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149章

这个大明太凶猛-第149章

小说: 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全无道理!”
  朱国强正色道。
  “《汉书·陈汤传》中记载“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你说,今天到底是我平虏军兵器精良,还是建奴兵器精良?”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汉军能吊打周边蛮族?那就是汉朝此时的军事装备和军事科技遥遥领先于周边,使得汉兵成为了强势吊打周边的存在。所谓的军事科技其实就是钢铁兵器。
  正是汉朝的武器优势与军事科技对汉军强悍的战斗力所带来的巨大保障,使得汉军所向披靡。而眼下的环境同样也是如此——平虏军的装备先进。
  “世子爷,这,当然是我平虏军兵器精度,只是臣以为,行军打仗,还是稳字为上!”
  “打仗确实应该求稳,可更关键的还是士气,为什么我平虏军士气旺盛?说白了就是因为我平虏军百战百胜,打出了士气,当年陈汤为什么敢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底气,更是士气……为什么官军很多时候,不敢与女真野战?不仅仅是因为女真悍勇,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所谓的‘女真满万不可敌’!……”
  其实,所谓的“女真满万不可敌”不过只是笑话罢了,或许他们野蛮,或许他们有那么几分蛮力。但是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不了解。
  就像辽民说的那样,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知奴虏什么样,就和怕鬼一样。一看见他们就长跪在地,伸长脖子等着被砍头。等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知道也不过就是人而已。
  其实也就是人。一样会流血,一样会死去。他们只不过是比汉人更加野蛮。
  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蛮之所以能够征服文明,正是因为他的野蛮,故意隐瞒他们可以不惜一切,可以是生命于无物。
  在冷兵器时代,这种野蛮就是他们战胜文明的唯一的依仗。
  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就像,汉代时,汉军通过武器上的优势可以以一敌五一样,现在这边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火器时代。
  如果不能以一敌五那可真是开玩笑了。毕竟,时代已经变了。
  大人啊,在这个时代,你只有被淘汰的份了。
  心里这么想着,盯着葛世振,朱国强的唇角轻扬。
  “其实,即便是现在,在我等连连败虏,让建奴损兵折将数万的情况下,即便是在我平虏军中,仍然也有很多人都相信所谓的‘女真满万不可敌’,不是因为女真真的满万不可敌,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前人说这话,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是……谁记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谁记得‘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
  接连如此反问之后,朱国强沉声说道。
  “往后,什么‘女真满万不可敌’,不过只是笑话而已,我要让世人看到何为‘汉军满万不可敌’!”
  世子爷的话,让葛世振的心头猛然一阵,在他还没有震惊中回过神来时,又听世子爷说道。
  “我准备以一营兵入朝鲜,夺取这里!”
  一营兵!
  不过才几千人啊!
  会不会太少了点了……不等葛世振说话,朱国强的唇角轻扬道。
  “满万不可敌,似乎多了点……”
  没错,好怕就是几千人也有些多了,但是恰到好处,毕竟,正好去建立这个心理优势。


第327章 东江残兵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对于任何一个曾于辽东军中效力的人来说,这句话就像是大山似的一直压在他们的心头。而对于已经年过的五十的许致远来说,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
  从萨尔浒之战兵败,再到辽东失陷,沦落深山,再后来逃入东江,再然后十几年沙场征战,几年前铁山陷落、皮岛失陷,他千多名下属、辽民,只能避进朝鲜的大山之中,过着名为盗匪,实为野人的生活。
  很多时候,为了一口粮食,一包盐,都要拼命,都要杀人。为了活下去,只能杀人。
  “啊……”
  一个朝鲜人的脑袋在苏三被砍飞上天,红色的血飞溅出来,就像是水龙里喷出来的水似的。他没有理会倒下的尸体,而是挥刀向另一个朝鲜人砍去,从他的眼中,苏三看到了惊恐和绝望。可即便是如此,他也没有心慈手软。
  在这里想要活下来就要心狠,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
  这群押粮车的朝鲜人压根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在弟兄们的砍杀下顿时四散逃去。
  人,跑得再快能跑过马吗?
  看着弟兄们骑马追过去,把他们砍翻在地,看着那些朝鲜人一一倒下时,许致远不想制止,他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想要复仇。
  三年前要不是朝鲜人给东虏引路,东虏又怎么可能攻破铁山,不是朝鲜的水师相助,东虏又怎么可能上得了皮岛?
  报仇!
  其实,真正的仇人是谁?
  这些朝鲜人不过只是一群背信弃义的家伙罢了,真正的仇人还是建奴,是东虏啊。
  抬头朝着北方看去时,许致远的目光冰冷。但目光中却有那么一丝无奈。无奈之余,他手握着长枪,枪底的铁尖扎在地上,而上面被布包裹着,布用红绳系着,他就这样握着它,在这一刻,他的心情似乎又平静了下来。
  总有一天一定会报仇的!
  一定会
  看着苏三他们回来时,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大当家的,这些朝鲜人可真不够砍的,这至少有一万石粮食,够咱们用上几个月的了……”
  策马奔来的苏三冲着大当家的喊道。
  哦……大当家的!
  是了,他不再是大明的千户了,而是山寨的大当家。铁山陷落的几年来,许致远带着他们,在大山里游走,天是帐篷,地是床。人倒下了,就砍几棵树把人烧成灰,然后随身带着,没人愿意丢下他们,丢了,他就成了异域的孤魂野鬼了,只有回到大明,才能不用再流浪。
  可身处异域,又怎么回得去呢?
  “好,回山寨吧!”
  说罢,他扬鞭打马便着山里走去,寨子就在山里头。弟兄们就跟在他的身后,骑着马,赶着粮车,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一万石粮食!足够寨子里的人吃上几个月了。
  其实,寨子里也种着田,即便是不抢,粮食也够大家吃的,但是,抢这些粮食的目的是要告诉那些背信弃义的朝鲜人,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
  几个时辰后,当他们来到山寨的时候,非但山寨前面是水田,就连两边的山上也都是梯田,田里不少朝鲜人在干着活,这些朝鲜人都是逃到山里的贱民,他们乐意在山寨里活着,在这里,没有人拿他们当贱民,而是拿他们是人。
  地里正在干活的朝鲜人,看到大当家的他们回来时,无不是纷纷在跪在田里,神情恭敬、态度谦卑,对于这一切,许致远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这个聚集着万余人的山寨中,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
  很快,女人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就在传遍了整个山寨,看着苏三老远就跳下马,朝着抱着孩子的女人跑去时,许致远笑了笑,这群先前杀起人来毫不眨眼的家伙,在这些弱不禁风的小女子面前,变得比绵羊还要温顺。
  可惜都是朝鲜女子啊!
  许致远的心里这么暗自嘀咕着,这些女子或许漂亮、温顺,但他们是大明天朝之人!怎么能以属国女子为正妻呢?
  其实,又有几个是明媒正娶的,有的甚至都是抢来的,像苏三的那个,好像就是某个衙门吏员的女儿。
  刚抢来时哭哭啼啼的,后来知道他们是天朝大兵时,就越发顺从了。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朝鲜人都是背信弃义的,虽然还有很多人心怀着天朝。
  “大当家的,平安道观察使派秘使来了。”
  这边刚进寨子,军师苏士林就走过来悄声禀报道。
  “哦?有什么事吗?”
  将马缰丢给朝鲜奴仆,许致远挑了下眉头,其实对于山寨的存在,至少平安道观察使是一直默许的,他的心里仍然念着神宗再造之恩,其实,不少朝鲜人也都念着大明的恩情。
  当然,许致远更愿意相信手中的刀子,如果没有手中的刀子,或许,他们也有可能沦为朝鲜人的奴仆,他就曾在朝鲜人的大院中救出过沦为奴仆的辽民。
  “东虏过江入朝了!”
  “什么!”
  猛然睁大眼睛,许致远的拳头紧握,东虏来了!这一瞬间,他整个人的都发生了变化。
  “听金明喜说,去年岁末,咱们大明官兵从海路入辽东,直捣黄龙夺了沈阳,烧了沈阳城,还把黄台吉的皇后给抢了,还印了《尝后图》四下散播……”
  眉飞色舞的苏士林提到《尝后图》时,更是一阵心驰神往,而许致远更是激动地说道。
  “散得好,尝得好,这下他黄台吉的脑袋可是变得绿油油的了……”
  大笑之余,许致远又问道。
  “那黄台吉为什么入朝?抢东西?这朝鲜不都是称臣了吗?”
  “大当家的,他们不仅抢了黄台吉还有东虏权贵的福晋,还顺手救了朝鲜质子,这就怪上朝鲜人不臣,让他们交出质子,让李王谢罪。”
  “哼哼,就是找个理由敲诈而已。”
  许致远哼了一声,这样的理由像他这种当土匪的用也就得了。没想到,他黄台吉居然也用这种理由可真够下三滥的。然后他说道。
  “那金明喜来是什么意思?”
  “是来向咱们求援的。”
  求援?
  “……我朝鲜上下无不感念当年神宗再造之恩,虽‘丙子胡乱’后,国君被迫臣胡,可心中又焉敢忘大明天朝……”
  看着跪在地上的金明喜,许致远并没有说话。金明喜来求救,是因为平安道观察使手中没有兵马,实行文人治军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只有汉城的军户轮流服役的营兵,至于地方上根本没有常备兵卒,现在黄台吉领兵过江,他们自然是无力应对。
  所以才想到他们,想到了他们这些流落在异域他乡的残兵散勇。
  “焉敢忘,要是不你们朝鲜人,东虏怎么可能破铁山,破皮岛!”
  大厅里立即有人大喝道。
  “大当家的,朝鲜人既然已经降清,他们的死活与我何干!”
  “是啊,大当家的,朝鲜人引狼入室,正好让他们尝尝引狼入室的滋味。”
  ……
  面对群情激愤的天朝大兵,金明喜再次磕头道。
  “千户大人,还请大人念我朝鲜服事天朝二百余载,义即君臣,恩犹父子,
  至诚事大的情份上,救我等一救。”
  面对金明喜的泣求,许致远的一直都沉默着,而厅中诸人却显得有些激动,他们并不愿意为朝鲜人卖命。
  可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家人报仇,都希望在死去之前能多杀哪怕一个东虏。
  抬起头来,看着厅中激动不已的众人,许致远反问道。
  “我们是什么人?”


第328章 世上本无英雄
  我们是什么人!
  ……
  大家当的发问,让众人无不是一愣。
  大当家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是……
  我们是什么人?
  如果我们是山贼,又何必留着腰牌。
  如果我们是土匪,又何必留着盔甲……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又何必心念着为家人报仇?
  “我许致远是大明东江镇千户,至死而不敢忘,尔等又是何人!”
  盯着大家伙许致远大声说到。
  “回千户,我等是大明东江镇兵卒!”
  我们不是山贼,不是土匪,我们是大明官军!是东江镇的兵卒!我们流落异乡,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杀虏!
  站起身来,许致远抿了抿嘴,然后盯着厅中的诸人说道。
  “我等身为东江镇官兵,若是任由东虏安然从眼前经过,又岂能对得起毛帅和沈军门还有东江弟兄们的在天之灵!只要我等一息尚存,东江镇就在,只要东江镇在,就不能任由东虏于咱们眼皮底下过去。告诉弟兄们,备上粮草,打东虏!”
  厅中众人无不是纷纷揖道。
  “诺!”
  说罢,众人就步出了大厅,而跪在地上的金明善则不断的磕头谢恩。
  “谢千户大人之恩,谢千户大人救援之恩……”
  “金明善,你回去吧,告诉你家观察使,就说——许朝鲜人背信,但不许我等不义,只要他有心抗虏,我必出兵相助。”
  “不知大人麾下有多少兵马可以出动?”
  金明善试探着问道
  “一千!”
  听到这个数字时,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不太自然,才一千啊。
  在金明善离开后,苏士林看着大当家,半晌才说道。
  “大当家的,此去……”
  “唯死尔!”
  “朝鲜人不一定会来!”
  之前他已经看到了金明善表情的异样。
  “我等是大明官军!”
  许致远显得有些固执。面对大当家的回答。他长叹一口气道。
  “那……我这就让人缝一面旗,就是死,也要让人家知道,咱们是什么人。”
  “不用缝!”
  许致远摇头说道。
  “就用原来咱们一直带着的那面旗!那面咱们从铁山带来的旗!”
  ……
  风,从远处刮来,许致远手里的依然握着那柄长枪,枪头上不像过去那样裹着布,扎着绳,而是展开了。
  这是一面旗,一面破旧的棋。风吹动着枪上的旗,这面破旧的旗随风摆动。
  史书上,汉官使臣于异域时都会持节,那是皇帝们发给外出的使臣的,苏武持节南望,而他没有节,只有这面旗,这面从铁山带来的旗。
  而这面旗,就是他和弟兄们心中的节!这几年,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会带着旗,小心翼翼的把它裹在枪上,今天终于展开了。
  朝着大明的方向远远的看了一眼,再次回头时许致远默默问道。
  “朝鲜人呢?”
  “启禀千户,没来!”
  ……
  轻应一声,许致远没说话,果然是不可信啊。他朝着左右看去,苏三他们都骑在马上,手持骑枪,谁都没有说话。
  “弟兄们……”
  “千户,我等皆是辽东东江兵,持炒米一升,可支十许日,杀虏杀奴实是本份,今个就当是还朝鲜人了!”
  “什么是还朝鲜人,咱们是为了大明,今天非要让东虏,再尝尝咱们东江兵的厉害!”
  弟兄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让许致远笑了笑了,他的手握着枪杆,感受着上面的旗。
  这面旗是许致远从铁山的死人堆里带出来的旗帜,被火烧过,被刀砍过,被箭射过的旗,那是曾经浸透了弟兄们的鲜血的旗帜,那是在弟兄们的尸骨上飘扬起来的旗帜。
  “只要天上的烈日当空,皓空当月,那咱们大明的旗就会在!”
  旗在,我们也在,如此又何必计较朝鲜人是否背信弃义呢?他们来不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旗在。
  ……
  两根烟柱从远方的山顶上缓缓升起,这是派出的哨探点燃了山顶上的狼烟,一根烟柱是一千,两根呢?
  肯定是两千朝上了!
  打吗?
  当然要打!
  “军……”
  原本想喊军师的许致远,话到嘴边还是改口说道。
  “你领陈粮多他们去咱们之前选好的地方,然后一切按计划行事……”
  一一部署之后,许致远看着周围的两百多弟兄,他们无一例外的一手持枪,一手牵着马缰,就那样静静的站着。
  “先喂喂马,今个有场硬仗要打……”
  吩咐一声后,将枪猛的扎在地上,然后许致远就取下了马鞍旁的粮袋,抓出一把麦子喂起了马,马慢慢地用舌头把草舔进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