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243章

大宋安乐侯-第243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范宇却并没给他机会,而是对着众人摆了摆手道:“诸位相公,永通钱庄虽然能拿得出这些钱财来,但是这些钱财可都是大宋的百姓们存在钱庄里的,不可轻易动用。否则的话,百姓若是取钱取不出来,那便是天下大乱。”

    赵祯听到这里,长出一口气,心中忽然轻松了许多。

    程琳却是不肯放松,对官家拱手道:“官家,钱庄的钱虽然不能轻易动用,但是还有永昌隆商号的一千余万贯。这些钱财,也足够支撑我朝与西夏国战之用了。”

    “程相公,诸位相公,我有一点还须提醒大家。”范宇的目光在这些朝廷重臣的面上扫过,最后才对着官家一拱手道:“这永昌隆的钱财,乃是官家的私产,说的清楚明白一些,便是官家自己弄了个产业,赚了些体己钱。国战乃是朝廷事而非官家一人之事,这账还是要算明白的。有借有还,方能再借不难。若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将官家的体己钱拿走,那官家又何必再搞这永昌隆商号。只怕过不得几日,商号便也就没有了。”

    吕夷简这时笑道:“安乐侯说的什么话,官家便是大宋天下之主,不但这朝廷是官家的,就是我等臣子与百姓,也都是官家的人。若是强分内外彼此,岂非让天下心寒。”

    赵祯虽然不太吝啬,但也绝不是个大方的人。眼看着吕夷简要从自己手中白拿钱,这心中却也有些着急。只是他又想不出来反驳的话,也不好意思当面阻拦,却是有些心焦的看向范宇。

    “吕相公却是说的好轻松。”范宇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吕相公却用这些大道理来挟持官家,怎么就没想过,既然吕相公也是官家的人,那吕相公府中的钱财,宗族的钱财,岂非也都是官家的。现在官家如果说,请吕相公将自己府中,还有宗族中的钱财都拿出来,吕相公肯答应吗?你若真的答应,我现在便请旨,去吕相公府上收取钱财。至于你吕氏宗族的钱财,便交由地方来收取。君前无戏言,吕相公可敢说此言?”

    什么收取钱财,这他奶奶的就是抄家!

    吕夷简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却是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要是只论他自己府中的钱财,他都不敢答应,下面的孝敬他可收了不少,一抄便会露底。

    至于宗族,那更是不能答应,否则的话,自己死了都埋不进祖坟。

    安乐侯,真是缺德带冒烟。

    王德用这时出来打圆场道:“安乐侯不必如此,吕相公也是情急之下,有些口不择言。这些钱财是官家的私产,我等已经知晓,若是用了,日后便可由三司逐年偿还便是,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大宋安乐侯

 第583章 未实看在眼中

    最满意的就是官家赵祯,范宇不过几句话,便将官家的私人财产和朝廷的财政分开,使得官员们没了插手的借口。

    现在王德用又提出,让朝廷分期归还,这也是个方案。

    “王卿,这也不是不行……”赵祯正想着说,此事就这么办。

    但是范宇却对赵祯拱了拱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讲。

    “安乐侯,你有何建议,大可提出来。”赵祯觉得自己一定要听听范宇的想法,对方的主意实在是每每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范宇道:“官家,这些钱财,若是由朝廷每年偿还,怕是朝廷每年都入不敷出的情况,会使得朝廷压力大增。而且,若是因为天灾人祸,而不得不拖延偿还官家的钱财。这样下去的话,何年何月是个了局。”

    王德用目瞪口呆,你安乐侯不是也支持与西夏国战,将之覆灭吗。

    现在眼看着这战事启动的钱财就要到手,却是冒出来这等阻拦之言,到底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不是止是王德用都懵了,就是吕夷简等人也看不懂猜不透。

    赵祯却是明白过来,“依安乐侯之言,莫非朝廷是还不起朕的钱了?”

    “不错,朝廷的钱,乃是天下共有。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范宇点头道:“而官家的钱,则是官家的私产。虽可借给朝廷一时,却是总要有个还钱的保障才是。”

    王德用松了一口气,原来安乐侯是这个意思,显然是已经有了主意的。

    “安乐侯有什么话,当可说个明白,若是无妨,大家自然便会采纳。”王德用笑道。

    赵祯也很是好奇,对范宇道:“安乐侯当知无不言。”

    范宇对官家赵祯一拱手,才开口道:“臣以为,朝廷既然从官家手中拿了钱,便如去当铺典当,理应有所质押才是。如此,也可保证官家的私产不为朝中的臣下们以其他借口所挪用,使得官家无法收回。”

    这话都是赵祯爱听的,虽然他是大宋天下共主,但是让他掏自己的腰包送给朝廷,也是心中并不乐意的。

    不是不可以,但是绝对不舒服。哪怕是打着借的名义,最后可能也是碰到一群有借不还的老赖。

    因此,此时赵祯看向吕夷简、蔡齐、程琳、王德用、韩亿等人的目光,便如防贼也差不多。

    韩亿因为在这些几位相公中的资历最低,所以开口很少。

    但是此时韩亿却也知道,自己应该打打圆场。

    “安乐侯,你便这么瞧不起朝廷吗?”韩亿不由笑道:“朝廷岁入八千多万贯,难道还不起一千多万贯的债务?何况是分几年来还,只要稍微挤一挤便可还上。”

    “韩相公说的很是轻松,但是程相公定然不会这么想。”范宇也笑道:“刚才程相公已经说了,朝廷用钱之处千头万绪。虽然岁入不少,可是我大宋亿兆生民,所费亦多。我非是瞧不起朝廷,我的意思是,不能再给朝廷增加负担。”

    呃,众人越发的听不懂范宇的意思,这叫不增加负担?听着有些绕,感觉对也不对。

    此时蔡齐与吕夷简两位政事堂的相公,已经没了再开口的脸面。

    身为大宋的宰相和副相,却是遇事拿不出主意,只能阻拦遮掩,实在是给人的感觉便是任事无方。

    与范宇智计百出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堪用。

    不过,只要不再开口秀智商也没啥。这里不只他们两个人,而是范宇以外的人都想不到。

    “安乐侯所言,不给朝廷增加负担,便是让朝廷有所质押吗?”韩亿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接着道:“这天下都是官家的,朝廷又有什么可质押给官家的?又有什么东西,值得上千万贯的钱财?这岂不是用官家自己的东西,再送给官家吗。”

    范宇笑道:“道理虽然不错,但是事情上却是有分别的。这朝廷也官家的,但是这朝廷入不敷出,是赔钱的买卖。但是永昌隆商号,与永通钱庄,却是挣钱的买卖。吕相公就相当于朝廷的大掌柜,他要想用钱周转,便须向永昌隆的掌柜去借钱。所需的质押,亦可不是实物,若是将河西走廊十年的商税抵押给永昌隆,也是可以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三司使程琳已然听的明白。安乐侯这是变相的替官家,将河西走廊十年的商税拿在手中。

    不管这十年河西走廊的商税是多是少,都交给官家的永昌隆来收取就对了。

    吕夷简稍晚一些明白,但是却面露不豫之色。

    “以安乐侯的意思,便是让永昌隆的商号来收税吗?这成何统。若是永昌隆商号乱来,岂不是使得河西走廊年行商断绝,便如涸泽而渔一般,成了一潭死水。”吕夷简当即驳斥道。

    范宇一点也不生气,吕夷简开口,便等于送脸到手,这耳光不打都不行。

    “吕相公所说之事岂会发生,难道朝廷收取商税没有税率吗。”范宇摇头道:“永昌隆商号虽是债主,但是行事亦须按宋刑统行事不得逾越。因此,永昌隆商号即使收取十年的商税,亦不得违背我大宋所规定的商税多少。商号收税也是没有办法,除非朝廷在吕相公的带领之下有所起色,不用这些钱。否则的话,惟有如此才可既不增加朝廷负担,亦可使战事无后顾之忧。”

    吕夷简之前还觉得自己老成持重,身为百官之首谋国有方,使得朝廷之中人才济济大宋天下国泰安康。

    可是现在却被安乐侯左一个瞧不起,右一个看不上的给鄙视了

    更让吕夷简无话可说的是,人家安乐侯所出的主意确实高明。这些事情反驳也没有用,事实摆在眼前,既可行又省心。

    两边一比,一边是红颜少年意气风发,一边是华发老翁暮气沉沉。

    这等反差,却更是使得他吕夷简相公更加的丢人。

    甚至是不用别人再说,吕夷简自己,也是感觉自己实是失败,情绪十分低落。

    原来,在自己眼中的政绩,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安乐侯来说,竟根本未被看在眼中。

    (

 第584章 乃知兵者是凶器

    官家赵祯现在对于范宇简直是太满意了,一心为皇家利益考虑,坚决不肯让官家吃亏。

    有这样的臣子,哪个当皇帝的会不喜欢。

    “诸位卿家,安乐侯所提之议,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吗。”既然范宇已经给他搭好的梯子,但赵祯还是要最后确定一下的。

    “臣等怎么可能会有异议。”吕夷简身为宰相,当即便拱手道:“照安乐侯的话做,便可使得朝廷和官家,都不受影响。如此,是再好不过。”

    蔡齐也跟着表态道:“臣等并无异议。”

    其余大臣,也一纷纷开口,表示自己没有意见,全体通过了范宇的建议。

    王德用沉吟了一下,又开口道:“官家,攻略并覆灭西夏,是我朝已经制定的方略。但是眼下西夏李元昊,尚带领大军在我环庆一线肆虐。十七万人马与保安军、定边军想必已经打成了一团。只有退敌之后,方可有覆灭西夏之可能,眼下还须官家做些安排才是。”

    赵祯虽然是官家,他有决策权却并不是领兵的将领,这如何安排,还是有些茫然的。

    “诸位卿家,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以制西贼。”赵祯的目光在这些大臣们的身上扫过。

    韩亿拱手道:“臣以为,朝廷应当首先向永兴军路调派兵马,使李元昊的大军不能深入我大宋境内才是。否则的话,此贼一路烧杀抢掠,恐会造成游民潮。若是造成这等形势,怕是我朝的麻烦也不小。”

    蔡齐也拱手道:“臣觉得,可以请安乐侯带领大军前往。年初之时,安乐侯便带领新军,在丰州连破西夏军,已经在西贼的军中有了威名。若是安乐侯可以领军前往,想必那李元昊定然有所顾忌。”

    范宇才不想领兵去战场,即使打了胜仗,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他自己看得很清楚,自己在京城给官家出出主意挣挣外快,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旦领兵外出,便会受到不小的猜忌。

    尤其是蔡齐、吕夷简等人,在自己领兵在外之时,不定如何在官家面前给自己上眼药穿小鞋都说不准。

    不在官家身边,自己一个皇亲领兵作战,实在是不安全。

    “官家,臣在京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若是领兵出战,在京中的事情,怕就无以为继。”范宇当即推辞道:“而且,臣觉得与其击退李元昊,不如将其纠缠在环庆一线,使其进退不得。”

    “请官家与诸位想一想,若是急于击退李元昊,前线的将领们必然急于邀战。如果一个不好,恐会形成败局也说不定。”范宇接着道:“莫如朝廷派出大军,对李元昊严防死守,既不使其能任意深入,亦不容其随意退走。朝廷一是增兵永兴军路,二是派人给青塘的唃斯罗,还有瓜沙二州的张唐卿杨文广送信,使其共击西夏。但有一点,那就是只与其军队交战,不得占领西夏城池。以此,使得西夏国力进一步消耗。”

    “待其成为强弩之末,我朝便可横扫西夏一鼓而灭之。”

    范宇又一次拿出了耗字诀,作为对付西夏的要诀。

    这个一点都不难理解,也非常简单。

    在周边的各国之中,惟有大宋是最为富庶的国家,不论人口钱粮都没有一个可与大宋相比的。

    西夏已经与辽国对耗了数月,如今疲弊不堪。大宋再让张唐卿和杨文广从玉门关方向不断的骚扰西夏,而青塘的唃斯罗也不断的骚扰西夏。

    立时便会使得西夏最后不多的潜力,很快便消耗到被榨干。

    到了那时,大宋的军队再反击,西夏便根本没有什么抵抗之力。

    蔡齐却是淡然一笑道:“安乐侯的妙是不错,可西夏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那李元昊还不会急着撤军归国吗。”

    “李元昊若是真的主动撤军,那自然也是件好事。”范宇也笑道:“反正西夏已经消耗的差不多,我朝大军顺势攻入西夏便是。只要稳扎稳打不求多杀敌军,而一直与之对耗下去,西夏也便必然亡国。”

    老将王德用目瞪口呆,安乐侯这话没有半点战术可言,完全是凭借着大宋的钱粮来欺负西夏。

    如此可行吗,当然是太可行了。

    根本就是很无赖的办法,而且显得很笨。

    但是这偏偏就是最可行,也最没有破绽的办法。

    王德用想了想,若是自己是李元昊,面对这种局面,怕是会硬生生的给窝囊死。

    宋军就如乌龟一样,抱着团稳稳当当的硬拱。

    李元昊的骑兵就是再机动,再能跑也没用,根本调动不起来宋军。这便如老鼠拉龟一般,无处下嘴啊。

    范宇出这个主意,也是没有办法。

    宋军的战力如何,范宇并不想贬低也不想抬高。

    他只想用最为稳妥的办法,使得大宋打好覆灭西夏的这一场大战。

    只要西夏覆灭,大宋便有了马场,便有了骑兵,更是打通了西域。

    如此一来,整个大宋的风貌都会为之一变。

    巨大的国土使其官民豪迈,意气昂扬风发。

    更会滋生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来,这完全是由强大的国力、巨大的国土来支撑的。

    只要这一战定了乾坤,将来就是范宇不鼓动朝廷对辽国如何,也定会有朝中大臣,对澶渊之盟嗤之以鼻,更会提出要求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的要求。

    以大宋如今的局面,破局的关键,便在西夏的方向上。

    赵祯原本在范宇的劝说之下,已经下定决心要覆灭西夏。现在听了范宇的这个策略,就等于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安乐侯所说不错,不管西夏如何的兵强马壮,其钱粮与我大宋没得比。”赵祯目光坚定的在众臣的面上扫过,“只要我朝上下一心,与之耗到底。怕是我朝大军杀入兴庆府时,已是饿殍遍野。”

    大家听了官家赵祯的话,不由都想象到了那个惨烈的景象。

    “乃是兵者是凶器,圣者不得以而为之。”吕夷简躬身道:“官家,那西夏李元昊恣意猖狂,屡次犯我大宋边州屠戮百姓。今又挥军近二十万,大举入我边界,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请官家下旨,宣诏灭夏檄文于天下!”

 第585章 尽管起兵前来就是

    到了这个时候,大宋上下算是统一了认识,看到了自身的优势。

    官家赵祯发现自己是个超级有钱人,而诸位相公也发现,大宋朝廷只要硬耗,就能天下无敌。

    大家都是信心满满,而且踌躇满志有种想要一展所学的意思。

    开疆拓土这等事,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们,若是排除了种种顾虑,就都不会拒绝。

    现在吕夷简主动请官家宣诏讨夏檄,便代表着大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