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是这样的话,范宇手中的那千两黄金,便不够用了。
虽然大宋黄金价格比后世贵重,但是也不过是一万贯出头。
这点钱修个财主家的宅子倒是够了,可是要修建英烈祠,却是差了许多。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官家给坑了一道,这是要大出血啊。
范宇虽然有些心疼,但是想一想,那也是自己向官家请命的结果,还不能都怪赵祯。
而且这等事既然揽了下来,便要做好。否则的话,变成骂名更是容易。
回到了造作院,范宇不由有些唉声叹气。
结果许当过来送名单,却是正看到范宇这副吃了馊饭的样子。
“侯爷何故这般情绪不高,莫不是以侯爷这等身份之人,亦有什么难事?”许当不由好奇的问道。
范宇不由叹口气,“还不是为了给阵亡将士们修建英烈祠之事,今日去了工部一问那位沈监事,他说我手中这千两黄金,可是不够修建这英烈祠的。据他所说,这可是差了十数倍之多,远远的不够。这次揽下这等事,却是好人无好报。”
许当听到这里,便笑了起来,“侯爷,当初你那庄园修建之时,可是用的咱们造作院和百工技院的人,并没有花费许多钱财。而且建成之后,也颇为新颖大气。怎地到了修英烈祠,侯爷却是忘了这一茬呢。”
“那位工部的沈监事所报费用,可是官面上的费用,这其中至少差了数倍之多。既是侯爷出钱来修这英烈祠,如何还能用官面上的算法来出钱呢。”许当又补充道。
范宇眉头一跳,还把自己给吓了一跳,以为要大出血。原来那工部的沈监事在胡说,这家伙肯定也不是个干净人。
想了想,范宇便对许当道:“既然如此,这英烈祠便由我们自己来建,将那工部甩开便是。此事我可直面官家,谅那沈长合也说不得什么。”
“侯爷只管吩咐,这等事对于百工技院来说,也是实习的机会。”许当也跟着范宇学会了这一套,“若是这英烈祠的造起来少些雕梁画栋,这钱还能省的更多。”
范宇得了提醒,脑子一下子活了起来。之前被那沈长合所说的费用给吓了一跳,却是没有细想。
“如此说来,便容易了。”范宇取了纸笔,在纸上画道:“这神道两侧不设石雕,多植松柏即可。正门之前可建一牌楼,牌楼与正门之间,用方砖铺成正方的平地,以为列队拜祭之用。正门里面,亦为一个小广场,广场正中,铸一杆四丈铁矛立于当地,铭:将士虽殁,其志不屈。还有”
许当看着范宇在纸上画的一道道的墨迹,却是目瞪口呆。
侯爷这样的搞法,却是真的能省下不少钱,而且这英烈祠建成之后,气魄却也不见小。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搞的古朴厚重庄严简捷。
范宇用毛笔在纸上圈圈点点道:“这里建碑林,只要留着空地便好,能省不少。将来我大宋凡有大战,皆可立碑于此”
许当连忙道:“侯爷的意思我已经明白,这张纸下官便拿走了,请人将之绘成图,再来请侯爷过目。”
“嗯,既然如此,你便快些去办。”范宇点点头道。
待许当走后,范宇才看到桌面上还有一份名单。他这才想起,许当进门之时说过,授官工匠的名单已经选好了。
本想将许当再找回来,可是范宇一看这名单下面,还有着每个工匠的贡献。
这些工匠做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酿酒的。
名单如此详细,范宇便也相当满意,完全没必要再去叫许当回来。
次日,许当将绘好的英烈祠的平面图送来,却是与范宇所想的几乎一样。
于是范宇便带着名单与平面图,去宫中求见官家。
到了崇政殿中,范宇便将手中的名单和英烈祠的平面图都送上去御览。
官家赵祯看到范宇的送来的名单十分详细,便仔细看了下去。
“某某与某某,造拉铁丝机关,使造作院可大批制造链甲,其功甚大,各奖千贯”赵祯看下去,却是越来直吃惊。
赵祯从来没想过,大宋居然这样一批能工巧匠,而且更让他吃惊的是,造作院赏格之高几与当朝相公的月俸等同。
“安乐侯,你送来的名单上,有如此多的人,莫非都要让我授官不成?”赵祯数了数,这名单上面足足有三十五个人之多。
官家是节俭之人,一想到立刻要给这三十五人长发俸禄,便有些心中不舍。
第534章 金龙掏心
官家赵祯是个抠门的,说的好听些那叫节俭,范宇对此深有了解。
因此范宇要说服赵祯,便要由此下手。
“官家,这三十五人虽然作官之后要发放俸禄,但是却物有所值。”范宇笑道。
赵祯感觉与安乐侯谈选官,总感觉象是和小摊贩讨价还价一样,有些不太自在。
他不由皱眉道:“安乐侯,这是选官,如何到了你口中,却是物有所值。这些工匠们值得什么,难道比之牧民官还要更有用吗。”
范宇看出来赵祯的不喜,便对之解释道:“臣这样说,是更直接的说法。我大宋之所以冗官,便是朝廷的官员过多,岁入与所发放的俸禄相比,有些入不敷出了。这说明,朝廷的这些官吏们,为朝廷拿回来的税赋已经不抵支出。换个说法,便是许多官吏人浮于事,只拿俸禄不做事。”
听到范宇这样说,赵祯不由点头,这个说法倒也贴切。
“安乐侯,道理虽然是这样,可也并不如此简单。我大宋虽然清明,但是天灾人祸也是有的。只每年治理黄河水患,便须不少的钱财,也不只是官吏多的问题。”赵祯不由笑着摇头道。
“官家所说也有道理,但是臣以为,官吏做事当有效率。同样的治理水患,有人用土屯有人用石砌,这结果便不同。土屯省钱,但是钱财用的少,所凭用不过一年。石砌虽花费不菲,但所凭用时间却是数年数十年。若是这些工匠为官,则可以石砌而费用少,便是凭借的其所学省工省力,非是读六经科举出身之官所能比。”范宇笑道:“这样的官,难道不值吗。”
“话说回来,这三十五人为官家所出之力,已然使官家受益了。”范宇接着道:“那永昌隆所贩之水晶琉璃、造作院所制链甲,皆由这些工匠创新之后才能大批造出。其间所贩卖的钱财,还有节省的何止以十万贯记,怕是不下百万贯之多。”
赵祯这才惊醒,他急忙去翻看这些工匠后面的详细记录资历。看完之后心中细算了一下,果然如同安乐侯所说,非常值得。
“果然如此,这么说来,这些工匠官吏怕是既能为我大宋开源,亦可为朝廷节流了。”赵祯算清了账,心中不由大喜。
“官家可还觉得,这些工匠为官不值吗。”范宇笑问道。
赵祯咳了一声道:“好了,我知道了。不过工匠为官乃是前所未有之事,给他们封个什么官才好。若是封个少府、将作,这都是文官,怕是朝中或有非议。若是几位相公闹起来,又是一通麻烦。”
范宇点点头,深以为然道:“官家所虑甚是,臣觉得,科举出身的官吏,恐会认为官家这样做是滥荐为官之举,怕是多有反对。而且这样的话,便显得科举为官者亦不清贵。”
“是啊,安乐侯说的不错,我就是怕这些人闹将起来,到时不好收场。”赵祯不由赞同道。
“其实这等事也好办。”范宇胸有成竹的道:“我大宋有国子监为官的,这百工技院生员,可比照国子监为官。但是这官职,可专为工学之官,并新创八品工学博士,七品左工郎、右工郎等职。且这些工匠也是读书人,只不过读的是百工之学,却不入牧民官之籍罢了。如此,朝廷中科举出身的官吏,便不会刁难官家。”
赵祯两眼一瞪,“安乐侯,说好了只选一些杰出的工匠为官,你却将这百工技院比昭国子监,一下子便搞出一大批官来。长年累月这还了得,到底是何居心?”
在赵祯看来,范宇这家伙就是个坑货,分明是给朝廷增加负担。说好了治理冗官的,却是又增加了一系官员的数量,简直是挖了个巨坑。
范宇两手一摊道:“官家,我可不敢隐瞒,上次官家那金龙掏心一拳我还记得。这些工匠官吏所能开源节流的钱财,是可以养住朝廷其他官吏的。冗官之弊不可急治,哪怕缓图之,也须先要朝廷有了钱才好有转寰的余地。”
“而且,若是朝廷富了,还不剥削民力,则大宋朝廷稳固,实是有利而无害。”范宇开始画大饼道:“有百工之利,则有兵甲之无敌。待我大宋灭了西夏,还须更多的官吏,只怕冗官不但不冗还会出缺。臣可一点都没有瞒官家,这全然是我心中所想的办法。”
其实范宇最先想的是使这些工匠们走民间资本的路线,大力发展民间作坊。
但是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官本位的思想,民间作坊想要发展起来,殊为不易,往往一纸政令便会使之完蛋。与其走民间工业的道路,不如试试走官方这条路。
这样一来,便可使这些工匠们手中有了权力,便可推行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赵祯的目光在范宇的脸上凝视了片刻,才哼了一声道:“你这小子不太老实,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如果此事行不通,便须小心我的金龙掏心!”
陈琳在官家的身后,听到官家如此说,不由咧嘴。他从官家几岁开始,便随侍于官家身边,如何不了解的性情。有心情开安乐侯的玩笑,便表明安乐侯的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官家放心,臣会随时注意。若是这些工匠为官不作为,谏院可随时弹劾黜落便是。”范宇保证道。
实际上这个保证一点风险都没有,范宇已经都推给了谏院这些朝廷的监察机构,他不过是说句空话。
等到这些工匠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中逐渐的形成一股力量,那时便谁也拦不住了。
象这等不牧民的官员,天然的不会争夺朝廷中最显赫的位置,于是便会成为被人拉拢的势力。
至少在这股力量还弱小的时候,是极少会受打压的。
甚至因为这些技术官员十分有用,反而会成为各个高官的辅助官。
赵祯这才点点头,又细想了一番,这才书写了一副草诏,使陈琳去让中书舍人拟旨。
草诏被送到了政事堂,吕夷简与蔡齐两人看了官家的草诏,便面面相觑。
这东西是官家写的,但是却是安乐侯在推动的,要不要反对?
最后吕夷简摇了摇头,“这等事并无大碍,不必面君驳回。安乐侯岂不知朝廷冗官之弊,还鼓动官家增加官员,待到冗官积弊稍露苗头,便可以……”
“以此为由,弹劾安乐侯惑言君上,将这百工技院一举拔除!”蔡齐握拳接口道。
第535章 我也不客气
这两位相公对于范宇,那是已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只不过范宇这样的皇亲,也不是容易动的。
吕夷简觉得,若是此时去找官家,当面请官家收回成命有些不值。
真这样做的话,便会恶了官家,使得他们这两位相公便做不长了。
但是睁只眼放过,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一旦这些工匠出身的官员出了问题,那就是举荐人安乐侯的毛病。
虽然不至于将安乐侯扳倒,但是恶心对方一下,再将那什么百工技院给废了,应该问题不大。
他们两人想的不错,但是实际上却是大错特错。
这就好比水坝上开了一个口子,口子小的时候不堵,等口子被冲大了,便堵不上了。
一旦百工技院的这些工匠官员们做了官,并在朝廷中展示出自身的作用,朝廷便离不开这些技术官员。
要知道,一个政权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之后,便不会再放弃。
各个朝代的工匠们,其实都是朝廷所离不开的。只不过以前的工匠们地位低微,且不读书识字,只能浑浑噩噩的干活。
如今范宇将这个大幕拉开,这些读过书的技术官员们,便会发出万丈光芒。
很快,官家的旨意便被送到了选官院,而后这三十五个工匠的告身印信便送到了造作院。
范宇没想到的是,造作院这边一下被任命三十五个官员,没在朝廷当中引起什么动静,却是使得造作院与百工技院人都有些如痴如狂了。
上千年的底层工匠们,一下子翻了身,许多工匠生员们也看到了人上人的希望,这种触动绝对是极为震撼的。
不到两日,许当便唉声叹气的来到范宇的值房。
范宇抬眼看了许当一眼,皱眉道:“英烈祠动工了没有,备的石料够不够用,木料选好没有?遇到一点难事,便唉声叹气,岂是你这造作院的实权官员所为。”
许当听了范宇的话,不由苦笑。
这位侯爷向来是个甩手掌柜,有啥事那都是交给自己去干,到对方口中,自己成了实权官员。
“侯爷,你可不要看我的笑话了,这造作院的事情,您怎么会不清楚。”许当摇头皱着脸道:“有一部分工匠被封了官,这些家伙便打起了官腔,指指点点的。该亲自上手的时候,也不肯上手。那些没能选为官员的,一个个的心中不平,都觉得自己不差。一个个的怠工使绊子,不肯出力,真是使人恼火之极。”
范宇哈哈一笑道:“这等事岂非寻常,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这个样子了。这些封官的,也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八品九品小官,有什么可得意的。你去给他们泼泼冷水,这些家伙就能看清自己了。那些没能封官的,先讲道理,要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够。若是有个别讲不通的,便可开革出造作院与百工技院,绝了对方的为官的路径便是。”
“下官不是想不到这些办法,只不过看着他们一路走来,都不是很容易。话说的重了便伤情谊,若真开革了谁,那也心有不忍啊。”许当摇头为难的道。
“这等事总要有个了结,岂能如此乱下去。”范宇事不关己的道:“由得他们这样折腾,最后他们自己也能想明白。但是耽误了事情,却是不好。而且,我们造作院和百工技院,可是能由得他们闹的地方吗。”
许当咬了咬牙,点头道:“侯爷说的对,闹了两天也该收敛一下,我一会儿便去给他们将丑话说到前头。若是听不进去,便不客气了。”
“如此最好。”范宇点头道。
“对了,侯爷刚才问起英烈祠修建之事。我已经命人去了修建之地,让他们先开挖地基。石料木料等物,已经派人去陆续采买。这次又是侯爷出了的钱财,却是有些过于慷慨了。”
范宇摇头道:“这等事算不得慷慨,修建英烈祠的钱财,对于他人来说或许倾家荡产也不够。但对我来说,花出去这也钱财,也影响不了太多。。身价不同,自然感观不同。”
其实范宇并不是不心疼这些钱,只不过自己在官家那里许了诺,就不能反悔。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借着官官的名义,搞了永昌隆和永通钱庄这等赚钱的买卖,钱财如流水一般流入腰包。若是做个守财奴只进不出,怕是将来官家也不会让自己好过。
眼下这般,虽然花了些钱财,但也并不算什么。
两人正说着造作院的事情,便有人通传,说是工部沈监事有事求见。
范宇与许当两人对视一眼,这位沈监事难道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