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57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57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刚的眼睛微微一亮,他一拍手,笑道:“对呀,燕王虽立的大功,但朝中没人替他说话,不如我替他请功,这样一来,他便会记得我的好处。”
    “极是,极是。”八皇子说道,“反正父皇肯定会赏赐燕王的,不如我们就顺水推舟,助他一番,也就费些嘴皮子而已。”
    赵刚点了点头,决定朝议的时候见机行事。
    他正想着,忽然看见三皇子向他的父皇走去。
    他立刻拉着八皇子,也跟着过去了。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在父皇谆谆教诲下,九弟终取得大捷,扬我大颂国威。”三皇子赵幕来到赵恒面前躬身行礼。
    在人群中的时候,他的舅舅窦唯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过来。
    领会了他舅舅的意思,他立刻上前向他的父皇表示祝贺。
    众多大臣和勋贵的到来,让赵恒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负手立于囚车前,静待他们的恭维。
    赵幕将燕王取得大胜的功劳全部归于他,令他十分自得。
    他说的对呀,燕王是他的儿子。
    燕王的胜利不就是他这位父亲的胜利吗?
    想到这里,他越发心情舒畅,甚至有点开始想念燕王了。
    在京师,皇子们斗来斗去,每天惹出来的事情让他心烦意乱。
    这么一对比下来,还是在燕州为大颂镇守边疆的燕王来得更加让他欣慰。
    点了点头,他说道:“这就对了,燕王无论怎么说都是朕的儿子,是你们的弟弟,身为皇家一员,你们当同心协力,扬我皇家威仪。”
    “是,父皇。”赵幕神色恭谨,“前不久儿臣还派人去了燕郡,探望九弟……”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刚忽然挤了过来,“父皇,儿臣也派人去了燕郡,身为长兄,儿臣一直很关爱诸位皇弟。”
    赵恒今天的心情格外的不错,若是以前,他定会瞪这个没出息的废太子一眼。
    笑了两声,他道:“这就对了,皇家一体,有燕王在燕州坐镇,你们在京师也能活得安心一些。”
    三皇子和赵刚同时点了点头。
    这时候,官员们围拢过来,纷纷向赵恒恭贺,“吾皇万岁”的声音不绝于耳。
    赵恒分外得意。
    面对众多大臣,他说道:“今日只是为了让诸位爱卿前来一观燕州战果,明日早朝,朕再与诸位臣工商议赏赐之事。”
    “是,皇上。”大臣们道。
    现在他们已经无话可说了,库图已经带到。
    他们再也找不出其他的理由阻拦对燕王的赏赐。
    ……
    茫茫草原。
    一对骑兵顶着风雪艰难前行。
    每年十月,南方尚在金秋,但草原的更北的地方便会飘起雪花。
    而随着北狄疆土的拓展,他们领土上的苦寒之地越来越广袤。
    “到了,前面就是可汗的营帐。”领头的骑兵望着山丘下茫茫白雪中的一片帐篷。
    扬起马鞭,他们催马向营帐而去。
    “你们是什么人?”
    他们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外围骑兵的警惕。
    一队骑兵上前,将他们拦了下来。
    当看清骑兵的容貌后,阻拦的骑兵首领道:“恩科,你怎么来了这里。”
    恩科道:“这次的秋狩,我的父王上了当,被大颂的燕王抓去了,我不得不来汗庭寻求可汗的帮助。”
    “什么,九王被大颂抓去了?”骑兵首领惊呼一声,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道:“你跟我来吧。”
    恩科点了点头,随着骑兵向一座金色的帐篷而去。
    在帐篷外等待了一会儿,他被允许进入。
    “伟大的可汗。”进入帐篷内,恩科看见一个五十多岁,面容肃穆,眼睛如同猎鹰一样的男子端坐在黑色熊皮上。
    他赶紧上前跪下亲吻男子的鞋面,他正是可汗穆勒洪真。
    “起来吧,我的恩科侄子。”穆勒洪真的脸上带着压抑的怒色,“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你的父亲怎么会落入大颂人的手中。”
    恩科于是把秋狩的事详细地说了出来。
    “哼,他总是这么自大,我以前常常告诉他可以轻视大颂人,但是打仗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傲慢,这完全是他的错。”
    恩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免得冒犯可汗。
    这位可汗虽然是自己的父亲的哥哥,是他的叔父。
    但却是草原上不可触犯的可汗。
    虽然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但他依然要像臣子一样恭敬。
    “父亲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但现在黑铁王帐失去了自己的王,每个人的心都像悬着的石头。”恩科说道。
    他知道自己父亲被俘虏的事过于丢脸。
    但他还是想尽力救他。
    穆勒洪真打量着恩科,他道:“即便他能从大颂回来,也没有资格做王了,今后只会被草原上的人嗤笑,如果他不是我的弟弟,我根本不会去管他。”
    恩科的头低了下来,他能感受出可汗的愤怒。
    但是可汗同时也答应了他,会救他的父亲。
    “黑铁王帐暂时由你来统领吧,恩科,你的勇猛在汗庭也有人传颂,你父亲的耻辱,希望你能用大颂人的鲜血来为他洗刷。”
    “谢谢伟大的可汗,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会用大颂人的头颅堆砌出草原上最高的祭坛。”恩科咬着牙说道。
    得知他的父亲被俘虏后,他感到极为羞辱。
    如果不是他母亲的哀求,他不会前来汗庭求助可汗。
    在他看来,荣誉重于一切,即便他的父亲也不该苟活。
    穆勒洪真赞赏地点了点头,草原上剿除叛乱的战争基本结束。
    下一步,便是南下。
    但他没想到三个月前一只从极北之地而来的敌人袭击了汗庭西北面的一座重镇。
    这些敌人被当地吐人称为“吃人的恶魔”。
    他们洗劫部落,甚至吃掉了部落中的人充饥。
    以往,只有他们北狄人吃大颂人,什么时候北狄人也被别人吃过。
    这件事让他不得不把南下的计划再次搁浅。
    但是,这不影响他威胁大颂皇帝,让他交还他的弟弟。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朝堂争论
    破晓时分。
    一声鸡鸣打破了京师的宁静。
    卯时,大臣穿戴整齐,沿着通往皇城的御街向皇宫走去。
    路上,官员们三三两两走在一起,口中议论的都是九皇子燕王。
    十余年来,九皇子诸位皇子中是不起眼的。
    不起眼到大臣们几乎要把他遗忘了。
    没想到自九皇子去了燕州之后,燕王赵煦的名字在京师被频繁提起。
    一开始官员们讨论的还只是来自燕郡的夏冰,美酒。
    再后来则是军需单。
    而现在,燕王的名字更是响彻京师。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无人不晓燕王在燕州的事迹。
    燕王大败北狄人,更是被民间的好事者编成了故事,于街头巷尾传颂。
    只是在他们看来,燕王赢了一个小小的秋狩本不是什么大事。
    但奈何近些年,大颂年年兵事不利,输多赢少。
    而与北狄人的战争中,这样的胜利更是几乎没有。
    所以,燕王的功绩传到京师才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
    当然,这也有燕王抓住库图的原因。
    “王兄,你可探听到什么风声?若是皇上决定重赏燕王,我们该如何说?”三个官员并排而行,中间一人说道。
    “宫里传来的消息,皇上非常高兴,据说昨晚还去了糜贵人的寝殿。”王姓官员说道。
    “已经不是糜贵人了,现在是糜妃。”左侧官员说道。
    “真的,假的?”中间的官员惊讶。
    “这还有假,晚膳过后皇上就下了旨意。”左侧官员轻轻摇了摇头。
    贵人和嫔妃之间差可不是一点半点。
    直接将贵人晋升成了妃,可见皇上现在对燕王的重视。
    毕竟在宫中不是母凭子贵,就是子凭母贵。
    现在的燕王,已经不是那个在京师被其他皇子整日欺凌的懦弱皇子了。
    而官员们也应该擦亮眼睛,重新审视一下这位燕王。
    “既然如此,咱们就顺水推舟,反正皇上估计已经定下了封赏之事,在朝堂上反对,既得罪了皇上,也会得罪燕王。”中间的官员说道。
    其他两人点了点头,对他们而言,在巢中最重要的便是明哲保身,尽量谁也不得罪。
    三人身后,一个官员独自而行。
    他的名字叫袁航,官居户部侍郎。
    燕州袁家正是他的本族,这些年为了让他在朝中为官,人家可是在朝中打点了不少官员。
    所以对他而言,阎王这件事令他十分的不快。
    毕竟袁家受损,他的利益同样受损。
    据说,燕王还上了个折子弹劾袁立。
    这次早朝,即便不能阻止皇上封赏燕王,他也要驳斥燕王的奏章,维护袁家利益。
    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二皇子和六皇子,心中稍安。
    因为他们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入了皇城,官员们陆续来到弘光殿。
    这是大颂早朝的殿宇。
    当所有人抵达后,殿监绕向殿后,请皇帝临朝。
    不多时,赵恒在梁成的侍奉下抵达了弘光殿。
    在龙椅上坐下,赵恒扫了眼官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臣们立刻高呼起来。
    赵恒点了点头,他已经许久没有上朝了。
    平时,朝廷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俱都有窦唯处理。
    他不过看一看批点过的折子而已。
    如果不是要事,他甚至看也不看,直接让六部施行。
    今日,他之所以亲临朝堂,为的还是燕王之事。
    这些年皇家的权威日益衰落,帝王的权柄蒙尘。
    他虽不爱理政,但也清楚长此以往,皇家终将沦为傀儡。
    只是面对大颂隐隐割据一方的势族,日渐衰落的皇家军力,他也毫无办法。
    但现在燕王这一战给皇家打出了脸面。
    他自然要借此事向这些势族显摆显摆。
    “北狄秋狩的事,朝中已经讨论了几日,现在燕王将库图送来了,关于俘虏之事,再无异议了吧。”赵恒缓缓说道。
    “本就没有异议,不过是有些人见不得燕王的好,处处阻拦而已。”大皇子赵刚抢着说道。
    边说,他边看向二皇子和六皇子。
    他之所以被废,可有这两人的功劳。
    所以在燕王这件事上,他一开始就和他们反着来的。
    “的确父皇,燕王的功劳人所共睹,不可抹杀。”三皇子说道,他恨自己没有抢先,失了先机。
    赵恒满意地点了点头,“诸位臣工呢?”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有出言反对的。
    库图人都送到了,他们再胡搅蛮缠,那就是在找不自在了。
    “既然如此,燕王立此奇功,当重重赏他便是。”赵恒道,接着他脸色突然严肃起来,不过在此之前,燕王的奏折也当让诸位臣工看看。
    说罢,他示意梁成。
    梁成捧着奏折来到阶下,一一展示大臣们看。
    顿时,朝中响起嘈杂的议论之声。
    “袁立竟如此胆大妄为,令他坐镇燕州,实乃令人难以心安。”
    “没想到燕郡如此凶险,短短数月,燕王竟被刺杀两次。”
    “能在这虎狼之地立身,这燕王真是有几分本事。”
    “空口无凭,燕王若是拿不出实证,那便是诬陷忠臣。”
    “那张康本就是北狄细作,他的话如何信的,说不得是他故意谋害袁州牧。”
    “……”
    一声声议论传到赵恒的耳朵中。
    赵恒微微露出笑容。
    上朝之前,他便猜出朝中们会这么说。
    不过燕王的确没有实证,只凭几个人的口供的确难以给袁立定罪。
    但他拿出奏折,却不是为了给袁立定罪。
    只是让大臣们清楚袁家在燕州的作为。
    为他接下来的封赏铺路,赢得更多的支持。
    “父皇,只凭一张罪状,燕王奏折怕难以服众,袁州牧这些年在燕州兢兢业业,为朝廷呕心沥血,他的功绩,岂是几句话就能污蔑的。”六皇子看完奏折和罪状,气的胸口剧烈起伏。
    不顾二皇子阻拦,出言驳斥。
    袁航见六皇子出声,他出列道:“皇上,六皇子所言极是,若是燕王能拿出袁州牧与张康暗害他的书信往来,尚能给袁州牧定罪,只凭几句话实难服众。”
    他说完,又有八个官员出列纷纷驳斥。
    “袁家近年在燕州的累累恶行众所周知,难道仅凭几句没有实证便可作壁上观,要臣说,燕王没必要说袁州牧的坏话,只是被逼迫的紧了,无奈之下出此言而已。”
    这时,一个紫袍大臣出列,厉声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郡之土
    “马御史此言和燕王一样,怕也是空口无凭吧。”
    袁航横了官员一眼,毫无惧色。
    此人乃是秦州马家人,名为马源。
    在御史台担任御史一职,一向直言敢谏,人送外号“刀子嘴。”
    皇帝赵恒因沉湎酒色,常被他说教。
    有时赵恒的銮驾碰到他,便绕着走,免得又被聒噪。
    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本族马家同样不偏袒,骂的时候比骂其他势族还狠。
    正因此,他和自己哥哥的秦州州牧马翰关系一直都不和睦。
    赵恒见马源下场,顿时一喜。
    若是平时马源出列,他一定头疼。
    但马源为他痛斥袁家,这就暗合了他的心意。
    “言官自古望风奏闻,何须实证,如果袁侍郎想要实证,朝廷可派人前往燕郡和范阳查案,定能查出实证。”马源逼视袁航,扬起头。
    袁航一阵憋闷。
    言官这群人最受百官讨厌,但也最受百官尊敬。
    讨厌在于言官有权利根据道听途说就弹劾大臣。
    尊敬在于言官敢于直言,帝王面前不改本色。
    因此,多有言官因惹怒帝王被杖毙。
    马源这么说,他的确只能受着。
    更重要的是,他心虚,如果朝廷动真格的,真的调查此事,还是对袁家不利。
    六皇子听了,也立刻闭了嘴。
    他只是想维护自己的舅舅,但若闹大了,于他不利。
    赵恒见状,心中大乐。
    他心知袁家难以撼动,即便拿下了袁立,下个上任的燕州州牧依旧是袁家人,或是袁家的亲信。
    因为在范阳,没有袁家的支持就做不了州牧。
    与其如此,不如借着此事吓唬袁家一番,实在暗中割袁家的肉。
    于是他道:“此事暂且压下不提,还是先说说对燕王的封赏吧。”
    他这么说,就是在告诉袁家一方的官员,袁立暗害燕王这件事他握在手中了。
    查还是不查只在他一念之间。
    如果你们继续不识好歹,那就让你们难看了。
    顿了下,他正色道:“当初燕王前往燕州,朕本欲将两个郡封给他,只因其当时患了脑疾,无法执掌如此大的封土,现在他既立此功劳,便将另外一郡补给他吧。”
    六皇子闻言,脸色大变,袁航更是冷汗从背后冒了出来。
    皇上这是在割袁家的肉啊。
    只是,他们又反驳不得,一来袁家因奏折成了众矢之的。
    其二,皇家有权在任何土地上分封皇子。
    谁也无权阻拦。
    “父皇圣明。”赵刚再次抢说,“燕王以一郡之地尚可痛击北狄,若有两郡,北狄再难入寇燕州,再有墨将军扼守燕关,燕州安矣。”
    “既是本就属于燕王的封土,给他也是应当。”三皇子说道。
    他已经从舅舅口中得知了皇上的意思。
    而且皇上将燕王的母亲从贵人一夜间晋为妃,也足以看出他额想法。
    他要用燕王在燕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削弱袁家在燕州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