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他的桀骜不驯便展露无遗了。
不过也正常,现在的赵仲针还小,还不太懂得隐藏,一个变法的君主,如果是谦谦君子也着实不正常。
欧阳辩反而有些满意起来。
不怕你桀骜不驯,就怕你唯唯诺诺。
欧阳辩举手作揖:“欧阳辩见过公子。”
赵仲针打量欧阳辩,面前这个据说比自己小一岁的欧阳辩,却比自己高出半个头,这让他感觉很不爽,而且关键是不仅比自己高大,还比自己帅得多!
赵仲针一向被人夸奖相貌不凡,举止皆与常人不一,而且聪明伶俐敏于学,但近两年他的耳中就充斥了一个名字,一个叫欧阳辩的名字。
每次老师激励他,总是会拿出欧阳辩来做对比,呐,你得好好学习,你可不是最聪明的,欧阳学士的幺儿欧阳辩,又作出一首新词,呐,我念给你听一听,巴拉巴拉……
他感觉自己的耳朵里都要听出茧子来了。
可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的堂姐姑妈对欧阳辩尤其关心,尤其是福康公主,更是天天把欧阳辩挂在嘴边,每次一见他就要问他欧阳辩有没有什么新的诗词啊什么的,相当的烦人。
可如今一见面,也没有什么吗,无非就是高点帅点气质好点仪态高雅一点而已嘛,不值一提!
可是妈的,在他面前总是有点自惭形秽的感觉呢。
赵仲针感觉有点自卑,于是装成不是很在意的模样道:“哦,来了就好,以后陪公子我好好读书,不会亏了你的。”
欧阳辩笑了笑道:“那就请公子多多指教了。”
如果没有找到目标,读书其实是一件颇为无趣的事情,但对于赵仲针来说,读书却是真的颇有乐趣。
欧阳辩发现赵仲针对法家的学说尤其感兴趣,当老师在讲起法家学说的时候,欧阳辩发现赵仲针的眼睛都在发光。
欧阳辩忍不住笑了笑,原来根子在这呢。
一个人的学术思想不是突而其来的,总有一个最初的种子存在。
赵仲针一开始装出的桀骜不驯,很快就被热情给取代了,他一个人在这里受教育,说实话还是有些寂寞的,现在有了一个欧阳辩,他还是忍不住就过来沟通了。
“欧阳辩,你有字吗?……哦,对哦,你还没有加冠,应该是没有字的哦,有小名吗……和尚啊,哈哈,有趣,那我以后就叫你和尚吧,你也别叫我什么公子了,就叫我仲针吧。”
“欸,和尚,当时你写水调歌头的时候真的只有八岁吗?”
“欸,和尚,那首青玉案里说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是谁啊,陆采薇吗?”
“欸,和尚,陆采薇是不是被你拿下了……什么叫拿下,我也不太懂,我那些堂兄们经常说拿下某某青楼的谁谁谁什么的……”
“欸和尚……”
……
自从熟悉起来,赵仲针就像是个话痨一般,只要找到机会,就会找欧阳辩说话。
欧阳辩对此也颇为有耐心,孩子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不用什么生死之交,只要能够玩在一起,感情自然而然就很不错,而且这种孩提时候的感情,比起一般的感情其实要颇为牢靠一些。
欧阳辩并不怎么影响赵仲针的思想,只是在他问起的时候给稍微的讲一讲,很多思维是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的。
欧阳辩并不着急,他只是每日打卡,和赵仲针一起听课,一起课后聊聊天,当然,大部分时候的欧阳辩就是听赵仲针叽叽喳喳地提问题,然后他能答的就答,不能答的就含糊而过。
即便是如此,赵仲针依然感觉生活多了许多的乐趣,因为他觉得欧阳辩这个人实在是太有趣了。
欧阳辩虽然不太主动,但他的思维和见识都是超越时代的,不经意间的某句话,就会像黑暗中突然通电的电灯泡一般夺目,只是他自己有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千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知识差距何其巨大,有这样的现象倒也正常,只不过欧阳辩不知道,他在赵仲针的心理建立起什么样的形象。
第140章 赵徽柔!
元宵的灯,除夕的爆竹。
临近除夕,爆竹声也渐渐响起。
资善堂的学习也到了要歇息的时候了,到了年底,便有了一次宴客。
宴会是大宋官家举办,参与宴饮的有政事堂的相公还有一些龙子龙孙,赵忠实以及他的兄弟们都会重新回到资善堂参加宴饮。
这本身就是资善堂本身具备的功能,也算是每年的政事堂的相公考核一下在资善堂学习的皇子的机会。
一般来说,平常时候皇子和政事堂的相公是不会轻易接触的,除非是作为讲师身份出现,否则都会下意识避讳。
这一次宴饮便是一个公开的机会。
因为今年年底的经济有了起色,仁宗花钱倒是有了点大手笔了。
平日里为了保持学习的环境而刻意营造的清冷已经不见,屋檐下挂起一排一排的大红灯笼,夜幕降临时候,大红灯笼亮起,整个资善堂便成了一片红色的世界,白雪从空中飘扬而下,也被染成红色,顿时让冰冷的天气都变得似乎温暖起来。
作为唯二在资善堂上课的学生,欧阳辩自然也得出席,他早早就来到了资善堂,踩着咯吱咯吱响的白雪入内,各处都有宫内的人在忙活,毕竟这个宴会的范围虽然不广,但级别很高,不仅龙子龙孙都会到来,还有政事堂的相公甚至官家都会到来,自然是重视无比。
欧阳辩绕了一圈,发现来早了,打扫都还没有完全结束呢,或者说重新转世后的善后还没有结束,为了不打扰工作人员,欧阳辩往资善堂的后院走去,那里有一小片的腊梅,他前几天看过,大多含苞待放,估计这几天就能够看到怒放的腊梅了。
欧阳辩沿着走廊走向后院,在走廊的尽头处转出,蓦然发现腊梅下有一个女子仰着看着绽放开的腊梅。
女子披着红色披风,披风上镶着白色皮毛,不知道是貂毛还是其他的,欧阳辩还真的分不太出来,女子的脸庞红扑扑的,或许是灯笼的光或者是被冻的,和白色皮毛相互辉映,这一瞬间欧阳辩想起了一句诗——人面桃花相映红。
当然花是腊梅不是桃花,相映的不是花是皮毛,但他心里就是出现了这么一句诗。
只不过后院只有一个女子,欧阳辩觉得不太适合在场,转身想要离开,却听到一声娇呼:“可是欧阳明月?”
欧阳辩一愣,转身看向女子,只见女子笑颜如花看着他。
欧阳辩还有什么不了解的,这是专程等着他呢。
欧阳辩暗自揣测,自己没有什么仇人,也无所谓什么政敌,所以应该不至于有人下圈套,而且自己这年纪,美人计怕是不太合适吧?
“您是?”欧阳辩就站在走廊道。
女子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自有一股娇憨的气质。
“我叫赵徽柔。”
欧阳辩心中一凛,这不是兖国公主吗?
哦,现在应该还是福康公主。
这是个悲剧的人物,但现在的她还是出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
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
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其他公主可比。
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
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
而在明年嘉祐二年,宋仁宗将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为兖国公主。
公主母苗贵妃母凭女贵,同年晋封为贤妃,三代特赠东宫三少官。
赵徽柔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仁宗花费了数十万缗钱为公主建造府邸,出嫁后,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
可见她所受的宠爱究竟有多深。
只是她的婚姻并不幸福。
驸马李玮是宋仁宗生母李宸妃之弟李用和次子,辈分上是仁宗表弟,赵徽柔的表叔,这倒是没有什么,关键是李玮长得丑啊。
赵徽柔自小深受宠爱,性格娇憨,对李玮极为厌恶,这也是造成婚姻失败的原因。
至于后来的与内侍梁怀吉月下共饮被婆婆发现,深夜扣门,于是宋仁宗下令将公主身边的陪嫁的宦官宫女全部遣散,梁怀吉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
以至于大受刺激,多次自杀未遂——有时是上吊,有时是投井,有时是纵火焚烧宫殿。
然而婚姻因为皇家身份,一直不能和离,以至于赵徽柔年仅33岁就郁郁而终。
后来神宗哭道:“李玮不体恤长公主,对长公主缺衣少食,有时候生病都不给叫一声,还故意阻拦,以至于衣服被子都有虱子,甚至要自己去拿炭火生火,以至于烫伤面孔!”
少女时代的赵徽柔尊荣到了极致,到了嫁人之后,便成了悲剧的开始,原本该尊荣一世,却只活了三十三岁,也是悲剧了。
有所思,欧阳辩的脸上忍不住有同情,赵徽柔有些奇怪问道:“你怎么啦?”
欧阳辩笑了笑道:“没有什么,突然想起家里烧的水没有关炉火。”
赵徽柔捂嘴笑道:“你这人真是调皮,你家里哪里需要你去烧水。”
欧阳辩只是笑了笑,并不想和这个富康公主有过多的接触,这里面涉及的可不仅仅是公主个人的事情。
福康公主是从小就被许配给李玮的,而李玮是仁宗想要弥补的母家。
即便福康公主都因为婚姻换上精神疾病,仁宗都不允许和离,可见里面的麻烦有多大,欧阳辩并不想掺和到里面去。
欧阳辩作揖告别:“在下还有要事,要先行离开,请见谅。”
说完欧阳辩不管赵徽柔的呼唤转身离开。
赵徽柔看到欧阳辩头也不回的走了,气得直跺脚:“哼,人家又不是老虎,干么这么怕我!”
赵徽柔嗔怒了一会,脸上又露出了笑意:“欧阳明月果如赵仲针那小子所说,的确是个翩翩美少年,气质更是过人,雅量高致……哼,就是胆子小了些!”
赵仲针作为小辈,也早早来了,看到急匆匆出来的欧阳辩有些奇道:“怎滴,后面有老虎在追赶吗?”
欧阳辩舒了一口气:“疾走驱寒而已。”
赵仲针信以为真,赶紧和随从道:“赶紧将我的大衣拿过来。”
第141章 宴会!
资善堂所用宅子是贵人的别院,装潢占地都算是颇为宽广,尤其是大厅,更是专门用来宴客的,端得富丽堂皇。
四根大柱撑起来一片辽阔的空间,四根大柱稍靠后一点有四尊大白云铜的炉子。
这是原来没有的,想来是因为官家的到来临时添置的,炉子旁边还各自站了一个太监看顾炉子里的炭火。
寸长的银炭在炉子里静静的燃烧,那火红里透着青,没有一丝烟,让偌大的大厅显得温暖如春。
披着大衣的欧阳辩站了一小会就觉得浑身细汗沁出,赶紧脱下大衣,离火炉远些,这才算是清凉了下来,闲来无事,看着外面的飘扬的大雪和室内的暖热,颇有一些幸福感。
时间推移,时不时有人卷动风雪而来,带进来股股冷风,这才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这还是冬天呢。
欧阳辩就跟在赵仲针的身边,进来的人大多是赵仲针的伯叔,他们看到赵仲针,只是善意一笑,并没有过多的搭话。
想来一是赵仲针年纪还小,二来他的父亲赵忠实的地位总是上上下下,这些叔伯也另有心思。
赵仲针对此看起来也是习以为常了。
赵仲针一家在赵家人中的地位颇为古怪,时而尊贵,时而落魄,起起落落之间,让赵家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他们了。
至于旁边的欧阳辩,他们反倒颇为热情的点头,恐怕是已经认出来欧阳辩是何许人了。
说实话,欧阳辩比起赵仲针反而要更加炙手可热一些。
当然什么诗词歌赋之类的,对这些龙子龙孙们来说用处不大,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好文学的,大多数人喜欢的是更加实际的东西,比如钱财。
如今汴京城里最大的财神爷是谁,不是赵祯也不是包拯,而是这个西湖城最大的股东——欧阳辩!
据有心人计算,欧阳辩的身家已经超过一千万贯,这是一笔令人恐惧的巨大财富。
大宋朝一年才有多少岁入,欧阳辩的身家已经占了朝廷三分之一的岁入了,这是何其可恐怖的事情。
但这里的龙子龙孙们没有谁敢起坏心眼。
不说欧阳修已经步入朝廷高级官员的行列,就看欧阳修的交游,就知道欧阳家不好惹。
如今在相位上的富弼文彦博,都和欧阳修是庆历旧臣,知制诰吴奎、三司使包拯等等,朝内高官与欧阳修大多都关系不错,这样一个人,谁会去惹?
关键是,西湖城公司里的势力已经错综复杂,几乎汴京数得上的中高级官员大多都明里暗里都是西湖城的公司的股东,甚至有传言官家在里面也有股份。
今年西湖城公司旗下的农业银行在青苗贷中一枝独秀,占据了大约放贷的七成,振兴了整个朝廷的经济的事情,这些龙子龙孙没有不知道的。
对于这样的超级大富豪,他们不敢不敬。
当然,如果欧阳辩仅仅只是个商人,那么在场的人只会将他当成砧板上的鱼肉,但欧阳辩本身就是食利阶层的一员,还是处于食物链上层的,这就让他们不敢轻视了。
还有欧阳辩在开封府试中取得靠前的名次,不管是因为他自身的实力,还是后面有些助力,这都证明了欧阳辩一定会踏入官场。
以欧阳辩的能力、声名以及后台,一旦踏入政坛,一定会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当然,这得看欧阳辩能不能在明年的春闱中中试,如果能够中试,那么前途不可限量,以神童身份进入政坛的,上一个还是去年去世的晏殊,晏殊一生尊荣,何止是人生大赢家。
这是一根未来的大粗腿,但现场先来的龙子龙孙没有谁敢过来套近乎的,皇子勾结外臣可是大罪。
宋代皇帝对皇子出阁相当重视。
皇子出阁后要出就外第、开府置属以及出班外廷。
也就是说,在出阁后皇子名义上有参与政事的权利,实际上皇子是不允许参与政事。
虽然有一些皇子仍会有意无意的通过各种方式参政,但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勾连外臣。
所以皇子们只是和欧阳辩友善地笑笑,就各自找关系好的人聊天,一边等相公们和官家的到来。
等了没有多久,官家和相公们也裹着风雪而来。
资善堂的宴会其实类似于一个家庭聚会,聚集了皇家的子弟,以及将管家们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个饭,然后考察一下以后的接班人们。
所以今晚的聚会并没有过于严肃,赵祯携带着曹皇后,身着不太严肃的常服,脸上也是言笑晏晏,与身边的文彦博富弼他们谈笑风生。
然后对着皇子们做了一下讲话,鼓励一下来年继续努力,就宣布宴会开始。
欧阳辩躲在人群中,只想好好地尝一尝皇家的吃食,不过想来这些吃食也不会太好吃,一点热气都没有的菜,出锅的时候再怎么好吃,现在也只是冷菜而已。
好日子过多了的欧阳辩只动了一下筷子,就将筷子放下了,看了看其他的人,也都是脸上带着微笑,作势吃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怎么将菜夹进口中。
这帮人都是锦衣玉食的皇子,自然更不会将这些放在眼里。
有官家在,皇子们都是安静如同鹌鹑,只有前排的赵祯和宰相们才会偶尔聊一聊,欧阳辩很自觉地沉默,这里他年纪最小,又是一个白身,如何也轮不到他来说话,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