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点点头道:“不错,此事确是我所指出。”
在辽国之时,范宇得知野利仁荣是西夏国使之后,便对那家伙没半点好印象。确切的说,是对西夏人没任何好印象。所谓称帝一说,也只是知道后来李元昊确实称帝了,才顺嘴指了出来。
王德用皱眉道:“安乐侯为何为指出此事,那赵远昊称帝,安乐侯可有依据。”
还没讲消息,却开始责问范宇,显然是王德用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此事有什么难猜的。”范宇不由诧异道:“赵元昊父祖之西夏,常年掠夺同边各国,宋辽都没有少受其骚扰。然而西夏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见机不妙便会伏低做小。可是对于青塘等地,西夏却是如同恶狼猛虎般鲸吞蚕食。不断的积聚党项同族,显然有其野心图谋。”
“若说其父祖不过是开创西夏局面之时,而如今赵元昊却是羽翼已丰,到了瓜熟蒂落之时。”范宇最后补充道。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王德用的眉头拧到了一起,而赵祯也若有所思。
吕夷简同蔡齐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了认可的意思。
吕夷简对赵祯躬身道:“官家,正如安乐侯所言,这西夏确是有着狼子野心。其祖李继迁便不服王化,几次带领党项各部与我大宋朝廷作对。甚至联辽抗宋,以图壮大自身。其后在辽宋之间数度摇摆,终得西夏之地。其父李德明,则臣服于宋辽却向西拓地千里,夺取西凉、甘州、瓜州、沙州等地,从而益发壮大。听闻这赵元昊在西夏国中剃发易服,更是创制文字。如这等人,若无野心怕也不可信。”
范宇看了吕夷简一眼,这老狐狸居然支持自己的说法,并且也补充了两点,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其实,吕夷简虽然喜欢弄权,便是此人也实在是个能臣。知道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并不重要,并非是没有大局之人。
蔡齐看了吕夷简一眼,却是并没有开口。
赵祯点点头道:“如安乐侯与吕卿所言,这西夏有野心是一定的了。那么,辽夏之间有事,想来也与些有关。”
王德用看了官家赵祯一眼,便转向范宇道:“安乐侯,看来这一次辽夏之间发生摩擦,应是与你在正旦之时指斥西夏有野心有关了。应该是就在安乐侯要归宋之时,辽帝耶律宗真便下令,命草原各部共同围剿草原上的党项部族。而辽国与西夏交界的边军,则固守边界,不使党项部族越境逃至西夏。如今,草原之上的党项各部,都已死伤惨重,甚至小点的部族都已经一夜间便消失不见。”
这个消息却是让范宇吃了一惊,这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的。其实,这是正旦的当天,辽帝耶律宗真得了宰相萧惠的禀报之后,便做出决断下的诏书。
“王相公,这么说来,辽国对于西夏已经开始警告了?”范宇不由挑眉问道。
“说是警告也差不多,但是西夏却也没有闲着,陈兵于辽国天德军对面,并无半点顾忌。显然西夏对于辽国屠戮党项同族,是相当不满的。”王德用道。
范宇看了官家一眼,躬身道:“官家,此事对于我大宋来说,应是好事。只不知道官家相召于我,却是为了商议何事。”
赵祯对陈末招了招手道:“取西夏地形图来。”
陈琳急忙叫了一个小黄门,与自己一起,将一幅地图缓缓的在赵祯的书案上展开。
“你这次一出京,便是担有边境巡查之职。辽国天德军,与西夏军对峙之地,与我大宋的火山军相距不远。”赵祯看着地图,在上面指着一个个抽象的地形道:“若是时机合适,你可分别与西夏和辽国的人接触。以说和为名,从这两国买些马匹回来也是好的。但有一点,不可助长西夏野心。”
琢磨了一下官家的话,范宇有些明白了。这是不想让西夏的李元昊称帝,也不想让辽国太轻松。
大宋想要坐山观虎斗,怕是打错了算盘,西夏与辽国并不是傻子当家,谁会看不出来。
“官家,此时辽国既然已经出手,我大宋的态度便犹为重要。”范宇肃然道:“无论是西夏和辽国,虽然两军对峙,可是他们的注意力,定然是在我大宋的军队身上。”
蔡齐皱眉道:“明明是辽国屠戮党项部族引起的争端,关我大宋何事。我大宋若是冒然插手,岂不是便让这两国打不起来了。依为臣之见,还是莫要有任何动作,由着辽国与西夏斗个两败俱伤的好。”
赵祯闻言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安乐侯觉得呢。”
“官家,也是因为两方的军队对峙,所以才会看我大宋的态度。”范宇拱手道:“西夏最怕的,便是宋辽联手。如此的话,西夏便要灭国了。而辽国所怕的,也是大宋偏袒西夏,使西夏对辽国骚扰不绝。但有一点,我大宋与辽国本就有澶渊之盟约束,相互之间轻易不会交战。而西夏不过是个小国,却想要称帝,这是我大宋与辽国都不想看到的。宁得罪西夏,也不可得罪辽国。我大宋终究,是要遏制西夏才对。”
“那辽国呢,我大宋就白白的助他不成。”蔡齐不悦道。
“这怎么可能,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范宇笑道:“若是西夏掉过头来,欲对我大宋用兵,辽国怕是要借机向我大宋生事了。”
听到范宇的话,赵祯便看向地图中的燕云方向。一个辽国,本就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若再多一个称帝不臣的西夏,那可就更加为难。
第281章 巡边钦差
辽国对于大宋来说,等于是时时都悬于头顶的一把刀。
辽军铁骑随时都有可能从幽燕南下,一路直到黄河边,就是一马平川毫无阻碍。
对于辽国,大宋是不想得罪的。而且,自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宋军对于辽军便产生了惧怕心理。
枢密使王德用此时插口道:“安乐侯的意思,是我大宋也要有些与辽军联手的动作?”
吕夷简的眉头一动,听出来了其中的一些意思,却并没开口。
“当然是要这样做的。”范宇点了点头道:“我大宋可在永兴路和秦凤路陈兵边界,对西夏威而不攻。只要做出这个姿态来,便可向辽国表明,我大宋是与辽国一样想的。”
蔡齐皱眉道:“若是按安乐侯的意思,那西夏两面皆敌,岂不是立时便要偃旗息鼓,不再与辽国对峙。定会收缩军力,以图自保。”
范宇笑道:“让西夏只求自保,有什么不好。这样的话,我大宋与辽国,都不用流血,便可让西夏老实,吃了这一次教训,那赵元昊还敢称帝吗?”
“若是我大宋派兵威慑西夏,而西夏却主动来攻,安乐侯要如何化解?”蔡齐却是并不让步。
“当然是固守城池。”范宇摇了摇头道:“我大宋马匹太少,出城与西夏鏖战很是吃亏。但若是守城之战,他西夏便没有办法了。”
蔡齐不由嗤笑道:“既然如此,我大宋又何必招惹这等麻烦,让辽国与西夏打个两败俱伤岂不是更好。”
“齐相公可知,辽国近来一直想要向我大宋讨要关南之地,并且意欲增加岁币。”范宇看着蔡齐道。
赵祯听到这里,也是有些忍不住道:“前次那刘六符,便曾提出过这两个条件。只不过我大宋并不答应,这才做罢。若是辽国有机会的话,一定还会再一次提出来这两个条件的。”
吕夷简皱了皱眉,便有些听不懂范宇是什么意思了,感觉有些矛盾。
“安乐侯,依你所说,辽国有可能对我大宋提出这两个条件,那为何还要助他辽国。”
枢密使王德用点了点头道:“助那辽国,岂不是白白出力。”
官家赵祯,此时看向范宇,希望他能有个好的答复。
“臣刚刚已经说过,我大宋与辽国之间,是有盟约的。”范宇对赵祯拱手道:“因此,要么不管,要么就须配合辽军断了西夏称帝的野心,使之不得轻动。否则若是再起来一个西夏,便成了宋、辽、夏,三足鼎力。若是三国都平起平坐,我宋军缺少战马,想必我大宋军的战力最低。”
“到那时,三国往来合纵联横,吃亏的还是我大宋。”范宇不由得叹气道:“因此,臣主张助辽,便是为了不使元昊称帝,免得西夏收更多拢党项部族更加壮大。而辽国受我大宋的人情,若是西夏真来发兵攻宋,辽国也不好借机索要关南和增加岁币了。”
赵祯听了范宇的这番话,便陷入沉思。范宇些话说的很有道理,若真的多个称帝的西夏来,挨打受气的怕还是大宋。
大宋虽然是最富的,可是从皇帝到大臣,都是比较怂的。什么文官领兵、太监领兵,也都是从宋代开始发扬光大的。
因此,范宇也不敢高估大宋军队的战力。
“只是,安乐侯,你却如何保证,那辽国不会在我大宋与西夏交战之时乘我大宋之危?”蔡齐却是觉得自己找到了范宇话中的漏洞。
范宇笑道:“西夏与我大宋交战,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此时与西夏所对峙的,可是辽军。我大宋军队,只须频繁调动,便可起到威慑西夏军的目的,难道还真的派兵攻入西夏不成?就算真的攻夏,也要等辽国出兵,我大宋再出兵攻夏。”
“若是西夏的军队都缩回到兴庆府周围,只求自保以图将来再,那又如何。”王德用盯着范宇问道。
“那赵元昊若是只图自保,倒是件好事。辽夏如今对峙,便是因为辽国正在屠戮辽境内的党项各部。西夏若是退兵,辽国只怕不会收敛,很快便会将境内的党项各部灭掉。然而西夏见死不救,在党项各部之中,必然号召大减,再有野心也是无用。”范宇解释道。
赵祯不由连连点头,“安乐侯说的好,此次可与辽国那边接触一下,卖个人情再多弄些马匹回来。蔡卿虽然也很周全,但还是不如安乐侯想的更深远啊。”
官家这话,本意是夸范宇,可是他却将蔡齐当成了参照。蔡齐身为副相,还不如一个自己看不上的小子,这心里的滋味可就难受了。
吕夷简想了想,便向赵祯躬身道:“官家,臣觉得可以一试,这对我大宋并无坏处。只不知安乐侯,可能胜任此事。”
王德用也道:“边地兵凶战危,安乐侯身为贵人,若是出了事情,恐怕就不好了。官家,不如派火山军为安乐侯的护卫,也好护得安乐侯周全。”
“安乐侯,你意下如何?”赵祯淡然的问范宇道。
范宇听到王德要建议给自己带领一军,这怕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官家的这个表情,显然并不高兴,应该是有所忌讳。
“早在官家命我为造作院通判之时,我便从禁军之中选出一些在造作院试用军品的禁军。”范宇看向赵祯,接着道:“先前去辽国之时,便由这些禁军护送。其间,这些护卫还是辽国部族军大战了一场。使得偷入我大宋打草谷的数十骑兵,被尽数剿灭。”
王德用不禁有些怀疑道:“安乐侯,你选护卫之事,我倒是知道。但是若说他们那五十余人,要正面对抗骑兵,怕还是有些不够吧。”
“此前我便曾向官家献上过衣甲兵器,及其制造法式。而且,我也带人在官家面前,亲自试过。”范宇顿了一下,接着道:“此事并非编造,神卫军虞侯王中平,便是亲眼所见。对了,王相公,这王中平我此次是要带去巡查的。”
王德用将信将疑道:“真的如此厉害,那便是是一大喜讯。”
官家赵祯却是知道的,却也并不再提,而是提笔,写下一份诏书。诏书委任安乐侯范宇,为巡边钦差,可便宜行事。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第282章 此事准了
除了让范宇担任了巡边钦差之职,还将狄青、杨文广、曹傅三人,各提了一级,成为振威校尉。
这其实就是给了范宇调动和指挥所在边军的权力,使他可随机应对边事。
崇政殿中聚焦了这些重臣,本来就是商议如何应对西夏与辽国之间的摩擦局面。官家赵祯让范宇过来,便是借这个时机,让他顺势成为巡边钦差,并且去执行此事。
虽然大宋可以做的不多,但是只要对西夏和辽国有一些影响,也就足够了。
副相蔡齐,对于让范宇担此重任,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只是刚刚辩论之时,并没有范宇的话有说服力,他反对也就没有了理由。
范宇听到王德用的话,心中一动,便对赵祯躬身道:“官家,臣请官家批准,臣将那三千龙鳞铠带走,并允许臣在边军之中,选取能战敢战之士,重建一军。”
当着三位相公,范宇说出这个话,立时便让这三位相公脸色一变。
重建一军?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这是向官家要军权图谋不轨吗。
蔡齐当即便沉声喝道:“安乐侯,官家信重于你,委你巡边钦差之职已是破例。你却还想要自建一军,这是何意。莫非,你真有心效仿曹莽之流!”
官家赵祯却没说话,而是淡然的看着范宇,等着他的回答。
吕夷简面无表情,如同老僧入定一般。枢密使王德用,则面带微笑的看着范宇。
虽然这几人的表情各异,但是范宇要是拿不出一个充分的理由来,怕是就准备接受处置吧。
“官家,我大宋的边军虽然也算善战。但是数十年来并无多少战事发生,许多兵将已经有些懈怠了。冗兵百万之众,能战者却少。”范宇拱手肃然道:“正逢新造三千龙鳞铠,非以前的重甲可比,臣欲借此为我大宋增一精锐新军。官家可使枢密院与三衙循序渐进,以裁汰军中老弱为屯田兴修水利之民。十数二十年之后,则无冗兵之患。”
范宇其实早就有些想法,只是没有机会提出来,今日成与不成,可以先提出来试试。
而且,范宇就是故意当着这三位重臣提出来的。这等于告诉这三位,自己身为皇亲,都已经看出来一些不妥,你们身为朝臣就看着办吧。
至于什么新政什么改制,都不过是朝堂斗争的借口罢了。而且,哪怕是抱着一颗赤胆忠心,估计最后也会陷于党争的泥潭。范宇则不然,他直接提出解决办法,以皇亲的身份来推动。
至少他说的这些话,在立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些朝堂上的官吏们,如果不想被人数落尸位素餐,便须更加卖力的去推动这件事。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说安乐侯心怀不轨,有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之心。但范宇是当着官家和三位相公提出,反而是坦坦荡荡,并无半分不可告人之处。
赵祯听到了范宇的建议,不由眉头挑起,很是有些兴趣。只看赵祯的表情,大家便知道官家已经被安乐侯说的动心。
“官家,冗兵哪里如安乐侯所说的这样容易解决。”蔡齐急忙对赵祯躬身道:“我大宋冗兵百万之众,若是都安置屯田为民,岂不是需要无数的田土。每人分予三亩薄田,也要三百万亩。如今天下田地尽为有主之地,去哪里找这三百万亩田地给这些裁撤冗兵分配。安乐侯少经磨砺不谙世事,只是喜欢空谈罢了。臣请官家千万三思,莫为安乐侯所蛊惑。”
这蔡齐是绝对看不上以范宇为代表的皇亲的,哪怕范宇提出来建议是对的,也不能让范宇如此轻易达成目的。只要否定了范宇的建议,他想新建一军的想法,也就没了下文。
范宇哈哈一笑道:“蔡相公,我大宋的百万大军,我可是只想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