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第302章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02章

小说: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转身,望向二人,“你们在本王危难之中,一直不离不弃,尽心尽力,将来,本王会给你们二人留个位置。”
    凤儿和鸾儿对视一眼,鸾儿道:“殿下切不可强行为之,否则王妃不称意,我和姐姐都会心中不安,与其如此,倒不如一直作为殿下的婢女,倒是轻松自在。”
    赵煦无奈地笑了笑。
    当下,他为大颂摄政王,赵恒之后,他就是大颂的皇帝。
    到时候不必他说,身为皇后的杨素素也会为他张罗选秀。
    虽说,他不会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定几个妃子还是可以的。
    对大颂三妻四妾这个封建传统,他没有反对。
    这倒不是出于男人的私心,而是为大颂的未来考虑。
    由于这些年来的内忧外患,北狄的入侵,势族的压迫。
    大颂男子的数量是少于女子数量的。
    经过这次内战,大颂的青壮定然会再次减少。
    如果盲目推行一夫一妻,将会限制大颂人口的增长。
    而他可是需要大量人口移民到将来占领的土地上的,就如不列颠移民美洲。
    否则打下的一片片白地,最终无法守住。
    所以,他不仅不会限制三妻四妾,还会鼓励百姓生育,使劲的生,拼命的生。


第七百二十九章 佳人如期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煦的婚期渐渐到了。
    燕王大婚,这个消息传出,几乎让整个燕城沸腾起来。
    成婚这日,无数的燕州百姓涌上街头,想要沾些喜气。
    燕王主政燕州这些年,驱逐了北狄,让他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现在家家有田,一改穷困潦倒,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甚至还有闲钱在酒楼点上几碟小菜,温上一壶酒。
    随着新政的推出,他们自家的子弟还能够免费前往公孰学习,将来参与官考,为官为将。
    而这些,是他们以前敢都不敢想的。
    简直如同天翻地覆。
    也正是因此,他们对燕王极为拥护,若谁说一句燕王的不好,被百姓听见了,挨一顿揍那是轻的。
    所以,燕王要成婚了,这比他们自家子弟结婚还要高兴。
    而有些人听说王妃是翼国公的孙女,当即便吓得尿了裤子。
    翼国公卖豆腐那会儿,可是有不少人曾经打过杨素素的主意。
    现在想起来,他们怕呀。
    百姓们欢天喜地的同时。
    翼国公府被挤的水泄不通。
    往来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
    这些人中有官员,有皇族,有商贾,也有将领,一部分是从金陵来的,与杨家相熟。
    也有燕州的将领和官员,比如刘福,常威,以及赶回来的墨羽。
    他们提着礼物,嘴上不停道贺。
    杨震和杨丰二人在门前迎客,笑得合不拢嘴。
    这次大婚,给他们杨家挣足了脸面。
    府内。
    杨素素穿红色婚服,头戴霞冠,对着镜子正在梳妆。
    此刻,她美目流转,双颊微红。
    想到马上就要上轿前往王府,心中一阵羞涩。
    正在这时,一阵悠扬的乐声隐隐传来。
    他身边两个婢女对视一眼,轻轻一笑给杨素素盖上了盖头。
    不多时,礼部官员到了翼国公府。
    向杨震和杨丰道喜,又让杨丰父子进行了一些起轿前的婚礼,方恭请一声,“请王妃上轿。”
    在两个婢女的搀扶下,杨素素走出闺房,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登上府外的红花八抬大轿。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礼部官员到了声“起轿。”
    轿夫抬起轿子,向王府方向而去。
    这时,常威刘福等人也跟着过去了。
    他们闹过了翼国公府,又得去闹王府去。
    杨丰和望向渐渐远去的队伍,忽然擦了擦眼泪,“没了素素,这府内要冷清许多了,哎……”
    杨震道:“爹,不是还有我陪着你吗?”
    “你?”杨丰打量了眼杨震,“你该滚哪儿去,滚哪儿去,看你就烦。”
    说罢,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回了府邸。
    留下一脸郁闷的杨震。
    与此同时。
    王府。
    赵恒和糜妃今日一早便到了这里。
    现在二人正在会客堂等候。
    不同于民间的婚事,需新郎亲自登门迎亲。
    为彰显皇家威仪,皇子成婚之日,只需在王府门前相迎即可。
    等待了半个时辰,婚乐传来。
    赵煦按照礼部官员的要求,身穿婚服到了王府门外。
    他对大颂的皇家婚礼风俗一概不知,也就只能任由礼部官员操办了。
    毕竟这本就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不一会儿,杨素素的轿子到了。
    在婢女的搀扶下,杨素素从走了下来。
    礼部官员令赵煦同杨素素并肩而立,沿着铺了红布的甬道向王府内走去。
    接着二人又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进行合卺仪式,又给糜妃和赵恒奉茶。
    琐碎的礼节过后,杨素素被婢女搀扶到了寝殿,等候。
    而赵煦则去了宴席上,招待前来的官员和将领。
    这一步就相当于吃喜酒了。
    一直闹腾到傍晚,赵煦把常威和刘福等人全部撵滚蛋,方半醉半醒回了寝殿。
    又在寝殿进行了一些成婚时的必要小礼仪,虽杨素素而来的两个婢女离去。
    寝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这时,月上柳梢,屋内的烛光照耀着坐在床沿边的杨素素身上。
    喝了桌上的酸梅汤,赵煦酒意稍解,望向杨素素。
    以前,他只在电视中见识过古人繁琐的婚俗礼仪,没想到自己如今也经历过一会儿。
    只是迎来送往,就令人疲惫。
    不过好在,现在清净了,只留下他和披着盖头的杨素素。
    坐到杨素素身边,赵煦发现杨素素的手忽然握了起来,显然是有些紧张。
    他轻轻笑了笑,突然将杨素素头上的盖头揭了下来。
    只见杨素素低着头,一抹云红从脸延伸到雪白的脖颈上。
    赵煦不由伸手轻轻托起她的下巴,将她脸转向自己,一时被其明艳美丽的容貌摄住心神,他道:“你愿意嫁给本王吗?”
    杨素素美目流转,言语轻柔,忍着羞涩道:“天下女子,谁不想做殿下的王妃?”
    赵煦闻言,与杨素素相视一笑,揽其入怀,顿觉一股幽香扑鼻,摇人魂魄。
    红帐落下,一夜春宵。


第七百三十章 模式复制
    清晨。
    一线阳光从窗户照入帐幔。
    金红交映的朦胧光线中,赵煦醒了。
    撑起身体,他望向杨素素,只见她还在沉睡。
    或许是赵煦的动作惊扰了睡梦中她。
    她无意识地翻了个身,又继续沉沉睡去,红色的丝绸薄毯从她身上滑落,露出大片雪白如玉的娇躯。
    赵煦小腹微热,但只是静静欣赏面前的风景。
    年轻的躯体精力无限,昨夜折腾了太久。
    念在美人初承雨露,不堪怜爱,他就放过她吧。
    轻轻一笑,赵煦躺了下来,望向屋梁,嘴角轻轻上扬。
    如今,他坐拥大颂半壁江山,又得杨素素此等在京师首屈一指的美人。
    终于称得上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了。
    不过对他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半壁江山算得了什么。
    他要整个大颂,他还要让世人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成为大颂的疆土。
    想了一会儿,赵煦又沉沉睡去。
    不知睡了多久,他被杨素素推了起来。
    嘿嘿一笑,他以为杨素素同他玩闹,便又要扑过去。
    “殿下,早上还要向皇上和娘娘请安,去晚了,要被说是个懒妇了。”杨素素捉住了赵煦作恶的手,一脸娇嗔。
    “那就暂且饶了你,不能让本王的王妃刚入门就担上恶名。”赵煦笑起来。
    经过一夜的交流,他对杨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她属于内慧又活泼的女子。
    内慧自然因其自幼读书,活泼可能是因其出身武将世家。
    目濡目染下沾了些英气,不像传统大家闺秀那么迂腐,多了些灵动。
    这便让她既贤惠持家,房事上又热情大胆,深得赵煦之心。
    说罢,他叫了声凤儿和鸾儿。
    二人早就侯在殿外,闻声走了进来。
    凤儿抱着王妃的常服,鸾儿抱着赵煦的衣服。
    梳洗穿衣毕,赵煦对杨素素介绍凤儿和鸾儿。
    “凤儿性子辣,能管事,今后王府杂务,你尽可以交给她办,鸾儿性子柔和,心思细腻,倒是个良伴,能陪你解解闷。”赵煦道。
    杨素素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从凤儿和鸾儿入门起,她便在打量二人。
    这时,她握住凤儿和鸾儿的手,说道:“不愧是服侍殿下的人,个个都是美人,说不得,以后就是妹妹了。”
    一边说,她一边望向赵煦,意思她懂二人与赵煦的关系。
    筹备婚事期间,他爷爷就提过凤儿和鸾儿。
    意思二人在燕王最艰难的时候一直陪在燕王身边,不离不弃。
    又同刘福,常威一样陪燕王一路打下如此大的基业,不能等同寻常婢女,让她对二人如姐妹般相待。
    赵煦哑然,新婚燕尔,他倒是没想急着同杨素素提及此事,没想到她却主动提起。
    想了想,他便释然了。
    杨丰怎么也是个三朝老将,还是有些眼力见的,定然提前给杨素素排雷了,免得她入府得罪了人,弄得后院起火,惹他不高兴,还坏了名声。
    凤儿和鸾儿倒是被惊吓住了。
    她们长于深宫,见惯了嫔妃间的倾轧。
    深怕杨素素因她们与燕王的亲密关系而厌恶她们。
    二人齐声道:“奴婢卑贱之身,怎敢与王妃以姐妹相称。”
    杨素素见凤儿和鸾儿面容惊惧,不由怔了下。
    随即,她意识到什么,柔声道:“本妃绝非善妒之人,你们大可不必担心,再者,不还是有殿下护着你们嘛。”
    赵煦轻轻笑了起来,“王妃都这么说了,你们就把心放肚子里子吧。”
    凤儿和鸾儿点点头。
    见杨素素面容亲和,眼神纯净,没有一丝恶意,似乎是个容易相处之人,不由露出笑容,也欢快许多,与杨素素有一句没一句聊起来。
    不一会儿,三人浑然忘了他的存在,直到赵煦提醒杨素素该去请安了,她方扭着不自然的步子,跟着赵煦去了。
    凤儿和鸾儿不禁捂嘴笑起来。
    她们都是经历过的人,自然清楚杨素素为何如此。
    昨夜,寝殿里的动静可不小……
    又忙碌了一日。
    赵煦和杨素素先去皇家别院给赵恒和糜妃请安。
    接着,他又亲自去翼国公府,拜会杨丰和杨震。
    按皇子成婚的礼节,他需要在成婚第二日拜会他们。
    直到第三天,他才清闲下来。
    之后的数日,他和杨素素几乎形影不离,时常出双入对。
    只是闲暇时光易过,恍惚间半个月过去。
    刘福再次抱着厚厚的奏折找上了他。
    大婚前,赵恒和糜妃便曾对刘福说,给他半个月的清闲日子,这等于是他的婚假。
    现在,他的婚假结束了。
    不过,眼下的形势也的确容不得他放松。
    毕竟东土联盟的阴影还笼罩着大颂。
    “殿下,这是这些天的折子。”书房,刘福将折子摆在书案上,脸上一副贱笑,“殿下这些日子憔悴了不少,为殿下身体着想,有些事还是要有节制为妙。”
    “去,去,去,少贫嘴,本王龙精虎猛的。”赵煦白了他一眼,“前些日子给你安排的政务,处理的如何了?”
    刘福嘿嘿笑了两声,回道:“殿下批阅的官员,如今俱都前往各州郡赴任,同时颁布了各项政令,基本上把燕州的样式复制过去了。”
    赵煦点点头,“事从权宜,就让他们在本州自行招募士子,填充府衙,明年开春举行官考,令这些士子参加,合格者留,不合格者革除,替换。”
    这次朝廷派往各州的是主要的官员,府衙的职位还大量空缺。
    现在举行官考,选拔官员显然来不及了,只会耽误江北诸州的发展。
    “是,殿下。”刘福应了声。
    想了想,赵煦继续道:“刚刚拿下的各州百废待兴,你去趟寻矿司,再去工部,令寻矿司在各州把矿产找出来,再让工部在州郡县建立官坊。”
    当下的北方诸州,除了燕州有工业,其他州俱都停留在原始的封建时代。
    所以,除了复制燕州的农业模式外,接下来各州需要复制的就是燕州的工业模式。
    除了军事工业外,可以建立所有民用工业,诸如玻璃坊,砖窑坊,水泥坊,纺纱坊,织布坊等等。
    接着再以官坊带动本地民营工坊的发展。
    如此,各州的物质便会和燕州一样丰富起来。
    各州府衙如果要搞建设,需要青砖,红砖和水泥之类,也不必从燕州买。
    毕竟从燕州运水泥到宁州,荆州这些地方,运费可比水泥本身贵多了。


第七百三十一章 董安的礼物
    “除此之外,还有农事银行,建工银行,商贸银行都要让各州牧在本州建起来,总得来说,除了朝廷的中央机构,譬如皇家银行,燕州有的东西,今后各州都要有,规模可以小点,但不能没有……”赵煦一字一顿说道。
    清了清嗓子,他又道:“还要根据各州不同的情况发展本州特色产业,事宜养殖的州,就重点发展畜牧,适合种棉花的州,就大量种棉花,这些东西,本王都教过你了,以前统属的州不多,体现不出来,现在就要因地制宜了。”
    政务学堂中,他曾经向官员们介绍各州的地理情况,以及适宜干什么。
    赵煦说话的时候,刘福拿着鹅毛笔蘸着墨水一直纸张上距离。
    以前对鹅毛笔他有些排斥,但对着政务越来越多。
    他发现鹅毛笔比毛笔便捷许多,于是也渐渐随身带着了。
    又同刘福说了些政务方面的事,赵煦令其回去。
    从现在开始,他这个宰相将有的忙了。
    待刘福离去,赵煦又把常威叫了过来,询问了马家军队的事。
    “回殿下,马翰交回了兵符,没有出什么乱子,现在马家军队正式归属将军府统辖。”常威道。
    得到赵煦的命令,他便给马翰去了一道军令。
    马翰的表现让他彻底安心了。
    赵煦满意地点点头,马翰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接着他道:“对了,你这几日调遣五万兵马前往锦城,制造北伐之态。”
    这是他和伊万的交易,为的是防止东土联盟进一步扩张。
    “是,殿下。”常威向赵煦行礼个军礼。
    其实他倒是想真的北伐。
    不过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小小统领,只凭一腔热血。
    身为大将军,他必须同燕王一样思考全局。
    正如同燕王向他分析的一样。
    暂时不能陷入与北狄或是吴国的战争中去。
    因为以东瀛,不列颠为核心的东土联盟正在虎视眈眈。
    卷入任何一场战事,他们都会向对方输血。
    最重要的是通过一场海战确立燕州的海上霸权。
    二人正说着,这时凤儿忽然到了门外,“殿下,董安求见。”
    “让他进…董安!”赵煦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回过神来,顿时吃了一惊。
    凤儿笑起来,“没错,是董安,他说要给殿下一个惊喜,所以抵达静海的时候,没让人事前通报殿下。”
    “这个混账!”赵煦骂了句,但难以掩饰脸上的笑容。
    他这次派遣董安出海,无异于当代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塞。
    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他的眼睛了解当下世界的样子。
    “让他滚进来。”赵煦叫了句。
    凤儿点点头,转身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