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36章

大宋安乐侯-第36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只得停下,面对曹佾道:“得罪倒也不曾,只不过是有些误会罢了。”

    曹佾对着范宇拱拱手道:“舍弟行事向来莽撞,若有得罪之处,我这个做兄长的便替他向小哥道歉,还请小哥海涵。”

    这曹佾态度温和有礼,讲话也并不是傲慢之人,倒是博得了范宇几分好感。

    可一旁的曹傅看到官家走了,立时故态复萌,此时便抢话道:“这家伙带着两个小娘子来杨娘娘的寿辰上解馋,哪里有半点贺寿之意。我只不过是看不过去,揭穿他们而已。”

    虽然宫门这里人少,但是依旧有不少人看向这边,弄得范宇与两个小丫头极尴尬。范宇目光一凝,这小子欺人太甚了。

    “你小小年纪,却心术不正。”范宇立时高声反唇相讥道:“毛都没长齐,却要强行索要我身边的两个伺候丫头。少时便如此,成年岂不更是胆大包天。身为国舅又如何,还不是让包知府铡了一个。你若敢行不法事,再铡一个又何妨。”

 第85章 你认不出我了

    范宇本来不欲与这曹傅一般见识,可是对方咄咄逼人,实在是让他忍无可忍。

    而且范宇也有自己的打算,对于这等人得罪也就得罪了,没什么好怕的。若是义母与官家母子相认,自己便是官家的干弟弟。若是不得相认,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左右都不用怕,怕也没有用。

    因此,只不过两句话,就让曹傅的脸色涨红,脑门上青筋直跳。

    “你、你这厮竟然辱骂于我?”曹傅跳起来指着范宇,好似要打人一般。

    范宇冷冷看着曹傅,“你的所做所为,大家无不看在眼中。到底是辱骂于你,还是直斥其非,自有公论。你若想治我欲加之罪,可请包知府与官家来断。”

    曹佾摇了摇头,按住了将要跳起来的曹傅,对范宇道:“小哥莫要再说,舍弟顽劣,还请不要计较。此时乃是杨娘娘的寿辰,大家还是不要给杨娘娘添乱的好。”

    范宇对着曹佾点头道:“曹国舅说的甚是,此事到此为止。他若不来招惹于我,我也不会再计较。陈芳、陈圆,我们走。”

    看了气急败坏的曹傅一眼,范宇领着两女转身离开。

    曹傅挣扎了几下,无法挣脱曹佾,便对他大哥道:“大哥,你揪住我做甚。你若放开我,我定要让这狂人好看!”

    “到底是谁好看?”曹佾转向自己的弟弟,“你本来就不占理,惹事生非还不够吗?惹是你占住了一个理字,我定然会帮你。可是你看看你都做的什么?客人在娘娘寿辰上吃两块点心,你便不依不饶,可有一点点皇亲气度?更不要说,你想借此理由索要对方的伺候丫头。你这是丢自己的脸,还是丢大姐的脸。真的闹将起来,官家的脸上也不好看。最后他倒霉,你以为你能好到哪里去吗。”

    曹傅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姐和大哥和官家三个人。

    此时看到大哥的脸色难看,曹傅立时收敛了性子,“行行行,我听大哥的便是。也就是杨娘娘的寿辰,我让他三分,若在宫外撞见,定然要让他给我磕头认错。”

    “跟我进去,向杨娘娘请安。”曹佾冷着脸对曹傅道。

    范宇回到宝慈殿的廊外,随意找了一处坐下。见到有人对自己这边指指点点的,他也不管许多,索性放开了拘谨,自顾自的吃点心喝茶。就是陈芳与陈圆两姐妹,也让他给一人塞了好几块点心。

    然而范宇却不知道,大宝慈殿的一间偏殿之中,官家与包拯君臣两人对坐,谈话的内容,正与范宇母子有关。

    “包卿,你说这位李大娘子,是我的生母,可有证据?”官家赵祯凝视着包拯问道。

    “官家,这李大娘子是臣在回京之时路过草桥镇时遇到。”包拯拱手道:“起初,臣是不信的,只以为她有脑疾,疯疯颠颠才会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但是这位李大娘子却取出一物,向臣证明,她出自宫中。”

    赵祯盯着包拯的脸,微微皱眉道:“你刚刚遇到我时,却为何没有拿出来让我看?”

    包拯急忙取出自己保存着的那枚金珠道:“臣本就是想求见官家,刚才路上相遇只是巧合,而且宫中甬道之上人多眼杂。事涉官家身世,并未证实,不足为闲杂人等所知。这便是那李大娘的证物,请官家过目。”

    赵祯取过金珠,放在眼前转动。只见那金珠之上的龙凤游移,仿佛活了过来。最后,他的目光扫宫中暗记,落在了李宸妃三字上。

    虽然表面平静,可是赵祯的心中却天翻地覆。这样的金珠并不是只有一枚,还有一枚他也见过。

    那时赵祯虽然已经登基,可是并未亲政,乃是刘太后垂帘治国。

    他有一次请安之时,便见到刘太后把玩一枚金珠,与眼前这枚一模一样。而且刘太后也曾向赵祯炫耀,曾言金珠是先帝真宗所赐。并且还将真宗当时所说的话,也告之于他。

    真宗赐予金珠之时,便是因为刘太后诞下了皇子赵祯。

    此时想来,赵祯却感觉到此事疑点重重,甚费心思。

    “所以,包卿便让这位李大娘子,借拜寿为名,来见杨娘娘?若是欲对杨娘娘不利,又当如何?”赵祯看向包拯,面色有些不善道。

    “官家容禀,那李大娘子曾言宫中故人之名,其中便有杨娘娘与陈琳陈总管。”包拯正色道:“别人臣或不知,但杨娘娘与陈总管两人,臣都知道而且见过。而且,居于宫中之人,怎可能有民间百姓知晓其名?以臣这些年来的断案经验,李娘娘出身于宫中定不会错。而且这位李大娘子,是为了救自己的义子,被迫自称官家生母。若说行骗或不利于杨娘娘,他们母子也不至于如此犯下这等全家杀头的罪名。”

    官家听了包拯的话,心中思量了片刻,才对包拯道:“包卿,你虽言之有理,可此事非同小可,让她见一见杨娘娘,即使能分辨一番真假,可也草率。”

    “官家说的是,臣也是鲁莽了,请官家治罪。”包拯自己急忙请罪道。

    见包拯这等诤臣向自己请罪,赵祯反而心软了。

    “罢了,适才看到那范宇,你说他曾屡次向你建议,救济饥民,显然也是个心善之人。他能认李大娘子为义母,而人以类聚,想必李大娘子与杨娘娘之间也不会有事。”

    包拯对于官家最欣赏的,就是这一点,身为帝王却总是忍让,并给臣下开脱。若是赵祯只对一个臣下这样,便会养出奸臣权臣。可赵祯却是对所有的臣下如此,那便让这些朝臣们感觉到了尊重。众臣无不尽展所能,以报君王信任之义。

    他们这里话风一转,便转到了范宇搞的那制锅机关上。

    而在宝慈殿内,杨娘娘正与许多命妇女眷们说话。

    李婆婆自进殿内,便是由一名宫女引着。她看不见,只能听到许多女人一个个七嘴八舌的讲些吉利话。

    “杨娘娘,这位便是包知府的老母李氏。”那宫女说了一声,便又对李婆婆道:“李氏,杨娘娘就在你面前,你可拜上一拜。”

    然而,让殿中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的,立时变的极其安静。

    却见李婆婆并没有拜不说,反而颤声道:“你认不出我了?”

 第86章 大眼瞪小眼

    杨淑妃本来对于包拯之母并不在意,看到宫女领着对方进来,却是个眼盲的,有些心生怜悯。

    正等着对方向自己行礼,却等来了对方这么一句话。

    杨淑妃的眉头不由得皱起,仔细去看对方的面容。

    她只见李婆婆的脸上尽是风霜之色,显得颇为沧桑。只看这脸面,却不像是个官员的太夫人,倒更像一个上年纪的村妇。

    但是村妇怎么会这么大的胆子,对她说这些话?事出必有因,杨淑妃不断的搜寻自己的记忆,脑海里终于隐约显出一个身影来。

    “唉,这许多年不曾相见,想必你已将老身给忘记了。”李婆婆不由得摇头道:“我姓李,名顺容。这下,你应该想起来了吧?”

    杨淑妃大惊失色,“啊!”的一声站了起来。脸色忽青忽白,两腿打颤不已,显然是又惊又怕的样子。

    可是她却发现,殿中许多命妇都盯着自己,眼中燃烧着雄雄的八卦之火。

    她立时勉强振了振衣袖,故做从容的颤声道:“原、原来是阿姐,不如与我去后面叙话,免得扰了大家的热闹。”

    李婆婆点点头,并无多少高兴的神色。

    杨淑妃在小太监的搀扶之下,在前面走着,后面李婆婆也被那宫女引着跟上。

    到了后面一间屋中,杨淑妃命人上了茶,便将伺候之人都打发出去。

    “阿姐,你、你竟没有死,小妹我真是替你高兴!想我刚刚入宫之时,受其他嫔妃的气,都是阿姐对我回护有加。后来都说阿姐因宫中失火烧死,我还去拜祭哭了几场。却没想到,竟还有见到阿姐的一日!”杨淑妃极为激动,这时才没了皇太后的威仪,在李婆婆面前更象是当初的那个女孩。

    杨淑妃还有些不太真实之感,试着伸手去摸李婆婆的手臂,看到底是冷是热。冷的便有可能是鬼,热的才是活人。

    李婆婆此时终于动容,没想到这许多年过去,杨淑妃竟然还念着自己的好,还能对自己如此亲热,这让她不由得感慨万千悲从中来。被杨淑妃摸了一把,李婆婆也没在意。

    “此事说来话长,我几经生死,这才逃出宫去,保住了这条性命。”李婆婆回忆道:“冷宫之中的那具尸体并非是我的,而是我那小太监余忠的。当时刘妃独受先帝宠信,在宫中权势涛天,视我为眼中钉。其时皇子又到冷宫看望于我,这让刘妃动了置我于死地之心。刘妃的宫女寇珠报信,让老身早做打算。总管秦凤便以小太监余忠生病为由,将我送出宫去。而小太监余忠,却被秦凤所杀,连人带冷宫一把火给烧掉。”

    感觉到了李婆婆的体温,杨淑妃终于信了面前的李婆婆是活人,这才一把将李婆婆抱住。

    又听了李婆婆所讲的这些往事,更觉惊心动魄,杨淑妃上前抱住李婆婆道:“阿姐那么难,也挺了过来,也是福大命大!看阿姐沧桑之色,显是吃了不少苦。现如今又回来,我这便安排阿姐妥当,使阿姐后半世享福就是。”

    李婆婆苦笑不已,当年自己生产之时,孩儿被刘妃勾结稳婆偷走,却给自己宫中换了一只剥皮的狸猫。当时宫中都传为奇谈,并且使得先帝极为厌恶自己,直接将自己打入冷宫。而知道自己生了皇子的,也只有极少的一两人。

    一个是宫女寇珠,另一个就是大内总管陈琳。

    杨淑却不知道李婆婆是官家生母,因此才提出要安排李婆婆的余生。

    “不用,官家便是我的皇儿。”李婆婆挺直身子道:“老身才是官家生母。”

    杨淑妃不由得更是吃惊,“阿姐,这怎么可能。先帝无子,官家是八王亲子,乃是先帝过继而来,如何能是阿姐所生?这等话岂可乱说,阿姐与八王……你们?”

    李婆婆被杨淑妃给气的笑了,“你在胡说些什么,此事另有隐情。我与八王清清白白,并无你所想之事。”

    “那就好,阿姐语出惊人,却是我想的差了。”杨淑妃也甚是好奇,不白这其中的关系,便追问道:“若官家是阿姐生下,那当初生下的,便不是只怪物。其中,到底发生了何事,竟使得阿姐诞下的皇儿到了八王家中?”

    对于杨淑妃的疑惑,李婆婆自然不会瞒她,便将刘妃派寇珠将自己的皇儿带出宫去埋掉。而寇珠却将皇儿交给了大内总管陈琳,陈琳又将皇儿送给了八王赵元俨。

    这中间几次差些都出了事,若是有一个闪失,便不会有今天的官家。

    杨淑妃听得惊呼连连,既是心疼又是担心,还有几分刺激。

    后来皇儿在八王府中养至十岁之时,刘妃的孩子夭折,先帝再无子嗣,便只得将皇儿从八王府中过继到宫中。结果皇儿在宫中玩耍,却跑到了冷宫,见到了自己的生母李婆婆。

    当时李婆婆消息不通,见到皇儿之时还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只当是别的嫔妃所生。后来,还是宫女寇珠报信之时,才告诉的她。

    杨妃听了这些曲折离奇之事,不由连拍胸口道:“小妹懵懵懂懂,却不知道宫中竟有这许多勾当和鬼蜮伎俩。若是知道阿姐是被人陷害,小妹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告之先帝!”

    “妹妹是个有福的,不知道这等龌龊之事最好。其时刘妃势大,宫中无人不怕,连官家也被遮蔽耳目。”李婆婆却拍了拍杨淑妃的手背道:“我知道又能如何,受了许多苦楚,却也不得反抗。如今刘妃已殁,我又得遇包拯,这才回到宫里。否则的话,我更大可能便是在民间消声匿迹。”

    “我这便让人去请官家!”杨淑妃站起来道:“让官家与阿姐母子相见,也可慰藉阿姐对官家这许多年的思念之情!”

    范宇在外面吃点心都快吃饱,茶水也喝了两壶。却见宝慈殿内没有任何动静,也不知义母现在如何了。

    正在这时,从宫门外又进来一行人,居中的是位老者,身上穿的四爪蟒袍,显是宗室。

    “八王安好!”有人问安。

    “今日杨娘娘寿辰,八王可是来的有些晚了。”有人调侃道。

    八王对着众人抱拳道:“安好,来的确实有些晚,还请大家恕罪。等下宴席之时,我多罚自己几杯。”

    大家都起身向八王还礼,范宇也不得不起来拱手。

    他却不知道,那曹傅悄悄出现在自己的身后,猛的一把推在范宇的后背上。

    范宇踉跄了数步,才停在八王面前。他抬头看时,却与八王爷大眼瞪小眼,好不尴尬。

 第87章 我就不客气了

    范宇是被人推出来的,他自己清楚,回头看了一眼,便看到人群里正在窃笑的曹傅。

    都不用想,范宇就知道,定是曹傅这家伙使坏,打算坑自己。等着看自己冲撞了八王爷的后果,少说是一顿训斥,重了被拉去打板子也有可能。

    陈芳与陈圆两个小丫头,看到范宇冲撞了贵人,差点眼泪都掉下来。

    “你如此鲁莽的冲到本王面前,可有事情。”八王赵元俨盯着范宇道。

    范宇脑子急转,对着八王爷躬身道:“小子范宇,有事相求八王千岁。”

    八王看着范宇,他并没见过,便抚须道:“你这小哥很是有趣,本王与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要求本王?”

    这意思就是我不认识你,你凭什么要来求我?

    范宇才不管这些,今天自己和这曹傅算是铆上了,必须以直报直,不能以德报怨。好人死得快,坏人活千年,这才是现实。而且自己若是不能有个合理的解释,这八王肯定要甩自己脸子。

    “小子与八王确实并不相识,可是托我请求八王之人,却一定是认识八王的。”范宇说着,又回头看了曹傅一眼。

    八王顺着范宇的目光,也看到了曹傅。曹傅是官家的二舅子,也是皇亲,他自然是认识的。

    “哦,你所说的,是谁啊?”八王觉得应该是曹傅托范宇来求自己,但是本王也不能上赶着,必须要矜持些。因此,才故做不知的问道。

    范宇欣喜笑道:“这位是我的好友,曹傅曹国舅。”

    曹傅还等着看范宇的笑话,他以为范宇可能会无能狂怒,直斥是自己将他推出去的。或者是向八王赔罪,被训斥一顿。可是范宇的所做所为完全出乎了曹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