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哈哈一笑道:“蔡相公,我大宋的百万大军,我可是只想让官家裁撤老弱,可没有说都裁撤完。若是每年裁撤十万老弱,想必是甚为容易的。按蔡相公的算法,只需三十万亩田地便可。我大宋虽然许多田地有主,但是荒地也有许多,难道就不能开垦吗?更何况,可使这些裁撤之人去兴修水利,以减少每年的水旱之灾。虽然同样养了养些人,若是因为兴修水利,每年少发生些水旱灾害,岂不是从天公手里赚了许多回来。”
“安乐侯莫要狡辩,你这些都不过是纸上谈兵,其间艰难之处,哪里有你想的这么容易。”蔡齐无法正面驳斥范宇,便冷着脸强调难处了。
对于蔡齐这家伙,屡次向自己提出质问,范宇也是绝不给他蒙混过去的。这等人若是正经商议讨论,提出不同意见也就罢了。可是这家伙就是纯属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有些不能原谅。
因此,范宇不会给对方留半分颜面。
“蔡相公,我不过是个皇亲而已。但是我还知道,国有疑难,便须首先想出办法,然后再去做事。”范宇脸上露出嘲讽之色道:“若是只说有难处,却既无解决之法,亦不肯着手做事,那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既然蔡相公说没那么容易,便请蔡相公说说都有何难处。官家与两位相公都在,正可商议一二。待有了解决之道,从明日起便可请官家发诏,将事情落到实处。”
这话对蔡齐是真的有些打脸了,你说有难处,那就在这里讲出来。崇政殿内便是大宋的权力中心,有难处便现场办法商议解决,明日便可去落实。
十几岁的安乐侯,对一位几十岁的副相说出这等话,本是极为失礼的。可是范宇说的没有错,道理也很正,而且还是官家所喜欢听的。
赵祯看到范宇如此质问蔡齐,心中莫名的些兴奋。或许范宇所说的话,也是他这位大宋帝国之主想要问的话。考虑事情的角度,便是一个负责任的皇亲的角度。
蔡齐没有想到,范宇竟然会这样驳斥于他,而且一点颜面也不留,这让他当场便面红耳赤作声不得。
吕夷简看到范宇占了上风,便开口道:“安乐侯本意是好的,但是做事岂可如此操切。凡是治民理政,皆是千头万绪,难以一蹴而就。官家与诸臣早有此心,但亦恐诸军民心生怨怼,这才并没急切从事。官家,臣以为此事可先令舍人起草章程,而后再如安乐侯所言,缓缓推行。”
范宇不由得皱眉,吕夷简这家伙,倒是一个和稀泥的高手。
“官家,我可否以三千龙鳞铠新建一军?这一支新军,可由杨文广、曹傅、狄青三人,各领一千。若是成了,便将他们三人留在边军,以便推而广之。”范宇再一次道。
官家赵祯听到,范宇要将这支新军留在边军中,便明白这是表示他自己没有野心。
“安乐侯一心为国不辞辛劳,此事准了。”赵祯点头道。
第283章 深藏不露
待范宇从崇政殿出来,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也已经走在前面。
而王德用相公,则是走在最后。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出了崇政殿,没多远便拐入了政事堂的大门。
范宇正要出宫,便听到身后的王德用王相公在唤他。
“安乐侯,且等等老夫。”王德用对范宇招手道。
范宇回身站立等待,也不知道这位王德用相公,要与自己说些什么事情。
王德用来到了范宇面前,对他拱了拱手笑道:“适才,在崇政殿中,我听安乐侯一席话,似乎有强军之意。”
对方这样问,到底是想要说什么呢。一时间摸不清王德用的用意,范宇也不好正面回答。
“前次出使辽国,一路的见闻使我只是有感而已。”范宇也笑道:“在白沟河边,我竟看到辽军的部族军,入我宋境如入无人之地。我大宋边民,时不时的便被辽军所残害。而我大军的军队,却是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使人甚为无奈。今日当着官家与诸位相公,便抖胆提出建立新军罢了。”
“安乐侯能提出此事,却是敢言。”王德用点点头,又叹息一声道:“但我大宋如今,已经并非刚刚立国之时。太祖太宗起,为防有武人反覆之事,便有意扬抑武。如今官张目,而武官则是越来越是式微。”
对方这话,扯的有些远,这王德用竟然提到了武之争。范宇却是不知道这位王相公想做什么,对自己讲起这些来。
范宇淡然道:“王相公所说的事情,我并不懂。但是我觉得,大宋的军队,还是要保护大宋军民的。若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便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
王德用点点头道:“安乐侯的话是不错,但是我大宋有意的抑制武官。不但武官地位有些卑下,而且在朝堂之上,很难进言。今日我大宋军队之颓势,亦非无因啊。若是这根本的事情不解决,只建立一支新军,怕是于事无补。”
听到这里,范宇多少有些明白了。这位王德用相公,怕是有意与自己结好,以便共同对抗官们的压力。
今日在崇殿上,范宇对于蔡齐蔡相公不假辞色,又提出建立一支新军并裁撤老弱冗兵。这些事情都给王德用留下深刻印象,使得王德用看范宇极为顺眼。
因而,王德用从崇政殿中出来,才主动招呼范宇。
“依王相公的意思,难道是要改变我大宋上下重轻武的风气不成?”范宇不由问道。
“安乐侯觉得,可有办法将这风气改正吗?”王德用有些诧异的问道。
范宇笑道:“王相公还没看出来吗,我大宋之所以重轻武,便是皇家怕武人夺取大宋江山。而官们为官,却也要走生员、举人、进士、翰林这条路。步步艰难,可也是天下百姓们都看在眼中的荣耀。若是要改变风气,须从这两点下手。”
王德用看了看左右,并无闲杂人等。
“安乐侯还请细说与我听,若是不改变我大宋这等扬抑武之势,怕是建立多少支新军,也终会被这些官们,给打压成窝囊之辈。”王德用很是惋惜的道。
看到这王相公如此渴望听自己的主意,范宇便也并不吝啬。大宋的情形,正如王德用所说。如果不能改变重轻武的局面,建立多少支新军也没用。
与其自己一个人慢慢的改变大宋,范宇觉得不如给枢密使王德用一些建议,让这位有德望的枢相,也来推动大宋改变。
“百姓之所以钦羡官,多半还是看到官们科举之后风光游街、东华名唱名。实际上,朝廷对于这些读书人的也是甚为抬举的。”范宇低声道:“但是武官们呢,也就是一个武科举罢了,与官们科举相比无人注意。这等事情,须有所改变才行。”
“那么,安乐侯觉得,要如何改变,才能让百姓钦羡。又如何来做,才能让官家对武官们少了戒心。”王德用不由得追问道。
范宇看着王德用,沉吟了片刻才道:“自然是办学,办一间大宋皇家军事大学。”
大学二字古已有之,倒是不难理解,王德用一听就懂。但是这大宋皇家军事大学,几个联起来,就让他有些懵了。
“还请安乐侯赐告,这大宋皇家军事大学里,可有什么名堂。”王德用虽然是将门之后,但也做过一阵地方的施政官,脑子还是够用的。
“既为大宋皇家军事大学,便是皇家所有。其山长,理应请官家来做,副山长便应是太子。在这皇家军事大学就读,便须每日晨昏向官家的画像行礼效忠,以培养他们的忠君之心。而且,凡是就读于大宋皇家军事大学的生员,便会成为天子门生。”范宇对王德用相公讲道。
王德用的眼光渐亮,这个主意非常好。若是真的将这大宋皇家军事大学建起来,那么武官们便可以天子门生的面目出现,如何能不引百姓羡慕。在地位上,为了不落皇家的颜面,便也不会比官们低了。
最大的好处,便是因为官家是山长,这些生员将来若是统兵,也必然会天然的忠于官家。如此,也更容易取得官家的许可。
王德用对着范宇深深一躬,而后才道:“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听安乐侯一席话,也是一样,使老夫毛塞顿开!若是我依安乐侯之言,他日向官家进此大宋皇家大学的章程,安乐侯不会怪我用你的建议吧。”
这就是先给范宇打招呼了,王德用显然在近期就要向官家进言。
范宇自己如果再上个建立皇家军事大学的章程,怕是有些够呛。若是由王德用来上这个本章,自然是比较容易通过的。
范宇对着王德用拱了拱手道:“若非今日王相公问起,我也不会想到这里。而且,我的建议本就是要给王相公所用。若是能得官家允准,那我大宋定可收回幽燕之地。”
王德用对于范宇的话更为满意,不由得抚须而笑。
“那老夫便生受了。”王德用哈哈笑道:“老夫也会给边地的诸军将去信,可使安乐侯此去更加顺利。”
范宇不由侧目而视,这位王相公也是深藏不露,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第284章 难怪了
王德用此人虽然低调,但绝不可小视。
他能做到枢密使的位置上,除了心机够用之外,还有着不小的功勋与深厚的资历。
在太宗朝之时,王德用便在其父王超的帐下听用,其时便与如今赵元昊的爷爷李继迁作战。那时李继迁已成气候兵锋甚盛,宋军与之交战多有折损。但是王德用以十七之龄担任先锋,却能交战之后全师而还。
如今西军之中,便多有王德用的老部下担任要职。而且大宋现今能战之兵,大多数也都在西军之中。
能得到王德用的支持,对于范宇此次巡边,也有着极大的好处,至少不会轻易出现阳奉阴违背后掣肘之事。
范宇出宫之后,没有过多久,官家赵祯便下诏委任安乐侯为巡边钦差。
这个消息散播的很快,曹府与八王府上都已经得到消息。
曹佾先去到八王的府上,约了博平郡王赵允初,一同到安乐侯的府上探看。
虽然说是探看,但是这还是对于他们永昌隆商号的生意有些想法,要与范宇商议一番。
否则的话,等范宇出京之后,再想商议便有些难度了。
其实也是怕范宇走后,这永昌隆商号便没有了主心骨,无人主持。
两人来到范宇的府上之后,范宇正与还玉公主在后园之中说话。
听到吴良来报,两位贵人前来拜访,还玉公主便推了范宇一下。
“夫君,这两人都是皇亲,寻你必有要事。你且去忙,妾身这里有两位嬷嬷相培,不用挂怀。”还玉公主虽出身高贵,但还是比较体谅范宇的。
“公主如此善解人意,真是我范宇修来的福气。”范宇俯身抱了抱还玉公让,其其脸上轻轻亲了一口,便随着吴良去了前面。
还玉公主摸了摸自己的脸,却是对身后两位嬷嬷道:“驸马这么讨好于我,想是做了亏心事。”
张嬷嬷与李嬷嬷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公主显然有些不开心了。
“公主,驸马忙于公事,这也是官家给安排的。”李嬷嬷劝道:“若是怪的话,也不能怪驸马。这是男人的事情,咱们不好去管。”
“对啊公主,驸马也是受了官家的指派,他不得不离京的。”张嬷嬷急忙开口道。
还玉公主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不应该生他的气,可是我就是觉得他好象在骗我。是不是他在外面有其他的女人,要带出京去双宿双飞?若是这样的话,我就让他做个太监,一直在我身边陪伴!”
李嬷嬷慌忙道:“公主可不敢如此妄为,驸马不象是那种人。否则的话,象公主这样貌美如花,岂不是要天天守着不肯出门才对。”
听了李嬷嬷的话,还玉公主这才露出笑脸来,“可我心中总是不平,却也怕碍了他的公事,这可有什么办法。”
“公主,若是如此,倒也简单了。”张嬷嬷插口道:“咱们女人可没别的办法,公主如此貌美,晚上你将驸马……”
范宇到了外间,却不知道还玉公主在两个嬷嬷的教育之下,又学了些不可描述之事。
曹佾与赵允初两人正在前厅喝茶,范宇快步到来,对着两人拱手。
“不知两位贵客前来,倒是有失远迎。”范宇笑道。
看到范宇,曹佾与赵允初也一同起身还礼。
赵允初笑道:“我们也是听说,官家要派安乐侯巡边,这才过来探看一番。”
曹佾道:“安乐侯刚刚从辽国回来不久,这一次又要去西北巡边,官家倒是非常看重于你啊。”
“这不过是自讨苦吃而已,近来朝官们,对我弹劾日益增多。官家虽然都将弹劾的本章压了下来,但是也不能禁了文官们的口。只得将我外派出京,这也就免了许多是非。”范宇摇头失笑道:“我此次去辽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惜,在那些文官的眼中,皇亲不堪用,用了就是错啊。”
范宇虽然要出京,可是也要站在皇亲的立场来说一说。尤其是当面这两位,也是皇亲中接触较多的。那些文官的压力,范宇也要分担一些出去。
听了范宇的话,曹佾和赵允初两人都有些同感,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身为皇亲,总不能去揽权,否则便是图谋不轨。只能等着官家给安排差事,那便用心去做就是了。
眼下安乐侯便是如此,都是官家给安排的差事。但是做了之后,便又受到文官的攻讦,实是让人心冷。
若是这两位自私一些,便会认为他安乐侯是在祸水东引。若是有些见识便会明白,这是大家共同的利益,也是需要分担的责任。
曹佾听出来范宇话中的意思,便立时开口道:“安乐侯受委屈了,不过这也未尝不是好事。官家依旧任你为巡边钦差,这便是对你的信重。可见,那些文官的弹劾并没起到作用,而是宠信依旧。”
那赵允初却微微皱眉道:“安乐侯此次出京也是好的,面对那些文官最是麻烦。但凡有一丝小小的错处,便会夸大其辞追着不放。我等皇亲天生富贵,若无大事,也不屑于理会这些大头巾的家伙。”
两人的话虽然都有劝慰的意思,但是曹佾便是站在范宇的角度来说。而赵允初,则是站在皇亲们各自的心态来说的。其间,自有远近的不同。
“不过,也没什么,只不过是出京巡边而已。”范宇笑道:“两位前来,是不是对于永昌隆的事情,还有些不放心。我等三人皆为皇亲,这永昌隆也有半数是官家的。有什么问题尽可商讨,无须讳言。”
“什么事都瞒不过安乐侯,我们两人正是为此而来。”曹佾笑着道:“安乐侯若一走,这永昌隆便没了主持之人,下面的掌柜们,也是如同无头苍蝇,却是不好办。”
赵允初也点头道:“这等事对于我等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可也都投了许多钱进去,还是要有个应对办法才是啊。”
范宇点点头道:“这件事,之前我与两位也并没有详说过。今日正好,借此机会便定好章程。你们应该都知道,我名下有个永通钱庄。实不相瞒,这永通钱庄,也有一半份子是官家的。所以,我不在的时候,永昌隆的钱财都从永通钱庄走帐便是。其余的,可任由两位商议作主。”
曹佾与赵允初两人面面相觑,这安乐侯真可以啊,竟将官家绑的如此之深,受到宠信也是难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