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府要购买两万支辽十三式火枪,还有一百门火炮?这么说,他们是打算要练兵了?”
御台宫,坐在御台上的朱和圳的惊讶道。
跪伏于地的腾田回道:
“回禀殿下,此次幕府那边已经下定决定,要操练新军了,自从拔刀队抵达日本后,拔刀队虽然兵力不多,可却也取得颇多战绩,因此幕府才痛下决心,决心以拔刀队为模板操练新军,并且由拔刀队作为教官为他们训练新军。”
作为大明对幕府的支援,拔刀队抵达日本后,确实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引起轰动的并不是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是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大明天子派遣到日本去的,是不是意味着天子对幕府的支持?
这当然也是各地大名不愿意看到的,不过还好,拔刀队在抵达日本后,并没有一味的倒向幕府,而是游离于大名与幕府之间,这次藤田过来的任务,除了劝说监国“回国”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阻止幕府购买武器。
朱和圳笑道:
“看来幕府那边已经非常明白了,想要击败建奴,就必须操练新军,使用新式武器,他们能下定这个决心可不容易啊,有魄力!”
其实,幕府方面对新式武器的接纳程度倒也不低,不过,受限于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装备大量低劣的仿制货。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军队的体制,武士阶层的存在让幕府仍然维持着旧式的军队。而不是为了顺应时代,适应火器,对军队的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现在能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改革,也算是不小的进步了。
实际上,那怕日本表现上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但是和近代黑船来袭后一样,幕府并没有立即作出反应,最终因循守旧的幕府被主动学倒幕派击败,而最后倒幕派中的守旧派,又在“西南战争”中被击败,如此争斗二十余年,才有了后来的明治维新。
所谓的好学并不是说他们所有人都好学,而是因为不好学的被打倒了。就像晚清一样,当变革无法阻挡的时候,阻挡他的人也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就是被革命。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像满清那样的殖民政权,会为了一姓一族之私,不计代价的阻挡变革有维护自身的统治。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变革的结果就是革掉自己的命。
他们的保守哪里是保守。不过就是用保守来维系统治,维系自身的特权。能够坚持一天是一天。至于什么国家的未来,他们压根没有考虑。
君不见,近代三大病夫,满清,印度,土耳其不都是殖民政权吗?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如此的一致。
就是抗拒变革。
现在的幕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变革,一定程度上的变革。其实也是迫于压力。
“殿下,”
腾田说道。
“这些年幕府长进了不少,臣担心如果天朝提供给他们军火,幕府的实力会进一步状大,到时候,不利于监国返回日本,更不利于王政归还。”
腾田的语气有些紧张,因为他很清楚。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大明,无非就是学习的多与少。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学明则强。幕府的变化自然让倒幕派有了危机感。
这也是腾田火急火燎的赶到大明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借助大明阻挡幕府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想趁着幕府实力薄弱时,尽快打倒他们。
朱和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曾和父皇沟通过。在父皇的计划中,日本是大明必须征服的目标,不是之一,而是必须彻底占领的,并不是因为他可能给大明带来的威胁,而是因为他有前科……好吧,还是因为将来可能带来的威胁。
对于父皇而言,他绝对不会容忍任何危险的存在,哪怕是潜在的危险,也必须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十几年在日本国内发生巨大的动荡和变化,这么些年大明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所谓的东风是什么?
当然是日本的主动求援。并不仅仅只是日本的主动求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风——皇子必须需要长大成人,这个是皇子不会成为傀儡呃唯一前提。
实际上,许多日本人同样也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把天皇当成傀儡的野心,而且很多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皇子是绝对不可能成为傀儡的。
毕竟,这个皇子的身份不一样啊,有大明作为他们的后盾。他又怎么可能成为傀儡呢?
对于腾田而言,他压根儿就没有想成为权臣的想法。他骨子里信奉的是“尊王攘夷”,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借助道明的帮助,把那些占据日本国土,奴役日本人的胡人从日本赶出去。
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当然他也知道大明对日本是持有野心的,但是他们的野心又在什么地方呢?
顶多也就是保证皇长子登上日本天皇的位置。难道当老子的还能和儿子抢天下?
当然不可能了,况且大明还封建那么多做诸侯国。即便是大明对日本有野心,也就是日本成为大明的诸侯国。
可即便是如此,也总好过成为胡人的奴隶吧。想到那些被剃发,被迫留金钱鼠尾辫的同胞们,他恨不得现在就能够求得一只大明天军去救民于水火。
而眼前的这位皇子,是他唯一的希望。甚至于在他看来也是日本唯一的希望。
“王政……”
朱和圳感叹道。
“在日本又有多少人真心实意的希望王政归还到天皇之手吗?”
“殿下……”
腾田跪俯于地道,
“现在或许没有多少人真心实意的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但是当那天到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这一切。”
“因为大明?”
朱和圳笑到。
“如果没有大明那?”
没有大明支持的天皇是一文不值的,至少就眼下来说,这是事实。
当然腾田不会那么说的。
“没有大明,殿下还有在击败胡人的战争中累积的威望,还有无数忠勇的将士们心甘情愿的追随殿下。”
抬头看着殿下。腾田不无激动地说道。
“殿下从来没有去过日本,现在,殿下在日本只有一个名义,可是如果殿下您击败胡人了哪,那个时候,您所拥有的就不仅仅是名义了。”
“对于殿下而言,眼下才是最好的时机,在日本有千百万百姓翘首以待,等待着被殿下解救,有无数中勇的武士等待着为殿下效力。他们都是未来殿下统治日本的基础。”
作为说客来说,藤田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说客,但是他的每一句话却都是发自于肺腑的。他的话并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无数人的想法。
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他们压根儿就不在乎什么是天皇,什么是幕府,他们所在意的是谁能击败胡人。
无论是谁,只要击败了胡人。就是比能够获得所有日本人的效忠,就像乾圣皇帝一样。
但是日本……没有那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大明,就是眼前的殿下。
第893章 父与子
皇太子殿下是解救日本万民与水火之中的唯一希望。
在整个日本,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想要皇太子返回日本。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似乎,一直以来,对于大明来说,他们并不愿意过多的介入日本。不愿意趟这池子浑水。
好像对于大明而言,他们宁愿的圆圆的看着日本,看着日本发生的那些变化。而不愿意为了日本去冒什么风险?
日本死活与我何干?
甚至于在大明内部还有这样的声音。也正因如此,日本人的心情是那个复杂啊。
一边是胡人占据着日本大片的土地,奴役着那里大量的人民。
而另一边是什么呢?
是内部四分五裂的现实,幕府和外样大名之间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攻伐不断。
谁能够统一日本?
只有一个人——皇太子殿下。
当然这个皇太子殿下并不是大明的皇太子,而是日本的皇太子。
是日本天皇的长子。
只不过,日本天皇是大明皇帝的妃子,而她的皇长子是大明皇帝的皇子。
之所以在整个日本上一下,很多人对黄太子殿下充满了希望,并不是因为他是天皇的长子,而是因为他是大明皇帝的儿子,大明皇帝可以为了他的儿子派出大明的军队。
大明的军队,那可厉害了。
当年湖人之所以东渡大海侵犯日本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大陆被大明的军队击败了吗?
只要大明愿意派出他们的军队,那么胡人的覆灭不过只是瞬间的功夫。可问题是,大明皇帝愿意派出他的军队吗?
大明的皇帝当然不会为日本火中取栗,但是他会为自己的儿子火中取栗。
这正是日本人之所以寄希望于这位皇太子殿下的根本原因。
藤田的建议打动了朱和圳这为皇太子殿下的心。而在做出了决定之后,他同样也需要征求父皇的决定。
“必须要让他们主动向我们求援!”
坐在湖边,朱国强的眼睛盯着鱼浮轻声说道。
“和圳,大明必须要做到师出有名。”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大名提议借助明军的力量击败胡虏,甚至就连德川幕府内部也有类似的提议,但都被老中酒井一口否决了,其实他们也曾求援过——拔刀队就是对于其求援的回应。
但是进一步求援,则就绝口不提。
其实,德川幕府内部也曾不止一次考虑请大明出兵消灭胡虏。
但是德川幕府非常明白,请求大明帮助,根本就是河豚鱼啊!
虽然美味,但肯定致命。他们很清楚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道理,搞不好明军以出兵助战为由,转过来一口吞了日本。甚至都不需要吞并——只要来一句“归还王政”。幕府就完蛋了。
当年天皇远嫁中国时,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专横的将军会成为大明的皇帝,那时候,对于幕府而言,天皇是累赘,可是现在……天皇就是潜在的敌人,在大明的支持下,天皇,嗯,或许作为大明皇帝妃子的明正天皇不会返回日本了,但是她的儿子呢?
她的儿子很有可能回到日本继承天皇之位。
一直以来,大明对日本的野心,更是不加掩饰的。
对大明来说,最乐意看到德川幕府和外样大名以及胡虏斗个你死我活的,事实上,大明并不愿意他们。
无论他们其中哪个胜出,都会让日本重新归于一统,这对大明绝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完整的日本,绝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师出有名,这是大明出兵日本的唯一前提,当然,你这边没有问题,你的母妃是日本天皇,而是幕府和大名都三番五次邀请你回日本监国。但你要想清楚一点——你到达日本后,除非是师出有名,否则大明绝对不能派出军队,毕竟……”
请外援帮忙是可以轻松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性质也会发生改变,或许日本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甚至日本曾视宋朝为精神祖国,但是实际上他们一直游走于华夏文明的边缘。
万一大明要是派遣大军到日本去,会不会被幕府宣传成勾结外敌?在遭受东虏入侵十数年的日本,这很有可能激起日本人的不满,即便是大明压根就不在乎,可这必然会使天皇在日本国内威信大跌。
这绝不是朱国强愿意看到的。毕竟,将来的日本天皇可是他的儿子。
“毕竟,对于天皇而言,声誉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父亲的,当然需要考虑到儿子的利益。况且朱国强很清楚,求教日本关系到什么,关系到大明未来说百年的长治久安。
对于大明而言,也许几百年后,日本是距离大明最近的潜在的敌人。
至于印度——有那么多大名的王爷在那里造福印度人民,印度还能翻出什么样的浪花来?
顶多,也就是无数的印度人在恒河里翻来覆去,击起那个浪花一朵朵。
“儿臣明白,声誉是天皇赖以生存的根本!”
朱和圳答道。
在日本,天皇有什么?
一无所有!
除了声誉之外,基本上就是一无所有,如果没有了声誉,那天皇可就真的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朱国强笑问道。
“儿臣……”
想了想,朱和圳说道。
“儿臣以为,如果趁着现在去日本的话,可以以拔刀队为基础将其扩充为军队,然后,然后再汇合外样大名的力量,全歼建奴,然后携大胜之威,迫使幕府交出权力,如此一来,日本之事既可平定。”
作为大明的皇子,朱和圳早早的就知道自己的封国在什么地方——日本,那里将会是他未来的封国,甚至他将会和大明其它的诸侯不同,其它的只是王侯,而他将是日本的天皇。
当然,这个天皇是自称的,对外,他仍然会接受大明的册封,他首先是大明的瀛王,然后才是日本国王,他之后,日本国王、瀛王将是他的子孙的封号,这是他必须要面对的命运。
甚至将来,他的兄弟们也有可能被分封到九州、分封到四国,也许日本会变成日本、扶桑、东瀛等几个国家。
这无关于个人的利益,这是为了大明的利益,他们这些诸侯王必须要首先考虑到大明的利益。至少现在他们必须要去考虑。封建诸侯于四方,就是为了拱卫中央,为了守卫大明。而且封建诸侯于四方,也是为了瓦解未来大明潜在的敌人,是为了瓜分这个世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私心,他的私心很简单,就是他需要靠着击退建奴,巩固他在日本的统治地位。
这也是他被腾田说服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出生皇家的他同样也有自己的私心,或许他会考虑到大明的利益,但是作为诸侯,他同样需要考虑到诸侯的利益。
毕竟,将来他和他的子孙后代们都要统治那个国家,那个文明远远超越南洋,印度等地区的国家。
也正是因为日本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越那些国家,所以他必须要换一种方式。必须通过击败湖人获取统治那片土地的“合法性”。
只有通过击败胡人的战争,他才能够获得整个日本上下的认同。顺理成章的成为日本上下所认同的天皇。
就像父皇一样。
“嗯,你愿意去的话,父皇不会反对的,只是……”
对于儿子的想法,当爹的当然非常清楚。朱国强当然不会反对什么,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沉默了片刻,他说道。
“你要明白一件事,让幕府交出权力并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甚至就是日本……”
盯着只有十六岁的儿子,朱国强说道。
“日本人也不一定会全部拥护你的统治,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无他!”
抬头迎着父皇的目光,朱和圳说到。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与蛮夷,何必奢谈仁义!”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语气非常平静,就像是在谈论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
对于出生皇家的他而言,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什么仁义,从来不是帝王之术的核心。
对于帝王而言,人意不过只是帝王的伪装。帝王的本质什么?
是霸道。
在很小的时候,朱和圳就在父皇的身上学会了这一点。
儿子的回答,让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好了,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你就去吧!”
既然孩子的翅膀已经硬了,也是时候出去闯荡了!
几个星期后,在南京的码头,
“小九!”
朱和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