴暗的大牢里,潮湿且闷热,到处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味道,那股屎尿以及血臭味混在一起的味道都熏得让人恨不得将胃里的酸水吐出来。
  不过,在很多时候,对于遭受酷刑的人来说,他们根本就顾不了那么多。尤其是当一个人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之后,他就不会觉得恶臭难闻了,尽管大脑蒙蔽了他们的嗅觉,可是却蒙蔽不了内心,或许他们会习惯这里的环境,但是内心对这种环境的厌恶,却不曾改变。
  但对于置身大牢中的人而言,他们往往……没有任何选择!
  牢房内一个浑身是血的人躺在墙角,他身上的丝质官袍早就被抢走了,全身上下无有完好之处,带血的中衣与身上的血肉粘在一起,白色的中衣被染成了红色。
  在他的双腿上还可以看到烙铁留下的烧焦的血肉。他的浑身散发出一股恶臭味,甚至还有苍蝇在他的身上爬来爬去。
  不过,他就这样一动不动的躺在那,就像是一具尸体一般。要不是他时而发出些许呻吟,恐怕还真会让人误会这是一具尸体。
  “啊……”
  惨叫声传来时,他甚至都没朝那边看去,过了一会,有一具尸体被裹出来,他只是瞥了眼,便漠然地移开。
  早晚会死在这里!
  陈掖臣默默的想到。
  他们已经被关进大牢快两个月了,而最近几天,每天都会有人被打死。
  现在使团里已经死了几个人了?
  一个?两个?或者,五六个。
  那些奥斯曼人压根就不讲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们就像对待囚犯一样,用皮鞭、铁鞭以及烙铁殴打使团的成员,有好几人因为撑不过,都没熬过第一个晚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就没有消停过,总
  其实要是死了还更省事儿。
  就拿陈掖臣来说,他甚至寻思着,要是两眼一闭,然后没了气,就那么给抬出去,反倒是解脱了。
  只是不知道,什么才会轮到他。
  不过,以他的情况来看,大抵也不远了吧!
  陈掖臣抬起头,可以看得见那一小片天空,正灰蒙蒙的。他们已经被关进来多少天了,他都已然记不大清。顶多也就是记得挨了几次打,上了几次刑。
  不过,这辈子,他怕是不可能从这里活着出去了。
  “陈典客……”
  就在这时,一旁传来正使有气无力的话声。
  “你记住,就是死,也不能做出有辱国格的事情,万,万不能让土夷轻视我等!”躺在另一个角落的里王介之,吃力地抬起胳膊,伸出满是血污的手。他的身上也没有几块好肉。
  他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
  当然是因为骨头太硬,所以才会被重点“照顾”,都到了这个地步了,骨头再硬又有何用?
  “其实,其实……”
  原本,陈掖臣想说,只要服个软,没准人家就把大伙给放了,可是……这话他总归还是说不出口。
  人各有志,但是……
  “其实啊,当年,爹要是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何,何必非要降贼呢?”
  爹这些年一直都活在懊恼之中,如果爹没有降贼,恐怕现在也是身居高位了,而不像现在这样,让乡人无不是以“陈名夏”宗人为耻。那怕就是没能保住性命,至少总落下一个好名声吧。
  选择!
  每一个人面对绝境的都会做出一些选择,就像陈掖臣一样,那怕是现在他的心情摇摆不定,可他总归还是没能错出后悔莫及的决定。
  毕竟,他爹错过,现在,他不能再错再错了!
  “其实,无非也就是死而已,使君,要是下官扛不住的时候,先走一步,还望使君莫笑话下官怯懦……”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陈掖臣释然了,他甚至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爹啊,儿子用性命给你赎罪了!”
  看着靠着墙一动不动的陈掖臣,王介之朗声道。
  “身死国家,何来笑话之说!我等能以身报国,何其幸也,何其幸也!”
  在这一瞬间,牢房里变得很静,活着的人,无论是伤重或是伤轻,他们都躺在那里,似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也许,这里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处了。
  就在这时,突然,有狱卒走过来,打开牢门大声嚷道。
  “把他们都赶出去。”
  什么?
  在这一瞬间,原本心存必死之志的陈掖臣突然愣住了,他愣了好一会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在这时,有一个西洋人从狱卒后面冒出头来说道。
  “诸位先生,你们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伟大的素丹已经决定把你们释放出监狱了,不过你们已经被驱逐出奥斯曼了!”
  看着这些浑身伤痕累累的中国使节,威廉顿时被吓了一跳,这些中国人看来真的受到了教训,不是素丹嘴上说说而已。
  “什么?我们被释放了?”
  陈掖臣惊声道,
  “真的吗?”
  “是的,我刚刚从大维齐那里得到释放你们的许可。”
  说话的人并不是狱卒,而是一个欧洲人。
  “那你是?”
  “我是荷兰驻伊斯坦布尔公使威廉·史道夫,阁下,从你们被关扣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努力着,想要营救你们,天主保佑,今天大维齐终于同意释放你们了,你们放心,虽然你们被驱逐了,但是我肯定会帮助你们离开这里!”
  作为一名使节,向其它他国家的被关进监狱的使节提供帮助,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少在伊斯坦布尔,这是一种“互相帮助”,毕竟,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不会被勃然大怒的素丹或者大维齐关进监狱,和这些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大家伙早就知道了奥斯曼人的脾气,所以早就学会了自我帮助,毕竟,这年月,通信不便,等到本国派人来救自己的时候,指不定早就搭上了性命。
  当然威廉之所以会努力研究这些中国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使者之间的互相帮助。作为一个荷兰人,他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
  现在荷兰和英格兰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而对于荷兰而言,这场战争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中国人。如果中国人站在英格兰的一方,那么无论如何,荷兰都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所以一直以来,荷兰人就像是被捆住了双手,双腿一样,不敢越雷池半步,面对英格兰的进攻只能被动的挨打。
  不过土耳其人的傲慢却让威廉看到了一个机会。土耳其人不但扣押了中国使者,而且还杀死了中国人。对于这样的行为,中国人能够容忍吗?
  土耳其人傲慢,中国人也不是客气的角色。中国人肯定不会忍气吞声的,任意由土耳其人这样欺负他们。他们肯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土耳其人的傲慢,会是什么方式。
  上一次,他们放火烧毁了伦敦。那么这一次呢?如果中国人这一次放火烧毁了伊斯坦布尔,那么中国人势必会和土耳其人之间将会爆发一场战争。
  如此以来,中国人的力量就会完全被土耳其人牵制,那么到时候他们自然也就无暇顾及英格兰了。哪怕英格兰是他们的鼠国,那又怎么样?对于中国人来说,相比于英格兰,肯定是报复土耳其更重要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竭尽全力促成中国人和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对于荷兰而言,这是他们赢得这场战争的唯一机会。
  这也是一直以来威廉不断奔走的原因。说是营救中国人,其实,就是想让中国人把他们的愤怒带回去,然后再把中国的怒火带过来。
  他们带过来的哪里是怒火,根本就是战争啊。
  而这场战争对于荷兰是有利的,现在目的已经达到的威廉,当然会继续努力达成他的另一个目的。
  “总之,现在对于你们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先离开这里,至于将来,将来无论你们想要做什么,那都是将来的选择,不是吗?”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威廉甚至特意看了一眼那些土耳其人,然后又郑重其事地说道。
  “他们做过什么并不要紧,只要你们记住他们做过什么就可以了,我的船就在港口里等着,只要上了船,你们也就安全了。”
  只要这些中国人上了船,他们就会把他们的怒火带回中国,到那个时候,土耳其人肯定会见识到中国人的愤怒。就像当年的英格兰人一样。
  想到中国人的力量将会被土耳其人所牵制,而自己将会成为整个荷兰的救星。威廉的心情就变得有些激动,甚至他的眉宇之中都难以掩饰那种兴奋。
  “谢谢你,威廉先生。”
  王介之当然注意到威廉的异样。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去考虑太多。就像威廉说的那样,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离开这里,只有离开这里才能把他们的遭遇带回国内。
  但是离开这里之后呢?
  去什么地方?
  去苏伊士?
  军舰还在那里等待着自己吗?土耳其人会怎么对待他们?一时间,各种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现着……


第999章 疯狂的中国人
  “我们会回来的!”
  在王介之一行人被抬上荷兰商船的时候,看着伊士坦丁堡,浑身伤痕累累的王介之不禁发誓道。
  “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必定会把这里夷为平地!”
  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很难活着从监狱中走出来。他以为自己注定会死在土耳其人的手中。但是现在,既然活了下来,那么下一步肯定就是如何报复土耳其人了。
  “必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大明天威不可冒犯。”
  从翻译的口中得知王介之说什么后,耸耸肩膀说道。
  “得了吧,当年君士坦丁堡让土耳其人占领的时候,教皇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过类似的话,可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在内心深处,威廉却因为他这句话而想要欢呼。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他希望中国人能够和土耳其人打起来。
  能不能把君斯士坦丁堡夷为平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注意力被土耳其吸引,这样的话,对荷兰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事情。无论未来中国人和土耳其人之间是否会爆发战争,对于荷兰来说,至少不需要再担心中国人会帮助英格兰来打荷兰了。
  只要他能够促进这件事,那么他!就是整个荷兰的功臣。甚至荷兰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战争,也是因为他的计策。当然,他不能让中国人知道他心里的那点小算盘。
  “是的大人,也就是说几句狠话而已!”
  旁边的船长附和道。
  “一百多年前,这里沦陷的时候,教皇说什么?“基督徒将准备一次强大的远征。并且,他们将能够击败土耳其人并‘将他们驱逐出欧洲’……哎呀,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另一个荷兰官员也跟着附和起来。
  “是啊,是啊,一百多年来,不是一直流行着一个传说吗?说是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时候,土耳其人出现在圣索菲亚教堂的那一刻:一个圣餐仪式正在举行;当主持这个庄严圣餐仪式的教士看到穆斯林冲入教堂时,圣坛墙奇迹般地在他面前打开,他进入墙中消失了;故事还说,当君士坦丁堡再次交回到基督教徒手上时,这位教士会从墙中走出来并继续这个圣餐仪式……呵呵,也许,天主早就注定了这座城市是不可能回到基督徒的手中!”
  显然这些平庸的人都无法理解威廉内心的想法,对于他们的无知威廉只是在心里笑了一笑。
  他们不理解更好,最好中国人也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只有如此,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去和土耳其人打仗,也只有如此,他们才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帮助英格兰人。
  听着他们的话语,死里逃生的陈掖臣冷笑道。
  “这座城市会不会回到基督徒的手中,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这座城市必定会承受大明无边怒火!”
  哎呀,这些中国人显然都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可真不错。只有如此,他们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土耳其人。
  “怒火?”
  面对满面怒色的陈掖臣,威廉反问道。
  “你们还能怎么样呢?难道还能像在英格兰一样,把这里夷为平地不成?要知道,这里可是奥斯曼帝国!”
  一百多年来,奥斯曼给欧洲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当年君士坦丁堡的崩溃给西欧人留下了可怕的印象,面对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土耳其人的继续进攻,面对这一现实,所有人都充满了沮丧之情。事实上,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土耳其人从来没有有停止他们的脚步,他们不断的向欧洲进攻、进攻!
  从来不曾停止过。
  威尼斯、哈布斯堡以及西班牙,挡在他们的面前,挫败了他们对欧洲的扩张,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强大,不能改变奥斯曼对欧洲的威胁,至于收复君士坦丁堡也就在梦里说说而已。
  其实,威廉之所以会这么说,同样也带着刺激中国人的想法。
  中国不是很强大吗?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土耳其是更强大的存在。当然,中国人肯定不会接受这一观点,他们的自尊,让他们绝对不会承认土耳其比他们更为强大,中国人必定会为了他们的尊严,向土耳其开战。
  “那你要知道,他们所要面对可是大明天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