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母子平安。”那宫娥不敢不答,只是有些应接不暇之感。
杨太后挥了挥手道:“快些带官家进去,一会儿将孙儿抱出来给我们瞧瞧。”
于是那宫娥引着赵祯匆匆的去了后殿,很快便不见了影子。
范宇笑道:“官家这是喜翻了心,这不但是我皇家之喜,也是大宋之喜啊。”
“谁说不是呢。”杨太后笑道。
“对了,姨娘的病也见好了,这也是一件喜事啊。”范宇看向杨太后。
自上次见到杨太后,范宇便去太医局找过王太医,请其入宫为杨太后看病。
如今看来,杨太后的病似乎已经没有之前严重了。
义母李太后不由摇头道:“幸亏宇儿你细心惦记,不然的话,妹妹的病便会要了命。那王太医给妹妹把了脉瞧过之后,便说她得了喉痹之症。而且这喉痹之症已经甚是严重。若是再晚些时日,怕是便会转为痨病,那时可就难救了。”
范宇眉头一挑,看向杨太后道:“姨娘这些时日,可曾按时吃药,这病情可有反复?”
“吃药倒是按时吃了,感觉也好了许多。只是还没请王太医复诊,却是不知这病去了根没有。”杨太后笑道。
她这条命能捡回来,还要多亏了范宇细心。如今想来,能被这一个晚辈关心着,心中便是暖暖的。
“今日皇后生产,想必王太医也在,我去询问一番。”范宇拉了一名坤宁宫中的小黄门,便请他去寻那王太医过来。
“王太医之前便到了,一直在后殿的耳房中等着召唤,想来此时正给皇后把脉,稍待便可。”那小黄门道。
不过也没有多等,很快王太医便背着一只药箱,从后殿出来。
“王太医,皇后可无恙否?”范宇上前,对着王太医拱手问道。
“皇后身体强健,远非一般人家的女子可比。如今母子平安,大小皆好。若不是官家在,皇后怕是此时已经下地行走了。”王太医笑呵呵的道。
范宇也笑了起来,“母子平安是皇家之福大宋之福,想来王太医也是有功劳的。”
王太医哈哈一笑,急忙拱手道:“承侯爷吉言,官家定然是要有些赏赐。”
这种喜事,王太医自然是当仁不让。
“上次请王太医给杨太后诊病,如今也有些时间,现今杨太后便在坤宁宫,还要麻烦王太医给杨太后复诊才是。”范宇客套完了,便提出要求。
“此乃我的份内之事却要侯爷提醒,当真惭愧。”王太医急忙拱手摇头道。
范宇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说。
那王太医几步走到杨太后的近前,拱手向两位太后见了礼,便告了一声罪,替杨太后把起脉来。
片刻之后,王太医才松开把脉的手,又请杨太后张嘴看了看舌苔。
“恭喜太后娘娘。”王太医脸色轻松的道:“今日真是众喜临门,皇子降生不说,杨娘娘的病也已痊愈,这可是喜上加喜!”
范宇这才松了一口气,杨太后是在他的心目里,亲近程度亦是很近的。
杨太后又是还玉公主的生母,自己当然也是对方的半个儿子,这孝心也是一定要尽的。
“孩儿恭喜姨娘,病体痊愈,我们这些小辈便也放心了。”范宇上前道贺。
义母李太后也十分高兴,当即便道:“来人,王太医用心于皇家医事,赏赐黄金十两。”
这份赏可是李太后自己出的,分量也是不一般。
王太医也同样十分高兴,当即便向李太后谢了赏,被人领着去取赏赐。
此时官家赵祯,也在后面与皇后说过了话。看到皇后无恙,便领人抱着小皇子,与两位太后见面。
皇子是由乳母抱着的,显然是早就找好的的乳母。
赵祯领着乳母来到两位太后面前,便笑着向两位太后拱手赔罪。
“适才孩儿心中慌乱,却是在两位娘娘面前有些失仪,还望两位娘娘恕罪才是。”赵祯陪笑道。
李太后摆了摆手,却是只盯着乳母怀中的襁褓看,“官家不必如此,我们都是过来人,如何不知你是关心则乱?快将这小孙孙抱得近些,让我们老姐俩仔细瞧瞧才是。”
那乳母急忙躬下身子,请两位太后过目。
“这孩子长的真俊,和官家小时侯一个样。”杨太后笑着说道。
只是这话却引得李太后伤感,“可怜我连官家小时候的样子都没见过,如今看到狸奴儿,却也算是圆了我这心中的一些缺憾。”
赵祯急忙哄道:“大娘娘如今回到宫里,不但能让孩儿尽孝,也能看到小孙儿,来日方长,这岂非后福无穷。”
范宇探头看了一眼乳母抱着的小皇子,只见这小家伙的脸又皱又红,与俊是沾不上半点边的。
“嫏,官家说的对。如今过上了好日子,过去的不快便皆忘记了吧。”范宇也劝慰道。
“好好好,来让我抱抱这小孙孙,这孩子我是怎么看也看不够。”李太后伤感完了立时便一脸笑意,让人怀疑刚才是不是伤感过。
范宇急忙退后,免得义母这里太过拥挤。
官家赵祯也是一样,怕人都挤在一起,将自己的儿子摔了。
君臣两人大眼瞪小眼,却是看着两位太后,带着一群女人叽叽喳喳的没个完。
“官家,这位乳母是谁家的人啊?”范宇此时便与官家两人说起话来。
“这乳母乃是一位三司库藏大使之妻,只因也刚刚生产,便被请入宫中做了乳母。”赵祯刚才也已经询问过,自然是知道的。
范宇摇了摇头道:“官家,臣以为皇子还是交由皇后亲自喂养才是。”
赵祯不由奇怪,“安乐侯何出此言,我皇家难道还用不起一个乳母不成。皇后母仪天下,亲自喂养多有不便吧。”
“官家,臣抖胆向官家进言,还请官家恕罪。并非臣危言悚听,这与血脉相合,若想皇子身体康泰,便须尽量由皇后亲自来喂养才是。”范宇压低声音道:“虽然由不同血脉之人喂养皇子亦可,便终究不如血脉至亲来的更加健康。皇子为官家与皇后的嫡长子,此事非同小可。”
第620章 不可轻侮
范宇当然希望官家赵祯与皇后所生的嫡子能够健康成长,这对他自己也是好事。
曹家与皇家,与范宇的联系都相当的紧密,天然便是利益捆绑者。
但是范宇有着后世记忆,却知道赵祯百年之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而是从宗室濮王赵允让府里过继了其十三子为养子。
如今皇后曹氏已经诞下了嫡长子,让这个皇子平平安安长大,对范宇来说就很重要。
因此,他才会向官家赵祯提出由皇后亲自喂养皇子之事。
其实也没什么秘密可言,无非是后世所提倡的母乳喂养。
只不过这是皇家私事,范宇只得借由血脉之说,来提醒赵祯罢了。
对于范宇的话,赵祯深以为然,这根本就不用多深的考虑,定然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从道理上分析,赵祯觉得范宇说的中肯,从利益上来看,范宇也不会怀有恶意。
“安乐侯,你这杂家所学甚是广博啊。”赵祯心情不错,不由调笑道:“朕知道了,等下便与皇后去说。不过,你与怀玉公主可也要快一些才是。朕与皇后诞下了麟儿,算是使得两位娘娘有了膝下承欢的小儿。若是你这里也不落后,那就更好了。”
范宇哈哈一笑,其实有些尴尬,感觉这与后世的一大家子人催生也差不多。
“刚才娘与姨娘两人也是这么说的,但是静一身子还未长成,不宜早生产。臣落后于官家,也是应该的。”范宇讪笑道。
赵祯也没多问,但是他知道范宇杂家博学,所言必有所中。
那小皇子被两位皇太后奶奶抱过来抱过去,却是有些不耐,开始啼哭起来,立时引得一群人手忙脚乱。
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略显尴尬,急忙将皇子交给乳母抱了去。
“阿姐,我们也乏了,不如回宫休息去吧。皇后刚刚产下皇子,也该将养身体。”杨太后找了借口,对义母李太后道。
“妹妹说的不错,咱们回宫也看看,有什么补身体的药材,让人给坤宁宫送过来。皇后劳苦功高,也好让她早日恢复元气。”李太后十分赞同的道。
两位太后娘娘略显慌张,只与赵祯和范宇打了个招呼,便匆匆而去。
范宇不由哑然失笑,两位太后娘娘地位尊崇,却是敌不过一个小孩子嚎了两声。
赵祯也是微笑不已,对范宇道:“好了,朕去里面,你且自便吧。”
“臣告退,此事怀玉公主还不知道,臣去告诉她,让她改日再来看看皇后。”范宇拱手告退。
赵祯点了点头,便也去了坤宁宫后殿。
曹皇后虽然刚刚生产,可是她出身将门,身体素质远超寻常女子。
此时只是觉得有些疲累,倒没觉得有其他的不妥。只不过宫里宫外,一大群人都围着她一个人转,却是弄的她也不敢乱动。
官家进来与她问候了几句,便带着刚出生的皇子去请两位太后看。
但是没过多久,便由乳母又抱着小皇子回到后面。
赵祯也再次回来,坐于皇后的榻旁。
“把皇子放在皇后榻上,你们都退出去吧,朕与皇后说会话。若是有事再叫你们便是。”赵祯对乳母、宫娥等人吩咐道。
乳母与在场的宫娥不敢不听,将小皇子放于曹皇后的榻上,便退出房去。
曹皇后看到赵祯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便抱起小皇子看了一眼,才问道:“官家有什么话直说便是,若是觉得臣妾有何使官家不满之处,亦不必讳言。”
这是皇后误会了,官家不由失笑。
赵祯微微摇头道:“朕对皇后满意的很,皇后为朕诞下皇儿,这便是于大宋江山有了大功。何况皇后贤良淑德统领后宫,亦无不谐之处,朕如何会对皇后不满。”
“既然如此,官家为何如此郑重,竟将人都赶了出去。”曹皇后不由惊讶道。
“朕刚才在外殿之中,安乐侯告之于朕,说皇子的喂养,还须皇后亲自来才好。他说便与血脉密不可分,当由至亲之人喂养,方可使皇子健康成长。若是由乳母喂养,不过是充饥而已,并无多少益处。”赵祯便将范宇的话说了。
话的大意与范宇所说并无二致,意思倒也明白。
曹皇后听到安乐侯三字,便不由重视起来。
在规划皇后看来,安乐侯虽然年纪不大,便却是个智慧无双之人。自己如今能诞下皇儿宠冠后宫,皆出自安乐侯的建议。
若不是安乐侯的小小建议,如今自己只怕还独守空房,根本不会与官家之间变的和谐,更不会得到官家临幸,也不可能诞下自己怀中的这个小皇子。
“既然是安乐侯所言,想来定是有些道理的。”曹皇后道:“官家说过,安乐侯出身于杂家,所学甚为广博,想来这与血脉之说定然无差。而且安乐侯曾说过,宫中井水皆为建立宫殿之时的灭杀虫蚁的水银所污,亦是有先见之明的。想来,安乐侯与我幼弟关系极好,又是官家的义弟,他定然不会口出虚言。”
赵祯点点头,“朕也是如此想的。”
曹皇后抱着的小皇子此时又哭闹起来,小嘴张合翕动,显然是饿了。
“官家看看,这孩子显是听懂了咱们夫妻两人的话。”曹皇后一脸怜爱的道。
而她手上却是很自然的去解衣襟,并给小皇子喂起奶来。
赵祯看着皇后的脸,却是发现原本自己不太看得上的容颜,如今却焕发出另一种动人的光彩。
大宋的汴梁城中一片喜气,官民上下无不脸上带有喜意。
而这个时候,辽国的南京城中却是愁云惨雾,朝堂之上唇枪舌剑吵个不停。
萧胡睹二十万大军,被大宋五万人马打的屁滚尿流,这是从所未有之惨败。
拒马河之战乃是正面交战,这说明大宋军队战力极强,并无取巧之嫌。
若说大宋取巧的话,那便是大宋的新式火器了。
耶律重元在朝堂上听着大臣们吵成了一团,便散了朝会,回到自己的书房。
他将宰相萧惠请了过来,问道:“萧卿,你如何看这拒马河一战?”
萧惠想了想,才拱手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大宋如今已然不可轻侮了。”
第621章 太狠毒了
大宋不可轻侮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从辽国的宰相口中说出来的。
自从宋太宗两次北伐皆遭惨败之后,辽国便非常看不起大宋。而大宋也是从那时起,对于辽国甚为恐惧。
但那都已经是过去式,如今拒马河一战,宋军绝非侥幸。
耶律重元终究还是年少气盛,有些不服气道:“萧卿,你如何会如此说?岂可长他人的志气。”
“陛下,自臣得知,对面的宋军不过有五万余人,而且并无骑兵之时,臣便如此想了。”萧惠躬身道:“那宋军的新式火器着实厉害,我朝若无把握,没有想出对策之前,还是不要与宋国交恶才是。以五万宋军,大破我军二十万,萧胡睹等军中将领,大半当场身死。这等胜势绝非幸至,陛下当下旨于军中,令戒焦躁惊怖之态严守边界才是。”
双方的结果和差距实在是太大,耶律重元这才想起来,自己所得到的消息当中,宋兵似乎并无多少伤亡。
这两下里一对照,便尤其显得宋军火器的厉害。
“萧卿老成持重,那便如你所言,朕下旨便是。”耶律重元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萧惠此时迟疑了一下,却是看了看书房中的内侍,“陛下,还请屏退左右,老臣有机密事要报与陛下。”
耶律重元看到萧惠脸上挣扎的模样,便对书房内的内侍们挥了挥手,命他们退出书房。
“好了萧卿,有什么机密之事,你现在可畅所欲言。”耶律重元点点头道。
“陛下,老臣以为,此时耶律宗真不可留了。陛下最好尽快使其暴毙,莫留首尾。”萧惠却是压低声音,说了这么一句话。
耶律重元吓了一跳,他没想到所谓机密事,竟然是要自己将废帝,也就是自己的兄长耶律宗真杀掉。
“这、这岂非是太过了。”耶律重元不由略显纠结道:“他毕竟是朕的兄长,而我这皇位,也是从他手中所夺。这前后不过三个月,便将他杀掉,不管世人知不知情,岂非都会认为是朕对兄长下了毒手?那时朕的名声败坏,怕是会生出乱子来。”
萧惠叹气道:“陛下,如今萧胡睹完败于宋军,二十万大军伤亡惨重,怕是朝中已然有人非议陛下了。若不赶快使那人暴毙,定然有人为图幸进贪那从龙之功,会将主意打在那人的身上。陛下身为帝王,岂可心存妇人之仁,而使自身陷于险境之中。”
“若是那人身死,则无人可取代陛下。也只有陛下的帝位稳妥,才可专心对付宋国。否则的话,外有强敌内有隐患,终是于我大辽不利。”萧惠躬身道:“陛下乃是为了大辽祖宗的宇社稷,也是为了大辽百姓,才不得不如此。若陛下不忍,便由老臣来做,可使陛下免背骂名。”
耶律重元听到萧惠的话,却是站了起来,“萧卿,你心细如发,说的也很对。不过,此事还是由朕来做吧。你为我大辽的宰相,以后依仗于你之处甚多。这皇位既朕都敢夺回来,难道还不敢下手了吗。岂能让你一个老臣,替朕背负这骂名。朕为天子,何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