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惟德对范宇拱了拱手,便急忙进了工篷,凑到书桌旁观看。
结果杨惟德不看还好,一看却是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懂。
即使是一份最简单的图纸,杨惟德也只能看出一个大概,却是连上面的阿拉伯数字也不认识。
这是范宇在造作院与百工技院所推行的,因为方便好用便于计算,如今已经完全的推广开来,却是让杨惟德这个司天监的监事看不明白了。
许当看到杨惟德一脸懵,便笑着对范宇道:“侯爷,杨监事怕是有些看不懂。”
范宇有些奇怪:“之前百工技院与司天监一同建造那台小的水运仪象台时,难道他没见过我百式技院的图纸?”
“侯爷可是高看了司天监,他们自觉是官,却是对百工技院有些看之不起,往往都是送来画好的图纸,让百工技院照作。”许当摇了摇头道:“这等心态,却是与我原先是一样的。若非遇到侯爷,学了这许多格物致知之学,我亦如杨监事一般怀有自大之心。”
大宋的官员们,就是大宋鄙视链的最顶端。藐视一切行业职业,永远高人一等的存在。
象许当这样的进士出身,也是因为碰到了范宇,否则的话,仍旧是鄙视一切职业的存在。
杨惟德是被百工技院给震惊了,头一次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甚至是自我的渺小。
第531章 乃是重器
杨惟德在工篷里看了足足有半个时辰,才回到范宇他们的身边。
“叹为观止!”杨惟德说了这四个字之后,便对范宇和许当两人拱手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百工之业,竟然可以做到这等境地,还有这样许多高深的学问。那阿拉伯数字,据说是侯爷所传。我刚刚只是问了一遍,便已学会,实是方便好用。”
杨惟德是司天监的监事,要经常去计算天上的星辰位置,因此对于数字的运用非常敏感。
他一看到阿拉伯数字,就知道这是好东西。刚才向那些正在计算的百工生员略一请教,便将这阿拉伯数字给学了去。
范宇与许当看到杨惟德这不停赞叹的样子,两人不由相视而笑。
尤其是许当,对于之前百工技院建立之时,自己所付出的所有劳动,深感与有荣焉。
百工技院每多一点成绩,他这个副山长都会有种成就感。
而范宇这个甩手掌柜,这等成就感就不怎么高。在他眼里,这点东西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
大宋的技术要真正爆发,还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行。
范宇他们三人,在百工技院的工篷里转了一圈之后,便回了他的值房。
杨惟德对范宇和许当一躬到地,诚恳道:“之前是我有些心急,错怪了侯爷错怪了许少监,也错看了百工技院,还望侯爷与许少监海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工技院真是名不虚传。我大宋的匠中翘楚,怕是都在百工技院了。百工技院神乎其技,今日大开眼界。”
范宇笑着对杨惟德摆了摆手道:“这水运仪象台,对我百工技院并不算什么。如今看来比较复杂,但是过些时日,怕就没什么了。实际上,这等仪象台只是工程大了些。”
杨惟德目瞪口呆,自己虽然是真心实意的称赞,可是安乐侯你也不能腆着脸再往大里吹吧?难道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谦虚两句吗。你这样吹,有些不合套路啊。
许当却是此时开口赞同道:“侯爷说的不错,这水运仪象台,初始之时,尚觉构件奇多成百上千甚是难造。但是这些时日以来,大伙一分工,却发现也不是那么难造,不过是有些繁复。”
看到这两位都是这个态度,杨惟德这才觉得并不象是在吹嘘。
范宇忽然想起一事来,对许当道:“之前,我曾提出来的那个钟表机械,可曾弄出来了?”
之前去见识了水运仪象台的小样之后,范宇回来便让许当去研究钟表。如今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今日范宇又想了起来。
“侯爷所吩咐的事情,下官怎么会忘记。”许当笑道:“这些工匠生员们已经看懂了侯爷那天给我画的图,也正在完善之中。只不过是眼下人都在造这水运仪象台,那钟表便只能先放一放。待这水运仪象台造好,那钟表便也很快便会造出来。”
“说起来,侯爷所绘的那张图,也是从这仪象台中受了启发。只是更进一步,却是不用水力将之驱动,更显精巧。”许当是当事人,自然知道钟表相对水运仪象台来说,虽然不会更复杂,但是却更加精巧细致。
杨惟德对于范宇和许当两人的话,虽然听得懂每一个字,但是却听不懂一句话。
“侯爷、许兄,你们所说的是钟表,这是何物啊?”杨惟德不由好奇的问道。
范宇一听,这位显然没听明白,有些着急。
“杨监事,这钟表与日冕有些相似,是个计时的圆盘。”范宇简单的比划了一下道:“只不过日冕是由日光照影,来指向时辰。而钟表则不用日影,而以机关之力带动指针,指向时辰刻度。与水运仪象台观测天文不同,乃是纯计时之器物。”
杨惟德恍然,“侯爷用日冕来比喻,下官便明白了。这样的东西,想来造出来定会使人方便许多。”
许当笑道:“这等钟表若是造出来,依侯爷的意思,寻常百姓家中也可摆上一座。”
“只怕,这等精巧之物价值不匪吧。若说富贵人家用得起,我是信的。但是寻常百姓家,怕是有些难。”杨惟德不由有些不信。
谁都知道,象是钟表这等既新奇又复杂的东西,定然不是便宜货,其价值怕是要用金银来衡量。
范宇斜了许当一眼,拍马屁拍过了,自己所说的那是后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工业化水平。
以大宋现在的水平,就是造出钟表来,怕也只是少数人家能用得起。
除非有上规模的机器制造,否则的话,钟表根本不可能让普通百姓用得起。
“杨监事说的不错,这等钟表若是不能批量造出来,寻常百姓是断然用不起的。”范宇笑着摇了摇头道。
许当却是个有些野心的,“侯爷,咱们造作院有百工技院,如何就不能批量的来造?若是工具不趁手,便再造些新工具便是。之前为了制那链甲,可是连拉丝机都造了出来。只要侯爷肯指点,下面人用心,想来也不是太难的事。”
这家伙却是对于百工技院和造作院的信心爆篷,对此很有信心。
范宇对于许当的态度倒是认可,却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
“许兄说的不错,只要多造些新工具新机械,终有一日寻常百姓们都可用得上钟表这等精巧之物。”范宇鼓励道:“你说到拉丝机,那等机械倒是简单,若是能再造出来复杂些的机械,就更好了。”
“侯爷可还记得尤二郎?”许当笑道:“那个家伙整日里琢磨火器,却是从侯爷所制的焰火中找到了新想法,便造了厚铁筒并内装火药,说要抛射什么大铁球。只是那东西实在是危险,却是不能在城中试射。如今他带着些工匠,跑到城外都近半个月了,也不知道到底成了没成。”
范宇怎么会忘了这个尤二郎,上次看汇报,据说尤二郎便制了新式火器。如今看来,竟是跑去城外试射去了。
“他若成了,我便请官家为他授官。”范宇郑重道:“他所试制之物,足可开山裂石,乃是重器。”
(
第532章 不得意
虽然是闲聊,但是这代表着的是范宇的一种态度。
之前在宫中之时,官家便问过范宇,百工技院可有什么杰出的人才。
那时官家便有给这等人才授官之意,只不过是范宇自己掉链子,没有说出来罢了。
尽管知道尤二郎制造火器极为出众,但总不能只提他一个人。
这次与许当说到这里,范宇也想了起来此事。
杨惟德听范宇提到重器,便知道自己再听下去不合适。
而且水运仪象台建造之事,他也彻底的将心放到了肚子里,便提出告辞。
将杨惟德送走,许当回到值房中也打算告辞,却被范宇叫住。
“许兄,你觉得我百工技院与造作院中,有哪些工匠比较突出,须列个名单出来给我。”范宇对许当道。
“这些人都是我造作院与百工技院的人才,且随传随到。侯爷要这些人的名单,并无半点用处。”许当不由奇怪道:“可是有其他的事情,须要这些人的名单。”
这就是聪明人,一句话之间便猜到问题所在。
范宇笑道:“既然咱们的百工技院已经成立,且小有作为,便要给其中出众者谋个出身。你且将名单列出来,我去请官家赐官。”
对于给工匠赐官,许当有些吃惊。
工匠向来被认为是贱业,历来就没听说过有被赐官的。
不过这是好事,许当自己可是百工技院的副山长,又是将作少监,手下能出几个技术官员,对他来说面上有光。
“这人选,都在我脑子里了。”许当不等范宇多说,便用范宇书桌上现成的纸笔写了一份名单,“侯爷请看,这十个人如何?咱们造作院和百工技院,加起来总共有数万人之多。我只写了这十个人,还是写的少了。”
范宇看了看这名单,他只认识里面的尤二郎。别的人一概不认识,有什么特长也不清楚。
不过,既然他是大领导,便不能马虎。
“只有十个人,显得太少了。我们造作院与百工技院,难道就只有这么点人才吗?”范宇摇头道:“这几个人送到官家面前,你我脸上怎能有光。”
许当张口结舌,侯爷讲话好有道理,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侯爷,这些人也是精先细选出来的,容我再斟酌一番,再补充十个人上去。”许当很是认真的点头道。
范宇却是笑道:“选官的名单也是有标准的,其一,总结了新的百工定理的;其二,制造了新式机关的;其三,开发了新式工艺的;其四,创造了相当营利的。眼下选官,便从这四点来选,若是符合任意一条,便可写入名单。如此,我在官家面前,也好替他们表明选之为官的理由。”
许当听了侯爷的这番话,不由深以为然。确实是这个道理,总不能空口白牙便去要官,那也说不过去。
以前只觉得侯爷是皇亲,许多事情都是靠着皇亲的名头,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侯爷说的非常有道理,只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人数就更多了。”许当有些担心的道:“我并非不通政务,官家可没少为冗官之事发愁,如今我们送数十人的名单上去,那便是数十人的俸禄,官家能答应吗。”
“这不是都在选官的条件里有吗?最次的,也要能创造相当的营利。这是普通的官吗?这些人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鸡!”范宇加重语气道。
许当恍然,觉得侯爷这个说法虽然粗俗,但是十分贴切。
“不错,侯爷这话说的实在,确是如此,那我便不用担心了。”许当想了想,又接着道:“这样的话,这名单我便须好好的详细来写,将这选为官吏的理由写上,使官家觉得赚了才好。”
范宇哈哈一笑道:“切记,最好这些工匠都是读书识字的,如此为官才有意思。”
许当没想到范宇为何要强调这个,但是他觉得也是理应如此。
次日,范宇便去了工部。
大宋的工部并不大,大部分权力都被三司拿走了,是相当于盲肠一般的存在。
范宇来到工部,便去让人通传,说安乐侯求见判工部事。
很快范宇便被请到了里面,一名中年紫袍官员已经等候在厅门外。
对方一见范宇,便拱手为礼道:“本官便是判工部事,沈长合。不知今日安乐侯来我这清水衙门,却是为了何事啊。”
范宇听对方语中带有自嘲之意,便知道这人并不是难打交道的。
“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奉官家之命,为我大宋阵亡将士修建英烈祠,须沈监事出面方可。”范宇哈哈一笑,也拱手道。
沈长合听到范宇所说之事,不由得吃惊道:“此事闹的沸沸扬扬,不是说侯爷自己出了千两黄金,来修这英烈祠吗。为何还要找我工部,这岂非是为难于我。”
范宇听到对方的话,不由得气坏了。
为大宋的阵亡将士们修英烈祠,当然是要国家机关出面,你个工部的衙门职责所在,是钱的事情吗?
虽然心中腹诽,但是范宇也知道,对方是怕自己逼着对方出费用。
这位判工部事虽然品级不低,但是权力不大,基本上在朝中是受排挤的家伙。
范宇便笑道:“沈监事不用担心,这大宋英烈祠,自然是要由我大宋的工部出面,但是这所需钱财工匠,都交给我便是了。但是这监工,却是要由工部来才好。将来峻工之时,向官家上报,也是朝廷的体面。”
沈长合听了范宇的解释,这才放下心来。原来只是要他们工部出个面而已,倒真的没啥问题。
“如此,我便放心了。”沈长合笑着请范宇进了厅中,命人上茶。
“沈监事,这件事可是我大宋的重要之事,做得好了,便是沈监事的资历,将来高升之时,亦是大功一件啊。”范宇笑着道。
沈长合却是是勉强一笑道:“我们工部这等清水衙门,无权无钱,什么也做不了。来此任职之人,皆为受排挤的。侯爷这话是不错,可是用在我工部的身上,却是不那么管用了。”
这位沈长合心中不平,也有不得意。
第533章 心中不舍
对于这位沈长合的不平和不得意,范宇是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这位纯属身在福中不知福,俸禄优厚只不过是手中没多少权力罢了。
而且沈长合的嘴巴是真不小,初次与范宇见面,居然就敢说什么受排挤清水衙门之类话。若是传到几位相公的耳中,他不知要穿多少小鞋。
但范宇觉得,这家伙的话肯定早就传到了几位相公耳中,只不过暂时没人收拾他。
对方当面说这等话,显然也有请范宇拉一把的意思在里面。
范宇呵呵一笑,指了指城西道:“这次西夏使节送来我大宋阵亡将士的骸骨,我已经写了章发于鹿鸣报,而汴梁上下对此无不愤怒。对我大宋的阵亡将士,更是悯其忠勇悲情。若是将这英烈祠修的好了,即使朝廷不封赏沈监事,在民间沈监事也会有个好名声。而且我大宋百万将士,岂会有人不知沈监事之名,不念沈监事这份情。”
沈长合听了范宇的话,不由眼中微亮。
读书应考只为官,功名利禄必须全。
功名是已经有了,如今沈长合差的便是官声与民望。若是积累的足够,朝中便无人能拦他高升。
“侯爷说的不错,这英烈祠实是顶重要之事。”沈长合连连点头道:“此事我工部一定会全力配合,侯爷尽管吩咐便是。”
为了进步,沈长合这等三品大员,亦是十分的配合。
当下范宇与沈长合两人,先将城西的修建位置定下。又详细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范宇这才告辞出了工部。
范宇从工部出来,脸色有些发黑。
沈长合给范宇算了一笔账,修建英烈祠,这规模便不能太小。而且这建筑也不能寒酸,总要有让人能记住的地方才好。
如果是这样的话,范宇手中的那千两黄金,便不够用了。
虽然大宋黄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