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

第29章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29章

小说: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任务地图标注的各伍位置来看,从四环到六环,正南方位,只有方平安他们一个伍。

    这便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想,那道怨灵的确是冲他们壬亥伍来的。

    还好之前方平安并没有寄希望于五环的除怨人队伍能拦住那道五十人集怨灵。

    不过如此说来,五十人集怨灵出自四环的可能性便要大上一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三环的嫌疑。

    另外,只要那道五十人集怨灵不是跟那名除怨人达成了交易,那么按照怨灵的习性,前者便只可能来自正北方向。

    否则的话,那道怨灵不会直奔他们正南的壬亥伍而来。

    文溪村三环四环里,负责正北方向的除怨人队伍一共三支,三环的己辰伍,四环的庚未伍与庚申伍。

    其中,凭借位置来看,庚申伍里的除怨人嫌疑最大,庚未伍次之,己辰伍最小。

    而除了地图线索以外,还有的便是声音线索。

    既然那道五十人集怨灵能够出逃,便说明三环或者四环的除怨人队伍,是让每个除怨人分别负责拔除不同的怨灵。

    毕竟,如果是围攻的话,除非整支队伍都被收买了,那么便不可能任由怨灵溜走。

    所以,当时第一时间呼喊出有五十人集怨灵逃窜的那名除怨人,嫌疑非常之大。

    当然了,对于修行者来说,声音是可以作假的,但有一样东西作不了假,那便是修为气息。

    为了避免被同伍的除怨人怀疑,怨灵出逃之时,那名被收买的除怨人必须高声示警。

    而环与环之间的平均距离长达半里,为了让正南方位的全部除怨人队伍听到,他的呼喊里需得夹杂真气才行。

    方平安恰好记住了那真气的气息。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便能认出真气的主人。

    但如果找不到机会也没关系,方平安还有其他缩小嫌疑人范围的方法。

    既然那名除怨人愿意被收买,那么便表示他肯定有需求。

    此番之后,方平安只需要关注这三支除怨人队伍里的除怨人,有没有特别的行为即可。

    比如暴富,比如高升,比如多了高阶法宝,多了珍贵功法之类,等等。

    至于调查的方法,大不了动用京兆府司法少参的身份,例行询问。

    反正在京都之内,京兆府的官职还是很可靠的。

    而且京察在即,方平安还可以故意去找那三支除怨人队伍的对头打探消息。

    总而言之,只要你有所行动,便必然会留下线索。无论隐藏得多好,正义终将降临在你的头上。

    不多时,方平安几人便是出了文溪村。

    站在漫天怨煞之气包裹的村子外,感受仿佛许久不见的温暖与光明,壬亥伍的众人皆是长舒了口气。

    重新回到除怨司的大帐前,许立便开始向总部的公书令述职交差。

    方平安看到,身穿官袍的公书令手中托起一只八卦盘,伴随一阵亮光闪过,盘上顿时浮现出了文溪村的地形图。

    地形图与真实的文溪村相似,都被浓郁的黑烟笼罩。

    不过此时此刻,地形图上的文溪村,已有近两成的地方黑烟散去,恢复了清明。

    那便是代表该地区的怨灵被拔除了,也代表那里的除怨人队伍完成了任务。

    在看到壬亥伍负责的区域也呈现清明之后,公书令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六环壬字伍里,你们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队伍。

    回去之后你们分司正会给你们论功行赏的,去休息吧。”

    众人朝公书令拱了拱手,便是进了除怨司大帐,寻了处座椅。

    可方平安的屁股还没坐热,他便是看到一名身穿金甲的禁军大步走了进来,停在了他们面前。

    “你们,谁是方平安?”



第六十六章 好威风的大哥哥



半个时辰前。

    大乾,帝都,京临城。

    往日的京临,客商来去,百姓安居,街头巷尾叫卖不绝,坊前院后车水马龙,一片昌盛之景。

    今日的京临,城外有百千恶妖摧门,城内是火海乱石倾飞,充耳全是喊杀之声,目及尽现血流成河。

    京临的天,被浓烈的绿烟遮盖,京临的地,被五毒之虫践踏。

    悲恸的百姓犹记,当天空升起绿烟之时,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压倒了房屋,碾死了至亲。

    孩子的母亲,被乱石砸死。妻子的丈夫,被酸液融化。老人的儿子,被绿火焚身。

    此时此刻,京都内外城中,五道足有十几丈大小的身影耸立。

    与它们相比,百姓好比蚂蚁,房屋就像玩物。

    它们口吐浓酸绿火,屠戮平民。它们扭动庞然身躯,毁街摧巷。

    它们,正是壮硕了无数倍的五毒之物,蛇蝎,蟾蜍,蜈蚣与壁虎。

    “大人,此地危险,您快进宫避难去吧。”

    京都内城,京兆府衙门前,一名身穿褐色甲胄的将领半跪拱手道。

    而在他身前,一袭京兆尹官袍的高弘义负手而立,神色如常地仰望庞然的五毒。

    “百姓如何了?”高弘义轻声道。

    “都按您的吩咐,尽力疏散至各坊各街的防护阵法里了。”

    褐甲将领焦急道:“大人,启程吧。”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天际上,一口绿色的酸液便是直直飞来,将其淹没。

    高弘义转头看了看眨眼间便被融化成枯骨的褐甲将领,他皱起了眉头,背在身后的双手握了握拳。

    “高弘义,大乾京兆府尹,弘运老儿的左膀右臂。”

    就在这时,一道轻笑传了过来。

    高弘义抬头望去,看到的是离自己仅有百丈,硕大无朋的蟾蜍妖物。

    这只蟾蜍与普通蟾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他的头顶上,眉心处,嵌入了一道只剩下上半身的人影。

    那人影没有发丝,头上,脸上,手上,皆绘有怪奇的青绿纹路,他的双眼呈现朱红之色,唇舌却是乌紫。

    “还真是运气不错,杀了你,本长老便不虚此行了。”光头人影狞笑了一声。

    高弘义没有回答,只是冷冷地望着光头人影,仿佛在说:“你可以试试。”

    见高弘义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意,光头人影恼怒地轻哼一声,“去死吧!”

    乍然,光头人影身下的硕大蟾蜍又是张口一吐,喷出一团足有人高的酸液,盖向高弘义。

    见此,高弘义神色一沉,身上的官袍便是骤然绽放出耀眼的紫色光芒。

    而与此同时,他官袍上的孔雀图样,仿佛活过来了一般,振了振双翅。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高弘义的身前,一道白衣人影突兀出现。

    他陡然拔出手中长剑,一剑横扫,便是挥出凌厉剑气,将那摊酸液从中破开,分作两团砸在京兆府衙的大门与石阶上。

    “属下来迟,还请大人恕罪。”挡下攻击,白衣人影便是转身拱手道。

    “不迟,来得正好。”话语间,高弘义身周的紫光收敛,孔雀复原。

    而这白衣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利用儒家言出法随从庆州赶回京都的李升。

    “大人,待属下将这妖物正法,再来与您请罪。”

    语罢,李升便是毫无惧意,手提三尺青锋,一步高高跃起,直奔庞然蟾蜍而去。

    “哼,乳臭未干的小儿,也敢口出狂言!”

    光头人影一拍蟾蜍脑袋,后者便是猛然吐出长舌,抽打向飞来的李升。

    ……

    另一边,大乾皇宫。

    突然出现在京都的五毒妖物,一只在外城肆虐,一只在内城摧残,一只在京兆府衙门前,与李升缠斗一起。

    还有两只,则是直奔皇宫而去。

    这两只毒物,分别是有百足的蜈蚣,与有毒刺的黑蝎。

    而它们的头顶,也同样有一道光头身影嵌入,模样渗人。

    由于一开始京临城外的妖物犯境,皇宫里的禁军几乎都被派去了增援。

    此刻守在这里的,只有几百禁军,与皇帝亲掌的御林军。

    只不过即便是训练有素,非寻常军队可比的禁军和御林军,一时间也挡不住这两只庞然的五毒妖物。

    即使是几个身手不凡,品级未知的禁军和御林军统领,也只能勉强延缓两只毒物行进的速度。

    此刻,大乾皇帝休憩的养居殿外,一道挺拔的赤铠人影,手扶佩剑,神色威严,目光清冷地遥望皇宫之外,遥望两只庞然毒物。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蒙卿,去吧,别让它们坏了朕的宫墙。”

    养居殿内,一道极度淡然的话音传出,那浅浅的无奈之情,仿佛说的不是两只罕有敌手的毒物,而是两只不值一提,只是个大稍大一点的蚂蚁。

    听到命令,赤铠的挺拔人影回头拱了拱手,便是转身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朝宫外行去。

    ……

    京都外城,是壁虎毒物的肆虐之地。

    虽然城中大半的百姓都已疏散,但仍有不少被困在了原地。

    而就在一队京兆府衙役正悄悄护送十几名百姓准备前往避难之所时,壁虎毒物猛地转过了头来,一对深橙色的大眼直直地望着他们。

    “快跑!”领头的衙役一声高呼,百姓四散奔逃。

    可与壁虎毒物庞然的身躯相比,他们的速度,实在微不足道。

    “嗖!”壁虎毒物扭了扭臀部,便是抽动长尾,朝人群打去。

    可就在壁虎尾巴即将砸死几名百姓之时,却有一道身影自拐角处冲出,一步高高跃起,手中长枪猛然刺出。

    枪尖上,锥形的真气气浪沸腾不止。

    “刺啦!”“小巧”的长枪一枪便是截断壁虎长尾,救下了百姓。

    而与此同时,一队甲胄齐备的兵士也自拐角处走了出来。

    “护送百姓撤离。”手持长枪,身穿银甲的人影面向壁虎毒物,背对众人号令道。

    “是!”兵士齐声领命,招呼衙役,护持还在惊恐中的百姓退去。

    “娘,好威风的大哥哥,他是谁?”人群中,一名被妇人反抱在怀中的稚童指着银甲身影崇拜道。

    “嘘,别乱说话。”

    一旁,一名京兆府的衙役沉声道:“那是五皇子,靖王殿下。”



第六十七章 太医院院正



在各方高人大显神通之后,京都内的局面算是稳控住了。

    但京都之外,却是仍有上千的妖物围攻,阵仗颇为庞大。

    不过好消息是,围攻京临的妖物虽然众多,但大多都只是八品七品的小妖,偶尔能见到十几只六品在充当指挥的角色。

    至于五品,也就四大城门各有一只罢了。

    而京都的防护,乃是自大乾开国以来便设下的,几乎也有五百的年岁。

    这五百年来,阵法日日更新,年年迭代,才铸就了如今的九重大阵。

    九重大阵全部开启,自然不是这些区区小妖能够撼动的。

    只是大乾国力日衰,边境不安,大多军力都在远疆。

    等到城中的高品强者腾出手来,或是等待千里外最近的平城军驰援,大阵虽不会被破,但想来还是会受损不小。

    到时候维修起来,将又是一大笔钱财,大乾的国力只怕又得削弱几分。

    眼下驻守在四处城门楼上的,冷静下来的士卒与统领显然也知晓这点,他们虽然并不慌张,但脸上难免有焦急之色。

    护京大阵无论被破还是受损,都是他们守城之人的责任。

    少许的损伤还好,一旦大阵消耗过大,到时候圣上势必会降罪下来。

    否则的话,朝廷要他们这些守城卒来干什么,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维护大阵不好吗?

    “这些畜生是攻不进来的,都不要怕,给我瞄准了射,不准浪费一支箭矢。”东门银甲统领高声指挥道。

    “大人,您看那是什么?”就在这时,一名目力极好的神箭手指了指远处。

    而顺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银甲统领也是看到了奇异之景。

    京都东门之外的天际上,一朵洁净的白云悠悠而来,明明速度不快,但才三两息,便是从几里外,出现在了近前。

    白云恰好离地十丈,既给人并不遥远,亲近之感,又让人望而生畏,视之崇敬。

    在那白云之上,立有一道人影。

    人影身穿一袭天青色儒袍,头戴端正儒冠。发丝花白,藏于冠内,长须飘飘,隐有神韵。

    人影左手捧起竹简,右手操出刻刀,在日光的映照下,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庞。

    但远远望去,却是犹如圣人在世。

    “是云鹿大儒!”银甲统领睁了睁眼,喜上眉梢。

    虽然他不知道那到底是谁,但自东边来,又有这般浩然之气,定是云鹿书院的先生下山来了。

    国子监那些人,远不能与之相比。

    听到银甲统领的惊呼,城门楼上的众人皆是松了口气。

    云鹿大儒现身,这东门之危,不值一提。

    而与此同时,相似的情景也发生在京都西门之外。

    只不过从西方来的,不是大儒,而是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慈眉善目的老僧。

    “是无量寺的空明大师!”西门统领一眼便是认出了老僧,惊喜不已道。

    无量寺,是唯一一个脱离西方佛国,毅然加入大乾的佛门。

    也是弘运帝亲允,唯一一个可以在大乾境内传教的佛门。

    空明大师与当初在西山法场坐镇除怨的空玄大师一样,都是无量寺的得道高僧。

    有无量寺的相助,西门之险,迎刃而解。

    ……

    “杀!”

    伴随高昂的喊杀之声,大乾东南,忽有一道金甲身影,引百名轻骑,率众杀出。

    若是方平安几人在此,定能认出,那为首的金甲大汉,正是他们当日在东郊山谷里看见的那位。

    这支轻骑来势汹汹,虽面对成百上千庞然妖物,但却丝毫没有惧意。

    他们气机勾连,身躯仿佛连成一杆长枪,而金甲大汉,便是这长枪的枪尖。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这杆真气之枪,便这般不畏生死地直冲进了南门妖潮之中。

    大乾以北,虽也有一支千人军队赶到,但却并不是南门的这种轻骑死士,而是一支各式古怪奇异兵器傍身的灵巧部队。

    在这支军队的中央,立有一杆书写“神机”二字的大旗。

    大乾神机营,乃是一支能让境内贼寇山匪,宵小之徒闻风丧胆的特殊军队。

    他们使用的,全是由大乾名匠打造的神异兵器,无抵御之法,无破解之机。

    只可惜打造神异之兵,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巨大,尤其是非名匠不可得。

    否则的话,如果将“神机”配给边境军队,大乾国祚,至少还能再续上个几百年。

    东大儒,西高僧,南死士,北神机。

    一番运作之下,京都危局,基本上可以说是轻松化解了。

    但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是,这些妖物从何而来?蛊人又有什么目的?

    他们应该知道,单凭这般阵容,硬闯京临,大闹京都,无异于是白给。

    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更重要的是,妖蛊二族这是结成联盟了吗?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大乾南境只怕十年之内,都将不复太平。

    ……

    “您刚刚说,谁找我?”庆州文溪村,跟在一名禁军统领身后的方平安略显惊讶地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