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燕王十分精明,不见兔子不撒鹰。
如果他吴国违背承诺,这坩埚炼钢的工艺自然也就得不到了。
而仅仅有风帆战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优异的火炮,在海战中同样会吃大亏。
商定此事,梁开当即去了书房,修书一封,盖上了吴国的印玺,交给孙政。
孙政也不多留,收了信,准备回燕州复命。
登上战舰,舰队正准备出发。
这是负责护送孙政的龚英突然拿起望远镜瞭望南方。
在望远镜中,南方的海面上冒起道道烟柱。
烟柱下方正是一艘艘蒸汽船。
蒸汽船的后面则拖拽着风帆战舰。
这样的蒸汽船一共有十二艘。
“这就是蒸汽船吗?”面色凝重,龚英缓缓放下望远镜。
随即他下令战舰起航。
待回到燕州,他要把这个消息回禀朝廷。
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江波涛
临城码头。
孙政一行离去不久,梁开便率领吴国大臣,抵达了码头。
他得到了不列颠舰队抵达的消息。
望着一个个冒着巨大烟柱,拖住风帆战舰往前航行的蒸汽船,他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拢。
在山姆国斡旋东土联盟之前,他根本不知道什么蒸汽船。
是山姆国人为了给他壮胆,才将不列颠有十二艘蒸汽轮船停靠天竺消息透露给了他。
同时向他介绍了何为蒸汽轮船。
如今亲眼见到,他震惊的无以加复。
蒸汽轮船和风帆战舰在码头停靠完毕,一个穿着红色军装的不列颠将领下了船,领着一队士兵到了他面前。
“不列颠海军中尉沃尔夫见过吴国陛下。”沃尔夫脱帽向梁开微微弯腰,“我奉总督博尔特之命前来,帮助你们吴国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
“多谢!多谢!”梁开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想要凭借吴国水师,抵御不列颠人有多么可笑。
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在心里蔓延。
他认为自己真的应该感谢燕王。
否则不列颠与吴国一战,吴国水师将全军覆没。
吴国自此以后也将被不列颠人随意拿捏。
而燕王的存在,显然吸引了东瀛和西土人的注意。
这才有了东土联盟,这才让他们吴国躲过一劫。
如此想,他越发庆幸自己与孙政暗中达成的约定。
燕王暂时不能灭,至少在他吴国强大到击败不列颠前,决不能覆灭。
否则,他吴国一旦没了价值。
东土联盟定然会变成东瀛和山姆国以及不列颠瓜分大颂的工具。
一念及此,他越发坚定了出工不出力,左右摇摆,只是向双方讨要好处的决定。
沃尔夫点点头,“陛下难道不邀请我去皇宫坐一坐,商议接下来的行动吗?”
“对,对,对。”梁开回过神来,忙引着沃尔夫向临城走去。
抵达皇宫,梁开将山姆国使节罗姆以及东瀛使节东野木村也叫了过来。
东土联盟建立之后,他们两个将常驻临城,负责联盟内的事务。
四方齐聚,沃尔夫直接说道:“博尔特总督让我全面负责东土联盟事宜,既然最重要的四方全部到了,不如今天就定下盟约。”
罗姆和东野木村点了点头,他们自然没有意见,只盼着东土联盟能够早一日成立,以遏制燕王在东土的扩张。
梁开也没有犹豫,东瀛已经答应将夷州北部交给吴国,他要的条件全部实现了,自己也该遵守承诺。
沃尔夫见没有人反对,拿出了契约。
这份契约由不列颠东土总督博尔特亲自监制。
各方签字,便会成为彼此的盟友。
任何一方遭到攻击,盟约内国家都有支援的义务。
同时契约中还有关于商贸的条款。
吴国将开放三处通商口岸,用于双方贸易,并为对方舰队提供补给。
契约一式四份,拿到契约,他们都在上面签了字。
因为上面的条款,他们一开始便商定了。
签订契约,沃尔夫站了起来,对梁成道:“陛下,接下来你需要我怎么做。”
梁开笑意盈盈,“希望沃尔夫中尉,统领舰队同吴国水师进入九江,掩护在扬城的势族兵马撤到九江之南。”
这段时间,他的使节早就去了扬城,又返回。
谢端,韩铮和王子安俱都答应归入他的麾下,奉他为皇帝。
这么多年,他梁家终于让其他势族臣服了,就如同他们曾是臣服赵家。
而之后,就是他和燕王的约定了。
他这次和不列颠人一起巡游九江,就是为了告诉燕王,让他信守承诺,不要妄想继续南下。
东土联盟有能力阻止他渡过九江。
其次,便是将三家势族的兵马安然过江。
毕竟,他们今后都是吴国的兵马了。
罗姆和东野木村也赞同了此事。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阻止燕王南下,保护吴国不受燕王的侵扰。
如此,便能维持大颂分裂的状态。
接下来,他们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遏制燕王。
定下此事,第二天在不列颠舰队带领下,二百余艘吴国战船,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他们来到九江口,逆流而上。
又经过一日的航行,他们抵达扬城运河与九江交汇处。
此刻,正有不少来自金陵的船只向扬城方向去。
也有船只从扬城方向过来,上面站满了士兵。
他们是为了运送兵马。
见到江面上冒着浓烟的蒸汽船,商船上的势族子弟惊讶的合不拢嘴。
随即,他们陷入狂喜。
因为,他们再也不必担心燕王能过九江了。
这些冒烟的怪物他们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一定十分厉害。
“真是了不得。”一艘豪华的商船上,谢端,韩铮,王子安三人望向蒸汽轮船。
梁开在信中对他们讲述了东土联盟成立的事,也提及了不列颠人的舰队。
“哈哈哈,燕王终究是输了,这蒸汽船足以证明东土联盟之雄壮,将来灭亡燕王者,必东土联盟也。”韩铮大笑。
他们在壕沟中留了兵马断后,随即撤出扬城。
不过,燕州兵马见他们撤出,似乎也没有追击的意思。
见当前的情形,他忽然希望燕王兵马追来,甚至过江。
如此,他们定然可以打一个打胜仗。
一路谈笑,三人所在的商船逐渐向金陵方向而去。
今后,他们会暂时驻扎在金陵城。
在金陵城外修筑壕沟和工事,与燕王兵马隔江对峙。
扬城南。
常威皱着眉头望向燕城。
龚英统领的舰队往北而去的时候,在他们占领的通城停靠了一会儿,派出人给他送来了关于不列颠蒸汽船的情报。
然后,今日扬城内的势族兵马便通过运河向南撤离。
他没有下令进攻。
因为势族留下了断后的兵马。
既然他们要撤走,他何不等他们撤干净,然后兵不血刃拿下扬城。
之后再挥师西进,同马翰拿下襄城,彻底控制九江以北。
至于躲到九江南的势族,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关在笼子里的无牙老虎。
等他们的蒸汽船下水,干掉不列颠人的舰队,就是他们覆灭的时候。
第七百二十五章 铸币权
燕城。
王府。
蒸汽机出现在临城,以及势族在不列颠和吴国联合舰队的掩护下,撤往九江以南的消息,先后被送到赵煦手中。
又过了两日,常威再次送来一份战报,王府亲军接掌了扬城。
随即,赵煦给常威下了一道命令,让他返回燕城。
除此之外,他还将周毅叫了回来。
孙政此番出使,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目的。
接下来,他会按照和吴国的约定,双方暂时划江而治,不会与加入了东土联盟的吴国继续鏖战。
毕竟,他一边打,东土联盟的参与国一边向吴国输血。
这等于游戏中有个奶妈不停奶对方的血量,砍了半天,对方依旧生龙活虎。
最终,双方会打成消耗战,内耗的终究是大颂的国力。
这绝对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当然,由不列颠和吴国组成的舰队封锁了九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燕州的海军或许能够凭借数量击败不列颠的舰队,但是显然无法击败不列颠加吴国的联合舰队。
何况,这其中还有山姆国参与其中。
海战打响,他们的战舰必然也不会缺席。
所以,面对当下的局势,他的最优解便是稳固北方。
如此,自己便掌握了大颂近半疆土还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
土地意味着资源,人口意味着劳动力。
资源加上劳动力,就是工业腾飞的基础。
再者,这四千万本身也是消费市场,一个丝毫不受势族影响的消费市场。
数日时间内,常威和周毅抵达了燕城。
这时,赵煦在议事堂召集群臣议事。
“殿下,当下吕昌进攻顺利,基本拿下了宁州的郡县,正在向亳州和豫州进发。”
文武大臣分列两侧,常威出列,向赵煦介绍当下的战事。
赵煦点点头,三家势族的主力撤到九江之南,亳州和豫州不过是一些残留的豪族。
对付这些豪族,吕昌统领的三万兵马,绰绰有余。
不过,根据来自当代的经验,这些不甘心的豪族一旦落败,竟然会落草为寇,闹起匪患。
所以,他对常威道:“攻城略地的时候,要注意清剿躲入深山老林的豪族残兵,免得他们祸害乡里。
“是,殿下。”常威应了声。
赵煦接着望向刘福,“打下来的城池,王府亲军只是代管,最终还是要你们这些官员去当地为政,前些日子,本王便让你拟定官员名单,可有了眉目。”
刘福出列,拱手道:“回禀殿下,臣从司州,晋州,燕州,宁锦都司各郡郡守中,挑选出了七位佼佼者,准备担任秦州,雍州,齐州,宁州,亳州,豫州以及荆州州牧。”
“又从各县挑出了一些官员充任郡守,县令及以下官员,因外派而缺乏的燕州官员则从政务学堂的学员中选拔补充。”
赵煦闻言,神色满意。
老练的官员前往这些地方,能更快地恢复当地民生。
虽说,刘福提到的荆州还正在打仗。
不过等王府亲军向荆州进发,这也是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北方的战事除了荆州,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刘福也做好了接掌各州的准备。
这时,赵煦望向周毅,“琉球的事情如何了?”
“回殿下,自琉球的东瀛士兵被陆战队歼灭,尚斌基本控制了琉球三岛,而且因为施行的仁政,得到了三岛琉球百姓的拥护。”周毅道。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除此之外,末将正给琉球训练士兵,末将回来时,尚斌隐晦提及,想让琉球军队装备我们燕州的火器,还望殿下定夺。”
“想要我们的火器不是不行,不过不能白送,让他们拿银子买就是了,当前王府亲军使用的火器,尽可以卖给他。”赵煦说道。
建立琉球军队,还是能减少燕州的压力的。
否则,他们就得留下大量陆战队士兵保护琉球。
而待琉球军队训练完成,他们就可以撤出多半陆战队士兵,只留下部分监管琉球军队即可。
“是,殿下。”周毅应了声,接着,他的眉头起来,“殿下,末将听说有十二艘不列颠的蒸汽船,当下在吴国,末将担心,东瀛会唆使不列颠人助他们夺回琉球,如此,以当前燕州海军的战舰,只怕难以护卫琉球。”
赵煦轻轻哼了一声,“行了,本王还不知道你的花花肠子,年底的时候,咱们的蒸汽船便能下水,但在这之前,若是琉球被东土联盟攻占,你便自己跳到海里喂鲨鱼去。”
周毅顿时两眼放光,全没了小媳妇儿受委屈的样子。
他知道舰船司正在建造蒸汽船,但却不知道蒸汽船下水的时间。
现在燕王说了,他顿时踏实了。
赵煦懒得理会他,对常威道:“在扬城留下三万兵马,剩下的兵马就前往襄城,与马翰的军队汇合,拿下荆州吧,这江北也该安宁了。”
“末将遵命。”常威回道。
议定了要重点处置的要务,赵煦又和大臣们继续讨论其他改革事宜。
毕竟,马上朝廷就要接管半个大颂。
在各方面需要更加完善。
政务方面,赵煦要求刘福扩充教育司,今后由教育司专事官考。
同时订立律法,对官考中舞弊的官员严惩,最高者死罪。
参与的学员则终生禁考,永不录用。
官场方面施行三年一次的考评,按考评结果升降官员。
同时每五年,官员需要轮转一次,也就是从州郡县调往其他其他州郡县。
这是为了避免官员在当地经营势力,与朝廷软对抗,成为土皇帝。
最重要的则是消减州牧,郡守,县令的权利。
今后州牧只负责政务,各州的州兵,郡兵直接由王府亲军统辖。
负责治安的武侯则由朝廷直管的武侯司统辖。
“除此之外,朝廷要建立四大银行,分别是商贸银行,建工银行,农事银行,以及皇家银行,由皇家银行统辖这三家银行。”赵煦缓缓说道。
布匹,有布行,胭脂有胭脂行,管银子的自然自然就是银行。
铸币权这个东西,他早就在心里盘算了。
只是因为燕州体量太小,可有可无。
而如今,时候到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 双线布局
“银行?这是什么,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就是,还有这蒸汽船,这次朝议正是云里雾里的。”
“……”
赵煦提及银行,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赵煦笑了笑,蒸汽船这种核心的机密,当然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其他大臣没有听说过,很正常。
至于银行,他则是第一次提及,包括刘福杨贺在内,对此事同样一无所知。
于是他道:“换个说法你们就明白了,这银行就相当于钱庄。”
“原来是钱庄呀。”
“不过银行这个名字,倒也贴切。
“……”
大臣们窃窃私语。
“只是,为何要建四个不同的银行。”杨贺这时问道。
赵煦继续解释,“自然是因为其各有职能,今后,皇家银行将负责调控和干预大颂国内的工业和商贸发展,拥有铸造钱币的权利,三大行及今后可能成立的一切银行由皇家银行统辖。”
“商贸银行则负责向商贾放钱,支持商贾在外开辟贸易,以及建立商行等行为。”
“建工,顾名思义,是对大颂内各项建设工程和工坊放钱,农事银行自然就是扶持农业。”赵煦尽量以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解释。
北方安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全面大发展。
他对大颂的发展模式,坚持的是以王府产业为核心,主导大颂经济,民间工商为辅助,活跃大颂商业坏境,同时又以农为本。
三大行将会对参与商贸,工业和农业的个人提供贷款,支持他们进行商业活动,建立工坊,办养殖场以及种植经济作物。
当然,这些钱最终都是需要收利息的。
不过他会要求皇家银行将这个利益定的非常低,以支持大颂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会向民间开放一些商货的生产。
比如允许建立民间纺纱坊,织布坊,玻璃坊,水泥坊等轻工业类型的工坊。
不过,为了防止工艺的泄露,开放工坊的时候,他会把专利权编入大颂律法。
只有掏银子购买专利的商贾方允许利用对应的工艺建立工坊,违反者会遭遇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