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310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310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匀幻靼渍早镉肱费舯绲牟罹嗑烤褂卸啻蟆
  大夏朝吞并陕西六路,又将赵顼赶向南方,继而将辽国打得半身不遂收回燕云十六州,赫赫军威他若是还看不出来大夏朝已经占了天下的气运之七八,而欧阳辩实在是天下之雄主,这件事情,那么他蔡确干脆回家种番薯算了。
  所以,他在宋朝当上宰执其实没有什么用,镜花水月而已,都是虚幻,一旦西夏南下,什么鲜花着锦,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罢了。
  所以,即便他当上宰执,但他依然天天盼望着西夏灭掉宋朝,他也好早日回到西夏奋斗,在西夏当上宰执,那才是真正能够名垂青史,在宋朝当宰执——呵呵,亡国宰相,徒留笑谈而已。
  多年的梦想眼见着就要成为现实,蔡确心中雀跃不已。
  也有心中忐忑不已的。
  比如说蔡京。
  在宋朝改变国策之前,蔡京在宋朝是为第一宰相,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其实无所谓的,以他对夏朝的理解,这并不会成为罪名,反正他不是赵顼,只有赵顼才是不能降的,他是能够降的。
  而且,他其实心里知道,他与大夏朝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他是通过蔡确联系的。
  有一些事情,明着不好说出来,但它们却是事实存在的。
  比如说市易司这个事情,固然是赵顼的想法,但在实施当中,手段有些狠辣,甚至有些官逼民反的意思,这其实是有些不必要的,后面是谁在指使,就不好往外说出来了,但蔡确在这些事情上面,却是颇给了一些建议的。
  这些会影响他在夏朝中的风评,但其实没有关系,有些功劳不用别的人知道,有些人知道就可以了。
  但是,他依然心中忐忑,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做了一些可能会令人心生不快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不会被秋后算账,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蔡京却是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自己所有的身家都给奉献出来。
  无他,洗白而已。
  宋朝君臣被送入汴京城,途径朱雀大道,汴京百姓出来看热闹,将朱雀大街围得水泄不通。
  宋朝君臣并没有受枷号,也没有被束缚,也并没有坐囚车,但什么仪驾、官服这些是不用多想了,连带着赵顼,全部都身着常服。
  朱雀大街上虽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但并不喧闹,汴京城的百姓眼神复杂地看着大宋朝的文武百官们,看着前几年的大宋官家,他们神情各异。
  有些人眼神中带着怜悯不忍,有些人眼睛里带着不屑,有些人眼睛里带着仇恨,有些人眼里饱含泪水,不一而同。
  百姓们的复杂心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几年的时间,并不能磨灭他们对宋朝的印象。
  汴京城的百姓与大宋朝其他地方的百姓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半个大宋供养出来的汴京城是天下最为富庶的一个城池,百姓也享受到这个好处,皇家的各类恩泽,也是以汴京城的百姓为主,所以,汴京城的百姓对赵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所以有些人眼神中带着不忍怜悯就可以理解了。
  而眼睛里带着不屑以及仇恨的,要么是西夏的汉人,要么就是商人,汴京城的商人被大宋朝廷折腾得够惨的,他们看到赵顼这些人的下场,不仅没有丝毫的同情,甚至是感觉到非常的痛快。
  ——你也有今天!
  今天的入城并非是什么典礼,也并非为了宣扬国威,也不是为了折辱大宋君臣,就是一个简简单单地宣告一下宋夏战争的结果——宋国亡了!
  赵顼等人也没有被送入监狱,而是被送到各处的驿站或者给国外使节居住的地方,接下来便是等待欧阳辩或者各处部门的接见或者审问。
  接见或者审问,那得看这些人的白表现,而他们掌管的涉及的大宋朝廷的各类资产,也该做一些交代的,方便大夏朝廷去接收。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即便是经验已经相当充足的夏朝,在这个事情上,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欧阳辩只是给了大方向,其余的交于三省六部去解决就好了。
  现在的确是事情繁忙无比。
  除了这大宋君臣的事情,长江以南地区还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呢。
  首先是打下来的地方,需要进行安民然后组建新官府,这里面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前期就是选拔官员,然后将官员派过去,这些官员进行安民,然后整顿地方、土地革命、形成一个新的秩序,这些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这种新打下来的地方,总有一些野心家,打着保卫国家的旗号,行野心家之实,带着一些人打家劫舍,期待在乱世之中打出一片天地。
  因此,这些地方其实是相当乱的,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去治理。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成建制的抵抗。
  赵顼在逃出临安的时候,安排六子赵煦去福建路福州、九子赵佖去往广南东路的广州、十二子赵俣则是前往广南西路之邕州、十四子赵偲则是被赵顼带在身边。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希望能够最大的保存力量,一旦赵顼自己被俘虏,其余的皇子便可以在臣子的拥立之下成为新的皇帝,这大宋的江山便一时半会亡不了。
  赵顼的安排的确给大夏朝带来了一些麻烦,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忠臣,即便是这种事情,也有人站出来组建反抗势力抵抗大夏朝。
  当然这些人是因为野心还是因为忠心就不得而知了。


第710章 左丞蔡确
  大夏朝攻打宋朝,宋朝眼看着已经算是亡了,虽然还有一两个皇子组成流亡政权,但也如同兔子一般撵着跑,估计很快也会被缉拿归案的,这宋朝已经没有再次延续下去的希望了,所以,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押送进汴京城。
  不过押送与押送之间,也存在着区别的,第一级的便是苏轼那样的,欧阳辩亲自迎出城门,而第二等的则是蔡确这样的,在一群人之中,被第一个召见。
  蔡确被安排在一处相当不错的院子之中,比起他原来在汴京城的居处可要好上太多了,接待他的官员也如实说了,原本大家都是住在驿站的,但皇上吩咐了,要给与您更好的待遇,这一处院子不仅是您的落脚的地方,还是送与您的,开封府那边已经给您落了名字的,到时候夫人公子过来,全数都能够住得下。
  蔡确心下温暖,这一批这么多人,文武百官,甚至还有赵顼,只有他有这样的待遇,其他的人虽然也不至于监禁囚牢,但也就是在驿站里面招待而已,哪有他这样的待遇。
  第二天早上,就有官员来了,是过来通知他,下午欧阳辩会腾出时间来接见他。
  蔡确赶紧道:“陛下怎么这么快有时间?”
  官员笑道:“蔡先生想知道的是您是第几个被召见的吧?”
  蔡确也没有不好意思,而是做了一个揖,诚恳道:“还请您赐教。”
  官员笑道:“不敢不敢,蔡先生估计很快就要高升了,您可是这一批第一个被召见的人,连赵……那边都不如您呢。”
  蔡确喜道:“托您吉言!”
  说着蔡确赶紧从袖子底下掏出一块晶莹的玉佩,接着握手的瞬间递了过去。
  官员一愣,但只是笑了笑便收下了。
  下午的时候,蔡确沐浴更衣,早早便换上了衣服等候人来接,当然宋朝官府是不方便穿的,但也没有夏朝的衣服,只能挑了常服穿上。
  车马准时来到,接上蔡确往宫中而去,一路上蔡确将街上之景象收入眼下,汴京城之繁华,比起许久之前,还要繁华得多,蔡确不由得连连点头。
  一路经过朱雀大街,向着皇宫而去,在宫人的接引之下,终于见到了欧阳辩,蔡确见到欧阳辩的时候,立时五体投地大礼跪拜。
  欧阳辩倒是没有吃惊,笑眯眯地将蔡确给扶了起来。
  “持正,朕候你多时了。”
  蔡确愣了愣,寻思道:“这车马都是你派出的,怎么搞得好像我迟到了似的。”但欧阳辩既然这么说了,蔡确赶紧道歉道:“是臣拖拉了,累陛下久候。”
  欧阳辩笑道:“朕所说非今日之事,而是持正来夏朝之事。”
  蔡确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欧阳辩向他表示求贤若渴之态度呢,虽然不知道欧阳辩所说是真是假,但该配合的演出还是得尽力配合,蔡确赶紧再次跪下,哽咽道:“陛下,果真是臣来晚了,累陛下久候,臣此次来,也正是希望来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欧阳辩笑道:“好了好了,赶紧起来吧,宋朝没有跪拜之礼仪,大夏朝更是没有这等做法,以后就别动不动下跪了。
  持正非今日才为朕做事,持正所做之事,所积攒之功劳,也非一般人能够相比,不过持正所做之事不能公之于众,倒是要让蔡确受一些委屈了。”
  蔡确自然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能外扬,但并没有担心,欧阳辩既然说了出来,说明一定会在某些地方做一些补偿,所以没有担心的必要,只需等着欧阳辩的安排就是了。
  果然欧阳辩接着说道:“接下来你去吉甫那边熟悉一下工作吧,尚书省尚需一个左丞,持正在大宋朝也是主持大局工作,左丞的工作也正好给你熟悉一下这边的办事风格。”
  蔡确闻言大喜。
  尚书省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书省设六部二十四司,部有尚书,侍郎为之副;
  司有郎中,员外郎为之副。
  吏部综铨选之任,户部负财政之责,礼部掌礼仪及贡举,兵部主兵籍、器仗,刑部理刑狱辞讼,工部知工程建设。
  全国政务,各归所司。
  九寺三监,见卿监,则成为具体办事的职能机构,贯彻尚书诸司所传达之政令。
  地方州、县亦禀承尚书符令施政,并定期向尚书诸司申报户口、籍帐及政绩。
  故尚书省仍是国家政事总枢纽,是最高行政机构。
  侍郎之下、郎中以上便是左右丞。
  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
  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
  也就是说,虽然这左丞不像侍郎尚书令那般为人所熟知,但左丞却是主管吏部、户部、礼部这所谓三上部,虽然这权力比起在大宋时候稍有不如,但却真真是欧阳辩要对他重用之意。
  而且欧阳辩所说的是【熟悉一下工作】,也就是说,等他熟悉好了工作,或者会有更加重要的工作在等着他呢。
  安排了工作的事情,欧阳辩问了蔡确一些宋朝的情况以及蔡确的一些建议,然后两人的会面才结束。
  蔡确告辞而去,欧阳辩看着蔡确的背影笑了笑。
  大夏朝到了今时今日,人才的问题已经大约不是太大的问题了,但蔡确这样的人才依然是难得的。
  蔡确后世的名声不佳,但多是政敌抹黑之缘故,欧阳辩与蔡确交往以来,虽然蔡确渴望上进而干了一些事情,个人操守上的确是有些许问题,但的确是个干实事的人。
  欧阳辩不以道德约束人,而是以法律约束人,在他朝廷中任事,首要的是能够办事,而不是道德模范。
  得到了欧阳辩的任命,蔡确满心的欣喜,而稍后让他更加开心的是,欧阳辩还给他赏赐了不少的金银财宝等等,缓解了他诸多的不便。
  他在宋朝的财产不少,但来之前,诸多财产都被大夏户部给冻结了,这部分的财产蔡确是不想拿回来了,毕竟有损清名嘛。


第711章 虞美人!
  秦初是个宫人,是之前宋廷留下来的,欧阳辩不忍心让这些无依无靠的宫人流落在外,便让他们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却是不再接受宫人了。
  这个秦初的表现很不错,政审各方面的都能够通过,关键算是知书识礼,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秘书,迎来送往也颇为熟练,于是便被欧阳辩留在了身边。
  秦初将蔡确送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欧阳辩笑道:“蔡左丞走了?”
  秦初赶紧回道:“陛下,我已经将蔡左丞送出去了,赏赐等等诸多事情也都已经与他讲明白了。”
  欧阳辩满意地点点头,一会歪歪头想了想道:“赵顼那边的情况呢?”
  说起赵顼,秦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颇有一些快意。
  “赵先生看起来颇为颓丧,以及看起来非常地焦虑……”
  欧阳辩看到秦初的脸色,心下暗笑,你这人还蛮记仇的呢。
  之前西夏军入汴京城,宋朝君臣落荒而逃,于是又很多人便顾不上了,秦初也是其中之一,颇为吃了不少苦,所以对扔下自己的赵顼也是有一些意见的。
  欧阳辩想了想道:“明天上午,将赵先生接过来吧,朕与他聊聊。”
  秦初赶紧点头应是。
  赵顼被安置在驿站中,虽然是给他安排了驿站中最好的酒楼,驿站中的官员也并没有因为赵顼是阶下囚而给与为难,甚至相当的殷勤,但赵顼还是感觉到极大地愤怒,但究其原因,其实还是他内心的悲哀在作祟。
  以前的他在这汴京城,便是唯一的主人,而现在的他过来,虽然享受着不错的待遇,但这是在招待客人,这才是他生气的原因,但不过是无能的狂怒罢了。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刨除欧阳辩曾今是他的臣子以外,作为敌国被俘虏的君王,欧阳辩给他的尊重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若是换了别的人,可能他就是坐着囚车进京,蓬头垢面的在百姓们鄙视的眼光之中被送入大牢之中,与跳蚤臭虫相处,哪里能够像现在这般,乘坐着庞大的战舰登陆,然后在装潢华丽的火车上,游览着美好景色的途中进京,虽然也被注视着进京,但能够身穿干净的常服,骑着高头大马,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待遇了。
  赵顼了解这些,但心中的愤怒依然如同火山一般爆发不停歇,而哀怨等情绪也时常来袭,尤其是到了明月当空照之时,更是如同附骨之疽缠绕在他的胸怀之中。
  这一路走来,以前尤其不屑的李后主之诗词,最近却成为赵顼经常诵读之物,尤其是亡国之后的那些诗词,比如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那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前的赵顼觉得李煜就是个亡国之君,昏庸之君,这才导致了亡国之祸,而他所做之词,不过是失败者的哀嚎之词罢了,可时至今日,他才意识到了,这些诗词,果真是写到心里面去了。
  比如说今晚,将近中秋,夜色凄美,一轮明月在天上高高悬挂,秋天的冷风吹拂,赵顼身着薄裘站在院中,身上不冷,但心中冰冷,回到这故国,却是以阶下囚的身份到来,这其中的哀愁,恰恰如同一江春水向东流啊!
  就在赵顼顾影自怜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众多的脚步声传来,赵顼顿时被吓了一跳,第一个想法便是——欧阳辩不会是让人来鸠杀我了吧?
  “赵先生,我是秦初,有事求见赵先生您,您现在方便吗?”
  赵顼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般以礼相待,应该不会是来鸠杀他的,他赶紧咳嗽了一下,调整了一下喉咙,稳住声道:“夜深不便见客,如果有事,不如明日再来吧?”
  秦初笑了笑道:“赵先生,您不方便见面也没有关系,奴婢过来就是过来与赵先生问一声,明日陛下上午有些时间,想请赵先生去宫中见面,不知如此可否?”
  赵顼听到秦初说的【陛下】,正有些奇怪,但马上就反应过来,这【陛下】二字并非是称呼他,而是指的欧阳辩,顿时心中酸涩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