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1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1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辩有些感慨,后世这么小的女孩子还是个初中生呢,现在却是要帮着家里撑起一个家。
  小石榴父母种着一些贫瘠的田地,要养后一家人很不容易,好年份还好,若是遇上不好的年份,那是要挨饿的。
  不过即便如此,每次见到的小石榴都是一副元气满满的样子,颇有后世那些日漫里的元气小姐姐。
  小石榴一边走一边和欧阳辩讲着自己的事情:“……上个月入秋,大弟弟得了风寒,不过算是小问题,主要是花了一些钱。
  阿爹阿娘没有钱,还好我存了一些,嘻嘻,我还给我娘剪了一段棉布做衣服,我娘托人告诉我,她可开心了。
  ……四郎啊,我在想啊,以后我年纪大了,就要嫁人了,可是我不知道嫁人是怎么回事,碧珠姐每次说起的时候总是会脸红……嗯,你应该也是不知道的,你比我还小呢。”
  娇俏天真的声音带着白雾,从欧阳辩的角度看上去,恰好在雪后的蓝天中,就像是一朵朵轻快的白云,少女微红的脸颊好看极了。


第50章 炉前夜话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天气越发冰冷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冰河期的现象。
  欧阳辩隐约记得曾经看过一篇论文,论文认为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至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是第三个冷期。
  据一些史料记载,从北宋太宗雍熙二年(西元985年)以後,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
  长安、洛阳一带再唐朝以後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都冻死了,而淮河流域、江南、长江下游和太湖皆曾经完全结冰,车马可以在结冰的河面上通过。
  汴京也变得越来越是寒冷,欧阳辩性子惫懒,这么冷的天气自然不愿意出门,除非必要,否则天天都是窝在家里躺尸,哦,不对,他没有时间躺尸,他得写书呢。
  徐福和胖大厨那边的工作他也不过去看看,反正有事他们自然会找上门来。
  王安石那边的是没有办法,他不得不去点卯。
  经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梳理,他的《国富论》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为了方便理解,他没有用文言文写,而是用的白话文来写,连半文半白都不用,生怕有人误解了里面的意思。
  欧阳辩的房间烧着炭炉子,上面的装着一根白铁管将炭气排出,上面驾着烧水壶,烧水壶咕噜咕噜的响动,整个房间既暖和又没有炭气的憋闷。
  欧阳辩从铺着厚厚的毛毡躺椅上坐了起来,随手提下烧水壶,开始给茶几上的茶壶茶杯浇水,准备给坐在一旁的欧阳修泡一杯热茶,欧阳修刚刚从修史馆回来,一身冷气直冒。
  欧阳修拿着一叠手稿,一边看一边皱着眉头道:“内容倒是奇思妙想,也颇符合情况,就是这文笔差了些吧,通篇大白话,让人看着一点都没有美文的感觉。”
  欧阳辩笑得差点烧水壶都没有拿稳,自家老子革五代以来华丽骈文的命,他一定没有想到,在几百年后会有人革他提倡的古文的命。
  欧阳修嫌弃道:“你笑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文章拿出去,人家要是问道,这玩意这么粗鄙,还真是欧阳修的儿子写出来的?
  欧阳修不是善写文章吗,怎么连自家儿子都没有教好,这多丢我面子!”
  欧阳辩一边冲洗茶具,一边笑着说道:“一开始我倒是想把书写得美妙一点,但后来我还是决定用最平实的话来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为了传达道理。
  这本书的内容光是让人理解里面的概念定义已经是非常困难了,如果还要让人面临文字上的苦难,会让人望而却步的,我这是减少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否则这本书没有办法传播开来的。”
  欧阳修疑惑道:“这本书有那么难以理解么,我看了一页,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啊?”
  欧阳辩哈哈笑了起来:“您看的只是前言,是一篇概述性的东西,真正深入的东西并没有涉及,而且我写的这本书,由浅入深,更是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你看得觉得轻松是正常的,你不妨继续往下看。”
  欧阳修点点头,伸手接过欧阳辩递过来的茶杯,趁热喝了一杯,浑身暖和起来,赶着这股温暖,把脑袋埋进书里面,房间里面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水壶咕噜咕噜的声音和欧阳修翻动书页的声音,哦,还有欧阳辩微微响起的鼾声。
  欧阳修偶尔抬起头看看自己躺在椅子上没有半点正形的幺儿,神情非常复杂,然后又把脑袋埋进书里面,到了后面,忍不住激动的起来走来走去,但又怕惊醒幺儿不敢出声,只是狠狠地握拳挥了几下,表达自己的激动。
  欧阳辩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欧阳修还在,不过已经不看书了,就坐在他的书桌前翻看他所作的读书笔记。
  欧阳修见他醒来,赶紧过来递上一杯温暖的茶水,温声道:“最近特别累吧?”
  欧阳辩笑了笑,能不累吗,写这种学术著作是最折磨人的。
  国富论这本书涉及的东西本身就足够深刻,又要根据中国历朝历代的情况进行本土化编辑,还得将其他基本的经济学著作融入进来,尽量多的阐述经济学原理,又意有所指的对宋朝本身涉及的弊端进行分析举例,最后还得将这些内容安排的深入浅出,降低阅读难度,这让他的工作难度翻倍上升。
  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似充裕,但对于一本经得住考验的学术书籍的编写来说,那不过是写个提纲的时间而已,但欧阳辩愣是干成了这件事。
  欧阳修看起来已经平静了下来,缓缓道:“你的这本书的确不太容易懂,我也只能看懂六七成左右,但就这六七成已经足够让我感觉到非常惊讶了。”
  欧阳辩诧异地挺起身子来:“您能看得懂六七成?”
  欧阳修双眼一瞪,怒道:“你说的什么话,瞧不起谁呢,你用白话文,又是举例子又是列数据,我要是连六七成都看不懂,你不是要上天了?”
  欧阳辩嘿嘿一笑:“这些毕竟是经济上的东西,您不懂也正常啊。”
  欧阳修有些疑惑:“你说经济二字,是经邦济民或者经国济民的意思吗?”
  欧阳辩点点头道:“是这个意思,但也不仅仅这个意思,经济经济,指的是国家或者家庭收入的来源和管理中涉及到财货的部分,盐铁茶税这些只是经济中的一部分,它有更多的含义,只要涉及到金钱参与的活动,它都可以叫经济。”
  欧阳修严肃道:“你写这本书的用意是什么?”
  欧阳辩笑道:“父亲您认为一个合格的官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欧阳修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
  欧阳辩笑道:“治国理政不是诗词歌赋,不是写文章,它是需要专门的技能的,所谓治国理政,就是国计民生,所谓国家的职能,便是对外维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护国家稳定。
  如何维护稳定,不仅仅是文教、设置府衙就能够做到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
  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属于经济的范畴了。
  你要让百姓安居乐业,首先他们就是能够自食其力,能够有工作可以做,有田地可以耕种,社会也可以提供很多资源供他们生活,这就是经济。
  但现在的官员其实并不具备有这种能力,不瞎搞乱搞已经算是厉害了,所以朝廷对应对天灾的能力很差。
  如果有这种专业的经济学能力,他们就可以维护经济活动,让百姓更加的富有,让朝廷能够收得上税,收上来的税知道如何进行基建,如何投入军队里面,这样还怕国家不强大吗?”


第51章 终究还是我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欧阳修心中震撼。
  他对自家幺儿的评估已经一再提升,但如今看来依然还是低估了他。
  一开始他认为自家幺儿惫懒,到后来认为幺儿是个聪明机敏的小孩子,后来的诗词天赋,再到后来又发现这个幺儿做生意的能力超群,行事稳重颇有大家风范,现在竟然能够写出这种真正经世济用的著作来,一再刷新他的三观。
  他才不到六岁啊!
  虽然同朝为官的有不少所谓的神童,比如他的老师晏殊,但那种程度的神童还是能够接受的,而幺儿这种神异,却令他有些心惊胆战。
  难道真有生而知之者?
  当然这幺儿是他的儿子这是可以确定的。
  从小时候开始,他便是这般作态,不爱说话,安静如同鹌鹑,懒得像是一坨猫,除了喜欢和他一起去参加文人聚会,其余的时间要么就是发呆,要么就是睡觉,到现在依然还是如此。
  欧阳修犹豫了一会道:“这些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
  欧阳辩笑道:“当然是感悟而来,你不做生意,你自然没有办法知道这些,我做生意自然要思考这些东西,你看我每做一门生意,都是财源滚滚,这就是我的天赋所在了。
  哦,对了爹,现在我不仅有十几家冰室,还有十几家的烧烤店,最近汴京最有名的东西烧烧烤店就是我开的,你知道吧?”
  欧阳修震惊道:“东西烧是你开的?最近年底,我们同事之间的聚会都是去的东西烧,那店生意太好了,每次都得提前订,不然都没有位子的。”
  生意当然好啦,东西烧的东西新颖,装饰高档新潮,服务周到,关键是感觉逼格贼高,每个去的人都觉得特别体面,自然很快就成了受欢迎的店铺了。
  欧阳辩点头笑道:“对,就是我的,下次你们要去,你直接叫人给我传一下话就好了,我给你安排。
  不过你们倒是可以去澄园那边聚会,那边已经被我买下来了,修缮之后开了一家古董羹店,特别适合同僚之间的聚会,尤其是现在冬日里,更是十分舒适。”
  “澄园?……是万胜门那边的那个澄园?”
  欧阳辩点点头。
  欧阳修惊道:“买下来了?那么大的园子,不得好几千贯?”
  欧阳辩伸出一只巴掌:“加上后期的修缮,花了足足五千贯,若是再加上其他的投资,八千贯没打住,唉,我挣的钱都给投进去了,要是不赶紧盈利,我就要吃土了!”
  明白了,坑在这里等着呢。
  欧阳修冷哼一声:“所以……你想让我去帮你拉一些人过去吃饭,帮你……宣传宣传?”
  欧阳辩呵呵笑了笑,摆了摆手:“哎呀,那倒不用,不至于不至于,这不是想着你到了修史馆,也没有怎么请同僚吃饭嘛,老是接受吃请不回请也不像话。
  去我那里聚会,环境好,食物又好吃,关键是,我那院子里亭台楼阁池塘河流都有,就在汴河旁边,文人聚会,一个能够吟诗作对的雅致的地方多么重要啊。
  关键是,我还能够给你打八八折呢!”
  欧阳辩比了一个八的手势。
  欧阳修一脸的不可置信:“等等!……你要收我的钱?”
  欧阳辩回敬一脸的不可置信:“等等!……您还不想给钱?!”
  温暖的屋子里顿时陷入了沉默。
  亲情在金钱的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啊,上一秒还是父慈子孝,下一秒就成了一场生意。
  欧阳辩幽幽的叹息了一声,自言自语道:“终究还是我一个人扛下了所有……有些人作为父亲的,只顾着自己的为国为民,膝下四个嗷嗷待哺的亲儿子却视而不见。
  唉,不过还能怎么办呢,父亲想要做一个名垂千史的大圣人,儿子们自然是要支持的,也理所应该支持,不支持终究就是不忠不孝,我们怎么能够拖您的后腿……”
  欧阳修冷眼旁观。
  欧阳辩换上了悲痛不已的神情:“……伤了、痛了、累了,咬咬牙重新站起来就是,只要父亲能够名垂青史,做儿子的也脸上有光不是。”
  欧阳修呵呵冷笑。
  欧阳辩:“……”
  尼玛,这老头现在是油盐不进了啊,拼了!
  欧阳辩咬咬牙:“打五折,酒水任喝!”
  欧阳修抱起双臂呵呵冷笑。
  欧阳辩的双眼发红像是个赌上身家的赌徒:“算了,全免费,来多少人算多少人,都给你免费!”
  欧阳修叹了口气:“钱不钱的我根本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你的态度,我是你的父亲,父亲对儿子要爱护……”
  欧阳辩大喜:“所以您愿意给钱?”
  欧阳修悠悠说道:“……但儿子也要孝敬父亲,所以这不是免不免单的问题,是你的孝顺问题,如果让人知道我去你店里吃饭还得给钱,你在这汴京会声名狼藉的,做父亲的怎么会让你陷入这种境地之中!”
  真是个好父亲啊,竟然如此为我着想,欧阳辩感激得浑身颤抖,眼睛里饱含热泪,气息变得粗重起来,一张嘴就要大哭,欧阳修暗喊一声不妙,赶紧大巴掌就捂了过来。
  欧阳修好说歹说安抚住了欧阳辩,这才仓皇离去。
  看到欧阳修离去,欧阳辩的脸色顿时缓和了下来,好整以暇的泡茶,时不时翻一翻写好的初稿,思忖着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一下。
  澄园的事情问题不大,只要欧阳修能够拉一批人过去,很快就能够打出名气,当然欧阳修最好是写个什么游澄园的文章,夸一夸澄园,那基本就是名扬天下的节奏了,哪里怕没有生意。
  老子是文宗就是有这样的好处,随便写个文章夸一夸,就成了名胜,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关键还是自身的实力,澄园原本设计就好,经过欧阳辩的改进,如今的澄园更是风景如画,还有欧阳辩的新式火锅,澄园想不火都不行。
  欧阳辩颇为志得意满,只要澄园起来了,他这辈子估计是不缺钱花了。
  冰室和烧烤最好的经营季节是夏天,但其他的时候也不耽误经营,澄园的火锅最好的经营季节是秋冬季,但春夏一样有人喜欢吃火锅,根本不缺人消费。
  如果真想混吃等死,大约这个时候就可以收手了。
  欧阳辩又睡着了,梦里面,他成为了汴京最快乐的人,有钱又有闲,娶了一个小表妹,生了好几个两脚兽,一家人快乐无比。
  只是突然一声炮响,无数的敌人汹涌而入,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欧阳一家跟着仓皇而逃……欧阳辩被吓醒了,一头的冷汗,犹然心有余悸。


第52章 逆徒!
  腊月廿三,小年。
  澄园迎来了一批客人。
  里面带头的是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作为老板的欧阳辩自然是要随侍在侧的。
  宋祁范镇等人对欧阳辩很是好奇,这个好奇自然是因为欧阳辩的水调歌头,加上欧阳修时不时就要吹嘘他的幺儿多么的聪明,所以这帮同僚对欧阳辩都算是熟悉。
  欧阳辨对这次的客人来访相当重视,亲自带着他们逛澄园。
  澄园原本是典型的五代十国时候的北方风格,但经过欧阳辨的改造,却变了一副模样,让来访的客人啧啧称奇。
  欧阳辨改造的风格是明清江南园林式的风格,原本这北方是很难有条件做这种风格的,因为北方缺水,要改造成南方式园林最大的难题就是活水,但澄园就在汴水之侧,引水进园并不困难,这才让欧阳辨的想法成为了现实。
  这改造之后的澄园,先不说里面的小桥流水颇有江南风格,就说这个建筑风格,都让欧阳辨做了不少的工作。
  北方园林大多大气,虽然不敢违制用黄瓦红墙,但描金彩绘,唐璜耀目是必不可少的,而澄园的风格却是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不失庄重,简朴适度,对于这些文人中的文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范镇等人啧啧称赞,连欧阳修都忍不住看了看自家的幺儿,对自家幺儿的奇思妙想深感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