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吕夷简看官家意气飞扬的样子,却是不好当面阻拦,便摆出这等为官家好为大宋好的姿态来,却也不能说他做的错了。
蔡齐点头跟着道:“官家,我大宋如今虽然相对辽国与西夏都要富庶一些,但是一旦引发国产,便是经年累月之争。年初之时,我与吕相公,尚且向官家内库借款用以朝廷支用。这不过数月,虽收取夏秋两赋,但是只怕来年开春,依旧青黄不接。若是官家欲对西夏兴大兵,则须未雨绸缪才是。朝廷的钱粮之事,程相公最是知情,还请程相公算一算,若是与西夏交战,以半年为期,须多少钱粮吧。”
对于西夏攻伐的方略,可不是这几日才定下的。
现在吕相公说宜缓,而蔡相公又说须为来年考虑,显然是不想朝廷兴兵动武。
而且蔡刘将这话头,一下子甩给了程琳,好似自己也是一心为国。
王德用有些着急,攻伐西夏这乃是既定方略。这等事关系到未来大宋的战略地位和战略安全,不是一句话两句话便能讲清楚的。
哪怕钱粮有些紧张,也不能坐看李元昊称帝西夏壮大的。
否则的话,大宋面对西夏与辽国两个游牧民族国家,而且都有着强大的骑兵集团,那才是相当悲哀的一件事。
相对的,目前大宋对于西夏还有着心理上的优势,视其为属国小国。
若是李元昊一旦称帝,并且开始在周边争夺大宋的属国,建立威信,那么大宋就连这个心理优势都没了。
王德用想不到这许多,但只是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味。不等三司使程琳开口,他抢先开了口。
“吕相公、蔡相公,这乃是我们之前便已定好的方略。如今亦非是我大宋主动去撩拨西夏,而是西夏的李元昊发兵十余万,主动攻入我大宋境内。永兴军路边界的百姓们,尚在西夏兵马的追杀之下奔走哀号,这如何宜缓不宜急?”王德用的胡子都炸了起来,看向蔡齐道:“若说钱粮不足,便不须理会西夏,若西夏大军来到汴梁城外,我朝钱粮不足亦不须理会了吗。”
吕夷简微微皱眉,对于王德用的话有些不满。
“王相公,明知李元昊会对我大宋边界用兵,而边军却还是没能防住,这个责任难道还要怪到我等的头上不成。”吕夷简这话很是噎人。
摆明了就是指责边军无能,居然在预判李元昊会对大宋进行抢掠的情况下,事先还做了充足准备,竟然都让李元昊打入大宋边境。
问题是大宋并主动进攻一方,宋夏边界漫长,宋军岂能阻止西夏大军入境。
而大宋军方的表面负责人,不还是枢密院的枢密使王德用吗。
范宇看到王德用被气的吹胡子瞪眼,明显嘴拙,一肚子的道理却是讲不出来。
“吕相公说到了关键之处,也正是因此,官家才有意主动向西夏兴兵。否则的话,宋夏边界漫长,任由西夏往来边界,不是了局。惟有将其覆灭,方可一劳而永逸。”范宇却是笑着接过话头道:“若是不使我大宋军队主动出击,却还要怪罪之纵敌,实是有些不讲道理了。”
不过是两句话,范宇便将道理讲的清楚明白,反驳了吕夷简的歪理。
王德用连连点头道:“正是如此,吕相公身为大宋宰相,如何能讲这等黑白不分之言。”
蔡齐看到吕夷简被范宇和王德用两人所驳斥,便也开口道:“还是请程相公说说钱粮之事,若是没有钱粮,我等在这里如何争辩,也是于事无补。”
枢密副使韩亿也道:“吕相公、王相公、安乐侯,且请稍安,听一听程相公所言,再做打算。”
在上面的官家赵祯,看到自己的重臣们如此争辩,也是心中有些患得患失。
对于向西夏用兵,赵祯是已经下了决心的。哪怕吕夷简与蔡齐两人的态度有些模糊,赵祯也并没有动摇。
实在是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这句话,让赵祯无法忽视和反对。
从内心来说,赵祯也希望自己能建立太祖皇帝的那等功业。
大宋得国不正,历任皇帝其实都想证明自己,太祖皇帝赵匡胤虽有这等雄才大略,但是天不假年。
之后的太宗皇帝两征辽国,被打的屁滚尿流,便绝了这等心思。
西夏也是在这个时机,才壮大独立起来的。
因此,大宋对于西夏的看法,不过是叛将所立的藩属之国。
许其为藩国已是格外开恩,若任由其称帝,则是绝难容忍的。
“好了,程卿可算一算我大宋的钱粮,够不够使我大军对西夏用兵的。”赵祯也开口道。
程琳虽然并没有参与刚才的争辩,但是也在心中默算着自己所知的大宋财政情况。
现在官家动问,程琳也已经在心中有了一笔账。
“启禀官家,如今夏秋两赋已然入库,总计八千六百五十万贯有余。”程琳对赵祯躬身道:“这收上来的税赋,其中有钱五千二百七十多万贯,余者皆为公粮,共有四千一百万石。”
“按理说,这些钱粮足够我大宋对西夏用兵。哪怕是二十万大军打上一年,也足够支用。”程琳接着道:“只是这些钱粮,岂可皆用于兵事。天下水利、灾害、皆须钱粮。往年的积欠,也要钱粮来补。还有朝廷官吏们的俸禄,也不可拖欠。这样算下来,正如蔡相公所言,明年开春便会青黄不接。”
官家赵祯刚刚被范宇激起了斗志,如今却是被三司使程琳当头沷了一盆冷水。
兴兵打仗,就是打的钱粮,没有钱粮打的什么仗,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赵祯心中一沉,目光在这几位相公的脸上扫过,却看到范宇不将此言当回事的样子。
第581章 千年老鬼之才
打仗打的便是钱粮,若无钱粮再有雄心也是白忙。
赵祯心中是不甘的,而枢密使老将王德用,则更是心急的很。
眼看着西夏如今国力虚弱,但是若放过眼前的机会,待得西夏的国力有所恢复,那时再想覆灭西夏就会难了数倍。
王德用与赵祯一样,第一眼便看到范宇的神情,似乎对于程琳说朝廷没钱之事,很是不在意。
“程卿,你且算一算,我大宋出兵二十万,与西夏战上一年时间,大概所需钱粮是多少吧。”赵祯听着程琳在那里絮絮叨叨很是心烦,便打断了他的话道。
程琳看到官家面色不好,便停下沉吟了片刻,才拱手道:“官家,若是我大宋派出二十万大军,与西夏鏖战一年之久的话,恐怕没有一千万贯,是想也不要想的。当然,这些不过是军饷。若是算上军需各物,恐怕要另加五百万贯才可。”
“国库之中,难道我大宋岁入五千二百七十余万贯,也挤不出来的这些钱吗。”赵祯皱眉问道。
程琳苦笑,躬身道:“官家,若是真的硬要挤这些钱,自是能挤出来的。可是我大宋境内,若是有天灾人祸,便无力救济百姓了。一旦形成流民潮席卷四方,便是天大的祸事,有动摇国本之危啊。”
赵祯皱眉紧锁,再次看向范宇。
范宇即使听到需要一千五百万贯的钱物,似乎仍然不为所动。
正当赵祯要开口询问范宇之时,枢密使王德用,却是先开了口。
“安乐侯,鼓动我朝攻略西夏之事,并使西夏陷入如今之境地,有你多方谋划。如今我朝钱粮不济,你可有方法解决。”王德用看到范宇这种不疼不痒的样子,便有些生气,不由质问道。
范宇看到王德用问自己,便笑着拱手道:“王相公动问,我自当知无不言。方才程相公说国库虽然有钱,但是都有他用。若是挪用于对西夏的战事,则我大宋国内便会产生危机。既然如此,那便不用国库的钱便是了。只需朝廷多方调集军粮,使大军不断供应便是。”
程琳听了范宇的话,不由连连摇头,“安乐侯这话说的太过轻巧,朝廷有粮,也能保证大军供应。可是我大宋的兵士,岂是能只管饭便可的?若是没有军饷,他们为何要与西夏人拼个生死?若安乐侯抱着拖欠军饷的打算,只怕大军未到西夏,便先自行哗变。这等朝三暮四之策,不可用之于军中。若军中哗变兵士为害,则是最为惨烈。”
蔡齐此时开口嘲笑道:“想来,安乐侯觉得,我大宋兵士只吃粮便可。此等心思,实是如同儿戏。”
“安乐侯,你这样说,莫不是与大家开玩笑不成。”赵祯也没想到,范宇会出这么个主意。
王德用则紧皱眉头,心中想着如何替范宇解围,然后从哪里筹措钱粮,好让对西夏的战略可以进行下去。
“官家、诸位相公。”范宇对众人拱了拱手道:“我所说的话,既非妄言亦非儿戏。而且,也确实可使我二十万大军挥师攻夏。”
赵祯盯着范宇,有些牙痒痒的道:“安乐侯莫要卖关子,有什么主意讲出来便是。你若再敢卖关子,我便治你欺君之罪!”
与范宇接触的久了,赵祯也已经熟悉了范宇的一些小毛病。
这家伙从来不好好说话,往往会在大事上先卖个关子,然后再提出解决办法。
有这样毛病的人,都非常讨厌,但是却也使得赵祯对他放心。如此捉狭的一个家伙,身上哪里有什么王霸之气。
而且雄才大略之人,哪里会因为卖个关子便得到满足的。有缺点,才让人觉得更真实。
范宇知道官家看出来自己在卖关子,便不得不收了满不在乎的神色。
先看了蔡齐一眼,范宇笑道:“官家有命,臣自当明言。不象某些人,身为大宋重臣,却不知‘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之理,反而对同殿共事之人大加讥讽,真是有失重臣风度,更是无重臣任事之心。”
蔡齐在之前嘲讽了范宇一句,确实是有失副相风度的。
而范宇卖关子,其实也是个习惯,倒不是他有这个嗜好,而是可借着这样的机会,使一些反对之人先跳出来,然后再被他狠狠的打脸。
如此一来,他再说什么,也不会有谁来随意的打断,并且更不敢轻视他的话。
现在范宇被官家逼着不许卖关子,范宇无奈,只得提前打蔡齐的脸了。
这样虽然不如再让对方跳一会儿再打有力度,但也算是小小的报复一下。
赵祯听到范宇居然先是计较蔡齐,说了这许多,便脸色有些发黑。
这小子报复心还挺重,但是讲的道理,也没有问题。‘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这样的话,自然是帝王们都爱听的。蔡齐身为参知政事这等重臣,却是没将这话放在心中。
对于蔡齐略有不满,但是赵祯此时不是追究这等事的时候。
“安乐侯,你且快些说说,你有何办法,使得我朝大军无钱粮之忧。”王德用看了官家一眼,不由催促道。
王德用看到,官家赵祯的两手如鸡爪般不断的屈伸,显然是手痒的想打人。
范宇对赵祯躬身道:“官家,其实这等事官家自己便能解决,只不过身在局中者迷罢了。”
赵祯不由一怔道:“你说我就能解决?这怎么可能。”
“官家,臣可知道,官家所经营的永昌隆商号,若说是日进斗金,都是看轻了它。”范宇摇头道:“这还不算什么,永通钱庄也有官家半数的份子。这永通钱庄之中,存着大宋民间半数的金银。若使之全数为官家所用,则是连辽国都可一起攻伐了。”
听了范宇的话,赵祯目瞪口呆。
岂止是他一个人这等表情,就是吕夷简、蔡齐、王德用、韩亿、程琳、陈琳等人,无一不是极其吃惊的样子。
这简直太过耸人听闻,安乐侯竟是早就为官家将钱粮之事铺垫解决。
知道安乐侯是个鬼才,但是鬼到这种地步,简直是千年老鬼之才。
第582章 官家意下如何
赵祯知道永昌隆和永通钱庄,每月都会给自己带来巨额分红。
但是那也不过是数十万贯,这些钱虽然不算少,可若是用来支撑国战,怕是不会够的。
范宇所说的是,永通钱庄之中,存有大宋半数的金银,想来是绝不会少。
官家赵祯想到这里,对于范宇的话已经信了九分。
只是详细的数字,还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安乐侯,你到近前来,与我说一说,我可动用多少钱财。”赵祯对范宇招招手道。
范宇看了几位相公一眼,便到了赵祯的近前。
他压低声音道:“官家,永昌隆商号遍布天下,可调动天下财货,便可筹备粮草军需。不过,刚才程相公已经答应拨付粮草,永昌隆商号的钱财便可抽调出来。以臣所知,当不下于一千万贯之多。”
赵祯吸了一口凉气,这可真是不少了。虽然这大宋都是他赵家的,可是只一个商号便能拿出这许多钱财来,便能称得上富可敌国。
这是官家自己一个人富可敌自己的国,感觉相当的厉害啊。
“那永通钱庄所存金银,又有多少?”赵祯也不自觉的放低声音问道。
吕夷简与蔡齐、王德用、程琳、韩亿诸位相公们,此时面面相觑。
官家与安乐侯两人,这算是做什么,为何讲起了悄悄话。
吕夷简看到其他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显然是要自己这个宰相出面,向官家提出异议。
“咳!”吕夷简大声的咳了一声,才高声道:“官家、安乐侯,此地为崇政殿,乃是议论国事之所。我们这几人,也是朝廷的大臣。事关国战,还请官家与安乐侯,莫要私下里商议才是。”
范宇正要给官家赵祯说钱庄的事,便被吕夷简跳出来打断。
“官家,这钱庄乃是臣与官家的私产,其中所存的金银多少,要向诸位相公说明吗。”范宇自己是不会做主的,这种事当然要请示官家。
赵祯自刚刚得知永昌隆便可调动上千万贯的钱财之时,内心便已经膨胀了。
听到范宇的请示,便大气的一挥手道:“既然吕卿有些疑问,安乐侯便也不用隐瞒。这虽是你我的私产,但是能借用于国事一时,也是可以的。”
官家赵祯并不傻,将私产二字强调了出来,便是为了防止大臣们打主意。
吕夷简的目光盯着范宇,“既然官家允准,那便请安乐侯为我等解惑。”
这老家伙打听别人的钱财,居然还理直气壮,范宇心中有些腻歪。若是他们政事党的两位相公真能治理好天下,还用得着自己提前布局搞这些外快吗。
不过,对方有一点没错,这确实事关国战,不能不让大家心中有个底。
“好教诸位相公得知,官家的永昌隆商号,可抽调出来一千余万贯钱财。”范宇看了官家赵祯一眼,又接着道:“而我与官家所共有的永通钱庄,现存天下百姓的金银铜钱,合计为两亿三千七百五十余万贯。”
这巨额数字从范宇的口中讲出来,几位相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待看到范宇的神情并不似开玩笑,这才有些确定是真的,但是头皮却开始发炸。
两亿三千七百五十余万贯啊,将近大宋三年的岁入,这是何等惊人的财富。
而赵祯听到这个巨额数字,人都愣住了。心中十分后悔,为何要随意的让安乐侯讲出来。应该少说一些才对,比如少说个两亿就好。
三司使程琳却是眼中一亮,便要拱手开口。
但是范宇却并没给他机会,而是对着众人摆了摆手道:“诸位相公,永通钱庄虽然能拿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