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安乐侯 >

第191章

大宋安乐侯-第191章

小说: 大宋安乐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仲淹却是不怕,他本就是开封府知府,自是有权力一观。

    在油灯上将蜂蜡烤化,范仲淹打开了卷宗。

    只是看了几眼,脸色就变的极为吃惊,他抬头看了看范宇又看了看包拯,显得犹豫不决。

    这个案情是出乎了他的预料,那陈世美可却是十分可恶,差一些便败坏了皇家的名声。若非安乐侯及时出手,怕是皇家还要吃那陈世美的大亏。

    范仲淹将卷宗放下,抬头对秦香莲道:“秦香莲,你夫君陈世美犯了欺君大罪,确是明证典刑,死的并不冤屈。所以,你告安乐侯的状纸,劝你还是撤了吧。”

    秦香莲不远千里来到汴梁,就是为了寻夫的,谁知道一进京城打听,才知道夫君已经被人害死。她这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写了状纸,将安乐侯给告到了开封府。

    费了如此大的周折,却是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是秦香莲想不到的。

    可是自己夫君已死,开封府却是连原因也不告知,只说夫君犯了欺君之罪,这让她如何能服。

    “民妇不服!”秦香莲蓦然抬首道:“民妇夫君既是犯了欺君之罪明证典刑,那还请知府告知,我夫君他到底是如何欺君,才会惹得皇家震怒。若是连这点都不能告之于民妇,民妇便要请人写了审冤文书,张贴于整个汴梁城中!”

    范宇看不下去,微微皱眉道:“秦娘子,你夫君去岁高中两榜进士,却是心气也高了起来。因此,想要弃了你们母子与皇家结亲,便欺瞒皇家,假称自己尚未娶亲。只是他事机不密,被告发了。这才被开封府明证典刑,死于狗头铡下。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你还为他申冤,却是让我等替你不值。”

    “莫如早点寻个好人家,另行嫁了,也好过为这等人渣守寡。”范宇虽然不客气,却也是替这秦香莲好。

    秦香莲不远千里来到汴梁,就是为了寻夫的,谁知道一进京城打听,才知道夫君已经被人害死。她这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写了状纸,将安乐侯给告到了开封府。

    费了如此大的周折,却是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是秦香莲想不到的。

    可是自己夫君已死,开封府却是连原因也不告知,只说夫君犯了欺君之罪,这让她如何能服。

    “民妇不服!”秦香莲蓦然抬首道:“民妇夫君既是犯了欺君之罪明证典刑,那还请知府告知,我夫君他到底是如何欺君,才会惹得皇家震怒。若是连这点都不能告之于民妇,民妇便要请人写了审冤文书,张贴于整个汴梁城中!”

    范宇看不下去,微微皱眉道:“秦娘子,你夫君去岁高中两榜进士,却是心气也高了起来。因此,想要弃了你们母子与皇家结亲,便欺瞒皇家,假称自己尚未娶亲。只是他事机不密,被告发了。这才被开封府明证典刑,死于狗头铡下。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你还为他申冤,却是让我等替你不值。”

    “莫如早点寻个好人家,另行嫁了,也好过为这等人渣守寡。”范宇虽然不客气,却也是替这秦香莲好。

 第455章 这个办法好

    包拯却是看着范宇,微微摇头。

    他的意思便是觉得,范宇做事情有些操切。这等事关皇家的案情,岂可透露于一乡野妇人。

    范仲淹得知此事范宇并无责任,但心中对于范宇的评价,也低了一些。

    “秦香莲,你可知道你夫君所犯之罪,甚至是要祸及家人的?”包拯此时开口,对秦香莲道。

    “民妇……民妇愿意伏法。”秦香莲如今只觉得,活着一点指望都没有。

    原本与夫君陈世美的恩爱,竟然都是假的。自嫁与陈世美之后,这些年来竟是生活在梦中。现在这梦醒了,却是异常的残酷。

    因此,对于什么发配偏远军州之类已经是毫无所惧。

    范仲淹此时微微皱眉,“包直阁,以陈世美所犯欺君之罪,虽不至将其家人问斩,可是也应发配。为何至今仍未将这秦香莲母子人等发配,却还放她来开封府告状。若是你审理此案之时,没有动了这些许仁念而是严明法度,何至于今日又如此窘迫。”

    今日这案子,确实让范仲淹与包拯两人都窘迫。明明是已经有了定论的案子,却又再折腾了一回。这案情还触及皇家,却是尴尬的很。

    包拯摇了摇头,“非是法度不够严明,而是安乐侯向官家求过情。妇孺何辜,便不予追究了。若范知府怨我那也不算错,若是我一定要治陈世美家人之罪,也算是依据法理。只是一时仁念,至有今日之事。”

    “民妇有罪,请两位上官治罪,民妇绝不敢有半点怨言。”秦香莲拜倒在地痛哭流涕道。

    范仲淹摇摇头,看了包拯一眼才道:“你们母子等人的罪责,已有官家赦免。我若再治你们的罪,便是僭越了。”

    “可……可是民妇。”秦香莲如今头发散乱,外表狼狈不说,还有些疯意,“可是民妇又污告了安乐侯,竟不知安乐侯还为我们母子们求过情,实是不识好人心!这民若污告朝廷命官,是不是亦该治罪。”

    包拯看向范仲淹,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自己可是最擅长刑名,这次看别人审案子看出来这等不一样的热闹,却是甚为好笑。

    只是范仲淹也不是善茬,这人心眼也活,他看向了范宇。

    “安乐侯,这秦香莲所告之人是你。你若追究的话,本官便可治她的罪。”范仲淹却是将球传给了范宇。

    其实范宇一直在想一相问题,此时听到范仲淹的话,他就不得不开口了。

    “秦香莲,我有一事不明,给你写状纸之人,自称是陈世美的好友。这么说来,此人也应当是个京官了?”范宇眯着眼问道。

    秦香莲听到范宇问的是这个问题,便点点头道:“不错,侯爷猜得对,确实是个官人。”

    “此人是谁?”范宇点点头,接着问道。

    只是秦香莲听到范宇问这人是谁,她便有些犹豫,接着才道:“此人肯帮我们孤儿寡母写状纸,也是一片好心,他的名字,请侯爷恕我不能知之。”

    包拯与范仲淹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才发现居然还有隐情。如果是这写状纸的人肯定有问题,京官又自称是陈世美好友,怎么可能不知道陈世美所犯之罪。

    但是此人明知陈世美是咎由自取,却还鼓动秦香莲来开封府状告安乐侯,显然是故意在找安乐侯的麻烦。

    难怪安乐侯之前很是操切的便说了陈世美的罪状,却是还有讯问秦香莲的目的。定要使这秦香莲心服口服,才什配合接下来的问话。

    想清了这其中的关节,范仲淹便开口道:“秦香莲,你还不清楚吗。那人自称陈世美好友,如何会不知道陈世美所犯之罪。他既然知情,还替你写状纸,却是何故。”

    秦香莲听了范仲淹的话,脑子也转过了弯来。

    “那人……他自称名叫徐绶,与民妇的夫君陈世美乃是同年。”秦香莲道。

    范宇摇了摇头,“这不可能,徐绶我是认识的。如今徐绶在异地为官,这几日又受命迁于河西为官。他根本就不可能回京,如何能替你写状纸。如此看来,此人用的是冒名了。”

    包拯却是开口道:“虽然不知他的真名,但是他是哪个衙门的,秦香莲你总应该知道吧。而且,你是如何确定对方是你夫君的好友?看你不象是轻信之人,当有自己的辨别方式。”

    听到包拯的问话,范宇和范仲淹两人都不由点头。要说起案情来,还是包拯更专业一些。

    秦香莲急忙道:“民妇倒是知道是什么衙门,我入京之后,便去会馆打听了我夫君可曾高中。会馆只说夫君已是高中,并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我便去了秘书省打听。这便在秘书省碰到了自称夫君好友之人。他……他告之于我,我夫君被侯爷所害,民妇丧乱悲恸之下,已六神无主。对方说愿帮我写了状纸,说来天子脚下的衙门开封府,也能为民妇主持公道。”

    范仲淹挑了挑眉头,“我且问你,你好端端的在家中等着不好吗。为何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寻夫?莫不是你听说了你夫君已死,却是假做不知,现在又有所隐瞒?”

    秦香莲不由悲从中来,“上官容禀,民妇并未听说夫君已被治罪,实是因为夫君许久没有传信回去,在家中的公婆也因病过世。民妇便变卖了家产田地将公婆葬了,便带着两个孩儿入京寻夫。”

    “如此说来,你如今却是连家都没了?”范仲淹不由得有些怜悯的道。

    “正是,上官若将民妇治了罪,民妇或可带着两个孩儿活命。”秦香莲悲声道:“若是将我们母子三人赶出去,怕是便没几日可活了。”

    范仲淹看向范宇,“安乐侯,我听闻你家大业大,不知可能再收下秦香莲母子三人。侯爷如此行善救人,将来亦为传为一段佳话。”

    原本以范宇的富有,将秦香莲母子三人养在自己那里也不成问题。可是陈世美的死多少与自己有些关系,若将陈世美的两个孩儿也养在自己府中,那不是养仇人吗。

    范宇急忙摇头道:“我倒不是吝啬,实是有些不合将她们母子三人安排到我府中。莫如这样,我给他们母子三人一些盘缠,让他们回乡便是。”

    谁知道秦香莲摇头痛哭道:“民妇家产早已没了,且举目无亲。民妇死了倒没什么可惜,只可怜我的两个孩儿,他还太小啊。”

    包拯此时开口道:“范知府,你初到京中不久,想来身边没有一个伺候的人。不如便将这秦香莲收到府中做个仆妇,每日里帮你扫洒浆洗,也算给她一条活路。”

    范宇大喜,这个办法好。

    大宋安乐侯

 第456章 张谟

    果然还是包拯的办法好,将秦香莲母子三人送到范仲淹的手中,这才是解决之道。

    实际上,范宇本来是想推到包拯那里的。

    只不过包拯为官清正,虽然收入不少可是养的人也不少,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人,还有公孙策,可从来没有亏待过。

    若是范宇资助包拯,包拯肯定是不收的。

    可能包拯察觉到了范宇的想法,便抢先一步将秦香莲母子三人推荐到范仲淹的身边。

    范宇闻言也点头道:“范知府可留下他们母子照顾生活,平时浆洗缝补之类,也算是有人伺候。而这母子三人,也能得了活命。俗语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范知府一下子便救了三条命,实属功德无量。”

    面对包拯和范宇的建议,范仲淹是想要推掉。可是推掉容易,这名声可就缺了一个仁字。

    以范仲淹这等追求完美的人,他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推掉,显得很是踌躇。

    “对了,秦香莲,若是让你做些扫洒庖厨之事,你可愿意。”包拯以审视的目光看着秦香莲道:“若是愿意的话,便可在范知府这里做个仆妇。你的孩儿若是将来要做个读书人,却也正可向范知府请教。他可是才学极高之人,我大宋能与之比肩者不过数人。”

    范宇听了包拯的话,不由赞叹,包拯才是真的够坏。这么说的话,秦香莲怎么会不愿意给范仲淹做仆妇。这连孩子将来读书的事情都给安排了,秦香莲这当娘的,便如住进了学区房一般。

    果然,秦香莲听到包拯的话,却是眼中一亮,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虽然夫君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她还有孩子。若是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了,那岂不是自己也有了奔头?

    她其实需要的并不自己的孩子将来大富大贵,真正需要的是给自己活下去的希望。仿佛是苦海之中,看到了一片光明净土。

    “若是范知府不嫌弃的话,民妇愿为范知府当牛做马,以报收留活命之恩义。”秦香莲说完,便拜倒在地。

    她的两个孩儿,此时却是一脸的茫然,紧紧的守在娘的身边。

    面对这等情况,范仲淹终于无法再犹豫,只得点点头道:“秦香莲,我怜你母子三人身世飘零,今日便收你在我府中做个仆妇。望你好好的养儿育女,莫使这两个孩儿也随了其父的品性便是。”

    秦香莲大喜,急忙连着大礼拜道:“多谢范知府,民妇知道,我们母子三人感激不尽!瑶儿、宏儿,快些拜见主家范知府。”

    她谢过范仲淹,又按着两个小孩子拜了,便被范仲淹安排着去了后面。

    待秦香莲走了之后,范仲淹才指了指包拯与范宇两人,连连摇头。

    “你们两位却是轻松,将这样一个孤苦女子和两个孩儿推到了我这里。却不知,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麻烦。”范仲淹不由埋怨道。

    范宇哈哈一笑,“范知府却是想的多了,这位秦香莲千里寻夫。一介弱女子,更是敢于带着两个孩儿对薄公堂。难得的是,其人也非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之辈。想来是立身正派的女子,哪里会有什么麻烦。若是范知府钱财不济,我可先借于你一千贯钱便是。”

    这就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见范宇有多轻松了。

    “嗯?我为官多年,一些积蓄还是有的,这倒是不劳安乐侯费心。”范仲淹摆手拒绝道。

    包拯此时才开口道:“刚刚我还在想,将秦香莲母子送去安乐侯府上,十分不妥。若是范知府也不肯接纳,便只有将人送到我府中了。只是我府中有些清苦,却是有些委屈了他们母子。现在范知府能点头,这是最好的结果。”

    范仲淹摇了摇头道:“此事不必再提,倒是替秦香莲写状纸的人是谁,二位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而范宇看向包拯,想听听这位刑名高手的建议。

    包拯看到两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便笑道:“其实也没多麻烦。既然秦香莲是在秘书省碰到的人,且此人表现出对陈世美亦有不少接触,那对方定然就是秘书省的人了。想来,亦应是陈世美的同年,才会对其如此熟悉。只要范知府查一查,去岁的新科进士同进士,有谁也在秘书省,便应在这几人之中了。”

    范仲淹想了想,便唤过来一名书吏,命其去了秘书省。

    待那书吏回来之里,手中还持了一些卷宗。这些卷宗,便是秘书省新科进士同进士们的资料,其中便有各人自己填写的内容。

    范仲淹将这些卷宗打开,一一与手中的那张状纸核对笔迹,很快便找到了一样笔迹之人。

    “就是此人了。”范仲淹抖了抖手中的状纸和卷宗道:“笔迹一模一样,并无差错。”

    范宇凑了过去,看一眼卷宗上的名字,张谟。

    张谟是谁,范宇却并无半点印象。对方为何替秦香莲写状纸,自己也是没有头绪。

    包拯也看到了张谟两字,“安乐侯可曾识得张谟此人?”

    “我并不认得此人,去岁的新科进士之中,我只识得张唐卿、杨察、徐绶、苗振、杨谔等五人而已。”范宇摇头否认道。

    范仲淹却是摆手道:“我等在这里徒费心思,却是并无效果。传此人到堂一问便知,何须这样猜测。”

    “不错,安乐侯,你可向范知府上告,有人攀污陷害于你。如此,范知府便也有了由头,前去传人。”包拯笑道。

    “这个,倒也可以。”范宇不由笑道:“包直阁知我字迹平常,不若帮我写一份状纸如何。”

    包拯点点头道:“不过举手之劳而已,甚为平常。范知府此时便可派人去传这张谟,此人明知陈世美伏法,却还要助秦香莲写状纸诬告安乐侯,实是可恶。他将开封府当成了何地,可任由他以国之公器而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