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睿芗医笙玻辖舸疟砣レㄖ莅菁早铩
赵顼看到狼狈不堪的守江将领的时候,忍不住哭了出来,曹家将领也是相对而泣。
到了如今,大势已去!
赵顼身边的禁军只剩下一万多,而曹家手上也至山下两三万,加起来不过四万多的禁军,加上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大宋……危矣!
曹家将曹密问道:“陛下,不知道您是否发出勤王令,号召天下州县组建兵马救驾?”
赵顼如梦初醒道:“对对,勤王令,朕还有勤王令呢,天下州县众多,只要还有忠君的州县,这大宋就亡不了!”
赵顼赶紧让人写下诸多诏令用印发出,然后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君臣几人默默无语。
赵顼尤其不适应,原本的他,日理万机,他自身又是非常勤奋的人,一天不看个几百本奏折就浑身不舒服,可是躲到了这歙州,别说奏折了,连个弹劾都没有,这让他更是感觉到了不适。
曹密到来,似乎开启了连锁反应,其余地方的守军也纷纷来信,不过不适什么报喜的信函,而是求援。
过了江之后的夏军四处出击,江宁失守、常州失守、苏州失守、太平州失守、广德军失守、湖州失守。
眼看着歙州个侬的宣州就要失守,赵顼再次抱头鼠窜,往黔州方向逃去。
沿海地区是去不得了。
现在赵顼知道自己的生路只在黔州的深山老林之中。
只不过这种事情夏军怎么会没有想到,狄骧的海军在种谊以及狄虎的大军南下的时候,知道这个时候宋军已经阵脚大乱了,也不怕被围剿了,就直接起拔奋力追赶赵顼。
狄骧在南昌堵到了赵顼,一万海军与赵顼的四万多禁军发生一场激战,四万禁军被打溃散,赵顼被一千多禁军护着继续往西南而去。
狄骧紧追不舍,若是能够抓到赵顼,这等功劳放在以前可能是封侯的功劳,现在没有爵位,但其中的好处绝对是让人精细的,怎么可能放过。
赵顼没命逃跑,但猎物怎么跑得过猎人,在潭州的时候再次被堵住,这一次狄骧没有给赵顼机会,将赵顼围住。
禁军们纷纷投降,赵顼想要跳湘江,却被曾布给拉住了。
“陛下,何至于此?”
赵顼垂泪道:“此时死了倒也干脆,总好过以后连尸首的完整都保不住!”
曾布也垂泪道:“何至于此,欧阳辩此人虽然跋扈,但还是有些容人之量的,那西夏的皇帝李秉常禅位之后,不也一样活得好好地么,他能够容下李秉常,怎么就不能容下陛下您,毕竟一个弑君的恶名,量他也不愿意承担的。”
赵顼止住了哭泣:“当真?”
……
“杀了赵顼?”
狄骧惊诧道。
手下点点头:“没错,就说赵顼在乱军之中死掉了,被乱军给杀了的。”
狄骧疑惑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抓活的功劳更大啊。”
手下人阴笑道:“将军你想差了,这赵顼是陛下的旧主,咱们将赵顼给抓回去,到时候您让陛下怎么处置呢,杀了赵顼便是弑君,不杀赵顼到时候麻烦多多,现在杀了赵顼,是在打仗,死了便死了,与将军您来说也不是什么过错,最多不过是斥责,功劳却是一点也不少的,但您在陛下的心中,却是会留下会办事的印象!”
狄骧颇为心动,就在此时,有快马奔驰而来。
快马被拦下,一会手下将快马送来的信函送来,是欧阳辩的加急信函。
狄骧心中一惊,赶紧拆开了看,却是欧阳辩嘱咐他一定要将赵顼活着送去汴京,务必不能伤害到赵顼,另外还有蔡确、蔡京、曾布等人也是如此。
狄骧松了口气。
说实话,杀赵顼对他来说也是有心理负担的,再怎么说,这位也是他以前的君上来的。
赵顼哭哭啼啼地被押着北上,因为走陆路不太方便,狄骧自己是海军,便亲自带着赵顼乘坐海船北上。
赵顼可能是第一次出海,上船的时候被如同山峦一般巨大的海船给吓到了:“这……这便是海船?”
狄骧对赵顼还是颇为客气,虽然看守严密,但并不给上枷锁,闻言笑道:“没错,这便是海船,严格来说,这是海上战舰,实际上商船比这还要大得多。”
赵顼深深地看了这海上战舰一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原来大宋便是被这战舰给打败的。
赵顼有些懊恼自己没有早些注意到海上的重要性,远洋集团成立那么多年,他也没有怎么关注,以至于让欧阳辩所用。
所以才会有后来大宋海船出不了海,这也是后来大宋经济崩盘的原因之一,更是临安沦陷的重要原因,临安的沦陷,让前线的军队失去了指挥,因此信心尽失,所以才让西夏军队长驱直入。
说到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忽视了这海上的力量了。
赵顼悔不当初,想起了伤心事,他有扑簌掉起眼泪来。
狄骧看着又是好笑又是不忍,于是劝慰道:“您也不必担心,陛下不是薄情之人,到了汴京之后,估计您也能够享受挺好的待遇,您看李秉常,虽然已经是平民一个,但他有钱啊,陛下也不许有人去骚扰他,现在就靠着分红,活得可潇洒了。”
赵顼落泪道:“我怎会与那咸鱼相提并论。”
狄骧笑了笑道:“您也该接受现实了,大宋到了今时今日,已经是亡了啊,即便是有人胆敢拥立赵家人,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大夏军队天下无双,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真正是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论他们要去哪里立国,都逃不脱大夏的铁蹄,您就别多想了。”
赵顼怒道:“你也曾是宋臣,你们这些贼子,为什么要背叛大宋呢,大宋对你们不好么,狼心狗肺的东西!”
狄骧也不动怒,笑道:“赵先生,您知道我是什么出身么?”
赵顼不说话。
狄骧便继续说道:“……虽然也姓狄,但不过是武襄公的同族,武襄公一样是寒门出身,所以我这同族也只是低微之人,在跟随武襄公没有多久,武襄公就被你们这些皇帝文臣所贬谪,忧惧之下,武襄公将我们托付给陛下,从那之后,我们才算是有了着落。
说这个不是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效忠陛下的原因,我是说,我曾今是社会的底层,家里面种了田,劳动力也不少,我们辛苦的耕作,但家里还是很穷,穷得过不下去的那种。
但镇上的地主们,一个个不务劳作,却吃得脑满肠肥,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
当时我不懂,但后来陛下告诉我们,这就是万恶的地主阶级,有地主阶级在,底层的百姓就不会过得好,因为都被他们给剥削了。
所以陛下带着我们革命,当时在大宋改革,我家里因为改革的确是过上了好日子,但好日子过不久,因为陛下很快就被你们给贬谪了,而改革的成果很快就被破坏殆尽。
那时候我便懂了,这些地主不会允许有人侵害到他们的利益的,一旦有人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将对方搞下台。
所以,后来陛下假死去了西夏,我知道之后,就下定决心要跟随的,之后的事情,赵先生您也是清楚地。
我说这些不是为自己辩护,我也认为我是个乱臣贼子,但大宋不亡,百姓就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赵顼激动起来:“大宋不亡,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我赵家难道对百姓不好么,你看我们赵家,难道不发展文教么,天下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好好读诗,就能够成为人上人,这难道不是所有人的机会么,以前朝代可有做到我赵宋这般的?
还有我们赵家人对百姓不是真心付出的,每次各地有灾荒,不是积极救灾的,仁宗皇帝为什么被成为仁宗皇帝,还不是对百姓心怀仁慈,仁宗归天之时,天下百姓无不垂泪哭嚎,难道是百姓不懂是非么!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就知道拿所谓的为了天下人,什么天下不天下,还不是为了坐天下!”
面对赵顼的指控,狄骧还是不骄不躁,笑道:“赵先生,赵家那么仁慈,可是天下人还是穷苦潦倒,食不饱腹的穷人居多,这又是为何呢?”
赵顼沮丧道:“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就只有那么少,天公又时常不作美,时不时就旱灾洪涝,这是天意,天意难违!”
听到这里,狄骧终于有些微怒了,他呵呵道:“天意难违……呵呵,赵先生啊,地主豪绅巧取豪夺兼并土地之事,朝廷知道否?
地方官员与地主豪绅联手横征暴敛,给百姓头上加上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您知道么?
还有您亲自设置的市易司,巧取豪夺商人资产,让无数的商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个事情您不会说不知道吧?”
赵顼满脸涨得通红。
哪里能够不知道,欧阳辩与王安石与他说了无数遍,他怎么能够不知道!
第708章 有些事情容不得深思
已然是秋天,北上其实风向不对,但赵顼所乘坐的船只却是毫无阻碍,这让赵顼、曾布等人颇为诧异。
赵顼奇道:“这大船上的船帆并没有升起,也没有人撑船,更没有人在这大海上拉船,这偌大的海船,是如何乘风破浪的?”
曾布、蔡京等百官也颇为好奇。
狄骧笑道:“这船虽然没有船帆,也没有撑船拉船,但它有一样神秘武器,便是蒸汽轮机。”
蔡确吃惊道:“何为蒸汽轮机?”
狄骧道:“蒸汽轮机便是一种机器设备,由船用蒸汽机提供动力,由蒸汽轮机将动力转化为推动船只前进的力量,因此,船只不需要看天时风向,只要不是风暴大雨,便可以出海,比起之前需要依靠风力以及洋流,现在这种方式既稳定又便捷。”
众人颇为诧异。
蒸汽海船在密州港登陆,庞大的密州工业园让宋朝的文武百官大为吃惊震撼,这种震撼甚至短时间内驱除了他们的惴惴不安。
从密州工业园开始,到乘坐上呜呜鸣叫的火车,一路上几天的时间,所见所闻让他们时常被震惊得合不上嘴巴,尤其是赵顼。
赵顼在汴京以及临安出逃之后,第一次走出京畿,看到大宋的真实模样,一路南逃,让他真正看到民间是何等的困窘,即便是到了富庶的江南,也总是有些不太如意,尤其是从临安向西南逃窜的过程之中,赵顼真正意识到,原来大宋的底层百姓简直就是挣扎在生存线上,几乎没有什么尊严可言。
这和文武百官吹嘘的富庶的大宋、文明之邦等溢美之词相差甚远,倒是很久之前欧阳辩给他描述的那个岌岌可危的大宋印象相符合。
但那已经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啊,经历了嘉佑变法、熙宁变法这么几十年的持续变革,可这大宋民间,依然困顿依旧,这是为什么呢?
赵顼当然不知道,在欧阳辩土改、经济发展之后,大宋民间已经改善了许多,只不过是后面他自己的倒行逆施,将大好的局面再次葬送了罢了,倒不是改革不力的原因。
正是因为赵顼自己亲眼看过见过经历过,他才认识到了大宋原来的模样,正是以为知道了大宋的原来模样,他才为自己现在眼中看到的一切感觉到了震撼!
火车所经之处,村庄屋舍俨然、沃野万里、收割的季节中,田野之间一片的繁忙的景象,那是大丰收的景象;
而每次火车停留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繁忙无比的集市,货物如同山一样堆积,火车的吞吐大量的货物,而与火车连接的各条公路上,无数庞大的马车往来;
一路上走来,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之上,到处都有马车往来,赵顼毕竟是一国之君,对于经济的理解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自然知道人员之间的交流越是密切,说明经济的往来便越是频繁,便更加意味着经济藏着的蓬勃的活力!
而这一切,大宋与之比起来,已经是黯然失色了。
更加令赵顼失魂落魄的是,这里在不久之前还是大宋的领地,短短的几年时间,便换了一番的模样展现在自己的面前,繁华与凋零成为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越是鲜明,赵顼便感觉更加的痛苦,因为这让他更加感觉到自己是个废物。
赵顼回想过去,自己从庆历八年至今年,也就是元丰七年的秋天,足足十七年的时间!
十七年的时间,大宋不仅没有变得富强起来,现在更是连自己都成为了阶下囚,而大宋失去的土地,在欧阳辩的手上,只用了几年的时间,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么?
有些事情容不得深思,越是深入去思考,越是察觉到其中残酷的现实。
于是,赵顼越来越沉默,直到踏进汴京城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
赵顼出逃汴京之时,有很多的官宦家庭随着朝廷衣冠南渡,这些官宦家庭的成员,对于繁华的汴京生活颇为思念,写了不少关于故都汴京的事情,尤其是有一本名为【东京梦梁录】的书,尤其详细且情深义重,让赵顼看到了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赵顼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次踏进汴京城了,没想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能够再次踏进这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不过,此时此刻的身份,却让赵顼更加的悲从中来。
以前他在这里君临天下,而如今,他已经是阶下之囚,人生之境遇,着实是大起大落啊。
相比起赵顼的悲哀,文武百官真实彷徨惶恐的人并不多。
以他们对大夏朝以往的行事来看,他们并不滥杀无辜,而且行事上堂皇端正,比起宋朝来说,还更多几分大气。
尤其是在收纳降官降将方面,之前沦陷时候的那些官员,大多都已经经过教育重新踏上新的岗位,真正受到惩罚的并不多,而且受到惩罚的,也多是那些引起民愤较多的贪官污吏。
所以大多数的官员对此并没有过度的担忧,即便夏朝不会给他们做官的机会,但也会给他们做民的机会。
这其实便很好了。
但也有忐忑不安地,比如说曾布。
曾布在这大夏朝可谓是仇人遍地,尤其是这些仇人大多都身居高位。
首先便是大夏朝的皇帝欧阳辩,欧阳辩原本是曾布的恩人、上司,但曾布却是叛离了欧阳辩,并且不遗余力地打击欧阳辩在大宋朝留下来的势力,甚至针对与欧阳辩交好的同年们。
而这些同年们,现在基本都在大夏朝担任要职,比如吕惠卿,现在是大夏朝尚书省的尚书令。
吕惠卿有多恨他,曾布心知肚明。
当年曾布对吕惠卿的排挤有多么的厉害,今日的吕惠卿便有多恨他,曾布并不会对此心存侥幸。
所以,在踏进汴京之时,曾布便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当然,也有兴奋的,比如说蔡确。
第70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蔡确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倒不是他期盼着来到大夏朝能够坐上多高的岗位——这不现实。
因为蔡确本身自己的资历是比不上吕惠卿、章惇、苏辙这些人的,而他虽然在大宋朝潜伏了许久,甚至也成为了宰执之一,但这不意味着一回来就能够封侯拜相,这并不现实。
他开心的是,他压得宝终于兑现了。
他在大宋朝虽然是宰执,但并没有因此心向宋朝,原因很简单,蔡确对宋朝以及赵顼非常了解,当然对欧阳辩也相当了解,以他的见识,他自然明白赵顼与欧阳辩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大夏朝吞并陕西六路,又将赵顼赶向南方,继而将辽国打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