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217章

大宋安乐侯-第217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得出的结果便是,武将只要不掌握财政大权,便反不了天。

    而在这一期鹿鸣报的倒数第二版,则是蔡齐投稿的文章。

    蔡齐的文章便没什么格局了,身为参知政事,不但没有任何谈论国事的意思,反而是对于自己宅子起火斤斤计较。文中字句阴阳怪气,无不指向安乐侯有教唆他人的嫌疑。

    只不过蔡相公的这篇文章版面靠后不说,字体也小看着费力,署名的字体更小,若是不注意根本就看不清。

    在政事堂中,蔡齐看着最新一期的鹿鸣报,气的两手发抖,几乎拿不住这轻飘飘的几张纸。

    吕夷简看到蔡齐的脸色很差,便对他道:“蔡相公何事如此激动,莫非那安乐侯又在鹿鸣报上写了诋毁你的文章不成。”

    “这一次安乐侯倒是没有诋毁老夫,只是他的下三滥手段,实是让人防不胜防!”蔡齐将手中的鹿鸣报,递到了吕夷简的面前。

    接过蔡齐递来的鹿鸣报,蔡齐看着蔡齐刊登在鹿鸣报上的文章,只觉得的字体真的很小,看过去极其费眼,想仔细看,却是眼花的很。

    抬头睥向蔡齐,吕夷简疑惑道:“蔡相公,这字有些小,我却不知这位安乐侯用的什么下三滥手段。莫如你直接说与我听,且参详一番。”

    “我!”蔡齐却才发现,吕夷简比自己还老,这视力更是不济,“吕相公,这篇文章乃是我给鹿鸣报投的。当初那安乐侯可是答应,每期都可刊登朝廷官吏的文章。可是他却将我的文章印成了如此小字,若是稍有眼花,便根本看不清什么。这等居心,还用说吗。”

    吕夷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他顺手翻着鹿鸣报,去看其他的版面文章。

    然而很快,便看到了头版头条范宇新发的文章。

    这一次的文章,字体适中很是清晰,并不会使人读着费力。

    吕夷简将这篇文章读完,面色立时显得极为严肃。

    “蔡相公,这位安乐侯用心险恶,他写这等文章,便是违了祖制!”吕夷简沉声道。

    蔡齐此时心气稍平,也凑了过来,扫了一眼这头版的文章,“说到底,安乐侯还是要为武人松绑啊。显然此子对于我儒家弟子心怀不满,觉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合时宜。”

    范宇的文章不过是替武人发声,却是没有提出什么反对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只不过蔡齐却是看出来,范宇在文章中对于文官的不满。因此,只是随意引导一下,便会使人觉得,范宇是在反对整个文官群体。

    吕夷简如何不清楚蔡齐的用意,但是范宇的文章,也确实是撬动了文官的利益,这便不是他这个宰相能坐视的的了。

    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了数下,吕夷简道:“官家那里,何时召见西夏使节?”

    “便是在今日。”蔡齐不知道吕夷简这么问的意思是什么,不由有些诧异。

    “我记得西夏国主元昊继位之时,我大宋曾封之为定难军节度使。以此论起来,这元昊亦是我大宋的武将。他的使节来朝,你我当一同与官家会见才是。”吕夷简淡然道。

    听到吕夷简的话,蔡齐不禁心生敬佩。要不说姜是老的辣,吕相公如此举重若轻,不用在官家面前告状,只须旁敲侧击便可使官家警惕。

    “既如此,我便与吕相公一同前往,算一算时辰,你我此时动身正可赶得上。”蔡齐拱手笑道。

    吕夷简点头,将那份最新一期的鹿鸣报卷了卷拿在手中,这才起身。

    他们两人来到崇政殿,却是看到那西夏使节正在殿外候着,显然官家还没有让他觐见。

    “想必这位便是西夏的使节,可是创制西夏文字的大才,野利仁荣?”吕夷简早就听说过野利仁荣的大名,此时先上前打招呼道。

    野利仁荣看到吕夷简和蔡齐两人的服色,还有头上的梁冠,便知道这是大宋的重臣。

    他急忙对吕夷简和蔡齐两人拱了拱手道:“在下正是野利仁荣,不知两位是……”

    “我名蔡齐,身居参知政事之职,这位便是我朝宰相同平章事吕夷简相公。”蔡齐上前与之通了姓名。

    三人为两国重臣,便互相寒暄起来。

    “对了,贵使既然已经到了崇政殿,为何官家却还没有召见于你?”吕夷简直接问道。

    野利仁荣哈哈一笑道:“今日虽然是向大宋官家递交国书,但是有些事情,与你们宋国的安乐侯有关。因此,我请官家召安乐侯入宫,一同觐见官家。时间已经不短,想来那安乐侯很快便会到来。”

    吕夷简无奈,转首看向蔡齐。

    蔡齐却也皱眉,露出一个表情来,真是晦气。

 第519章 不值一提

    三人正说话间,范宇也来到了崇政殿前。

    看到野利仁荣与蔡齐、吕夷简三人凑在一起,范宇却也并不意外。

    他当官家也召了两位相公前来,并没多想什么。

    今日小黄门找过来说,召自己入宫竟是应野利仁荣所请,这使得范宇心中有了警惕。

    野利仁荣乃是西夏使节,而自己是大宋的侯爷,若说起来双方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此次特意点名相请,官家也不知道会做何想。

    不过范宇也并不怕,这野利仁荣上次在自己的庄园里,给自己闹了老大的不痛快,自己总要想办法找回场子才是。

    “两位相公、野利兄,想必官家已经等的有些不耐,不如我等报名而觐见如何。”范宇一过来,便对三人拱手说道。

    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吕夷简对殿门外的小黄门招了招手,示意其进去通传。

    不多时,小黄门从殿内出来,向他们四人点头。

    吕夷简对野利仁荣伸手一请道:“贵使,官家就在里面,你远来是客,先请吧。”

    野利仁荣对吕夷简抱拳相谢,便不再客气,当下便迈步先行。

    范宇走在最后,他觉得今日之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这野利仁荣,要搞什么鬼,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官家赵祯见到四人都进了崇政殿,便放下了手中的本章。

    “西夏国使节,野利仁荣,见过大宋官家。”野利仁荣越众而出,上前躬身行礼。

    吕夷简、蔡齐、范宇三人,也上前向官家行礼。

    赵祯挥了挥手道:“贵使免礼,西夏国主元昊近来可好。”

    “回官家,我家大王还好,除了忧心于与辽国的战事,其余皆还不错。”野利仁荣拱手应道。

    “这一次出使大宋,是所为何事啊。”赵祯看向野利仁荣,直接开口问道。

    野利仁荣,从袖中取出一份国书,两手一捧,“我家大王将要求都写于国书之中,还请官家御览。”

    陈琳急忙从丹墀上下来,从野利仁荣手中取了西夏国书,送到了赵祯的面前。

    “官家请看。”陈琳躬身道。

    赵祯从陈琳手中取了西夏国书,从信封中抽出其中的信纸,低头细看起来。

    范宇发现,官家赵祯的脸色开始之时还算平静,但是看了几行之后,便显出一丝怒意。待最后赵祯看完,将所谓的西夏国书放下之下,脸上怒意更是掩饰不住。

    “元昊要我大宋从瓜沙二州撤兵,并将瓜沙二州交予西夏。如若不从,便要与辽国议和,对我大宋出兵?”赵祯看着下面的野利仁荣道:“你主元昊,他哪里来的这等自信,觉得我大宋会如他所愿。如此不敬,且语出威胁之言,难道元昊他就不怕,我大宋出兵,与辽国一同将西夏灭国吗。”

    野利仁荣却是丝毫不慌,面对赵祯的质问淡笑道:“官家莫要说笑,我西夏党项以放牧为主,骑上马匹赶上牛羊,便可逐水草而居。若是不敌辽国与大宋联手,退至回纥之地也就是了。我西夏党项一走,便空出老大的一块沃土,不知辽国与宋国,谁还会去追击我西夏各部。”

    赵祯却是眉头挑了起来,这西夏的使节居然这样说,让他不禁犹豫起来。

    人一犹豫,原本生气的气势便弱了下去。

    范宇一看官家有些虎头蛇尾,而那野利仁荣则面带得色,岂能使之如愿。

    “野利兄,你所说的这等事,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道理,便其实不然。”范宇呵呵笑道:“西夏各部若是现在能退入回纥,那只怕回纥早就是西夏的治下了。而且西夏各部若是没了根基之地,也不过是任人宰割不足为虑。何必在此虚张声势,以做垂死挣扎呢。”

    看到范宇开口,野利仁荣也不担心,反而笑道:“安乐侯自出使辽国之时,便在南京谋划挑拨,使我西夏与辽国产生了罅隙。之后两国因为辽国境内的党项各部冲突,背后亦有安乐侯的影子。如今占据河西瓜沙二州之地的宋军,听说也是安乐侯一手所建的军队。真没想到,安乐侯年纪轻轻在大宋竟有如此高的声望,竟能以全大宋之力,处心积虑的对付我西夏。在下甚为佩服。”

    这话看似在夸范宇,可实际上却是给官家赵祯的心里埋钉子,用心十分险恶。

    范宇却是不以为意道:“如今西夏的局面,岂是我一人能为的?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便是如此了。西夏桀骜不驯,国小而不处卑,新任国主元昊更是性情乖张喜怒无常屡犯大国颜面,已有亡国之忧。如今看来,岂止是亡国之忧,这是即将亡国了。”

    赵祯原本听了野利仁荣的话,便觉得范宇目光之远算计之深布局之大,简直是个隐藏极深的一代枭雄。

    但是再看范宇所说所为,却是又觉得自己错怪了他。

    西夏走到今日麻烦不断的局面,若说是范宇一人所致,确是有些夸大了。

    而且那元昊于继位之时,便对宋使并无多少尊重。据使臣回来所报,在前殿设宴款待宋使,则后殿打铁炼兵之声不绝于耳,虽名为款待,实则暗含威胁之意。

    范宇说那元昊桀骜不驯,国小而不处卑,却是再贴合不过,可谓入骨三分。

    野利仁荣请官家召范宇过来,便是要当面揭穿范宇对西夏的布局。即使对西夏没有好处,也可给范宇制造极大的麻烦。

    但是他却发现,面对范宇的反驳,他的话似乎显得十分无力。就象是拙劣的挑拨离间,到处都是破绽。

    野利仁荣看到对付范宇无功,若是接着说,反倒更显自己有刻意离间之意,便岔开话题。

    “我在来时,我家大王便叮嘱于我。宋国若不肯从瓜沙二州撤军,我西夏亦不会客气。辽国如今师老兵疲,相信我西夏与之议和并不为难。”野利仁荣冷声道:“之前数月之久的鏖战,使我西夏国力消耗不小。正可抽身出来,取之于宋国。”

    赵祯听到这里,不禁看了范宇一眼。这西夏的动向,完全与之前范宇在崇政殿的分析一致,可谓神机妙算。

    他不由心中嘀咕,莫非这野利仁荣说的是真的,安乐侯果真是个算无遗策的枭雄不成?

    一直没出声的蔡齐,此时却笑道:“这等情形,早已落入安乐侯的算中,不值一提。”

 第520章 听我的劝

    范宇瞥了蔡齐一眼,这家伙听出来野利仁荣的意思,居然在向自己补刀。

    对方这一句话,便坐实了范宇从中操纵的事实,会使得官家加强对他的忌惮之意。

    一旦这种忌惮达到了一定程度,即使官家赵祯再仁厚,范宇的处境也会变的危险。

    果然,赵祯听了蔡齐的话,不由一震,目光盯在范宇的脸上。

    野利仁荣却是十分吃惊,他可是在威胁大宋啊,怎么大宋的君臣似乎并不意外,反而对安乐侯更加注意。

    难道说,安乐侯竟然真的料到了西夏会有这个动向不成?

    他也是聪明人,只看了一眼众人的态度,便知道蔡齐的话并不假。

    “原来安乐侯早有预料,那更好了,想必安乐侯也知道与我西夏交战的后果吧。”野利仁荣反而释然道:“若我西夏胜了大宋,大宋定然作伤筋动骨国力衰退。若是大宋将我西夏覆灭,则安乐侯声望如日中天。好算计,果然是好算计啊。”

    这话就差直接说范宇要谋朝篡位了,其用心之狠毒十分明显。

    范宇此时不承认也不行,因为之前在这崇政殿中便有过一番谋划,由不得他不承认。

    但是承认了的话,却好似等于承认了自己心怀不轨,有篡位的嫌疑。

    蔡齐对范宇恨之入骨,竟与西夏的野利仁荣,在御前将范宇逼入了死角。

    范宇知道此时自己不可慌乱,他只是笑了笑,便对野利仁荣道:“西夏如今是狗急跳墙,无所不用其极了,竟离间我大宋君臣,妄图苟存于世。由此可见,西夏元昊看出自身的危机。若是再不想办法,你们西夏定然是一场亡国的大祸。野利兄,我说的对不对。”

    野利仁荣却是皱眉,在他的判断中,范宇应该有的慌乱却是毫无表现,这使他感觉不妙。

    “不不不,安乐侯说错了,我不只是为了西夏好,也是为了大宋好。”野利仁荣却是不想被范宇掌握对话主动,摇头否认道:“所以,我才奉我家大王之命出使大宋。之前送到安乐侯府上的大宋将士骸骨,亦是为了使安乐侯警醒。战则两害,和则两全。只要大宋将河西的军队撤回大宋,我西夏与大宋之间的矛盾,便自然迎刃而解。”

    范宇哈哈一笑,对野利仁荣道:“你们西夏君臣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眼下有亡国之祸的是西夏,而并非我大宋。为何要我大宋平白从河西撤兵,从而成全你们西夏,这是何道理。若有诚意,西夏当把盐州、宥州、夏州、石州、银州、洪州、龙州这七州之地让与我大宋,以换取我大宋放弃河西二州的损失,如此才显得公平。”

    “不然的话,只让我大宋放弃两州之地,而西夏并无一丝损失,反而白得了两州,岂非是欺我大宋无人耶!”范宇冷笑道。

    所谓替自己辩解,远不如替大宋争取利益来的明白有利。这等于表明自己没有私心,一心在为大宋的利益出力。

    此时赵祯虽然仍对范宇有些怀疑忌惮,却也明白他是在为大宋好。

    蔡齐之前的话,却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妄作了小人。

    吕夷简却是对范宇不得不刮目相看,已经是如此险恶的情形之下,这安乐侯年纪轻轻,竟也从容应对。

    若是官家将来随意找个由头,将安乐侯给贬了,怕是都要被人所诟病。

    听完范宇的话,野利仁荣张口结舌,一时之间看向范宇的目光犹如看个疯子。

    “安乐侯可知,你向我西夏索要的,乃是七州之地,而你大宋所要放弃的,只不过是两州之地而已。”野利仁荣不由得高声叫道:“天下哪有这等道理,你宋国丢了两州,便要我西夏放让给你们七州,这岂不是太过了!”

    范宇哈哈一笑,两手一摊道:“这如何算是过了呢?河西二州虽然只是两州之地,但是地域广大,又是交通要道。论起来,这两州的重要还要超出你西夏的七州之地。你们西夏若是连这个条件都不肯答应,又岂能怪我大宋。自己什么也不愿意付出,居然还要冒着亡国之险,来我大宋讨便宜,西夏还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实话告诉你,我们官家对于西夏的野心早已把握,如今在宋夏交界布有重兵。若是西夏敢来犯境,想必是没有什么好果子的。”范宇不屑道:“若是你西夏国主元昊识趣,便应礼卑辞诚交出七州,请求我大宋将河西二州换与你们西夏。否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