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202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02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甲法保马法,耗费钱粮颇多,国库已经有些空虚了,如果仅仅是一地发生旱灾,那么问题并不大,但现如今是长江以北地区都陷入灾荒之中,这如何赈济得过来?
  七月份的朝会上,赵顼暴怒如雷:“朕罪己诏都发了好几份了,新法也大多废弃了,言路也都敞开了,求雨更是踏遍了汴京城每个角落,朕的脸面都不要了,可是依然干旱依旧。
  祈求上天垂怜看来是很难实现了,但咱们也不能当真完全看天吃饭啊,诸位大臣总得拿出办法来应对啊,总不能看着饿殍遍野而无动于衷啊!”
  诸多重臣低着脑袋,连韩琦都不敢正视赵顼的目光。
  是啊,天不垂怜,人总得尽人事吧?
  可是什么减赋、大赦天下、开仓放粮这些措施也都做过了,他们又能够再做些什么呢?
  总不能让他们将家里的粮食献出来吧!


第460章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看到重臣们一个个低着脑地躲避他的目光,赵顼怒火更甚,这些家伙,骂人的时候厉害极了,可是到了需要他们拿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一个个又在装傻了!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在倒毙在路上无人收尸吗?
  难道我们谈谈大宋,富裕富饶的大宋,就连自己的百姓都护佑不足吗?
  难道我们要看着百姓们为了果腹,不得不拿起刀枪互相厮杀吗?
  难道我们要看着天下人以人相食吗?
  诸位都是大宋的大臣,天下间最聪明的聪明人都集中在了这里,难道我们连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么?”
  赵顼的诘问如同灵魂拷问一般,连珠炮一般轰击,让诸多大臣脸皮都忍不住发烫。
  可他们转念一想,这等罕见的大灾祸,肯定是你这皇帝没有做好,上天是在降罪惩罚你,所以闹得无法收拾也正常啊,所以罪魁祸首还是你啊,我的陛下!
  这么一想,他们又心安理得起来了。
  反正是你的锅。
  不过这锅皇帝一人也承受不了,赵顼也都下了好些罪己诏了,再这么下去也不行,现在天下已经成了炉火上的铁锅了,下面猛火然后,锅里面热水沸腾,百姓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不救命,百姓就得寻思打破这个铁锅了。
  想到此处,韩琦一身的正气以及一脸的悲天悯人,他站了出来。
  赵顼一看喜道:“韩相公可是有什么对策?”
  韩琦点点头道:“请欧阳辩夺情吧,此事非欧阳辩不可,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众多大臣听闻韩琦之言,纷纷眼睛发亮。
  秒啊!
  韩相公不愧是韩相公啊,这口大锅这么大,皇帝一人背不下,赶紧扔给欧阳辩,顺便戴个大帽子,若是解决不了拉了胯,正好杀他免牵挂啊!
  赵顼气得满脸铁青。
  吕惠卿站了出来大声道:“季默尚在丁忧,不可打扰他的孝顺!”
  韩琦呵呵一笑,都不用他说话,吕诲就跳了出来。
  “吕大参此话谬以,夺情自有传统,所谓金革之事不避,国家危难不避,现如今黎民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需要欧阳季默,而且,季默的丁忧之期也不过只剩几月的时间,提前一点无伤大雅,如果文忠公天上有知,自然是极力赞同的!”
  “吕院长说得对极了,即便是这时候夺情,欧阳辩也是忠孝两全了,丝毫不会影响的,臣赞同!”
  左司谏范纯仁大声道。
  吕诲借助此次回归中枢,并被韩琦扶上了知谏院,范纯仁也是同一批归来的,被任命为左司谏。
  吕惠卿不由得语塞。
  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但是他们想让欧阳辩回来承担的这事情,它是一个黑锅啊!
  赵顼当然也知道这是个天大的黑锅,若真是被扣上,说不得欧阳辩一辈子的前程就算是毁了!
  赵顼咬着牙道:“不可,欧阳辩年纪太轻,根本担不起这事,何况人【伦】大事,百善孝为先,朕不愿意损害欧阳辩的德行,此事莫要再提!”
  韩琦哀声道:“陛下,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啊!孰轻孰重,陛下明鉴啊!”
  韩琦扑通一声跪下了!
  “陛下,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啊!”
  吕诲毫不犹豫也跟着跪下了。
  “陛下,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啊!”
  吕公著跪下了。
  “陛下,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啊!”
  范纯仁犹豫了一下,也扑通跟着跪下了。
  “陛下,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啊!”
  ……
  赵顼看着跪了半个殿的重臣,满脸铁青,这不是在为天下苍生考虑,而是要生生捧杀欧阳辩啊!
  可是,欧阳辩是他以后富国强兵的根基啊,怎么能够毁在这里!
  吕惠卿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夺情吧,季默未必就不想回来。”
  “吉甫,你……”
  赵顼不可思议地看着吕惠卿。
  吕惠卿苦笑道:“这种情况……可能也就季默有办法了吧。”
  赵顼看着黑压压的一片脑袋,他心里清楚,吕惠卿说的【这种情况】,指的既是如今天下炼狱一般的景象,也指目前捧杀的局面。
  对啊,季默之才智胜我十倍,或许……他真的有办法。
  赵顼不知道是在迫于无奈,还是在安慰自己的想道。
  他挥了挥手咬牙道:“那就这样吧。”
  旨意单场就被拟了出来,韩琦迫不及待签字盖章颁发,赵顼在众人的视线下,只能签名盖章,然后第一时间被派送出去。
  旨意派送出去,殿内的气氛似乎变得轻快了起来。
  众臣脸上带了些许的笑容,谈论政事之时也变得轻松起来,似乎天下之纷纷繁繁之事,已经随着旨意被解决了十之八九一般。
  不过说来也是,最大的黑锅已经被甩了出去了,他们也算是大功告成,也有资格轻松一下了。
  赵顼看着这一切,心里只觉得有些悲哀。
  这就是大宋朝的皎皎君子们呢。
  ……
  骄阳炙烤着大地,欧阳寺村依然笼罩在清凉之下。
  延绵不绝的桃花盛开,将这里装扮成为世外桃源。
  一阵快捷地马蹄声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却见大队的骑兵快速奔袭而来,往欧阳修陵园而去。
  欧阳辩从午睡中被叫醒,带着一身的起床气,脸色很不好,在听完圣旨之后脸色更差了。
  娘的,这是让老子去背锅的啊!
  不过……倒是有点诚意啊。
  寄禄官阶从秘书监调整为给事中,直接从正五品跳到了正四品,官升三级不敢说,但也有足足两级。
  而差遣则是被召为翰林学士,并加参知政事差遣。
  欧阳辩啧啧称赞。
  看来这次韩琦等人为了让自己回去背锅,这本下得够大的啊。
  以欧阳辩的资历,若是年龄稍大一些,早些年就该进政事堂了,就是仁宗把他压了压,英宗时候又被忽视了几年,有遭遇了丁忧,所以吕惠卿都比他先先一步进了政事堂。
  至于说为什么说韩琦下了重本,因为参知政事已经是副相,一般来说,想要成为宰执,必须做过所谓“四入头”,也就是知开封府、三司使、御史中丞以及翰林学士。
  欧阳辩其实也就是擦了个边。
  知开封府不必多说,没有。
  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公事官虽然权限比三司使还大,但毕竟不是三司使。
  御史台的工作也就是监察御史,还差着一级呢,原本这次他回来给授的就是御史中丞,不过回来早了或者说晚了,御史中丞的位置已经被吕公著给占了。
  翰林学士这不才被当成补偿给到了欧阳辩了么。
  其实这么个进政事堂的方式是不被允许的,不合规矩嘛。
  历史上王安石从江宁召回,都得先授为翰林学士,然后才给参知政事的,不过就算是如此,也有许多人诟病太快了。
  现在他不仅被授为大学士,还直接进了中书,啧啧,看来韩琦等人认为这个锅大的连自己也背不起,所以干脆给足官职差遣,免得自己连锅都背不起么?
  有趣啊。
  那倒是该接下来啊。
  于是欧阳辩大手一挥,立时叫人安排马车进京。
  骑士们见状大喜,赶紧派人飞速回去报信。
  第二天早朝,骑士风尘仆仆直奔朝会。


第461章 两只狐狸!
  以赵顼的脾性,朝会当然是天天都没有阙落的,不过今日的朝会也只是处理一些琐碎事情,因为真的大事他们处理不了,不是重臣是酒囊饭桶,而是以他们的经验,他们处理到这种地步,已经是【人力尽矣!】
  嗯,能做的都做了。
  不过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就有点可笑了。
  虚无缥缈的祈雨、罪己诏、广开言路等等,真正落实的救灾政策却没有几项是得力的,徒然惹人发笑罢了。
  但在他们看来便是已经能做的都做了,其余的,就听天命了。
  所以,他们今天的朝会也就是处理一些急事,真正的大事却只能听一听而已,但每一个人都很积极参与其中,不会做事,发表一下言论还不成么?
  朝会如火如荼之际,骑士在小黄门的带领下直闯朝会。
  ——别担心,这是传统赋予的权利。
  ……
  在宽阔的水泥路上奔走的四轮马车外表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甚至有些寒霜,里面也并没有多豪华,但极其舒适。
  这是林通专门给欧阳辩定制的车子。
  欧阳辩是为高官,出行不好过于招摇,所以林通在舒适度上做文章,但仔细看看,功夫都坐在了细节处。
  陆采薇跪坐在欧阳辩前面,仰着头一脸痴迷地看着这个才不到二十七岁的男人。
  这个男人,已经是大宋朝的宰相了。
  二十七岁的参知政事。
  大宋朝建国一百一十五年来,最年轻的宰相!
  在此之前,大宋朝最年轻的宰相是寇准,三十二岁的参知政事。
  不过片刻之后,陆采薇脸上又转换为担忧。
  “四郎……”
  欧阳辩低头看向陆采薇,三十多岁的少妇,妩媚多汁……哦,不,妩媚多姿,虽然比自己大了七岁,但养尊处优之下,保养得如同二十出头一般。
  陆采薇消息极快,在自己出发道中途,就拦截到了。
  欧阳辩笑了笑道:“怎么了?”
  陆采薇担忧道:“此次并不是好时机。”
  欧阳辩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但是,黎民百姓等不了太久了,这里是京畿之地,你看……”
  欧阳辩掀开车辆,一阵热浪涌入。
  车内看不到冰块,但处处阴凉。
  陆采薇皱起了眉头,不用多看,便知道外面都是赶路的流民,空气中也带着些许的尸臭味道,那是倒毙在路边的尸体散发出来的。
  欧阳辩叹息道:“连这里都是这般模样了,那些受灾更加严重的,都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呢。”
  车厢里一时无言。
  过了一会之后,陆采薇道:“汴京城快到了,妾身不便露面,妾身先回西湖城等候公子吩咐。”
  欧阳辩点点头笑道:“不必担心,我会处理好的。”
  陆采薇点头,去了另一辆车,在下一个路口分道扬镳。
  欧阳辩遥望汴京城。
  汴京城还是那么的雄伟。
  只是,以前在汴京城的时候,总有父亲陪伴,从外地归来,父亲也总会在城门外相迎,而这次回来,父亲却留在了乡下等着他回去。
  “郎君,门口有人迎接。”
  车夫大声道。
  欧阳辩放眼远眺,城门口竟然花花绿绿的好多人。
  “难道是玉仙楼的小姐姐们?不应该吧,我可是个正派人啊!”
  欧阳辩颇为诧异。
  随着车辆越来越近,欧阳辩心中颇为失落。
  的确不是,花花绿绿的都是朝廷的百官。
  欧阳辩赶紧让车夫到一边去:“我们走旁边,估计是有外国使节来了,咱们别耽误正事。”
  欧阳辩看到了韩琦、张方平、苏颂等人,以这些人的级别,欧阳辩可不认为他们是来迎接自己的。
  ——他的脸面还没有那么大。
  如果车内是欧阳修,那自然是足够的。
  没想到车辆却被人拦住了。
  “请欧阳大学士讲几句!”
  有人喊道。
  欧阳辩一脸的懵逼下车,韩琦等人笑眯眯地叉手行礼。
  欧阳辩赶紧回礼:“韩相公、张相公、苏相公,以及诸位同僚,你们这是?”
  吕诲大声喊道:“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立时许多人都跟着喊了起来:“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
  城门口聚集百官,百姓也都是喜好吃瓜的,尤其是汴京城吃得饱的百姓,吃不饱的百姓只好躺着吃瓜——饭可以不吃,但瓜还是得吃的。
  这些百姓见百官呐喊,他们也都跟着喊了起来。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
  ……
  欧阳辩五味杂陈。
  韩琦这些人坏啊。
  这顶高帽子带上去,就摘不下来了。
  这种伎俩欧阳辩很特么的熟悉啊。
  “欧阳辩不出,将如苍生何!”的原话是“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
  当然啦,这里的安石也并非王安石,而是谢安,谢安石。
  但是,后来这安石也用来指王安石。
  历史上神宗继位,宋朝困窘到了极点,继续有人站出来解决诸多的问题,王安石特立独行的养望方式,令人极为好奇以及期待,以至于有人传出“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的话。
  然而,当王安石进京开始变法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从一开始的【安石不出,奈苍生何】,到后面的【安石一出,苍生奈何。】
  其实也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已。
  而后来的主角就变成了司马光,于是便有什么【君实不出,奈苍生何。】……
  滑稽。
  欧阳辩又是好笑又是悲哀,当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的身上的时候,那就说其他的人都没有担起责任的心思了。
  求人不如求己啊!
  不过……这话还真的带劲啊。
  欧阳辩感觉自己是万人空巷的大明星了。
  嗯……救世主!
  不过,这些话听着好听,但里面的责任或者说黑锅却是比天还大,这么罩下来铺天盖地的,以后若是做不好,今日的赞誉有多大,以后的骂声便有多大。
  不过,来都来了,自然不怕什么黑锅了。
  韩琦看着欧阳辩脸上露出的笑容,他也忍不住露出笑容,颇有奸计得逞的意思。
  怪不得他开心啊。
  他是首相,原本这事情处理不好他得担责,但现在黑锅让他甩出去了,欧阳辩若是处理不好,这锅欧阳辩就得背起来,到时候欧阳辩的前程也就全毁了。
  一举两得啊!
  吕惠卿和韩绛成不了什么大事,到时候找机会将他们驱逐出去便是了。
  届时上下正人君子盈朝,盛世便会来临。
  看到了变法派悲惨的未来,韩琦便不吝惜展示宰相的大度。
  “季默,欢迎回来,你回来了,苍生便得救了。”
  韩琦紧紧握住欧阳辩的双手,连连晃动,神情是长辈的期望,语气是长辈的肯定,一副两代领导人的交接的融洽景象,令人感觉颇为感动。
  韩琦爱作秀,欧阳辩也巴不得韩琦这么作态。
  就当今朝廷来说,所谓老中青三代,老一代自然是韩琦这一代,这一代已经是渐渐要退出了,中生代则是韩绛、韩维、吕公著等人,至于青年一代,则是欧阳辩、吕惠卿、苏轼、苏辙这帮同年了。
  现在韩琦要作秀,让自己来背锅,所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