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246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246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刀!”
  在王玉林的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抽出骑刀,骑刀依在肩膀上,开始缓缓朝着府衙逼近,没有任何人说话,无论对面的士子百姓说什么,他们就是目光冰冷的向前行进着。
  他们数马一列整齐行进,马蹄铁击打在青石板街道,发出一阵整齐的轰响。
  马蹄轰隆,极具压迫力,那些聚集在度衙门前的军户士绅和士子百姓,无不是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些官军。
  他们想干什么?
  难道他们真得敢杀人不成?
  许多百姓惊恐的透过门缝窗户看着外面,眼前的这一幕同样也出乎他们的意料。
  “奉大将军令,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
  瞬间,所有人都懵了!
  过时不撤者,一率以贼寇论处!
  难道真得敢杀人不成?
  “这可如何是好啊……”
  那些从中策划这一切士绅们都显得极为的紧张,这一瞬间,他们感觉到这个大将军与寻常官员有着根本的不同。
  “大家不要慌,这天下总有讲道理的地方,他大将军就是再厉害,也得讲道理!”一个领头的士绅大声嚷道,招呼家丁们与军官对抗。
  “就是,大家一起上,要是让大将军如愿了,从此以后,他就会尽情盘剥咱们!”有人立即响应道。
  当然,也有人有些胆战心惊的问道。
  “老爷,这些军爷会不会动刀子杀我们啊?”
  旁边立即有人说道:
  “官军不杀百姓,谁若动手了,咱们在朝中的乡佬必定放不过他们!治不了那个大将军,还治不了他手下兵!”
  “就是,治不了官,还治了不兵?那些兵,那里敢动……”
  当然也有一些见势不妙的已经悄悄的离开了,就在这时,只听王玉林冷冷道:
  “过时不撤者,皆是贼寇,杀!”
  “杀!”
  在一阵呐喊声中,王玉林一马当先,冲上前去,冲着领头的士子,一刀劈了过去,西瓜大的脑袋瞬间就被砍掉了,鲜血喷溅中,脑袋摔落在地上。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官军真的敢杀人,而且就这么甚至连警告都不警告,就直接杀人了!
  与此同时,王玉林身后的骑兵们手持长刀,也开始对那些士子士绅们发起了无情的冲击,他们挥动着手中的骑刀,直接砍向对方,一时间,鲜血喷涌,到处都是一片哭喊声。
  “快跑吧!”
  血肉横飞眼,眼见不妙的家丁连忙扔下了手中的兵器,直接跳过躺在地上的老爷朝着远处的巷子逃去。对于这些逃走的人,骑兵们倒也没有追击,而是继续向前冲击,借着战马的冲击力,他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眼见官军真的敢杀人人,那些原本还群情激愤的人们,顿时哭爹喊娘的的乱成了一团,而后就一哄而散。
  轰的一声,那些聚焦在衙门前的人们崩溃了,人们开始往四面八方逃跑,有几个吓得腿软的早就瘫在地上投降了。
  骑兵们的铁蹄叩击在坚硬的石板,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尽管那些人奔逃,但是王玉林仍然领着骑兵们奋力追杀,他要让这群人知道,敢于挑衅法律的代价,必定是血的代价!
  就这样骑兵们不管不顾的开始了追杀,主要以身穿锦衣为主的士绅士子为目标,遇到手拿武器的家奴也是顺手给上一刀。
  在骑兵所过之处,只留下一路的尸体与鲜血。
  而王玉林的声音仍然在城中响起:
  “继续清理城中贼寇,所有参与者全部抄家!”
  这一天对于苏州城内的很多人来说是心惊胆战的。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拿着刀把的人怎么用刀子来说话。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最擅长的那些。完全变成了一个笑话。
  过去他们掌握着地方舆论,他们去裹挟民意,他们煽动民意,他们借此勒索官府。
  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但是当刀子落下来的时候。他们才第一次发现面对刀子,自己是何等的虚弱,过去所做的一切,不过也就是一个笑话。
  这一天,不知道多少人在铁蹄下瑟瑟发抖。当一切结束的时候,那些暗叫做庆幸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第525章 忠君爱国马士英
  杀鸡给猴看!
  对于这一招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像这样男丁悉数诛杀,女眷皆被没为营妓的结果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兴许是因为狂妄太久了,以至于江南的士绅豪族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一旦掀起民变,那位大将军势必就会妥协,就像历年来的官员一样,其实,多年来,无论是清田也好,清理拖欠也罢,有明一代,就没有谁真正办成过此事,就拿海瑞来说吧,他够刚了吧。任应天巡抚时力摧豪强,可不到半年就被撵走。
  究其原因就是江南士大夫在朝里影响力巨大,若有谁敢于清田追欠,那也自然有的是办法让其滚蛋。言官不行,那就用民变,总之有的是办法。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可他们显然忘记了一点——这位爷可不是寻常的官员,海瑞够钢不假,可是他不敢动辄杀人,可这位爷非但敢杀人。而且还敢另设衙门。
  “乱世当用重典,如今天下纷乱,流寇四起、民变不止,不应再苟于常法,另设审案局,专门处置乱徒!”
  在朱国强的指示下,南京成立了审案局,专审各地抵触清查军田的士绅民户,对那些煽动民变的家丁家奴,一律处以重刑。当然,他们出可以戴罪立功,只要从实交待出是受谁指使煽动百姓,非但可以脱罪,甚至还可以赏银五两。如此恩威并施之下,那些人自然把主子供了出来。
  循着李家的旧例,这些煽动民乱的自然都给定上了一个“谋逆”的大罪,不管是指挥使也好、千户也罢、百户也好,只要是参其中的,捉一个,杀一家。动辄抄家,尽诛其族,只有女眷幸存却又被打为营妓。
  一时间,各卫所无不是风声鹤唳,甚至就连同整个南直隶上下,都被这位大将军暴虐的手段给吓倒了!
  “幕后主使杀其全家,那些带头闹事的要尽量流放,该杀的杀,乱世用重典,想要天下太平,就非得要心狠手辣,不讲仁慈,要以申、韩、商鞅的手段办案……”
  每一次面对审案局的官员禀报时,朱国强都会重申着他的态度。
  而且为了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他特意命人制作二十个站笼。犯人头卡在木枷中,立在站笼里,白天用车拉着,在城内四处游街。夜晚则放在审案局前,派兵守住。不给吃,也不给喝,不出三四天,犯人就会站死在笼子里。这些个站笼天天都装着犯人,天天都在南京城内巡游,弄得全城百姓见之发怵。一时间无人不被这样的手段给吓到了。
  而士民乡绅要求废除站笼施行仁政的状子,雪片似地飞往应天巡抚衙门,有几个人跑到张亮那儿告状,请求其主持公道。
  对于他们的请求,张亮自然是嗤之以鼻,他心里甚至暗自想到——你们一个个的请我主持公道,这岂不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你们怎么不去求朝廷?
  其实,他们还真的通过各自的渠道向朝廷求救了,弹劾着平虏大将军的残暴。可问题是天高皇帝远,朝廷眼下根本就顾不上这边啊!
  看着那些请求施仁政的状子,张亮心里隐约的猜到了另一个可能——这才是大将军的第一步棋。
  大将军的下一步棋会怎么下?
  就在张亮揣摩着大将军的心思时,插着驿旗的快马伴着信使的“八百里加急”的喊声,径直闯进了南京城门,然后圣旨被直接送到了南京六部的值阁,很快京城传来的圣旨。
  “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
  朝廷的旨意刚一传来,整个江南无不是为之一震,他们震惊于北方局势突变的同时,所有人的眼前无不是一亮,他们突然意识到了机会!
  这是把大将军送出南京、送出南直隶的机会啊!
  只要大将军离开了南直隶,这个清田自然也就人走政息了。可问题是,怎么把这“杀神”送出南京。
  这天下午,南京兵部尚书马士英来到了大将军府,一见到大将军就跪下磕头,同时语气激动的说:
  “大将军,目前闯贼兵近京师,陛下下旨召天下兵马勤王。大将军一身系天下臣民之望,还请大将军尽快发兵京城勤王,请大将军勿负天下忠臣义士之心啊!”
  瞧着面前的马士英,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对于这位历史弘光朝的首辅,他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满清南下,南京勋臣皆降,这位手中无一兵一卒的首辅拒绝投降,带着太后逃到浙江一带,进了杭州以后,知道弘光皇帝已经被俘,就同在杭州的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之后他以太后和朱常淓的名义继续抗清,然而后者也马上投降清兵,马士英仍未死心,继续带兵南下,然而在后来的唐王、鲁王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更无人重用他,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佳形象,直到在福建被清兵俘虏后杀害。满清文献笔记对他的死去记录颇多,但没有一项提到他想要投降。
  对于马士英那位听说赵之龙、钱谦益等人献门率众投降,在城门大书数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的黄端伯的评价再公允不过。
  在审问黄端伯时,多铎问:
  “马士英,何人也?”
  黄端伯:“马士英,忠臣也!”
  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
  “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
  黄端伯说:
  “马士英不降,拥太后入浙江当为忠臣,相反已剃发易服的赵之龙、钱谦益等人才是不忠不孝。”
  这当然不是为马士英开脱,他只能算投机的权臣,没处理好内部各派关系,导致内政混乱,党争不断,军阀内讧,自我消耗。但是至少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没有含糊,而反观他的政敌东林党、复社,大部分人投降清朝,最可耻的是,他们掌握话语权,朝马士英泼脏水。当然,东林党里也有硬骨头,比如黄道周等人。
  可相对于大明来说,搁在民族大义上,人家确实比很多人强多了。
  而在朱国强抵达南京后,马士英也是全力配合,其实,越是这样的有着奸臣之名的人,他们就越识时务。
  现在见他上门跪求自己出兵勤王,朱国强便点头道。
  “司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急忙站起来扶起马士英,朱国强声音哽咽道,
  “我亦是高皇帝的子孙,又焉能容忍闯贼夺我大明江山?即便是你不来求我,我也会发兵勤王的,我知道,世人皆以为我为奸雄,料我必定会坐视京城沦陷,可要是如此,岂不致负天下士民之望,为千秋万世所不齿!”
  大将军的回答,让马士英惊喜道。
  “不知大将军何时发兵?”
  “兵当然要发的,不过,现在我麾下的兵马皆不在身边,既便是发兵,恐怕也需要费些时日?”
  朱国强颇有些懊恼地说道。
  “而且,现在调兵出征,还需要筹备粮草、钱饷,这些可不是否朝夕之间就能办好的,”
  “大将军,下臣有办法在三天内筹备齐所需要钱饷、粮草!”
  “三天?”
  朱国强诧异到。
  马士英赶快笑着说,向后退了半步,
  “大将军,只要您愿意出兵勤王浙江楠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出银子出粮食。”
  “哦?这是怎么回事?”
  朱国强好奇道。
  “大将军难道不知道对于那些人来说,只有您能够离开江南,他们才能睡个安稳觉呀。为了送您离开,他们自然乐意掏银子。所以,下臣准备从他们身上挤出一笔银子来。”
  看着眼前的马士英,朱国强突然笑着说道。
  “好,你个妈适应呀,原来你是想借着我的名义捞银子啊!难道你就不怕我治你的罪吗?”
  “大将军一心为国。不惜得罪权贵,下臣虽说世界大将军的名义去勒索那些人,可是这些银子都是用来拯救大明江山社稷了。请大将军放心,我决不会贪一文钱的。”
  倒不是说马士英不想贪,而是因为他不敢,因为他知道这位大将军的性格,要是他真的贪了,到时候恐怕这小命真的也就保不住了。
  但要是把这件差事办好了,自然会得到大将军的青睐。
  有了这位大将军的青睐。将来自然也就是前途无量了。孰重孰轻,马士英分的非常清楚。
  看着面前信誓旦旦的马士英,朱国强的心底倒是颇有些感慨。
  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奸臣,至少眼前的这位在历史上绝对谈不上是什么忠臣。
  可至少在抵达江南以来,这个大名鼎鼎的奸臣却是全力配合的。至于那些所谓的君子们,能够不私下里使绊子,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把奸臣用好了,其未必会成为忠臣,但必定可以成为一把好刀。
  想了想朱国强看着他说道。
  “哎,要是我大明的臣子都像你一样,这大明江山,有何至于到眼下这一步。还好我大名,还有像你这样勤于国事的大忠臣……”


第526章 篡位夺权按计划
  只要大将军出征,自然会有人给银子、给钱粮!
  对此,朱国强当然不怀疑,毕竟那些生不如死的士绅们,一个个绝对是“心甘情愿”掏银子、出粮食,只要能把这“杀神”送出南京,他们甚至愿意倾家荡产。
  当然倾家荡产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确实是愿意掏银子啊!
  就像马士英说的那样“在银子和性命之间,他们必定选择后者”。所以,几乎是在马士英稍微表露出大将军“困于银粮不能北上勤王”的意思后,不过只是三五天的功夫,就有江南各地“爱国人士”捐出白银两百余万两,军粮百万石,供大军出征。
  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可真是爱国呀。
  “三月初三……不能再拖延了,大军必须马上出发!”
  南京城内的大将军府内,朱国强猛一拍桌子,把在场的马士英等人都吓了一跳。
  这几天为了帮大将军“弄银子”,马士英把所有的理由都想尽了,一会儿对张三说大将军不北上是因为没有钱放赏;一会又对李四说不北上是没有粮草,接着又对赵六说没有军马。
  一直拖到现在,马士英终于给大将军筹备了大笔的银粮,甚至就连武昌那边的大军,也过来了两万人。
  今天终于要出征了?
  “本将军要亲率大兵赶赴京师勤王!”
  朱国强说着话,颇为感叹地说道。
  “江南各地‘爱国人士’的拳拳赤子之心,着实让本将军感动至极,值此国难之时,他们不惜毁家疏难,实在是让本将军感动至极,本将军最近两天就点兵北上勤王!”
  幸好在座的没有那些掏银子的士绅,要不是然他们肯定是哭都没眼泪,毕竟那银子真不是心甘情愿掏的,他们之所以愿意掏,说白了,不还是为了“送瘟神”,这也就是他们在心里想想而已,谁都不敢真的说出来。
  而马士英那张瘦长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些笑容。他这些日子为了勤王的事儿可是往来奔走,又是联络江南士林,又是在豪绅之中游说,劝他们出银子、出粮食。
  现在好了,大将军终于要出征了!
  “大将军准备何时出征?”
  马士英颇有些激动的问道。
  “兵贵神速,就最近两天吧!”
  说罢,朱国强扭头问道一旁的李大开。
  “皇求,你和闯贼交过手,对此可有什么建议?”
  李大开,字皇求,江西瀘邑桑溪里人,此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