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包举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叶行远这厮真敢去玩命?而且是去北直附近建立什么根据地——那不是已经被妖族攻破,长驱直入的糜烂之地么?
这可不像是在城池之中混日子,等城破之时一死那么简单,那想要在妖族大军的背后作战,那可是得冒极大的风险,吃极大的苦头,一个有爵位的几乎大家都觉得内定能中进士的叶行远,何必费那么大劲儿?
他还真是破釜沉舟,想要争个状元啊!人家做到这种地步,包举人只能瞠目结舌,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再说不出一句反驳之言。
叶行远故意把话说得粗俗,颇有几分豪气,几个年轻的举人热血澎湃,一起叫道:“叶公子,这事也算上我们一份,与其在江南安逸之地,不如随同叶公子同去北方,至少也可为我族子民尽一分心力,不算白读了圣贤书!”
也有人深谋远虑,心道叶行远这胆大包天的计划不成功也就罢了,万一真给他在北方闹出了什么动静,这可是大大的功劳,若是附骥其后,或者在会试之中策论也能得到高分?
只是不知此人知兵否?万一叶行远就这么冒冒失失去了送死,那可没什么作用。便有人追问道:“叶公子方才大略极深,但这北上抗妖,敌后征战,却非吾等擅长,不知叶公子有何妙策否?”
这可难不倒叶行远,他淡然笑道:“我只读过几本兵书,若是堂堂正正之师与妖族对抗,只怕力有未逮。不过此去敌后,吾有一策,名曰‘游击’,或可保护有生力量,在北方争出一番天地。”
游击?这不是武职官衔么?又见于何种兵书典籍,众人懵然不解,求叶行远详述。
叶行远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十六字方针,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这十六字浅显易懂,众考生都是灵慧之人,一点即明,便有人拍掌赞道:“果然是游击妙策,妖族势大,不可力敌,而我中原地大,凭着妖骑绝不可能完全统治乡县。只要妖族军队过来,我们便暂时退却,等他们空虚之时,再行袭击。
此兵法之中‘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之理也。却不如叶公子这十六字讲得更加清晰明了。”
不少人面露喜色,心道叶行远这爵位果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看来勋贵还是会打仗,跟着他混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也有人嘀咕道:“这不就是流寇么?美其名曰游击,其实还不是游而不击,四处逃窜?”
叶行远正色反驳道:“兄台此言差矣,流寇逃窜,心无常志,故而只能裹挟百姓,怨声载道,不得民心。而吾等游击,则是以抗妖统一战线为纲领,矢志还我山河,救亡图存,这番道理要天天讲,日日讲。
如此不但军士归心,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战斗便可下死力,悍不畏死。民众亦知我等志向,便能衷心拥护,与我等共进退。妖族虽强,陷入百姓的汪洋大海之中,必将处处碰壁,我们也可效仿猛虎食象,最终将其彻底消灭!”
大象体型庞大,纵然是老虎也不可能一餐将这等巨兽吞下,但今天咬一口,明天撕一道,早晚将其蚕食完毕。妖族大军,也是一般。
叶行远这一番道理说出来,众人皆服,无人再能反驳,当下就有不少人踊跃报名,要随同叶行远北上。
之前叶行远故意劝众人留在后方,本来就存了激将之意,这些举人虽然都疏于战阵,但好歹都是经过清气灌顶的浩然之体,稍加训练绝对超过一般的兵丁,因此叶行远毫不客气,但凡有人跟随,便一口答应。
不过这时候说要去,等真要走的时候还是未必,毕竟这等于是战略路线的选择。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幻境,并不怕死,但死也要看死的值不值。
比如包举人一伙,目光闪烁,虽然无力再与叶行远做对,但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叶行远的召集之中。叶行远看他们的神色,对他们的心思也了如指掌,嗤之以鼻。
他们当然是不希望叶行远成功,毕竟说到底,会试之中所有的举人都是竞争关系,要是叶行远完成的漂亮,势必挤压了其他人的上榜机会。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话,那最好叶行远彻头彻尾的失败。
但至少大义在前,他们现在还不敢搞什么鬼,比如向妖族通风报信陷害叶行远的事,那是包举人绝不敢干的。真要这么做,也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会试前途。除非有人故意牺牲了自己陷害叶行远,才会犯这种傻。
所以叶行远侃侃而谈,大战略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当然具体细节,到底去何处举事,如何招募军士,如何发动群众,这些关键性的东西,就只会在日后真正的自己人面前讲述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叶行远可记得省试之中有个秦霖,拼着自己发疯也要来害他。虽然会试大家都是理性人,按道理不至于有人疯得这么彻底,但总是防一手为妙。
此日聚会之后,仅凭着一席谈,叶行远隐然成了江南无为府这波考生的领袖,包举人惨被抛弃。大约有半数之人愿意追随叶行远,最后他们建立抗妖敌后根据地的时候,这十二名举人就是骨干。
妖族攻破山海关之后又七日,叶行远在无为府中变卖全部家产,毁家纾难。招募了百余乡勇,募集了粮草牲畜,马不停蹄的剑指北方。
第261章 三更完毕求月票!!
三更完毕!我们距离月票奖并不遥远,就差一点点,请诸君助我一臂之力!虽然卡文但是想到今天最后一天还是硬着头皮写,至此已经尽力了!晚上继续!
。
。
第262章 决战之议
妖族骑军继破山海关之后,一十八日后破坚城大正府——也就是后来的京兆府,短短两日内席卷北直全境,兵锋直指海西、两淮。
河东诸省与江南消息断绝,惶恐不安,几乎是望风而降,根本组织不起来什么有效的抵抗。而此时京师之中贵人们却依旧寻欢作乐,压根儿不关注前线的情况。
据说告急文书已经在御前堆满,但不管是皇帝还是宰相,都很淡定的认为妖族和以前一样不过只是入关劫掠一阵便回,丝毫没有担心。
事实上妖族狼主原本的目的或许也就是如此,他们千年苦心经营,积聚了数万骑兵,自觉野战无人能挡。却也并不认为他们有胃口吞下整个中原,尤其是虽然南晋失德,然而天机依旧护佑人族。
直到南晋朝野的懦弱反应极大的鼓励了他们,妖族吞下了北直省以后,大肆劫掠屠城,本打算肥肥的捞一票就走。一旦人族集结部队开始反击便准备撤退。
可是预料之中的反击并没有出现,妖族骑军攻占大正府,占领北直之后,整整两月南晋朝廷连屁都没放一个,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又好像在等待妖族自动退走。
这两个月中,北方兴起了一支义军,给妖族的补给线造成了一点麻烦,但麻烦并不大。因为目前而言,至少短时间粮食和物资都可以依靠掠夺来获得,妖族即使孤军深入,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
于是两个月后,妖族试探性的又打下了海边的大城胶南,将这座因为与东海的贸易而积聚亿万财富的城池付之一炬。
南晋小朝廷仍然没有什么反应,甚至有许多官员在此一役之后主动向妖族献媚。而东海的藩国也开始主动与妖族勾勾搭搭,希望延续海市以获得中原的货物,这进一步扩大了妖族的胃口。
三月之后,海西亦告全省沦陷,淮北几个重镇尽皆被迫,淮南一马平川,眼看也是守不住。短短半年的时间,南晋已经丢了半壁江山,而妖族则是占据了中原腹心之地,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都有充足的空间。
这时候朝廷之中,“借妖除寇,驱虎吞狼”的议论又甚嚣尘上,没有人想要抵抗妖族的侵略,反而是想鼓动他们向西进攻,让他们与流寇两败俱伤。
其中刘敬宗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巧舌如簧,颇吸引了一批支持者。
妖族攻陷淮北之后,刘敬宗上书朝廷,并发动学生弟子一起四面宣讲他的理论。同时去私下遣人接触妖族,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构想。
他的主要观点是,“妖族势大,不可敌也,敌则必败,纵能侥幸退敌,流寇借机自壮,亦难逃亡国之祸。妖族所求,金银财帛也,不若重金贿之,令其转头西向,则可坐收渔翁之利也。”
当时南晋朝廷上下尽皆昏聩糊涂,居然真的信了他的话,以岁币三十万匹绢的价码向妖族乞求,这下却让妖族的当家人彻底看穿了他们的腐朽无能。
妖族狡猾的答应了朝廷的条件,也确实暂时将南下的兵锋控制在两淮,另出奇兵向西方进攻,连续占据了河东与陇西的几座要津。
朝廷大为欢喜,刘敬宗更是洋洋自得,自认为计谋得售。流寇朝廷已经剿了几十年未果,如今借妖族之力消灭了一半,他们自然而然的把功劳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
然而此时真正的危机,才开始笼罩在人族的头顶。
叶行远组织的义军在北直河东一代活动已经有了一年,规模也扩展到千人。他知道此时妖族已经有了奇袭江南的计划,正肃然与众人讨论。
“妖族佯攻西面,其实只是因为水师不利,故而要花些时间做准备,这一年的时间妖族一边暗中训练水师,一边也打算顺着大运河先攻打定湖、荆楚等地,然后顺流而下,两面夹攻,一举拿下临京。”叶行远的手指在地图上挪动,两个红色的箭头指向临京,触目惊心。
这本来就是历史上发生在两年以后的真实事件,妖族的五牙大舰出现在江面上的时候,据说临京的守军将领当场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倒是“天亡南晋”,却没想到妖族的水师完全是南晋朝廷用钱和时间给堆出来的。
“妖族如此奸恶,明明已与我朝定下协议,居然背信弃义!”义军中有些人义愤填膺,然而细细思之,却发现真的没有制约妖族的手段。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通知朝廷,让他们做好准备!”知道历史的举人们也一筹莫展,只能催叶行远再发檄文,说服朝中诸公。
叶行远摇头道:“各地举子纷纷上书,言说妖族不可信,几乎是以血书恳求朝廷整顿军备。不止是他们,朝野有识之士,都知道妖族不怀好意,然则又有何用?”
千余举人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希望能挽回局势,或恳切上书,或言辞激烈,希望朝廷莫要闭目塞听,重新振作。而当时的不少贤人同样也已经感应到了危机,都有鞭辟入里的救世文章。
然而朝廷就是装聋作哑,就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在沙里,就不相信危险的临近。叶行远这一年只在敌后活动,并没有在江南士林刷到什么声望,就算他上书,只怕也同样是石沉大海。
“那该如何是好?我们这般小打小闹,又怎能影响妖族的大计?”有人垂头丧气,这一年的游击战,无非就是斩杀几个落单的妖族,撬掉几个兵器库与粮仓。虽然也摧折了妖族的士气,但毕竟只是损及皮毛,并不能让他们伤筋动骨。
“所以我们有两方面的打算。”叶行远沉稳的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第一,我们要守住荆楚、定湖的几处要塞,令妖族之兵不能上下联成一气。
第二,我们则是要破坏妖族奇袭临京的谋算,要在江上与他们打上一仗,而且要战而胜之!”
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说两个轻而易举的目标,但是底下人全都苦笑,有人懊恼道:“这两个打算哪里那么容易?凭我们的兵力,坚守荆、定已经是难上加难。至于与妖族决战于长江之上,那更是笑话。”
要是能有决战妖族的能力,那南晋之局又哪里能说是绝境?
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战斗力,妖族大于流寇,流寇大于藩镇,藩镇大于中央禁军,朝廷那些能用的兵马,战斗力或许还不足妖族雄兵的一成,这仗怎么打?
叶行远从容一笑,“我倒是觉得,长江决战的难度,要远远小于荆、定的防御战,我也是正打算赢了长江上的这一战,才转而去守荆楚、定湖。这么说你们明白了没有?”
大多数义军头领仍旧懵懂无知,少数几个一直跟着叶行远的考生忽然如醍醐灌顶,惊叹道:“叶公子,你是打算提前与妖族决战?如果能够在妖族的水师未曾编练完毕之前,在他们获得上游的优势之前,与他们在江上决战。这。。。这一仗或许还真能打!”
越是难打的战役,越要放到前面,如果让妖族从容练出水军,除非是圣人再世,否则谁也无法逆天挽回人族的浩劫。
但现在却还有时间,这仍然还是“北人骑马,南人操舟”的时代。尽管妖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迅速收编了数十万伪军,但这些伪军主体仍然是北人,他们手上的船也不够,尚未对南方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时候与之决战,毁掉水军的根苗,这才能将南方的灭亡拖延更长的时间。如此一来,叶行远的北方义军和敌后抗妖根据地,也就有更大的腾挪空间。
有人踌躇道:“叶公子果然有大才,但妖族狼主野心勃勃,精明悍勇,他能够与南晋虚与委蛇,答应十七年之议,又怎么会毫无准备的开战?”
这才是叶行远计划的最大难点吧?要牵着妖族的鼻子走,由他们来选择决战的时间,这对于南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进攻的主动权掌握在妖族的手中,他们想要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就能够什么时候发动进贡,南晋只能被动防御而已。叶行远又要怎样将江上之战提前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这个么。。。”叶行远神秘一笑,淡然道:“就要靠我们的朋友和敌人了。”
朋友?敌人?众义军头领又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叶行远有什么锦囊妙计能够扭转乾坤。这时候叶行远却卖起了关子,笑而不语。
与此同时,在大正府中,妖族暂时的首府,也同样有不少人族的举子聚集。他们与包举人的想法一样,觉得当今局面,想要对抗大势已经不可能,只有曲线救国,故而都主动投入到了妖族一方,成了妖族侵略中原的帮凶。
而这一群人,以叶行远的同乡陈简为首。
他正在与新投来的包举人说话,“原来组织义军的竟然是叶行远?这小子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妖骑军的神威之下,只要兵锋所指,他又能苟活几日?”
第263章 包举人盗书
包举人冷笑道:“叶行远此人故作大言,好大喜功。我听说他最近还试图组建水师,阻挡妖军南下,真是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如果他留在北方,妖族还只会当他是癣疥之患,懒得搭理。
但他敢逆流而动,便是自寻死路。看来叶行远这一年是学乖了,知道事不可为,干脆还是宁为玉碎,赚个名声罢了。”
包举人在江南鼓吹投降,可惜被叶行远一闷棍打翻,只能怏怏离去,最后落了个孤家寡人,这一年多来一事无成。因为一开始摆明了态度,现在就算想壮烈殉国也不成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深恨叶行远。
陈简一皱眉道:“叶行远诡计多端,他明知正面对抗绝不是妖族的对手,朝廷也绝不会坐视他在江上来去。他故意放出消息,不知又有什么阴谋?”
包举人一怔,没料到陈简对叶行远有这样的评价。他投北的时机晚了,未曾来得及立下什么功劳,也难在妖族体系中混上去。此时听到陈简的担忧,便自告奋勇道:“既然陈公子忌惮此人,这也容易。叶行远此时移师润州,编练水师。便由我白衣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