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62章

大宋安乐侯-第62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到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王曾口中虽然客气,但是这语气却不咸不淡,甚是没有诚意。

    范宇却很是热情,上前拱了拱手道:“王相公,本侯听闻王相公被罢了枢密院使之职,心中甚为过意不去。若不是我不懂这上书的程序,岂会连累了王相公。此次前来,一是来看望王相公,二是要向王相公表示歉意。本侯亦不知,竟然会因此些许小事,竟使得王相公这等重臣降职,实在是心中难安。”

    “侯爷里面请,此地不是讲话所在。”王曾向值房内伸手道。

    “如此,便叨扰了。”范宇抱了抱拳,也没客气。带着狄青与杨文广两人进了值房。

    范宇与王曾两人落坐,便有文吏送上茶水。

    王曾几十岁的人,看到范宇不过十几岁,如此面嫩,显然不是那等老奸巨滑之人。而且,一个监管军器造作院的安乐侯,与枢密使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何必要来害自己。

    早先他也不觉得是安乐侯在害自己,现在见到范宇看着极为年轻,便更加笃定范宇是被人利用。

    王曾对着范宇摆摆手道:“此事侯爷莫要自责,公事之上我未能尽心也是有的,官家倒没有处置错。而且,我被降职之事,侯爷除了上书程序不对,并没有做其他事。无论如何,我也是不会怪罪侯爷的。”

    原本王曾对于安乐侯,多少是有些怨气。但是范宇如今跑过来,向他当面道歉,这就很有诚意了。政事堂作为中枢人来人往,这点事情很快便会传开,这便可挽回一些面子。他原有的一些小怨气,便立时烟消云散。

    “王相公,我也是受到官家斥责,才知道连累了王相公与李迪相公。”范宇咬牙切齿道:“后来一想,王李二位相公都被降职,而那位……相公却坐上了相位。便觉得,此事蹊跷,定然与那位相公脱不了干系。因而昨日一气之下,我便着人抱了珊瑚树去其府上……”

    王曾听到这里,也是想笑,这位安乐侯有些胡闹,却是少年人的正常表现。

    “侯爷莽撞了,如此可没什么好处。若是弄个不好,还会招来怨怼。”王曾看范宇有些激愤,不由得劝道。

    然而站在范宇身后的狄青与杨文广两人,则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位王曾相公显然是想多了,安乐侯真不是个简单的。

    范宇听到王曾这样说,不由得皱眉叹道:“王相公讲的一点也不错,这不是,今日官家便又下旨斥责于我。”

    他说着,便将赵祯的斥责他与吕夷简的旨意递到了王曾面前。

    王曾扫了一眼,便微微摇头,“侯爷这是何必,吕相公虽然被朝臣们弹劾,可是以侯爷所为,实在是动摇不了吕相公的。侯爷还是要实心任事,多为官家分忧,才可赢得官家圣眷。若是给官家添的麻烦多了,恐会引得官家厌恶啊。”

    范宇一听王曾这话,就知道这老头有良心。这些话确实算得上金玉良言,虽然简单,可是却很明白。

    “此时前来拜访王相公,便是要请王相公冰释之前的误会。”范宇拱手笑道:“我虽是太后义子这等皇亲,却也知道进退。岂可因一些小事,便会诽谤重臣,以逞私人之气焰。我出身微寒之末,亦知人若不知惜福,多大的福份,也禁不起折腾的。”

    王曾哈哈一笑道:“侯爷年纪虽轻,但却明白事理。我若再与侯爷记较,这若大的年纪便白活了。即使侯爷不来,我也是不会有所怨恨的。官家处事甚公,但凡臣下有行差踏错,便会受到官家斥责。侯爷也不要沮丧,终是一场小风波而已。”

    两人又说了几句,范宇的目的达到,便领着狄青与杨文广二人告辞。

    从王曾这里出来,一转身他们又去了吏部尚书李迪那里。

    同样的,面对范宇来访,李迪相公也表现的很是理智。这些人能成为朝廷重臣,并都被称为相公,绝对不是喜怒形于色之人,也都是极为理智之人。

    在李迪看来,范宇虽是太后义子,但也不可能因此让官家将他们降职罢相。

    范宇乐李迪所说的话,与给王曾说的话大同小异,基本上就是来示好的解除误会的,或者说是撇清自己的。既然他自己能撇清了,那位吕相公,便会成为焦点。

    以范宇年轻面嫩,可以去向王曾李迪两人说和冰释,这不算什么。可是到了吕夷简那等年纪,他岂能去王曾与李迪的面前说和?这才是范宇的优势。

    而后范宇才去见了吕夷简,递交两份旨意。

    其实吕夷简早就听人来报,安乐侯到了政事堂。只是先去见了王曾相公,又去见了李迪相公,这让吕夷简眉头皱起。对于范宇,这位吕相公已经起了忌惮之意。

    等到范宇求见,吕夷简便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孔。

    “侯爷来访,本官真是受宠若惊。”吕夷简笑道。

    范宇摇了摇头,叹气道:“此次被官家召进宫,其实是受了官家训斥的。吕相公虽然也在旨意之中受到申斥,可我却被官家当面斥责了。官家说吕相公是当朝宰相,让我多加敬重。既然如此,那以往之事便揭过不提。吕相公大人大量,想必不会与我一个从五品的通判一般见识吧”

    他的这番话,表面上听着似乎软,但是内里却带着警告的意味。范宇的意思,就是让吕夷简有事没事都不要来招惹自己。你是当朝宰相,我却只是个从五品的通判。谁是光脚的,谁是穿鞋的,一目了然。

    吕夷简看着桌面上的两份旨意,其中一道虽然是申斥两人的,却还有一道旨意是奖励安乐侯范宇的。他不由得暗自摇头,此事不宜再纠缠下去。

    “侯爷是豁达之人,我对侯爷从未有过意见。”吕夷简笑道。

    范宇与吕夷简两人同时笑了,讲和也只是暂时的。互相心里明白,既然已经对上过一次,日后有机会都不介意落井下石。互相提防便是。

 第148章 你叫什么

    范宇此次来到政事堂,其实心中相当不耐。只是为了消除一些负面影响,不得不有此一行。而且这也是官家叮嘱过的,只是没有明讲而已。

    至于范宇到吕夷简这里,是送达这两份旨意,也是告诉吕夷简,不要再有利用自己的心思。被对方卷入朝堂斗争之中,这让范宇对此相当不满。现在便可让对方,通过这两份旨意明白一个道理。官家虽然申斥了自己,却也紧接着就是一个奖励。至少让吕夷简知道,他这安乐侯,也并不是可以任由宰相拿捏的。

    其实吕夷简也不知道,范宇这个年轻的安乐侯会有这有这样难缠。如果要重来一次,他觉得自己为了重登相位,也是一样会招惹的。因而,吕夷简并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形势不等人。

    从吕夷简这里出来,范宇又去了枢密院中,求见现在的枢密正使王德用。

    本次的罢相之事,最没后果的便是王德用。只是他是武人,在朝中号召力并不高,也不显眼,这才平安得了个枢密正使的位置。

    即使是范宇,也不知道起因在王德用这里。

    范宇来到枢密院,王德用昨日就已经听说过范宇的事情,听到安乐侯前来,便请了进来。

    “见过王老将军。”范宇进门,对着王德用拱了拱手。

    王德用起身相迎,“侯爷昨日之事,可是闹的不小。”

    范宇只是一笑,“那些事情已经受到官家斥责,算是过了这一关。今日前来,便是因为进献的新式铠甲,也已经经官家首肯,可以大量锻造。还有,就是杨文广与狄青两人,都因此被官家提拔一级品秩。特来王相公这里,给他们两人换了告身。”

    两人落了坐,王德用便打量范宇身后的杨文广与狄青,“杨文广,可是边帅杨延昭之后?”

    杨文广急忙躬身道:“先父正是杨延昭。”

    “当年我在夏州与夏人作战,其时辽人趁机进犯遂城,我大宋局势危如累卵。若非令尊在遂城据城死守抵抗辽人进犯,这才保得大宋没有后顾之忧的话,只怕如今中原又陷战乱之中。”王德用不由感叹道:“杨延昭大帅守城如山,巍然不动,即使以辽军之雄强,也不得不望城兴叹,称之为铁遂城。”

    杨文广拱手道:“王相公有心了,那都是先父平生得意之事。”

    王德用摇摇头道:“这等事怎么会忘,若非杨帅在,后来辽人又如何会与我大宋结下澶渊之盟?数年后辽人驻军澶渊,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大军云集,准备攻宋。有朝中大臣主张南逃,却为寇准相公所阻。杨帅献策以逸代劳,扼守要道以拒之,并奔袭敌身后的幽易数州,可溃辽军。先帝并未采纳。但是杨帅却率兵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俘敌甚众。辽军因后路受到威胁,这才与我大宋订下澶渊之盟。此一役,杨帅居功甚伟。”

    范宇也是诧异,没想到史上的杨延昭有如此奇功,难怪会成为后世评书中的英雄人物。

    狄青原本觉得杨文广有些纨绔习气,可是听了王相公的这些话,对杨文广也另眼相看了。

    只有杨文广有些不自在,“那都是先父的功劳,到了我这里,已过而立之年,却也没有机会上阵杀敌。”

    “杨大哥不必着急。”范宇笑道:“此次官家提拔,虽然只是提了一级品秩,可也是一样。若有战事,杨大哥便可领兵作战。如是立下功劳,还怕朝廷不会重用吗。”

    王德用也笑道:“有安乐侯在,如今便已得了官家奖励,岂会没有机会出头。”

    闲聊了一阵,将事情办好之后,范宇才带着杨文广与狄青告辞。

    狄青与杨文广两人如同做梦一般,今日与范宇一同见了这许多大宋高官重臣,这在平时根本不敢想象。两人只觉得,能碰到安乐侯,实是一件幸事。他们身为武人性子较直,都觉得若有机会定要好好报答。

    最后范宇又去见了三司使程琳,这便是要将龙鳞铠大量锻造之事相告,好从这位程相公的手中要钱了。

    好在此事是官家吩咐下来的,否则程琳这个三司使岂是那么好说话的。

    就在范宇等人从程琳的值房之中告辞出来,刚要离开之时,他便迎头碰到了今科状元张唐卿。

    张唐卿看到范宇,便急忙上前见礼,“侯爷今日怎么来了?”

    “恰好今日有事,所以便到程相公这里。张状元行色匆匆,难道也很忙?”范宇问道。

    “忙倒不忙,此时已经快到年底,我们这一科的同年们,正要聚一聚。”张唐卿笑道:“过了年,朝廷便会给我等同年放官履新。大家从此便是宦游之人,若再相聚也不知是何时了。因此,才有人提出聚上一聚,若有事的话,大家也好守望相助。”

    范宇明白了,这是他们这群恩科的同年们联络感情,要拉拉小团体。

    “徐绶那家伙,是不是也要参加?”范宇不由得问道。

    张唐卿点点头道:“他是探花郎,岂能不去。还有榜眼杨察,也是要去的。我们三个今日算是话事人,自然一个也不能缺。”

    范宇开玩笑道:“若是我去,你们欢迎吗?”

    张唐卿也洒然一笑,“侯爷肯来,自然是我们有颜面。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何会拒绝。”

    “你可不要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心里却不愿意。”范宇摇了摇头道。

    “怎么会,侯爷可莫要小看我。我是今科的状元,侯爷要来便来,我点了头,他们谁能反对?”张唐卿一副侯爷你别看不起我的样子道。

    范宇想了想,还是摆手道:“你们相聚,我若去了岂不是扫了你们的兴致,还是算了吧。”

    张唐卿却有些不乐意道:“侯爷莫非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新科之人?若是这样的话,侯爷不来也罢。”

    范宇挑了挑眉头,这家伙还认起来了。但转念一想,既然对方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自己便参加这个聚会也没什么。

    “好吧,状元郎不嫌弃我这安乐侯粗鄙无文,那我便也去热闹一番。”范宇点点头道。

    两人说好的时间和地方,便各自散去。

    这次这批新科进士所聚之处,竟是汴梁最好的酒楼潘楼。

    当天下了值,范宇便带着狄青与杨文广两人,一同去赴宴。这两位如今跟着范宇,算是任劳任怨。

    潘楼所在紧靠南通巷,此地商贾云集,也是整个大宋有钱人都喜欢来的地方。南通巷是汴梁专门兑换金银的地方,许多金银铺子,每天兑换都以千万钱计。

    邻近这样的地方,潘楼自然也是差不了的。下面三层,都是经营美玉、珍玩、书画、衣物的,上面的两层,才是酒楼。

    张唐卿与范宇约在第四层,范宇登上第四层的时候,张唐卿已经在楼上等着了。

    将范宇请包厢之中,里面除了认识的徐绶之外,还有几人。

    “这位便是安乐侯范宇范侯爷。”张唐卿给众人介绍了一句,便道:“大家自己介绍吧,莫要拿矫。”

    一个脸色很白的年轻士子起身,对着范宇道:“在下为今科榜眼,杨察,见过侯爷。”

    又一位五观俊朗的士子起身,对范宇抱拳道:“二甲头名,在下陈世美,见过侯爷。”

    范宇差点摔倒,以为自己听错,急忙问道:“你叫什么?我没听清!”

 第149章 太过叫真

    众人都看向范宇,谁也没想到,侯爷听到了陈世美的名字会这么激动。

    狄青急忙伸手扶了范宇一把,“慢一些,侯爷想必是脚下滑了。”

    范宇知道狄清是帮自己掩饰,便也点头笑道:“想是刚才没有站稳,却是吓了大家一跳。这位陈……”

    “在下陈世美,二甲头名,荆湖南路,衡州人氏。”陈世美又一次自我介绍道。

    范宇点点头,“陈兄不但是才子,而且是个美男子。”

    “不敢不敢,在座哪一位不是文采风流的俊逸少年郎?岂能轮得到我。”陈世美谦虚道。

    张唐卿笑道:“陈兄不必自谦,你在我们几人当中,可是相貌最出众的。我们互相比较,或者在伯仲之间,但是与陈兄相比,却是又差了些。”

    范宇看到还有两个人并没有来得及介绍,便对这两人拱手道:“请问,这两位是……”

    这两人可不敢托大,也急忙起身向范宇抱拳还礼。

    左边的年纪稍长的道:“在下二甲二名,苗振。”

    右边的也是微微躬身道:“在下二四三名,杨谔。”

    这次虽然说是一科的同年聚会,但是只有张唐卿、杨察、徐绶、陈世美、苗振、杨谔这六个人。显然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默契,名次再低一些,便不得进入他们这个小圈子。这等于是一种学霸的骄傲,差一点的,是不入这几人眼内的。

    范宇之所以能被张唐卿邀请,当然也是有意结好。

    “大家不必太过客气,此次前来,也显得有些冒昧。”范宇对众人一抱拳道。

    “侯爷前来,怎么能算冒昧。”徐绶笑道:“我在军器造作院,与侯爷也共事了一阵子。我见侯爷之时,可还是张兄引见的。”

    张唐卿摆摆手道:“其实,也是因为侯爷与我等的年纪相差不多,又有此交集,这才请侯爷前来一聚。倒没有其他特别的意思,只是请侯爷为我等做个见证,见证我们这些人今日的意气,也可见证我们将来扶保大宋盛世。”

    范宇听着张唐卿在这里自吹自擂,心中多少有些不同意见。以他的后世眼光来看,大宋虽然繁华,但是与后世的繁华远远无法相比。只一个重农轻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