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皇上。”糜妃顿时露出笑容。
赵恒这时看起了奏折,看到赵煦提到准以燕郡商行皇商地位时皱了皱眉头,看到海贸权,建立燕州水师时眉头皱的更深了。
但到后面,看到他说要运送一批火炮献与他时,他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燕王能在燕关退敌,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火炮。
所以,他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就惦记上了。
甚至一度想让燕王将火炮的铸造之法交出。
不过他后来一细想,就打消了这个主意。
道理很简单,当下的朝堂到处都是势族的人。
他从燕王手中要来火炮铸造的工艺,岂不是等于拱手让给了势族?
这样,他岂不是便宜了势族,好东西自然要先给他的禁军。
所以一番深思后,他不要铸造之术。
但燕王必须给禁军供应火炮。
现在燕王既然如此识趣,那他似乎也不能驳了燕王的面子。
毕竟燕王提的要求不过分。
只说皇商地位倒是好说,这海贸权只怕不见得势族们不会松口。
第二百二十四章 梁家的秘密
“皇上,不可!”
金銮殿上,梁开面色涨红。
今日早朝,赵恒提出两件事。
第一赐予燕郡商行皇商地位,第二准许燕王进行海贸。
窦唯脸色阴沉。
那日酒宴,他刚刚联合势族在商贸上给燕王穿小鞋。
现在燕王便准备还击了,毕竟这两点都是针对商贸的。
不过赐予燕王皇商地位,他们无法阻止赵恒。
皇商,皇商,本就是皇家一句话的事。
但海贸这件事,他却不能让燕王如意。
于是他道:“皇上,海上海寇猖獗,屡屡侵犯沿海,臣担心燕王出海不但无益,反倒会引来海寇的袭击,燕州本就面临西凉和北狄的威胁,再添一海寇,岂不是毫无益处。”
“正是,禁海乃是皇家祖训,祖训不可违啊,皇上。”韩铮出列。
在遏制燕王这件事上,目前除了马家态度模糊,其他七家俱都一条心。
他自然也要帮梁开一把。
窦唯和韩铮先后帮自己说话,梁开舒了口气。
海贸是梁家的命根子,他怎会允许燕王来插一手。
赵恒神色淡定,他早就料到势族们会反对。
事实上。
只要是涉及燕王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反对。
“非也,海可禁,自然可开,皇家祖训何曾说过永不开海?”这时一个官员出列。
窦唯看向官员,眉头皱了起来。
他不是别人,却是燕王舅舅,国舅糜珩。
现在,他可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看了眼梁开,他继续道:“而且燕王能打败北狄人,区区海寇还能打不过?以臣之见,是你梁家想要独占海贸,损公肥私吧。”
“胡说八道,你有何证据,不要血口喷人。”梁开闻言大怒。
望向赵恒,他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皇上,这些年梁家对皇上忠心耿耿,从无二心,奇珍异宝进献无数,请皇上明察。”
赵恒听了,心里顿时一软。
这些年八大势族中,似乎梁家对自己最好。
“皇上,燕州大乱之后,一片糜烂,燕王殿下所求商贸之事不过赚些银子维系燕州运转。”马源见赵恒的表情不对,立刻提醒。
赵恒微微点头,神色又坚定起来。
相对而言,还是燕州最为重要。
再者梁家独占海贸这么多年,真以为这大颂之海是他梁家的不成。
怎么不能允许燕王出海。
不过梁家毕竟对他不错,他也不想彻底得罪梁家。
于是道:“这样,燕王马上要送一批火炮过来,浙州常年受海寇侵犯,朕就送两门给你们梁家御敌,如何?”
“啊?”梁开突然怔住。
不仅是梁开,即便是窦唯,韩铮等人也俱都呆住了。
现在朝中讨论最多的便是火炮。
听到来自关于火炮的各种传闻,他心里早就痒痒了。
这些日子更是在朝堂上向赵恒提出派出匠人去燕州学习火炮铸造之法,不过却被赵恒无视。
“如何?”赵煦很满意梁开的反应。
对他来说,这火炮无疑是皇家独有的宝贝了。
梁开拧着眉头,没有说话。
窦唯扫了眼梁开,若有所思。
他一直怀疑梁开了解火炮的事。
那日他故意试探,但没有结果,这次他到时要趁机逼梁开一下。
“皇上,容臣想想。”梁开说道。
窦唯和韩铮对视一眼,窦唯道:“皇上,臣等也对燕王之火炮敬仰已久,望皇上不要厚此薄彼。”
他故意显示想要了,事实是他也的确想要。
只是若能梁开手中获得,总比从燕州手里获得要好得多。
“这个……”赵恒做出为难的样子。
他倒不是装大方,而是折子上燕王对自己的火炮铸造之法十分自信。
断言其他家即便仿造也无法达到他送来的火炮的水准。
想到这个,他才心生一计,拿这个堵住势族的嘴。
毕竟他们若是在这件事上死缠烂打还是很烦的。
而且,只要燕王的火炮送到京师。
他们肯定会想法设法接触到。
送与不送,也没多少区别。
“这样吧,朕也回去想几日,再议。”赵恒故意拿捏他们。
说完,令官员散朝。
待赵恒离去,窦唯来到梁开身边,说道:“梁尚书,怎么两门火炮就让你魂不守舍的?”
梁开一直在想事情,回过神来,他道:“有件事,我倒不是说谎,海上之危险不输于北狄之南侵,这些年我梁家虽在海贸上收获颇丰,但在于海寇的战斗中也折损颇多,甚至遇到过装载火炮的战舰。”
“面对这些威胁,我梁家的确从海上寻购了些火炮保驾护航,也仿造出一批火炮,只是效果却不知与燕王的火炮相比如何。”
“哼,你们梁家的小心眼可真多,你们果然有火炮。”窦唯怒道。
见窦唯不悦,梁开道:“窦宰相莫生气,自那日起我想了许多,会把火炮铸造之术与诸位分享的,不过这海贸权的事还望诸位帮忙。”
“哈哈哈,这好说。”韩铮毫不掩饰喜悦,“如果能得到火炮铸造之法,这就是件小事。”
燕关一战,可震惊了所有人,谁不想得到火炮。
只是和窦唯一样,他没想到梁家藏了这么深。
窦唯又看向范行伦等人,见他们个个兴奋,显然是对梁开的建议很感兴趣。
而且他们拿商贸之事做文章,本就有逼迫燕王交出铸炮之法的意思。
既然梁家有火炮,这商贸之权便可拿来与要挟燕王,换取其他东西了。
他们是两面得利。
想到这,他说道:“既然如此,下次上朝,我们便齐心协力。”
梁开闻言,大喜过望,他道:“既然燕王有了火炮,我梁家的火炮也就不必瞒着了,就大大方方让燕王知道,如此,他便不会把自己的火炮当宝贝一样秘不示人,等他拿出来,我们且比一比,谁的火炮厉害。”
众人纷纷点头,但他们看出梁开似乎对自己仿造的火炮有些不自信。
如此,倒还是要见识一下燕王的火炮。
对他们而言,他不希望燕王独占火炮,同样也不希望梁家独占火炮。
两家竞争,他们方有利可图。
定下了这件事,他们纷纷离去。
又过了六七日,这一日赵恒再次令百官早朝。
自从燕关安稳后,赵恒再次恢复了以前那样,想起来便早朝,想不起来便不早朝。
百官早已习惯。
不过,当他们来到朝堂后却得到了一个让他惊骇不已的消息。
北狄使节昨夜到了。
正在他们震惊之余,三个北狄人走上大殿,将国书呈上。
龙椅上,赵恒面色阴沉。
昨夜他得知北狄使节的目的一整夜没有睡着。
很显然,这次北疆的麻烦大了。
台阶下,窦唯一脸的颓然。
昨夜赵恒就把他召入宫中去商议此事了。
北狄前来目的不纯,他不敢在这件事里胡来。
否则一个不好,大颂将有灭国之危。
他相信朝堂所有官员都是一样的想法。
第二百二十六章 荒唐君臣
“大颂皇帝,这次奉可汗之命前来,我们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消息,西凉在我北狄数年的征讨之下,终于选择了臣服,西凉单于慕容昊今后将一切听从可汗号令。”
百官俱都到位,铁木塔微微弯腰,并不行跪拜之礼。
这次的北狄使节正是以他为首。
但此行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在定下了威胁大颂除掉燕王换取停战之后,他主动要求前来大颂。
一来是为了给自己积累声望,将来争夺汗位时多点筹码。
第二则是为了亲眼见识大颂的实力。
从燕州来到金陵,他先是看到凋敝的燕州。
观察中,他发现燕州的百姓虽贫苦,但似乎有一种独特的精神。
这股精神就像是被焚烧过的土地上,执着长出的嫩芽。
出了燕州,越往南越富庶。
但是这种富庶之下的百姓和官员却沉浸于安乐。
而到了金陵,他委实被大颂皇城的繁华富丽震撼到了。
只是这里的人却更是醉生梦死了,甚至守卫士兵都斜跨地倚在洞门里,忘记了自己盘查的职责。
这在北狄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目睹这一切,他的野心如藤蔓一般疯狂生长。
他意识到,北狄南下唯一的障碍便是燕关,便是燕王。
只要燕王死了,大颂在北狄面前将如婴儿一般不堪一击。
所以,一旦他们的计策成功,大颂杀掉燕王,他们便会发起全面的战争。
因为那时他们将再无一丝顾忌。
赵恒端坐在龙椅上,原本他的脊背挺拔着,以彰显自己的帝王威严。
尽管昨夜他就知道从接待北狄使节的鸿胪寺官员口中得知了此事。
现在又听了一遍,他还是心中一颤。
他清楚,北狄使节这是故意说给大臣们听的。
果然,北狄使节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瞬间安静的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随即,爆发出激烈的议论声。
“这,这到底是真是假?”韩铮望向窦唯。
除了燕州,就是齐州距离燕关最近了,他自然十分紧张。
窦唯轻轻点点头,昨夜赵恒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韩铮顿时面色苍白,汗如雨下。
“这西凉就让大颂头疼了,现在西凉臣服了北狄,岂不是如虎添翼。”一个大臣嘴唇不断哆嗦。
“怎么会这样,如此一来,北狄岂不是能一心攻打我大颂了?”又一个大臣如丧考妣。
“可不是,以前三国之间怎么都是相互制衡,现在变成两个不死不休了,这可如何是好。”
……
大臣们的慌乱被铁木塔看在眼中,他露出得意之色。
现在,他不由佩服起自己的父亲。
或许这次真的吓唬吓唬大颂皇帝,达到杀掉燕王的目的。
“一群鼠辈!”就在这时,杨丰怒喝一声,“西凉臣服他北狄又如何?难道因此就要畏惧北狄,将大颂江山拱手相让吗?燕王刚在燕关击败北狄,壮了我大颂国威,现在朝堂上你们却如此懦弱,简直可笑。”
“皇上,北狄和大颂早晚一战,怕有什么用,他们要打,奉陪便是。”墨宽附和道。
铁木塔闻言皱了皱眉头,望向二人。
二人同样怒目而视。
赵恒捂着额头,他一夜未睡,大臣们的争吵更是让他一阵烦躁。
对西凉臣服北狄的恐惧和对北狄的痛恨在他心里不断交织。
斜眼望向铁木塔,他决定还是先问问其前来的目的,“这是北狄与西凉的事,与我大颂何干,还是说说前来金陵所为何事?”
“可汗不愿两国再生战火,生灵涂炭,只要你们肯将燕王交给我们北狄做质子,便两国相安无事,否则我们北狄将与你们大颂全面开战!”铁木塔仰着头,神态傲慢。
“放肆!燕王乃我大颂皇子,怎可交给你们当人质!”马源指向铁木塔,高声怒斥。
接着他转向赵恒,“皇上,北狄太过无礼,当将他们的使节驱赶出金陵。”
说完,他望向其他大臣。
除了杨丰,墨宽,糜衍等人一小部分大臣义愤填庸之外。
其他的大臣此刻却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见状,他心中一惊。
他又仔细打量赵恒的表情,竟然发现赵恒没有一丝愤怒,竟然也似在衡量利弊。
这时,一阵寒意顿时从他的脚底升上头顶。
铁木塔同样在观察赵恒和大颂朝臣。
见有希望,他又道:“除此之外,我北狄还愿意给大颂八万匹战马!”
“皇上,臣以为还是大颂江山为重,而且历史上为了两国和平安泰,派遣皇子到敌国为质子的事也是有的。”这时韩铮突然开口。
势族中,当属他最畏惧北狄入关。
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燕王入质北狄,他便能恳请皇帝将二皇子封到燕州,白白得了燕王的兵马,财富和封土。
燕州从此便是他韩家的了。
“无耻之尤,没想到这样的话竟然出自大颂堂堂尚书之口。”糜衍因为愤怒而涨红了脸,他道:“皇上,北狄言而无信,不能上这个当,燕王一旦到了北狄,岂能活着。”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臣以为,北狄正是畏惧燕王,所以拿西凉臣服之事要挟皇上,实则为了除掉燕王,一旦皇上答应,不说燕王会不会反,他的部将定不会答应,一旦北四郡大乱,反倒给了北狄可乘之机!”
赵恒一直低头沉思,韩铮之言更令他有些心动。
毕竟如果不交燕王,接下来只怕大颂将永无宁日了。
若北狄入关,国土沦丧,他便要成为亡国之君。
但糜衍这句话点醒了他。
燕王不同是其他在京师的皇子,只需派些禁军便能拿下。
而是有封土,有军队的实权藩王。
答应了北狄,无异于逼反燕王。
这燕王凭一己之力击败袁家,若真乱起来,怕是个大麻烦。
再者,正如糜衍所说,或许北狄正是畏惧燕王,才行此计。
想到这,他道:“燕王乃我大颂皇子,交给你们为质子,朕有何颜面对大颂百姓,若你们为此而来,还是立刻回去吧。”
铁木塔冷笑两声,“大颂皇帝,你可想好了,我回到草原之后,北狄的大军便会踏碎你们的河山。”
说罢,铁木塔转身就要走。
“慢!”窦唯立刻叫住铁木塔。
向赵恒行了一礼,他说道:“皇上担心的不过是燕王造反而已,不如以省亲之名,令其进京,再让禁军拿下,何必为了一皇子,葬送大颂江山。”
“这……”赵恒坚定的决心又动摇起来,似乎这也是一个办法。
“至于其部将兵马,没了燕王这个主心骨,必然内乱,朝廷只需许以高官厚禄,便可收服,无需担忧。”窦唯继续道。
对他来说,最不希望与北狄全面战争。
因为,包括他和所有势族畏惧北狄如虎。
根本没有信心同北狄交战。
与其如此,不如付出些条件同北狄换取和平安泰,过自己悠闲舒适的日子。
以前,他们对付袁立,维持燕州稳定,是为了把北狄挡在关外。
现在又令袁立制衡燕王,维持燕州稳定,同时是为了挡住北狄。
如今西凉臣服了北狄,等于大颂从东到西漫长的边疆俱都在北狄的威胁之下。
交出燕王若能换来长久的安泰,他和势族们自然极力赞成。
至于燕州北四郡,令其他皇子执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