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傅这家伙如今已经显露出将门后代的天资,将西夏残兵几乎一网打尽。
李璋在这一次追击战中,手中多了数条西夏残兵的性命,性子也迅速变的成熟沉稳起来。
在肃州城外徘徊了一日之久,他们两人才带领着新军骑兵退回玉门关。
杨文广与狄青展昭三人,听完曹傅与李璋两人的述职,不由得面面相觑。
真是英雄出少年,这两人带兵直逼肃州城下,吓得西夏人不敢出城。
大宋自太宗皇帝北伐之后,宋军便再无如此咄咄逼人的兵势了。然而今日的新军之中,却又再一次出现。
这代表着,新军这支力量将会是大宋未来平安的希望。
杨文广对两人着实嘉勉了几句,使得曹傅与李璋两人喜笑颜开。
尤其是李璋,平生第一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人的承认,这是从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曹傅与李璋两人做的不错,如今西夏肃州军应该已经被吓破了胆。想必短时间内,西夏方面不会再轻易派兵来攻打玉门关。”狄青盯着一幅地图沉吟道:“杨大哥,此时便可趁着没有战事,调动人马去瓜沙二州接收这两地。给我留一千骑兵一千步卒,我当稳守玉门关。”
杨文广点点头道:“不错,是时候去瓜沙二州了。不过你这里也非常重要,若西夏人有何异动,你可派人飞骑来报。而这玉门关也不必死守,一旦敌军势大,放弃便是。我新军一兵一卒皆甚宝贵,不可轻易损失。”
“我省得。”狄青拱手应道。
“来人,去请曹使君与张唐卿几位议事。”杨文广目光在众武官的身上扫过,便挥手吩咐道。
不多时,曹贤顺与张唐卿一干文官便结伴来到议事的大厅中。
众人一同落座,便讨论起如何交接瓜沙二州之事来。
其中的重点,便是要接收瓜沙二州的军队。
虽然归义军如今的军队暗弱已久,但是依旧有着近两万人的规模。
这个数量的军队,在这等强敌环伺之下,也仅仅只有一点自保之力而已。
瓜沙二州地近澣海,周围又是西夏、黄头回纥、吐蕃、高昌回纥等势力。
若非周围的强敌太多,互相之间皆有掣肘,只怕瓜沙二州已经被人吞并几回了。
曹贤顺对于献出瓜沙二州最是热心,这等四面强敌环视之下,日子简直没法过。远不如将这等迟早保不住的地盘献给大宋,好换一个富贵平安。
“杨将军请放心,只要我们回去,便可顺利将二州之地交接过来。那等提心吊胆的日子,大家都不愿再过,早就盼着王师了。”曹贤顺这家伙一点也不将祖宗基业当宝贝,只怕脱手晚了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张唐卿此时开口问道:“曹使君,你愿意献出瓜沙二州,但是原本的归义军众文武,可愿将瓜沙二州顺利交于我等的手中?”
曹贤顺摇了摇头,“他们同意不同意又有什么关系,这二州之地,是我祖上打下来的。我也不瞒几位,二州如今的形势危如累卵。一个不好,便是覆灭之祸。虽然归义军尚有两万兵马,但是久无战事,武备也已废弛。与其在这等死地挣扎求存,莫如带着他们与我一同回大宋。这些年来,手下的文武也有些积累,到了中原做个富家翁,应当不成问题。总比埋骨黄沙之地,要强上许多。”
这家伙就没多少野心,反而一心想着去中原做富家翁。
只看曹贤顺的态度,便知道他手下人都是什么精神状态了。
张唐卿点了点头,便不再问。
杨文广此时便对众人道:“如此,明日便休息一日,后日步骑各两千人,前往瓜州。如此安排,大家可还有什么意见。”
“杨将军安排的甚为妥当,我等并无意见。”张唐卿点头道。
两日之后,新军的大队便从玉门关出发,向着两百里外的瓜州行去。
在玉门关中,留下了狄青与徐绶这一武一文,还有两千新军驻守。
远在肃州的苏鲁儿,自战败之后,又被曹傅李璋领军吓的不敢出城。待新军退走之后,他才带了数十骑出城查看。
苏鲁儿一边写了请罪文书,一边派人深入青塘打探。
他又从甘肃军司调了两千人马到肃州,以巩固此地的防守力量。
八千人马出征,逃回来的不过一千余人,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
在苏鲁儿看来,只怕大王李元昊知道了,杀了自己的心都有。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李元昊给他的回书,只是不痛不痒的斥责了几句。更多的,则是安慰和鼓励,命他守发肃州与甘州两地,莫要再主动起衅。
苏鲁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深感西夏如今压力巨大。显然远在兴庆府那边,辽国对于西夏的攻伐仍未结束。
他派去青塘的人也传回信息,证实了苏鲁儿的猜测。奇袭玉门关的那支军队,果然是借道于青墉的宋军。
这个消息的证实,哪怕苏鲁儿心中已经有所预料,还是让他暗暗吃惊。
大宋不远千里,派人借道青塘奇袭玉门关,所谋定然非同小可。
只是远远的派这么几千人的军队,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大宋到底在图什么?
第487章 你很有能力
苏鲁儿猜不透大宋打的什么主意,但是这里面一定有着重要的原因。
若是能将这个秘密找出来,想必自己战败之责,定然可以彻底的免罪。
别看大王并没追究,但是苏鲁儿知道这是在用人之际。一旦西夏度过了这一段时间的窘迫,大王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收拾自己。
所以,大宋的图谋自己定要找到。
虽然无力再次进攻玉门关,但是苏鲁儿也有办法。
肃州与玉门关都是河西走廊上的要道,往来的胡商一直就没有断过。
因为前些时日的战事,使得商路被中断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些时日也已经再次通了。
苏鲁儿请来一些近日从玉门关经过的胡商,打听玉门关的情形。
只是从这些胡商口中听到的消息,却是使得苏鲁儿大惊失色。
一直被西夏所觊觎的瓜州与沙州两地,如今已经易帜归附大宋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将苏鲁儿震的不轻,简直是和做梦一样。
“归义军居然归附大宋,那曹贤顺怎么敢!”苏鲁儿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齿。
他却是知道,归义军的节度使曹贤顺,对于西夏曲间逢迎,甚至说过归附西夏的话。
可是如今这家伙,却是将瓜沙二州一转身便交给了宋国。而且宋军偷袭玉门关,并且用诡计大败了自己,这笔帐都要算在那曹贤顺的身上才是。
宋军在距中原数千里的地方,占了这么一块飞地,却是打的什么主意?
苏鲁儿心中隐约觉得,宋是欲对西夏不利。可是以他所知的大宋,哪里可能有这等野心和血性。那宋国朝廷向来一团和气,不喜轻启战端。
每次西夏军队越境去宋境抢劫,事后都是招来宋国的书信呵斥。却从来没见过大宋主动出兵,向西夏讨回公道。
此次这数千新军远道而来,却是与他所知道的宋军大不一样,不但主动攻下了玉门关,还将自己八千人马打的几乎覆灭。
或许是因为瓜沙二州的归附,使得宋国调集精锐过来占据。之所以攻下玉门关,便是对西夏的警告,警告西夏莫要想打瓜沙二州的主意。
再或者,便是宋军在这河西派遣精锐强兵,便是要经营河西之对,以待来日两面夹击西夏。
苏鲁儿摇了摇头,却是给李元昊上书,将自己得到的这些消息还有他的判断,都给写到了书信之中。
这等战略之事,还是交给大王去操心吧。
然而李元昊这个时候正带领五万大军,屯兵于兴庆府以北的定州城中,与驻陛于省嵬城的辽皇耶律宗真隔着黄河对峙。
辽皇耶律宗真手中也是五万大军,如今攻到了省嵬城,也已经算是强弩之末。
不过,耶律宗真却并不急。如今大军的消耗虽然不小,可是这战事,毕竟是发生在西夏土地上。
耶律宗真与李元昊对峙,一是因为大军久战疲惫,二是已经接近西夏都城不适合冒然进攻,三是只要占据的这里够久,则未尝不能将这省嵬城并入辽国治下。
反正耶律宗真打定了主意,就是要赖在省嵬城中,与西夏对耗。
只要在西夏土地上打一天的仗,西夏的损失便会比辽国大许多。
如今辽国的后勤,多亏了皇太弟多方筹措,竟也使得大军的消耗坚持了下来。当然,还有辽军传统以战养战的习惯,也是使得辽国大军能保证后勤的重要方面。
另一边的李元昊,收到了苏鲁儿的书信。
当他看到苏鲁儿所探听到的消息,和瓜沙二州归附宋国后,李元昊的脸色便很不好。
若说辽国对于西夏军大败萧普达,觉得丢了自身大国的颜面。那么西夏对于被宋军击败,便是强军被弱旅所击败的耻辱了。
李元昊是个极其傲慢和自傲的人,他看到宋国居然趁着西夏与辽国大战,偷偷的收服了西夏后方的瓜沙二州,这更是让他异常愤怒。
只是辽国大军攻入夏境,此时容不得他分身他顾。
“来人,去将野利仁荣叫过来。”李元昊将苏鲁儿的书信扔在桌上道。
不过是片刻,野利仁荣便来到了李元昊的书房。
“大王相召,不知道是何等事情。”野利仁荣对李元昊行礼道。
李元昊摆了下手道:“你我何须如此客气,桌上有封苏鲁儿来的信,你且一观。”
野利仁荣看完信吃了一惊,“大王,此事、此事怕是极为不妥。若是宋国派人占据了瓜沙二州,便对我西夏形成了两面包夹之势。而且这次派去接收瓜沙二州的宋军,能将苏鲁儿打的惨败,怕也不可轻忽侮。大王可向宋国朝廷去信,以责问宋军为何背信弃义,在我西夏后面开拓疆土。以宋国朝廷的自大,便是轻易退兵放弃也有可能。”
李元昊挑了挑眉头,“依你之见,可是用道义来指责宋国?若是宋国不听,却又如何。那宋国朝廷上下,也不是小孩子们。岂可因为一纸书信,便丢下到嘴的肥肉。”
“大王不必担心这些,只管去责问便是。”野利仁荣所学庞杂,对于宋国官吏的习惯并不陌生。
见野利仁荣如此笃定,李元昊便点点头,使人起草了一道国书,命人即日起程送往宋国的汴梁。
范宇这些时日以来,都过的象个真正的大宋贵族。每日里不过是在造作院里混上半日,便早早的回了城外的庄园。
不是听曲听戏,便是陪着还玉公主和两位太后娘娘。
虽然表面上是这等的悠闲自在,可是他却一直在关注着辽国与西夏之间的战事。
他与辽国皇太弟,也偶尔会通信,互相说说自己的近况。
郭喜郭掌柜,便成了范宇与耶律重元之间的送信人。
在给范宇的信中,耶律重元表示,虽然很想从中路的地斤泽出兵,突袭夏州城打破僵局。但是又怕那是个陷阱,自己的莽撞会使得辽国的战局崩溃。
而范宇的回信则简单的多,说自己这边每日吃喝玩乐甚为无聊。
另外,又大赞耶律重元的谨慎,虽然年轻却是老成持重,可以委以重任。
范宇对于耶律重元的追捧,看似无意,但实际上却是暗示这位皇太弟,你很有能力。
第488章 是件好事
耶律重元真的有没有能力,都不在范宇的考虑之内。
但是这颗自信自负的种子,范宇是一定会给对方种下去的。
皇太弟耶律重元,与兄长辽皇耶律宗真之间,早晚会出现冲突。范宇所做的,便是要这个冲突来的更早一些。
眼下辽国与大宋之间,虽然因为澶渊之盟而显得相对友好一些。但是这个局面终有一天会被打破,至少是被范宇从中破坏掉。
大宋眼下对于自身的和平环境十分满意,朝廷上下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但是大宋自身的问题和矛盾,已经逐渐的凸显出来。
解决之道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自觉的对内部进行改造,另一个方法,便是通过外来的威胁被动的发生改变。
范宇觉得,自己没本事去动摇朝廷内部的基础,便只能通过外来的威胁,使得大宋不得不接受改变。
至于现在正与辽国大军对峙的西夏,范宇却是并没多考虑。
眼下新军已经被派往了河西的瓜沙二州,这颗钉子便牢牢的钉在了西夏的身后。
大宋虽然朝廷上下都安于现状,但是对于西夏这等桀敖之辈,仍旧不怎么看在眼中。
之前大宋虽然与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大战过,但是李元昊的亲爹却是长袖善舞,对大宋表现出了足够的谦卑和恭顺。
这使得大宋朝堂上的诸公认为,西夏不过是个撮尔小国,不值一提。
若不是这一次范宇爆出,西夏的李元昊有称帝的意图,并且与辽国连场大战,怕是朝中仍旧没几个人正眼看西夏。
而且范宇在丰州与西夏大战两场,都是西夏一方损兵折将。
这就使得朝中形成了一种看法,连安乐侯这等少不更事的皇亲都能打败西夏大军,这西夏简直都有些不堪了。
其实官家赵祯,心中多少也有些这种看法,否则也不会轻易的答应,将新军派往河西的瓜沙二州之地。
范宇这一日正在自己的庄院中乘凉,便有宫里的小黄门前来求见。
“小的见过安乐侯。”小黄门一进门,便对范宇行礼道。
范宇摆了摆手道:“小公公这次前来,可是官家有事找我?”
“安乐侯真乃神算,正是如此。”小黄门的马屁简单直接毫无技巧,“官家请安乐侯前去议事,几位相公,也都在议事之列。侯爷身为皇亲,也被请去,显然是在官家心中极看重的。”
范宇笑了笑,便令孙有才给这着小黄门看赏。
“如此便有劳小公公带路了。”范宇起身,让人备了马车,便与这小黄门一同去了宫中。
在范宇到达崇政殿之时,里面已经有了政事堂的吕夷简、蔡齐,枢密院的王德用和韩亿等人。
就连三司使程琳,也一同在列。
这次的阵仗不小,显然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众人看到范宇又一次出现,王德用、韩亿和程琳都对他点头招呼。只有政事堂的吕夷简、蔡齐,这两人无动于衷。
这个态度便可委容易的看出来,众人对于范宇出现的态度。
官家赵祯坐于书案之后,看到人都来齐,便笑道:“诸位卿家,此次召大家来议事,是要与大家说一个消息。这个消息的好坏,实在是不好评价,但是眼下或许是好事。”
范宇看到,只有程琳露出诧异的表情,而政事堂与枢密院一共四位相公,却是都面色淡然,显是已经知道内情了。
“官家,臣抖胆一问,是何事使得官家认为,此事的好坏不易评价?还请官家为臣等解惑。”范宇只能躬身问了一句。
赵祯在吊大家的胃口,自己这等于是给官家捧哏。虽然无聊,但是官家喜欢就好。
果不其然,赵祯面带得色的一笑,对陈琳挥手道:“将河西的文书给诸位卿家传看一下吧。”
陈琳将一份文书取了出来,亲自送到众人的面前。
只有范宇和程琳两人上前传看了,其余的四位相公却只是凑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