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191章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191章

小说: 北宋之无双国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夫人提心吊胆之时,只听到司马光道:“从古至今,被名利二字所诱惑,毁坏了名节的人,已经不少了。”
  闻听此言,张夫人顿时轻轻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明白司马光意已决,是断不肯接受枢密副使的任命了。
  想来也是,在夫君的眼里,枢密使的头衔所代表的首先是名利地位,而在目前的情形下,接受它就意味着对原则和理想的背叛。
  只听到韩琦发出了一声难以察觉的叹息,他想起文彦博给他写的信,文彦博这样写道:“君实作事令人不可及,直当求之古人中也。””
  文彦博对司马光的评价是,把上古三代奉为黄金时代,相信人的道德水准高于今人,是传统中国的普遍迷信。
  古人未必皆高尚。
  韩琦当然明白。
  他这时候深深觉得,司马光太书生意气了,实在不像是现实政治中的人。
  韩琦只能遗憾的离去。
  张夫人从侧厅出来,看到司马光的脸上满是挣扎。
  她不由得心疼。
  ……
  司马光踱步到了院子,月色更加的皎洁了,他思忖了许久,回到了书房里,提笔疾书。
  “……臣天性质朴,资质愚钝,不通时务;
  枢府要地,任重责大,光不堪重任……”
  司马光手中之笔挥洒,一字一句如同发出金石之声一般。
  张夫人悄悄进来,她终究还是不太放心。
  她就站在司马光的身侧,看她的夫君在纸上陈述,却是越看越是惊心。
  因为司马光所写的东西着实过于吓人了。
  司马光这么说道:一言以蔽之,我不合适后三道的理由也很简单,请陛下取消制置三司条例司,废除青苗法陛下听我一言,胜过给我高官,如果陛下以为我的想法全无道理,那么我又有什么资格来当这个枢密副使呢?
  张夫人捂住了胸口,她的心脏在剧烈的跳动。
  她的夫君终于还是书生气涌将上来了。
  司马光所写之文字,一言以蔽之,便是在拿个人前途来赌政策走向!
  而这场豪赌夫君却是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的。
  张夫人虽然自己并不从政,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她对国家大事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
  在司马光平时的牢骚之中,在她的脑海中,描绘出一幅景象。
  现在整个大宋这艘大船,在赵顼皇帝的掌控下,由他任命的参知政事王安石操纵,整个大宋在风雨的大海上航行,现在整个大宋都停不下来了。
  而自己的夫君却要去做一个挡在大船前面的阻拦者,就像是一小只舢板一般,只能被撞得粉碎!
  但她知道,自己是阻止不了的。
  她的夫君究竟有多么的固执她是知道的,平日里似乎什么都好,什么都能够答应自己,但涉及到朝廷大事,夫君是如何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
  司马光写完奏疏,回头看到兀自抹眼泪的妻子,他反而飒然一笑:“有什么好哭的,大宋刑不上士大夫,我再怎么过分,陛下也不会杀了我的头,最多就是便贬谪而已。
  你不是一直都希望我远离朝政么,这恰好就是一个好机会啊,我正好去洛阳好好地写书去,我的《通志》到现在才只完成一小部分呢,我岁数也不小了,正好腾出时间好好地写,再不写恐怕就没有时间了!”
  张夫人还是流泪不止:“话虽如此,但你开不开心妾身还能不知道么?”
  司马光沉默了起来。


第434章 四道诏书!
  “啪!”
  名窑出品的茶杯被推下桌子,摔成一地的碎片。
  赵顼脸色阴沉。
  黄怀义大伴悄悄收回半只脚,准备隐没在门柱之后,却听赵顼喝道:“有事说事!”
  黄怀义赶紧出来道:“陛下,派去找大蓬的小子回来了。”
  大蓬是秘书监的别称,说的就是欧阳辩。
  赵顼脸色稍缓:“赶紧叫他来。”
  一会时间,那个小黄门匆匆赶来,一进来就跪地磕头,赵顼不耐烦地摆手:“行了行了,起来回话。”
  小黄门赶紧将手中的信函举起,赵顼伸手拿过,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看信,而是问道:“是否亲面季默?”
  小黄门连连点头:“是的官家,这信还是奴婢亲眼看着大蓬写的。”
  赵顼点点头:“季默最近如何?”
  “……额,”小黄门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显得有些犹豫,黄怀义喝道:“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隐瞒!”
  小黄门赶紧道:“大伴,不是我隐瞒,而是大蓬有些奇怪,小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赵顼奇道:“怎么个怪法?”
  小黄门这下子不敢迟疑,赶紧道:“大蓬的精神似乎有些问题。”
  赵顼一下子就怒了,抬腿就踹,将小黄门踹倒在地,怒道:“你是个什么玩意,竟敢诋毁大臣!”
  黄怀义赶紧拦住赵顼:“官家息怒,官家息怒!”
  他回头朝小黄门喝道:“还不快说是什么回事!”
  小黄门连滚带爬,眼泪都没敢擦就赶紧道:“官家息怒,奴婢没有乱说,是因为大蓬的表现太奇怪了。
  奴婢去到欧阳老大人的墓地处,大蓬去了河边,在门子的带领下,奴婢在河边见到了大蓬。
  大蓬在钓鱼,但没有钓到哪怕一条小鱼,听说奴婢给陛下送信,大蓬便带奴婢回墓地,但临走前大蓬竟然薅了一把青草给吃了!”
  赵顼和黄怀义对视了一眼,心里有些嘀咕,便摆了摆手,回到座位上做好,打开回信看了起来。
  扫了几眼,赵顼的脸色变得轻快起来:“好了,辛苦你了,赶紧去领赏去吧,大伴,给他支几贯钱。”
  黄怀义笑道:“好的官家。”
  小黄门赶紧爬起来鞠躬,轻手轻脚地离去。
  黄怀义凑过去赵顼身边,媚笑道:“官家心情变好了许多呢。”
  赵顼呵呵一笑:“嗯,好事情。”
  黄怀义倒不敢打听,只是呵呵恭喜道:“大蓬历来足智多谋,又是颇为幽默,想来自然是没有什么大事的。”
  赵顼哈哈笑道:“他那人促狭得很,估计是捉弄人罢了,大伴,你知道朕写信给季默做什么吗?”
  黄怀义不敢主动打听,但赵顼看起来想要找人倾诉,他赶紧捧哏:“官家找大蓬做什么?”
  赵顼笑道:“如今朝局纷乱,朕找季默问计呢,呵呵,季默果然是无双国士……”
  说到这,赵顼便不说了,这下子反而真的将黄怀义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不过赵顼不说,他便不能多问。
  赵顼也似乎真的不想说了,支着下巴在那里发呆。
  黄怀义悄悄退下,赵顼突然说道:“大伴,请韩大学士过来,朕有诏令起草。”
  黄怀义赶紧道:“是,官家!”
  一会时间,韩维匆匆赶来。
  “陛下。”
  赵顼笑道:“辛苦学士了,朕有旨意需要学士起草。”
  韩维笑道:“臣的职责而已。”
  赵顼点头:“那边麻烦了,学士请起草,传朕之令,命利州路、梓州路、重庆府路之官员,宜自顾本职,其余事宜自有朝廷处理,此为一诏;
  其次是,农忙将至,保丁之上番校阅可暂停,以免影响农忙,何时继续,则需等朝廷指令;
  其三,国事繁忙,请谏议大夫王安石爱卿尽快复出主持工作;
  其四,同意司马院长去洛阳就职之请。”
  一共四道诏书,让韩维越来越是心惊。
  四道诏书,各有所指,但每一道都有所寓意,更是相互关联的关系。
  第一道斥责利州路、梓州路、重庆府路的州官,让他们不要多管闲事,这是在向王安石妥协了。
  第二道诏书,则是暂时停止保甲法,所用理由是因为农忙,这个理由倒是比较充分,王安石也说不了什么;
  第三道诏书则是请王安石出来主持工作,看着没有什么,但联合第四道诏书,则是表明赵顼已经偏向王安石了。
  赵顼在王安石告病假的时候任命司马光为副枢密使,这个信号表达了赵顼对王安石不满,现在赵顼却同意了司马光去洛阳就职,意味着赵顼已经向王安石妥协了!
  但是!
  皇帝虽然向王安石妥协,但还是留了一手,直接将保甲法给停了,想要重新启动,那就得再行讨论了,这应该是对王安石的一种敲打。
  而且虽然敲打了王安石,但王安石却不得不复出,因为韩琦已经出来理政,王安石若是在不复出,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恐怕就要危险了,若是被废止,到时候再复出就晚了,韩琦不可能再让王安石再设置这么一个机构了。
  这么一来,虽然司马光没有进入枢密院,但是韩琦在中书还是可以稍微制衡一下王安石,这一次的事情也算是过了,还不影响变法大局,四道诏书一下朝局顿时重新回到正轨之上,这等手腕却是十分惊人!
  韩维没有多说,抓紧时间将四道诏书一一写就,赵顼看完没有问题用印,随后发给政事堂审批。
  韩琦看到诏书,虽然看到赵顼对王安石的妥协,但就目前来说,不能说全然不可接受了,大局面就是如此,他也无可奈何,但总算是将保甲法暂时停止下来,也算是幸事了。
  韩琦没有问题,中书的通进银台司也没有问题,诏书正式宣布。
  司马光没有在汴京再次停留,利索地收拾行李去了洛阳,而王安石重新回到了中书上班,继续主持工作。
  而保丁冲击校场之事,没有人去追究了。
  一切仿佛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但是更大的暗流在涌动。


第435章 市易法!
  朝局似乎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上,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罢了。
  但这和欧阳辩没有太大的关系,他早早就起来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欧阳辩已经带了草帽,提着鱼竿等等钓具出发去河边了。
  可他刚刚从草屋出来,就看到墓园外一辆马车辚辚而来。
  欧阳辩不由得颇为惊诧,这么早是谁来了。
  马车夫看到欧阳辩,赶紧出声喊道:“老板!”
  欧阳辩一听就明白了,这么叫自己的,除了手下没谁了。
  马车的车帘掀开,于谋从马车上跳下,将欧阳辩吓了一跳:“于先生,小心!”
  于谋在地上快跑了两步卸去冲势,笑道:“没事没事,小意思。”
  欧阳辩有些无语:“于先生,您都多大岁数了,这也太危险了!”
  于谋笑道:“我心里着急嘛。”
  欧阳辩叹息道:“你笑眯眯地,我可看不出来哪里着急。”
  于谋整张脸都垮了。
  欧阳辩不由得一乐:“你是个好演员,哈,算了,有什么事路上说吧,一起钓鱼去。”
  于谋点点头:“坐马车去吗?”
  欧阳辩摇摇头:“步行有助于健康,走走吧。”
  于谋四处张望。
  欧阳辩笑道:“看什么呢?”
  于谋低声道:“老板你的保镖呢?”
  欧阳辩笑道:“就附近呢,以他们的能力,若是不想让你看到,你是找不着的。”
  于谋笑着点头:“那可不。”
  两人在小路上走着,一会裤脚就有些湿了,这天露水太重。
  于谋皱着眉头,欧阳辩却浑然不在意,反而对清晨的清凉颇为欣喜。
  “于先生啊,这么早来找我,是为了找我晨练……嗯,找我何事?”
  于谋愁眉苦脸道:“老板,您隐居在这世外桃源里,外面的事情还关注么?”
  欧阳辩笑道:“有事说事。”
  于谋脸色凝重:“老板,昨天见到了吕惠卿,他和我说制置三司条例司准备出台一部新的法规,叫市易法,老板您知道这事么?”
  欧阳辩脸色顿时凝重起来:“具体内容呢?”
  于谋道:“据吕惠卿描述,市易法规定,将在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大城市设市易务,数量应该不低于二十个。
  朝廷设提举官和监官、勾当公事官,召募诸行铺户和牙人充当市易务的行人和牙人,担当货物买卖工作。
  外来客商如愿将货物卖给市易务,由行人、牙人一道公平议价;
  市上暂不需要的也予“收蓄转变”,待时出售;
  客商愿与市易务中的其他货物折合交换,也尽可能给以满足。
  另外,参加市易务工作的行人,需以地产或金银充抵押,由五人以上相互作保,向市易务赊购货物,酌加利润在市上售卖,货款在半年至一年内偿还,年利二成,过期不归另加罚款。”
  欧阳辩皱起了眉头。
  于谋更是忧心忡忡道:“市易法说是起平抑物价调剂供求的作用,限制奸商垄断居奇,把以前归于大商人的利得收归官有,增加财政收入,这样看来似乎这是一项十分完美的措施,官府与民众都受益,但是,原意和实际效果从来都不是一致的。”
  欧阳辩点点头,官府一旦参与到商业里面,又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私营企业根本就无法对抗。
  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官员所操纵,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官府这几道关口。
  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城市工商业就会开始凋零,这么一来,全国城市商业与市场的萎缩和萧条就在所难免了,社会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了。
  这个事情太大了!
  如果这么折腾的话,欧阳辩这十几年的成果将会一朝尽丧!
  想到了这里,欧阳辩钓鱼的心思全部都没有了:“走吧,回去。”
  说完欧阳辩快速转身,将渔具扔在了一边。
  于谋赶紧跟上。
  欧阳辩回到了草屋内。
  于谋第一次来,颇为好奇地看草屋的环境。
  草屋看着简陋,但进到里面却是别有一方天地。
  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功能却是相当齐全。
  门窗俱全,光线充足,四面通风,若是冬天,将门窗关上,又能够保暖。
  里面床桌椅俱全,还有几排大书架,里面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欧阳辩做到书桌前,于谋赶紧过去帮着磨墨。
  欧阳辩思索了一下,分别写了几封信。
  一封写给王安石,一封写给赵顼,一封写给韩琦。
  信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强调商税是如今朝廷岁入的大头,若是商税出现问题,经济危机就会到来,至和年前国库空虚的景象就会再次到来!
  当然,面对不同的人,欧阳辩的措辞自然是不同的。
  等信干了,欧阳辩分别塞进了信封,放置在桌上,托着下巴想了一下:“于先生,通知陆总、姜总、杨总、张总等总裁级别的人都来我这里开会。”
  于谋惊道:“难道老板您没有办法说服陛下么?”
  欧阳辩摇摇头:“万事不可存有侥幸之心,能够阻止更好,但如果阻止不了,那么我们就得有应对的手段。”
  于谋点点头。
  在欧阳辩等候陆采薇等人到来的时间里,欧阳辩也在等候王安石赵顼等人的回信。
  可惜的是,在陆采薇等人从各地匆匆赶回来的时间里,依然没有什么消息。
  等陆采薇等人到来的时候,只有赵顼的信函姗姗来迟。
  欧阳辩看完之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赵顼认为,市易法是一项十分完美的措施,官府与民众都受益,那么应该受到拥戴并继续推行下去,希望欧阳辩也予以支持。
  至于欧阳辩担心的问题,他会反馈到制置三司条例司,并且对此进行查漏补缺,无比不让这种情况出现。
  欧阳辩忍不住苦笑。
  果然每个人看问题的方式,和=是由他屁股所在的位置决定的。
  欧阳辩看到的是市易法对商业的破坏,而赵顼想必看到的是在市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