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428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28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性长在骨子里头了!
  也正因如此,很多汉人移民往往喜欢以倭人为家奴,让其充当管家,为其管理土人奴隶,不过他们对待土奴也是极其暴虐,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狗腿子,凶狠一些倒也无妨。
  往后,家奴势必还会是日本主要的输出“产品”!
  那些人会随着主人的姓氏,一点点的融入殖民地,融入诸侯国,成为华夏的一员。
  而日本呢?
  抬头看着街道两侧的建筑,那些建筑有不少都是明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商店上写着的都是汉字,这些商铺用汉字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大明的明商经营的商铺,而是因为建奴要求治下的倭人,必须说汉语,写汉字。
  “建奴的治国之道,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朱和圳微微点了点头,暗自下定决心,至少这一点上,是不能更改的。
  未来的日本必须要全面的汉化,最大程度的汉化!
  这不仅仅是“抚夷归夏”的必须,同样也是朱和圳维持统治并且建立统治的根本,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统治建立在所谓的“日本天皇万世一系的血统”上,他更希望建立在“华夏正统”上,就像诸侯国一样,汉人就是汉人,土人就是土人,对于土人而言,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作为土人,受制于人,一个“归夏汉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改变风俗习惯,成为归化民,最终成为汉民,这才是他们的未来。
  “同文同种……”
  想到父皇的叮嘱,朱国圳笑了笑。
  是不是同文同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相信!
  让这些倭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成为华夏的一部分,然后彻底放弃自己的语言、习俗。
  到那个时候,日本就不再是日本了,而是大明的一部分……嗯,日本人,那也是中国种。


第899章 忠心耿耿吃河豚
  数日内,监国皇太子朱和圳殿下返回日本,并且兵不血刃,一枪未放就收复了下关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日本。
  毫无意外,这件事无论是对于失地的满清,或是掌握大权的幕府,亦或是半自立的外样大名们,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甚至不少人都相信,幕府己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如果没有丝毫作为的话,幕府甚至将必亡无疑!
  一直以来,幕府从来不曾担心过“倒幕派”的壮大,因为“倒幕派”的力量分散,相比于“倒幕派”。胡虏的威胁才是迫在眉睫的。
  但是现在,监国皇太子的到来,却让幕府上下都意识到,最危险的时刻到了。
  因为监国皇太子不仅有大义,而且还有大军!
  大军……来自大明的大军啊!
  正像幕府猜测的一样,与监国皇太子一同抵达下关的还有上万大明天军,不对,他们现在是皇太子的亲兵护卫。
  “汉军满万不可敌啊!”
  在过去的多年间,类似的话语已经传遍了整个日本,日本人对天朝的大军早就是翘首已待了,他们期待着天朝大军的到来,期待着天朝大军击退胡虏,救民于水火。
  现在,天朝大军终于来了!
  于是幕府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立刻派来了阿部忠秋,这位爷可是全日本有名的“崇明媚朱”的“事大党”。
  这些年日本的局势一变再变,变得甚至有些让人瞠目结舌。天皇远嫁中国后,胡虏入寇侵占大片国土,日本内部内部大乱,外样藩主大名与幕府之间离心离德,大名之间争夺权力,互相兼并,幕府威望大减。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内部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事大党”,因其成员坚持“事大主义”,采取亲近、效忠宗主国——明朝的立场,因此被人称为“事大党”。
  而阿部忠秋就是“事大党”中最显赫的人士,其实,不少事大党,之所坚持事大,无非是希望借天朝的手解决“残暴的胡虏”,日本人自己……实在是做不到啊。
  现在好了,期待已久的天朝大军终于到了,对于阿部忠秋等人来说,他们只盼着大明天军能够尽快解决胡虏,以摧枯拉朽之势把胡虏赶下海。
  再然后……再然后,再说然后的。
  乾圣十五年,五月十六,幕府老中阿部忠秋一行,终于赶到了下关。
  对于这位“事大党”领袖的到来,朱和圳自然是要精心安排一下。
  招待阿部忠秋的地点并不是城中的府邸,而是面对着马门海峡的“春帆楼”。春帆楼是一个以卖河豚闻名的料理店,因为此处万商云集,海上春帆点点而得名。
  其实,之所以选择这座酒楼。原因倒也简单,就是为了这里的河豚。
  春帆楼内已经摆设齐全。纸灯悬挂在大厅上方,在昏黄灯光的照耀下更显得肃穆,阿部忠秋跪伏于地动情地说道。
  “殿下,臣等多年来一直期盼殿下能够返回日本,今日殿下回到日本,实在是日本万民之幸!臣自江户出发时,世人无不纷纷欢呼,有殿下在此,胡虏必定望风而逃,必可救万民于水火……”
  面对阿部忠秋的马屁,朱和圳立刻态度强硬地答道:
  “老中,数年前我在南京时,已经和你谈过了,当时你答应要改革幕府事务,要竭尽全力推行改革,击退胡虏,可为什么,直到现在,胡虏还占我土地,役我黎民。”
  皇太子的训斥,让阿部忠秋尴尬的不已道。
  “臣位卑权微,实在是无力更改习俗,无法像天朝那样日新月异,现在殿下返回日本,将来日本一定会在皇太子殿下的引领下力图振作。”
  话说到了这份上,朱和圳自然也不会再训斥下去,况且对方可是事大党的重要人物,朱和圳还需要这样的“事大党”来确立他在日本的统治。
  “阿部,你对皇家的忠心耿耿,我是知道的,此次,回到日本,看到那些于建奴治下遭受百般奴役的百姓,我实在是心情沉重啊!”
  随后,朱和圳又好言安慰了他几句,然后才说道。
  “阿部,我在南京时,曾听人提及,说日本人最喜欢吃河豚,而这里就是以河豚料理而闻名……”
  环视着这座以擅于制做河豚鱼而闻名的“春帆楼”,朱和圳的心底却突然冒出另一个念头——为什么父皇会知道这个地方?
  没办法。
  谁让这座小小的“春帆楼”在另一个世界那么闻名呢?
  《马关条约》就是在这个楼里签署的。也正因如此,朱国强才对这个“春帆楼”心念念的一直难以忘怀。
  也正是心存芥蒂,所以朱国强才会提醒儿子,这里有一个“春帆楼”,这里是“以河豚料理而闻名”,可以尝尝。
  不对,是可以请日本人尝尝。
  日本人一直都以喜欢吃河豚料理而闻名?
  河豚肉味腴美,鲜嫩可口,日本的达官贵族们都喜欢吃河豚。虽然鱼腹中确实有剧毒,但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庖制河豚的方法,在制熟之后,有人会先试吃,基本可以保证安全。
  民间吃河豚毒死的,多半是家庭和没经验的小酒馆。
  而河豚又是下关风靡数百年的名味菜肴。现在请阿部吃河豚,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好啊!
  大明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道河豚大餐。
  这顿料理你们吃吗?
  像阿部忠秋这样的久经宦海的主,自然能从这顿河豚鱼里体会到很多内在的含意,他当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殿下会请他吃河豚。
  当初酒井忠胜就曾用“河豚”来形容过幕府的“尊王攘夷”,就是要把“毒”去掉,把肉吃到嘴里。
  现在殿下请他吃河豚料理!
  为什么今天的河豚料理没有厨师过来,先尝尝?
  这岂不是意味着,在这一瞬间,阿部的心里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念头。他甚至想到了死亡。
  看来那件事殿下早就已经掌握了,所以才会请自己吃河豚。
  想到这,脑海中冒出与锦衣卫有关的“传说”。
  想到这鱼居然没有厨师尝试,阿部忠秋的后背不禁冒出了一阵冷汗,连忙再次伏身跪道。
  “殿下,臣万死!”
  “咦?”
  看着跪伏于地的阿部忠秋,朱和圳笑道。
  “怎么又跪下了?”
  日本人啊,当真是奴才当惯了,动不动就这么跪下。哎,得了,既然他们喜欢跪,那就一直跪着吧。
  “臣死罪!”
  “死罪?”
  朱和圳和颜悦色地说道。
  “要是孤真的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恐怕你早也就死了。起来吧,都是过去的事情,孤也就不再提了,以后尽心尽力的办事就行了。”
  让他起来后,朱和圳又说道。
  “来,吃鱼。”
  亲自为阿部夹了一片鱼肉,朱和圳说道。
  “河豚虽是美味,可吃它,总是需要一些胆量的,这世间之人,又有几个人敢冒死吃河豚呢?”
  突然,朱和圳将笑容收了起来,看着阿部,正色说道。
  “你有胆量吃这个鱼吗?”
  皇太子的话让阿部的后背冒出了一阵冷汗。现在,他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想对皇太子说。
  “臣对皇太子的忠心可表日月呀。”
  只可惜,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因为阿部知道,皇太子之所以会这么问他。
  其实就是想问他的忠心到底有多少怎么样表达这个忠心呢?
  看着盘子里的鱼,这一瞬间阿部的心里阴影面积很大。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算明白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可无论如何……这鱼得吃!
  “臣谢殿下赏赐!”


第900章 断水流大师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到大方向大势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势头时,世间万物,就再也没有谁能阻挡大势的到来。
  在皇太子殿下收复下关的消息传出来,整个日本震动不已,各方面的反应都极为敏感。下关城被夺的东清内部激荡不已的同时,所谓的“东清十旗”立即全面动员,枕戈待旦等待与明军决战。
  日本各地的大名,尤其是那些口口声声表示“尊王攘夷”的外样大名,更是倍受鼓舞,纷纷向下关派遣使节以及军队,以表示臣服于皇太子殿下麾下。
  而更多的却是各地志士——成千上万的无主浪人、攘夷志士,通过各种方式汇集到下关,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聚集到皇太子的旗下,以解救日本万民于水火!
  树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
  甚至都不需要各地的攘夷志士到来,在下关本地,朱和圳就轻易招募了上万新兵。
  而这恰恰正是所谓的“日本特色”——浪人太多。
  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德川家康就竭尽全力打击外样大名。各藩内部的问题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武士数量的过多,一百二十万石的土地养多少人,三十万石养多少人,这都是有数的,硬要用三十万石养一百二十万石的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和所有外样大名一样,长州藩的失地武士数量之多简直无法想象。
  于是大量的长州武士和失主的武士一样,被迫成为了浪人,打手,简称浪士。他们饥寒交迫,除了身上能配上两把刀活的还不如一条狗。在德川家没有“锁国时”,浪人们还能到海外谋生,“锁国”后,只能勉强靠着一些禄米维持生计,到后来大明设立“长崎租界”后,浪人们才开始纷纷从明租界偷渡海外,作为雇佣兵谋求生计,为大明的海外拓殖事业添砖加瓦。
  但是这样的机会总归还是太少了。再后来,胡虏的入寇倒是让不少浪人看到了机会,大量的浪人为了军饷,纷纷加入“绿营”,成为满清的雇佣兵。不过,在号称“浪士百万”的日本,那怕有十数万浪人当了“倭奸”,还是有不少浪士,宁肯配着两把刀,像狗一样活着,也不愿意做“倭奸”。现在,当皇太子殿下在下关募兵后,这些浪人无不是像狗一样扑了过来。
  这可是他们期待已久的机会啊!
  不用当“倭奸”就能吃饱肚子,这可是大好事啊!
  每天,下关城里都十分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浪人们,穿着破旧的衣裳,瞧着像人,可实际上却就像是流浪狗似的,汇集到这座城市。
  老远的看到这些浪人的时候,百姓就会躲开了这些人,这些人即便是再落魄那也是武士老爷,碰到武士老爷的时候,别说吃你的饭、喝你的水了,就是睡你的老婆、女儿,你也得笑着献出去。毕竟,武士对平民的“无礼”者有“斩舍御免”,也就是格杀勿论的特权。
  不过,“斩舍御免”的特权,早就被胡人连同“武士”一同废除了。胡人倒也不是说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但是现在,现在皇太子殿下回来了武士自然也就回来?
  通往下关城的道路上,四位衣着破旧的武士,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了下关城,在看到“募兵处”的牌子时,他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并肩向着军营走去。
  “终于到了。”
  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开口说了话。
  “哎呀,还好,终于赶上了,还好,没有错过机会。”
  另一人开口说道。
  “父亲,我们应该能见到殿下吧。”
  一个年纪稍小的少年人开口道。
  “应该可以的,殿下必定会亲自率领我们出征的,等出征的时候,我们肯定能够一睹圣颜的,还有你,次郎,挺起胸膛,要有武士的样子,知道吗?”
  年纪较大的那人,对着儿子就是一顿训斥。
  “走吧,我们过去。”
  说着一行四人就朝着兵营走去的,靠近兵营兵,守营的卫兵一见到他们,就立马阻止他们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
  士兵说的是“京腔”,也就是所谓的“大明官话”,在东清这边也是以“大明官话”,也就是“京腔”为官话,没办法,谁让东清内部有女真人、汉人、朝鲜人、倭人,用什么话沟通最方便,当然是“大明官话”了。于是乎现在“大明官话”早就成了东清通行的语言。
  不过,这个人的“京腔”很流利,甚至有可能就是“唐人”。
  啊,应该是皇太子殿下率领的天朝援军了。
  愣神的之余,领头的那个年龄稍长的浪人武士毕恭毕敬地说道。
  “我们的是前来为皇太子殿下效命的!”
  “来投军的?”
  手持步枪的士兵打量着这四个人,衣裳破旧打着补丁,就是浪人而已。
  “是的,我是仙台藩的藩士,村上明一郎,他是……”
  村上明一郎刚想要介绍大伙的身份时,那个士兵就立即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这里没有什么藩士不藩士的,只有一个身份,就是士兵。”
  所谓的藩士,其实就是武士,不过,对于朱和圳来说,他可没有什么闲功夫养一群什么武士,他需要的是士兵。
  “还有,你们身上的刀,只能留下一柄长刀,剩下的是扔是卖,你们自己处理。”
  “什么,你们怎么能够这样,我们是武士,是来为殿下效命的,你们居然让我们把刀丢掉!”
  立即有人不满的大声嚷喊道。
  “殿下知道你们这么羞辱我们这些武士吗?”
  非但村上明一郎一行人纷纷叫嚷起来,就连同刚到的几个武士也跟着叫嚷着,刀可是武士的命,让他们放弃刀,简单就是要他们的命。
  “这里怎么回事?”
  就在群情激奋时,有一名军官走了出来。
  这些浪人一见到有军官出来时,立马就蔫了。
  这样的军官可不是普通士兵,他们立即变得乖顺起来。
  “报告长官,他们不愿意弃刀。”
  “阁下,不是我们不愿意弃刀,只是因为刀是武士的性命,我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