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古文运动还没影呢,这玩意不完成,一代文宗的名号可落不到您头上!
这一次的风波欧阳辩所知不多,按照他的了解,欧阳修应该会安然无恙才对。
但谁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引起蝴蝶效应,所以这事不能任其发展下去。
自己总得做些什么才行。
不过这事有些不好办啊,欧阳老头为人是正直,但也失之正直。
他虽然嘴炮无敌,但就政治觉悟来说,欧阳修还真的是不行,欧阳辩觉得这事和欧阳修商量没用。
不找欧阳修,欧阳辩也不认识其他的官场上的人啊。
欧阳辩突然想起一个人,还是姨父,这次是王拱辰姨父。
诶,姨父多就是好啊。
王拱辰现在是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官,算是高官了。
宋朝的翰林学士承旨已不再像唐朝那样具有宰相的职权,但仍为翰林学士院主官,别称“翰长”、“学士院长”,以翰林学士中任职最久者担任,掌制、诰、诏、令撰述主事。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宰相通常也是在翰林院中产生。
时间紧任务重,欧阳辩不敢迟疑,偷偷溜出门,和碧珠赶往王拱辰家。
其实离得不远,欧阳辩和母亲去过,所以认得路。
王拱辰可比欧阳修阔绰多了,王宅环境清幽,虽然不是很大,但地处要害,可不是什么胡同陋巷。
王家的门子认得欧阳辩,他对这个活泼长得又粉雕玉琢的娃子印象非常深刻。
听说欧阳辩说要找姨父,还以为是欧阳修让他过来的,赶紧领去见王拱辰。
王拱辰看到欧阳辩的时候愣了愣。
虽然没有宵禁,但一个娇俏婢女带着五岁稚童在夜里到处乱跑,终究有些不妥。
“小和尚,过来找你姨妈吗?”
王拱辰对这个外甥也是印象颇为深刻。
这次是来谈正事的,欧阳辩没有嬉皮笑脸,而是肃穆的拱手:“姨父,请帮帮我父亲。”
王拱辰脸上露出异色:“是你父亲让你来的?”
欧阳辩点点头:“正是,我父亲这时候不适合来拜访姨父,于是让我来。”
王拱辰点点头:“那把条子给我吧,我看看你父亲怎么说。”
王拱辰以为既然是欧阳修叫来的,欧阳修肯定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稚童,毕竟官场上的事让一个稚童如何说得清楚。
欧阳辩道:“姨父,事关机密,不能留下条子,我口述给您听吧。”
王拱辰诧异的点点头。
“我父亲第一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向官家为他求情?”
王拱辰想了想道:“这个倒是不少,前几日判吏部南曹吴充上疏道,修以忠直擢侍从,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嗯,这个你懂什么意思吗?”
欧阳辩的古文功底还是可以的,他点点头:“吴大人真君子,还有吗?”
王拱辰惊讶更甚,这话虽然不算深,但终究和平日用语习惯不同,这五岁稚童竟然能够听懂,倒也是咄咄怪事了。
“知谏院范镇也多次抗言:‘吏部铨选司接到皇上批示,有不同意见,可即时申述,是完全附和条例。
今以此弹劾欧阳修之罪,微臣担心这样下去会上下相畏,以后还有谁敢议论是非?
微臣恳请重责诽谤,恢复欧阳修之职,扶持正气!’”
欧阳辩再次赞道:“范大人真谏士!”
一个五岁稚童,屡屡评价朝堂大臣,这让王拱辰只觉得眼前一幕颇为玄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人都为你父亲讲话。”王拱辰道。
欧阳辩沉吟了一下:“贬责我父亲这个事情,官家原本就是迫于压力不得不下的决定。
现在既然有这么多的大员维护,想必官家心中也有了决断。”
王拱辰摇摇头:“这事难啊,官家想必也是知道你父亲做的事情容易得罪人。
这个事情也非你父亲之过,只是你父亲得罪的人太多,官家也不好顶着那么多人硬保下你父亲。”
欧阳辩笑了笑道:“现在不同了,有这么多人维护我父亲,官家差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王拱辰心中惊诧莫名,如果欧阳辩是来传话的,那不可能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回应,这些判断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那欧阳兄的意思是?”王拱辰道。
欧阳辩笑道:“姨父,我要和您道歉,我今日来不是我父亲指派,而是我自己过来的。
您知道我父亲刚正不阿,他没有什么花花肠子……所以,姨父,对不起。”
王拱辰心中顿时如同掀起惊涛骇浪一般:“这些都是你自己的看法?”
欧阳辩点点头:“姨父,现在我父亲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留下来的借口,您见多识广,可有什么好方法?”
王拱辰想了想道:“如今朝堂也没有什么必须用你父亲不可的事情。”
欧阳辩道:“不知姨父与宋祁关系如何?”
王拱辰心中一动:“你是说?”
欧阳辩笑了笑道:“对,宋祁大人修唐书速度进展缓慢,需要找个经验丰富的人总领其事。”
……
天色已晚,王拱辰薛氏久等夫君没有来安歇,出来探望,只见夫君站在庭院中看天上明月。
薛氏柔声道:“夫君,你在忧心什么事情?”
王拱辰回头一笑:“我原名王拱寿,十九岁中举,官家赐名王拱辰,我自认为少年天才,但今日才觉得才智卓绝之辈不仅仅只有我而已。”
薛氏啊的一声:“是谁能够让夫君有这等感慨?”
王拱辰笑了笑:“就是你三姐的幺儿。”
“小和尚?”薛氏吃惊不已。
第16章 欧阳家的快乐!
欧阳辩辞别王拱辰之后,心情颇为愉悦,在月色下轻快的蹦跳。
碧珠急急跟在后面喊道:“四郎,小心脚下,天黑了别跑那么快。”
装了逼就走的快乐是很强烈的。
欧阳辩在辞别的时候看到王拱辰眼中的复杂意味,知道自己这个姨父已经为自己的美色……哦,智慧所倾倒。
嗯,今晚能够睡个安稳觉了。
历史上的欧阳修在这一次原本就是安然无恙的,甚至因此而因祸得福,欧阳辩走这么一趟无非是为了安心而已。
欧阳辩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对历史有改变,为了稳妥,他找到了王拱辰,以王拱辰的智慧,他知道如何操作。
果然,第二天去找仁宗辞行的欧阳修兴高采烈的归家,告诉妻儿们不必去同州了,官家要他去参与修唐书,可以留在汴京了。
薛氏听了大喜,她虽然习惯漂泊的生活,但不意味她喜欢这种生活。
她自小就在汴京长大,嫁给欧阳修之后才去了外地。
汴京对她来说就是故乡,能够留在故乡自然是极好的。
薛氏指使婢女将行李恢复原样,但是被欧阳辩阻止了。
“娘,明天我们搬家。”欧阳辩道。
薛氏诧异道:“搬什么家,咱们不去同州了。”
欧阳辩看了欧阳修一眼,然后对着母亲笑道:“咱们搬去自己的家里。”
薛氏和欧阳修交换了一个眼神。
欧阳修道:“分红拿到了?”
欧阳辩笑了笑道:“冰室那边在扩张,暂时没法分红。
但大姨父那边的分红却是可以支取了,我让徐福将上次看过的那个院子盘下来了。
我已经让人清理整修过了,随时可以入住。”
欧阳修沉默了好一会,薛氏担心的看着丈夫,欧阳发兄弟几个却是期待的看着欧阳修。
欧阳修抬头,看到妻儿都望着自己,不由得自嘲一笑:“我作为丈夫,作为你们的父亲,这么多年连个自己的家都没有给你们,还得靠小和尚我们才有自己的家,我感觉到很惭愧。”
薛氏无声地啜泣。
见到母亲哭泣,欧阳发几兄弟束手无措,欧阳辩却上去抱住母亲,轻轻地拍了拍。
他回过头和欧阳修道:“爹,您别这么说,你和爹娘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这些年咱家虽然到处漂泊,但咱们一直都在一起,我们兄弟几个也从来不缺乏父爱和母爱。
世间比我们幸福的人没有多少个了,比起父亲小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欧阳修忍不住一笑,他小的时候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和母亲投靠叔父欧阳晔。
日子虽然过得拮据,但也说不上凄凉。
叔父对他很好,母亲更是爱他如命,说到底,他也并不缺乏父爱和母爱。
欧阳修摆脱厄运,心情也颇好,顿时下决定:“那明日就搬家,不过我可能没有办法一起帮忙了,我明天就得去史馆报道了。”
薛氏擦了擦湿润的眼睛柔声道:“这些都交给妾身就是,夫君只管忙国家大事去。”
欧阳修点点头,转身颇为欣慰的拍了拍欧阳辩的肩膀。
第二日一早,欧阳家就喧闹了起来。
欧阳家刚来汴京不久,居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面也不太敢买东西,所以要搬的东西并不多,最多的其实是书。
欧阳修自己的书,欧阳辩四兄弟的书,装了满满两大牛车。
欧阳辩在帮父亲整理书籍的时候,还真的发现了很多好东西。
一些在后世已经绝版的书随手可见,欧阳辩不由得见猎心喜。
这一世他不喜看书,不过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这几年这么歇了过来。
他心内的读书种子开始复苏了,说实话,他还是爱书的人啊。
他从心底深处就是一个读书人,这次看到这么多绝版书,他的藏书癖顿时死灰复燃了。
欧阳辩前世是个编辑,不仅仅是为了生活,他是真的喜欢文学,才会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几年。
他的爱好不多,打球喝酒买书。
前世在他的出租屋里,小房间里堆满了书籍,书架上放不下就放在地上,每次搬家都是个大问题。
不过他乐在其中。
欧阳家一家跟着牛车晃晃悠悠来到新买的小院,哦,就是那个有竹子的小院。
小院是三进的院落,进了大门便是占了三分之二面积的小院,后面才是前宅、中宅和后宅。
薛氏一进门便发现和上次有了不小的差别。
上次过来的时候,房子虽然有维护保养,但还是能够看出稍微有点破败的气息,但这次进来却感觉到古朴而自然的感觉。
院子里不仅有竹子,还在空隙处种了梅树桃树。
欧阳辩笑着和母亲道:“竹子四季常青,梅树冬雪绽放,桃花迎春而开,这样我们四季都能够看到花了。
还有角落里中的蔷薇,牡丹,开放起来的话一定非常的热闹。”
薛氏一脸的向往,这些年生儿育女,汲汲于俗世之中,但她终究是大家族的女儿。
薛氏摸了摸欧阳辩还没有扎起来的垂髫,感慨道:“还是我家和尚懂娘亲。”
欧阳辩之所以看中这套院落,就是因为它的这个大院子,另外房间足够多。
欧阳发几人都能够分到一个自己的大房间。
欧阳发扛着自己的随身物品,站在自己的房间门口发呆。
欧阳辩笑嘻嘻地抬头看着自己的大哥:“喜欢吗,大哥?”
欧阳发嘭的将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扑到一排书架前。
宽大的书架都快接上屋脊了,关键是,书架上的书籍。
书籍很杂,古乐钟律之说,朝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等等,涉猎极广。
欧阳辩看着痴迷的大哥,忍不住笑了笑。
欧阳发好学,但他其实不太喜欢科举,反而对杂学更加喜欢。
这些在朝夕相处间能够感受出来。
欧阳辩为了收集这些书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也是花了不少钱。
想起这事欧阳辩就牙疼的吸了口凉气,宋朝的书籍是真的贵。
这一大书架子书,都抵得上这房子的三分之一的价格了。
加上欧阳辩给父亲买的笔墨纸砚,给二哥欧阳奕买的一整套汝窑摩喝乐,给三哥买了一只狮子猫,加起来的钱足够再买一套院子了。
两个月的分红消耗殆尽,还提前预支了一个月的分红。
财去人安乐。
第17章 欧阳修的快乐
欧阳棐为人机敏,好读书,读书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撸猫。
薛仲儒舅父家有一只狮子猫,欧阳棐爱如珍宝。
在薛府暂住的时候,读书之余,最喜逗弄狮子猫。
平时薛氏给的一点零花钱,全都贡献给猫粮店。
这时候的猫粮店主要卖的是精心制作的小鱼干。
欧阳棐尤其喜欢父亲好友梅尧臣家的大白猫,大白猫叫五白。
欧阳棐刚来没多久就和五白成了好朋友,可惜梅尧臣居丧去了宣城带走了五白,欧阳棐伤心了好些天。
这些欧阳辩都看在了眼里,于是交代徐福挑了一只几个月的狮子猫,果然欧阳棐将其视为珍宝,只是苦恼零花钱不太够,不能够经常给他取名为小脑斧的狮子猫买小鱼干。
欧阳奕看起来有些呆呆地,其实并非智商有问题,性格使然而已。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宅男一个,最喜欢玩偶之类的东西,就像后世的宅男喜欢手办一般。
欧阳辩投其所好,给他寻来一套摩喝乐。
摩喝乐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节令性泥玩具,主要在农历“七夕”节上市。
常见为各种造型的泥塑小娃娃,其名称译自梵文Mahoraga。
它们多着干红背心,系青纱裙,还有的戴着小帽子,并安放在彩绘木雕的小栏座上,并罩有红纱或碧纱制成的罩子,规格品种非常丰富,但也有用金玉装饰或制作的,价格往往不菲。
欧阳辩给欧阳奕买的这套汝窑的摩喝乐,类似精品收藏的铸造,足足花了八十贯才从玩家手里买下来。
欧阳奕看到摩喝乐的时候,整个人都生动了起来,拿回自己的房间,然后在里面大吼大叫了好一会,把薛氏都给引来了。
欧阳修踩着月色归家,偌大的庭院已经升起了灯笼,庭院中亮着气死风灯,比起陋巷里的局促,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踏入院中,万籁寂静,还能听到夏虫的鸣叫声,在繁华的汴京城里简直就是个奇迹。
欧阳修踏进前院大厅,顿时有一只幼猫窜出,喵喵喵的围着他的脚绕圈,继而有脚步声传来。
“小脑斧,小脑斧你在哪里?”
是老三欧阳棐,欧阳修将幼猫提了起来,欧阳棐顿时大急:“父亲,这是我的猫。”
欧阳修笑着端详了一下幼猫,对儿子道:“哪里来的猫咪?”
欧阳棐老老实实的说道:“是幺弟送的。”
欧阳修微笑点头,把幼猫递给了欧阳棐:“去吧,记得完成作业,别只顾着玩猫。”
“是,父亲。”欧阳棐有点怕父亲,抱住猫撒腿就跑。
欧阳修笑着摇了摇头,这三儿最喜猫儿了,这幺儿还真能投其所好。
“夫君回来了啊?”
薛氏迎了出来。
欧阳修笑道:“今日去点了个卯,稍稍迟了一些,赶紧吃饭吧。”
薛氏点点头。
欧阳修进入餐厅,却发现大儿子和二儿子还没有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老大和老二呢?”
欧阳辩立马自告奋勇:“我去叫他们。”
说着扑腾这小短腿跑了。
薛夫人低声道:“老大在看幺儿送的书,老二估计是在玩幺儿送的摩喝乐。”
欧阳修倒是稀奇,老大和老二都是性情淳朴之人,极少有玩物丧志的时候,他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