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365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365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的到很快那里就会成为大明在半岛扩张的据点。
  甚至就连同太平洋的彼岸——大名鼎鼎的加利福尼亚,也成了大明的领土,就这,这不包括唐国、平国、鲁国等诸侯国。
  如此庞大的疆域版图,当真称得上远迈汉唐了!
  郑芝龙说这话倒也不夸张,那怕这话是为了回应张同敞的讽刺,可却也让所有人的心气着实一振。
  西域现在还不是……那也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郑芝龙三言两语言把张同敞的讽刺消于无形,也让这场文武冲突变成了对大明疆域的议论,就在众人讨论着的功夫,皇帝终于来了,群臣立即恭贺天子寿诞。
  “众卿平身!”
  朱国强这阵子倒是特别高兴,不是生日,万寿节,年年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是这阵子,喜事着实不少啊。
  先是收复缅甸的喜讯传来,接着郑芝龙又送来了一份“平等条约”,然后又进献了一群天竺和中东佳丽,再加上皇二十一子、二十二子先后出世。
  这喜事可谓一桩接着一桩。
  高兴之余,在缅甸王宫缴获的珍宝送到南京,朱国强下令在帝国博物馆展览,与万民贺的同时,还特意让人将与亚里巴苏丹国签订的“平等条约”展示出来。
  这可是大明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
  日本……那是藩国,不是外国!
  要是说有的倒霉事,也就今年雨水严重,沿江、黄淮接连发生水灾,夏粮减产,数百万百姓遭灾。幸好现在国库充实,有充足的财力赈灾。除此之外,全国大抵上还算风调雨顺。
  宴必舞乐,君臣观之。
  这几年,随着波斯舞、天竺舞的传入,大明的舞乐在吸收异域舞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唐时“打令”舞也开始于士宦之家再度盛行,就是在宴会中行酒令时跳的舞蹈,与西洋的交际舞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一种带有交谊性的邀请舞。
  在典乐声中,朱国强不时的与跟众臣闲聊趣事。
  不过,不能只是闲聊趣事,国事也要关心,正在饮酒时,朱国强突然问宋学朱:
  “听说今年大水,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朝廷安置可有什么难处?”
  宋学朱急忙拱手回答:
  “回禀陛下,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不过只是报界夸大之词,按目前的统计,遭灾百姓计116万余户,失家者45873户,皆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陛下用“听说”时,宋学朱就急忙回禀了详细数字,这个听说,肯定是听报纸上说的。
  朱国强点头说道:
  “一定要好生安置,切勿不得出现变乱。”
  李建泰则笑道:
  “陛下所言甚是,但如今圣天子在位,朝廷拨粮百万石赈灾,百姓无不感念陛下恩德,又怎么会生出变乱来,即便是有少数光棍汉居心叵测,不等他们闹出事来,百姓自己就把他们给收拾了。”
  一旁特意前来贺寿的沐天波,连忙说道:
  “陛下,既然内地有光棍闲汉,不妨将其尽数发于承化,承化女多男稀,令他们组成家庭,如此自然不用再担心光棍闲汉闹事了,而且也可以充承化人口。”
  朱国强点头道:
  “行,就这么办。”
  翌日,朝廷颁发政令,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令各地官厅统计老大未婚的光棍闲汉,愿意到承化的,官府可代为选亲,简单的一句话——愿意去承化的,政府发老婆!
  消息一出,举世轰动!
  官府发老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啊。


第772章 摊上好事了,官府发老婆了
  这阵子李招财的心情那是相当不错。
  虽说睡在破土地老爷的香阁里头,甚至就连同地也卖了,成天靠着乡亲们“接济”过日子。
  可这日子舒坦啊。饿了就在村子里晃荡晃荡,在狗嘴里头抢口食吃。要不就是问乡亲们讨口饭吃,撑不着,但也绝对饿不死。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只要他愿意,往城里一去,报上名不出一个月就上船出海了。
  背井离乡?
  去海外谋生?
  那是人干的活吗?就是因为不想干活,他才过到现在这份上。
  其实,原本的他家里过去也不差啊,虽然没有良田百顷,可却也是有几十田的小康之家。可经不住他折腾啊。
  其实,他倒也不坏,但也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农夫,只是那种没心思种田,好吃懒做的二流子。
  爹娘在世的时候,还有人管着,爹娘先后离世,李招财着实过了几年的舒坦日子,日子为啥过的舒坦,卖房子卖地啊!
  再后来,啥都没有了,就只能在土地老爷的香阁里窝着了,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没心思去干活,要不然,到附近那个老爷家里打个长工,也够过活的。可他不成,干活?
  那是人干的事吗?
  于是就过上了现在这样的日子。
  平常他最喜欢的就是听人说什么闯贼、献贼这他们的事了,当然,他也比不了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那些人。人家就算是当混混那也是做大哥的。而他没那能奈,就是有也不敢去干造反的事情,缇骑的马鞍旁可不缺地方挂脑袋,拿自己的脑袋换人家升官发财,干这种事的人得多蠢啊!
  顶多也就是干点偷鸡摸狗的事。本乡本村大都是一门一族的亲戚,即便是偷只鸡摸条狗,也就是挨上顿打,遭两句骂。没有谁因为他偷鸡摸狗喊来缇骑。
  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听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他们那号人物的事啊,虽然真让他杀人放火他也没胆量。但经不住那些人说着什么,当年闹闯贼的时候,不少像他这样的混混三五成群的在乡间里晃荡着,也不是去杀人放火,也就是耍个无赖,到地主老财家里吃个大户,骚扰一下大姑娘小媳妇什么的。
  当然,要是抓着机会,尝尝肉味,那也是寻常的事情,至于官府?天下大乱的时候,还有官府屁事啊!
  那种日子才是日子啊,领着几百上千的流民,冲到地主才财家里吃喝……直到把他家的粮食吃完了,吃空了为止。
  逢着灾荒的时候,官府通常是不管这种事情。这种时候,不出民变就要谢天谢地了,激民造反?糊涂!吃大户就吃呗……反正又不是吃自己!
  那日子好啊!
  可那种日子也就是听人家说说,毕竟都是十年前的老事了,现在还不等他去吃,缇骑就杀过来了,把脑袋往马鞍旁边一系,妥妥的功劳啊。
  得,还是想想得了!
  不过,现在吃不了大户,但是能吃着官府,今年遭了水,官府设了粥棚,向灾民施粥。
  那粥不仅管饱,而且还不用讨!
  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又一次,端着破碗朝着镇上的粥场走去时,他并不知道,昨个村子里的李老财,按辈份那货得喊他一样叔,已经把他的名字给报了上去。
  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二流子一个。
  搁在村里是祸害,这样的人,送到承化去吧。
  那边不是发媳妇嘛。这也好,让六爷家有个后,六爷黄泉之下,也是会瞑目的。
  “哎呀,也不知道今个的粥里有没豆子,那豆子倒也是挺香的……”
  端着碗,排着队领粥的功夫,只见两个缇骑走到他的面前。
  “你叫李招财?”
  “回,回军爷话,小,小的叫叫李招财。”
  李招财战战兢兢地答道,
  难不成昨个偷看九嫂子洗澡的事案发了?
  “那就好,是自己跟我们走,还是带上铐子?”
  闻言,李招财的手一软,碗摔掉在地上。
  “军爷,我冤啊,我冤啊,她洗澡的时候,小的我就看了一眼,只看了一眼啊……”
  在这一瞬间,李招财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十年前,缇骑从面前经过的那一幕,马鞍旁边挂着十几个血淋淋的脑袋,他写出竹淋了几里地呀。那一幕吓到他到现在都不敢忘。
  俺得个娘啊,完犊子了,咋就轮到我了。
  眼前一黑,人就晕了过去。
  ……
  半个月后,就像赶牲口似被人从火车车厢里轰了下来,李招财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又被缇骑驱赶着朝着一座大院子走去,院子里挤满了人,瞧他们身上的衣裳,破破烂烂的不比他好多少。
  大明没有乞丐——乞丐早就被送到海外或者东北等地去了。这些人都是村里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按照朝廷的政令,为整治民风,各地官府将社会上不劳动的游手好闲者加发逮捕,这些人被逮捕后,即被送入各个港口的待发所。
  前脚进了开封的待发所,后脚就有人驱赶着他们排队,不排队?看守一棍就抽了上去。不一会,他们就排成了队,虽然队伍还是乱七八糟的,可倒也好看了一些。
  “你们都听好了,往后的半个月里,你们要在这里受步操,受训练,半个月后,一律发往承化省,还想像过去那样游手好闲,不劳而获,门都没有……”
  站在人群中李进财傻了眼。
  承化省?那鸟地方在那啊?
  在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边训话的长官话音刚落,人群里就乱了起来,可等待他们又是一通乱棍。
  搁这地方,没有人和他们讲理,
  挨了打的众人,只得服软的去洗澡,身上洗的不干净,再挨几棍,直到洗干净了,才领到一身“丘八衣”,字如其意,就是当兵的衣裳,说白了就是用帆布做成的类似类似军衣军裤,款式类似19世纪中后期的军装。
  这种军装比传统的军装更适合军队,厚实的帆布不仅耐磨,而行动更灵活,不过从平虏军那会就一直不怎么受民间待见。
  直至前些年,有军户别出心裁,照着它的样子做成帆布服卖给苦力穿。因其耐磨耐洗,颇受搬运工、苦力的欢迎,很快就在底层百姓中流行起来,叫它什么的都有,什么“苦力裤”、“苦力衫”之外,最流行的叫法就是“丘八衣”,无他,最早就是从军队里传出来的。
  换上一身“丘八衣”装的李招财还真有些不太适应。
  为啥?
  太干净了。
  衣裳干净不说,身上也干净。
  上回洗澡是啥年月的事了?
  在待发所期间,这些人每15人编成一队,选出一人任队头,每天到附近进行体能操练或队列、行军训练,甚至还要学习火枪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刀术。为什么要训练,承化那地方是新附未靖的地方,万一要是有叛乱,这些人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每天的训练,把李招财都累得像条狗一样,可他却不敢抱怨,这里头的军棍可不留情。
  那些军爷打军棍的时候,嘴上还说着。
  “你小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好训练,等到了承化省,那边官府可是发老婆的,你搁在这地方,是个娘们都不会嫁给你,让你不知福,不知福……”
  那军棍打的是啪啪作响……
  经过短期集训之后,李招财他们终于登上了前往承化的大船,在上船的时候,他的心里还嘀咕着。
  这官府,还能真发老婆不成?
  天底下那有这种好事啊!


第773章 别走,东家涨工钱
  好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又是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六子,停停车。”
  马车到了自家的地界后,丁可泽对车夫吩咐道。
  待马车停稳了,他从马车上走下来,瞧着眼前这片将要收获的高梁地,他的心里是那个美啊。
  “小六子,你瞧着没有,今年的这个收成,一亩地至少得多打个一斗半斗的吧!”
  “回老爷话,少说得多打一斗。”
  小六子如实答道。
  “一亩多打一斗,咱丁家有两千八百亩,差不多就是将近三百石,五成的租子,就是……嗯,多收一百五十石租。”
  这日子……好日子啊!
  丁可泽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得意间,他又吩咐下人取出一根雪茄来,划着火柴点着雪茄,吸了一口。
  “小六子你打听打听,问问周围有谁家要卖地,咱买下来,将来这都是留给丁家子孙们的家业啊!”
  指夹雪茄的丁可泽显得好不得意,在这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一些富绅喜欢抽这种“燃灰白如雪”、“烟草卷如茄”的雪茄了,不一样啊!
  就像咱丁家,那也是不一样啊!
  这雪茄如此,这马车,同样也是如此。再过几十年,丁家不定也是家有良田万亩的大家了。
  “老爷,这两年风调雨顺的,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卖地啊。”
  “卖不卖由不得他们,回去让管家翻翻帐,看看谁家欠着账,既然风调雨顺的,也是时候收收租欠旧账了。”
  丁可泽笑道。
  其实,丁可泽倒也不是恶人,历史上满清入关时,他曾变卖全部家产募兵抗清,最后全家皆战死军中。虽是忠义之人,可毕竟脱离不了那个圈子,贪婪也是人的秉性。
  ……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风调雨顺。
  和六年前相比,当初丁可泽从临沂城带回来第一辆四轮马车,现在都成了大路货了,那怕就是寻常的财主,也有辆既能装货,也坐人的四轮马车,甚至当年标新立异的雪茄烟,现在本地县城也有得卖了。
  甚至就连同丁家的田地也从当初的不到三千亩,变成了四千亩。对于这一切,丁可泽倒是欢喜的很。
  “六子,过两天就要收庄稼了,今个把家里的长工、短工都喊上,东家我请大家伙吃饭,让再去割几十斤肉,肉要肥一些,炖上一锅,让他们好好吃上一顿,到干活的时候,好好的干活……”
  东家请长工吃饭,这是寻常的理,要是待长工差了,长工自然的会换个东家,尤其是在收种庄稼的时候,就必须要请长工好好的吃上几顿,这样长工才会下力气干活,他们要是不干活,地里的活,眼睛看不出来,磨起工来,东家可就倒了大霉了。从种到收,稍微起点歪心思,那少打的粮食可就不是一两石了。就像后世的很多小工厂主在工人返乡回来前后,都宴请工人,发红包一样,为的是来年继续在他厂里干活。
  相比于此,现在花的是小钱。
  喷香的大肉、满桌的饭菜,成坛的烈酒……
  这一切说是东家的厚待,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他们好好干活,往日里大家喝酒的时候,喝的是畅快,可是今天郑伟他们的神情却有些不对劲,他们偶尔会把目光投向东家。
  正和家里的几个老长工喝着酒的丁可泽,也注意到郑伟他们那边和平常不同,于是便主动走了过去。
  “郑伟,你是丁家的当家把式,这一年你可没少受累,来,老爷敬你。”
  郑伟连忙举碗喝了酒,然后面带难色道。
  “东家,有,有件事,俺想和你说一声。”
  “啥事?可是家里有什么难处?要是有难处,你只管说,你说长工,可也算是丁家的人,老爷我能帮忙肯定帮忙。”
  东家的话说的这么客气,让郑伟一阵为难道。
  “东家,俺想等这季庄稼收好了,就不干了。”
  “什么!”
  尽管惊讶,丁可泽却看似平静地说道。
  “哦?可是置了田产?忙不过来了?”
  不会啊,这小子种庄稼是个好手,可问题他好吃喝,没有什么积蓄啊,都大三十的人了,还没娶着亲哪。
  “不,不是,这不是官府说,到承化省官府给许亲嘛,俺寻思着这也老大不小了,所以,想到那边碰碰运气。”
  “哦,是这样啊……”
  丁可泽点头道。
  “也好,也好……”
  尽管家里走了一个种田的好把式,可他只是长工,又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