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凡道剑仙 >

第8章

凡道剑仙-第8章

小说: 凡道剑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满满一桌的珍馐美食,徐子墨又抬头看看眼前的这个姑娘。

    徐子墨从来没有见过世上竟然会有这么多美食,桌上的许多他甚至叫不上名字。

    徐子墨也实在不敢相信,看上去如此娇美可人的小姑娘竟然能吃这么多!

    长孙洛依轻轻地搓了搓小手,一脸满足。

    长孙洛依:“吃吧吃吧,不等你了。”

    说完,长孙洛依风卷残云般开动起来。

    徐子墨呆呆地愣在那里,迟滞地拿起筷子。

    动也不合适,不动也不合适。

    徐子墨只好放下筷子,拿过茶碗,倒上店家白送的粗茶,静静地喝着。

    徐子墨静静地看了一眼的长孙洛依,又把头转向别处,望向远方。

    长孙洛依:“小时候,我爹给我请了个私塾先生。”

    长孙洛依:“先生说,当遇才子良人,知心而相伴终老。”

    长孙洛依:“可惜圣人的书都是给庸人读的。”

    长孙洛依:“那些道理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徐子墨:“圣人说了那么多的话,你又何必孤守死理,徒增烦恼。”

    长孙洛依“拍”地一声,放落酒碗:“你也这么说!”

    徐子墨吓了一跳,急忙转头看向长孙洛依。

    长孙洛依:“和我那官迷老爹一样!”

    徐子墨:“啊?我只是和你谈圣人,你咋扯上老爹呢?”

    长孙洛依“噗嗤”地笑了一声,猛地仰起头,看向徐子墨。

    长孙洛依:“你不喜欢我叫你道长,那我就叫你小道士吧。”

    长孙洛依:“小道士!你说我应该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子墨看着已经微微沉醉的长孙洛依,她手里正拿着一根鸡腿指着自己,坚定的眼神直视着徐子墨。

    徐子墨思索了一会。

    徐子墨:“那当然要门当户对。他必然是一个学富五车,家世优越的如意郎君。”

    长孙洛依:“哈哈哈,我偏不要这样的如意郎君。”

    长孙洛依:“我就喜欢书中的牛郎织女。”

    徐子墨静静地给长孙洛依倒了一碗茶。

    徐子墨:“那些书都是些穷酸书生写来麻痹自己罢了。”

    长孙洛依:“我才不管!”

    长孙洛依:“我就要自己的追求。”

    长孙洛依:“我要那郎君,远离这世俗的死气,不像那些人一样攀附权贵战战兢兢,做一个真正有骨气的男人。”

    在美酒的作用下,长孙洛依逐渐沉醉,无法自拔。

    长孙洛依趴在桌子上,呢喃着说道:“但是你们都管着我。”

    突然,一朵烟花,在不远处天空绽放。

    一道紫红的光芒点缀了花灯装饰的夜空。

    长孙洛依眯起眼睛,微微抬头向那天空望去,小声说道:“时辰到了,我该回去了。”

    徐子墨关心的说道:“你醉成这样,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长孙洛依静静地趴在手臂上,努力地摇了摇头。

    长孙洛依:“你走吧,小道士。掌柜的会把我送回家。”

    长孙洛依:“能遇到你,小女子三生有幸。”

    长孙洛依:“你走吧,小道士。”

    徐子墨内心五味杂陈,但是又不知道该和这个姑娘说什么。

    徐子墨缓缓起身,轻声说道:“多谢招待。”

    说完,徐子墨转身离去,向大街上走去。

    喧闹声,愈发强烈,人们在各处店楼间往来穿梭,寻找着各自的热闹。

    徐子墨走在街上,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

    突然,徐子墨停下脚步,回头望向那扇窗棂。

    只见长孙洛依一身红妆,眼神迷离地倚着窗台,手中捏着酒碗,醉意阑珊。

    箜篌独奏姻缘弦,回眸未意终不见。

    平阳公主的选亲灯会,就要开始了。

    。。。。。。
………………………………

第十四章 长歌酌酒醉意晚,少年风尘满衣衫

    刘子晏:“什么!”

    刘子晏一声惊叫,吓得四周人群纷纷看向两人。

    刘子晏急忙像四周鞠躬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刘子晏:“大娘您没摔着吧。”

    只见一个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指向刘子晏。

    “你给我滚!”

    刘子晏见状只好拉起徐子墨走出热闹的人群,来到一僻静处。

    刘子晏:“你说你见到一个绝美女子。”

    刘子晏:“然后她还请你吃饭,谈了人生,最后还把饭钱结了。”

    徐子墨点了点头。

    刘子晏思索片刻:“啊?”

    刘子晏一只手轻轻捏着下巴,斜望着天空:“为啥我就遇不到这好事捏?”

    徐子墨轻轻摇着折扇:“你还缺这点饭钱吗,哈哈哈。”

    刘子晏“啪”地一下敲在徐子墨的脑壳上。

    刘子晏:“谁和你说‘饭钱’的?”

    刘子晏:“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徐子墨轻轻揉了揉脑袋,有些懵。

    徐子墨:“嗯?”

    刘子晏:“还‘嗯’!”

    刘子晏抻长脖子向四周望去:“那姑娘走远了没有?”

    徐子墨一把拉住刘子晏:“有什么事情直接和我说。”

    刘子晏看着徐子墨那有些懵懂的眼神,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刘子晏:“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徐子墨还想继续问,却被刘子晏拉起衣袖向别处的戏台走去。

    刘子晏从腰间取下一个崭新的葫芦,递给徐子墨。

    徐子墨接过那葫芦,打开之后,一阵酒香沁人心脾。

    刘子晏摘下银壶,与那葫芦一碰:“干!”

    刘子晏:“走吧,一会儿灯会就开始了。”

    刘子晏:“我到时候挑一盏带回去给掌门。”

    徐子墨见刘子晏也不想多说什么,就只好跟着他四处闲逛。

    徐子墨:“其实没必要真的挑一盏花灯。”

    刘子晏:“我知道,但是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徐子墨:“那行吧,到时候再凭借我等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让掌门对我俩另眼相看。”

    刘子晏:“哈哈哈,到时候我再向他讨点什么法宝。”

    刘子晏:“等以后下山了,凭着法宝,四处张罗几场法会,也能谋个富家翁。”

    徐子墨:“下山?”

    刘子晏点了点头:“对啊!以后你也会下山。”

    徐子墨:“为什么啊。”

    刘子晏:“你忘了掌门在咱们下山前说过什么吗?”

    刘子晏压低声音,模仿着清徽子的声音:“终有一日,你们将顺从天命,到人间有所作为。”

    徐子墨着实被刘子晏拙劣的演技逗笑了。

    徐子墨:“原来如此。”

    徐子墨:“那也好。”

    徐子墨:“不过下山之后你打算去哪儿?带着法宝四处云游吗?”

    刘子晏手握银壶,徐子墨也是醉意阑珊,两人在街上微微踉踉跄跄,不时彼此搀扶。

    刘子晏:“到那个时候,我当乘一叶扁舟,自长江而下,直达南明。”

    刘子晏:“去找我的心上人。”

    徐子墨仰天大笑:“哈哈哈,想不到你还如此风流。”

    刘子晏:“你别笑我!你准备去哪里?”

    徐子墨:“我自然是施展才华,谋求功名。”

    徐子墨轻轻压低了声音:“我要借皇帝之手报仇。”

    刘子晏收起脸上的笑容,微微低头,看向徐子墨。

    刘子晏:“你知道仇人吗?”

    徐子墨:“不知道。”

    徐子墨的脑海中回想起傍晚时言明的话,言明说那仇家权势滔天。另外,言明想要报仇,因此拜入平阳王门下。

    而南汉政权的官员也不过分为三派。

    所以,徐子墨猜测。。。。。。

    徐子墨:“但是我知道这仇家应该是洪德王或者三贤王。”

    刘子晏顿时停下脚步,口中的美酒差点因为惊吓而吐出来。瞳孔收缩,眼神瞬间凌厉异常。

    徐子墨:“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王爷门下非常重要的人。”

    徐子墨:“既然此人权势滔天,那么只要我有了足够的地位,就不难抓住他的狐狸尾巴。”

    刘子晏微微点着头,思考了许久,小声说着。

    刘子晏:“如果真有这机会,替我杀了三贤王。”

    徐子墨警觉地看向四周,见有没有人刻意盯着自己。

    徐子墨:“放心吧,如果真是他,我绝对不会饶了他。”

    刘子晏:“谢了。”

    两人互相碰了酒具,仰头饮去。

    远方,漫天金华,尽是被花灯点亮。

    各处店家此时也纷纷把自家最为珍贵的花灯搬到街上,小心翼翼地浇注灯油。

    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锣声开动,在中央大道上响起。

    那声音,从平阳王府出发,一直达到南城门。

    顷刻间,街上的人群纷纷安静下来,戏子弦师也停止了喧闹。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个盛达仪式的开始。

    这时,一声尖利响亮的声音从平阳王府响起。

    司礼太监:“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佳节庆贺,民享安康。”

    司礼太监:“子时!”

    徐子墨刘子晏停下脚步,仰头向平阳王府望去。

    只见满街百姓,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跪地叩首。

    司礼太监:“公主选意郎,王祚庆姻缘。”

    司礼太监:“点灯!”

    霎时间,众百姓山呼“千岁”,谢恩起身。

    各家店铺纷纷点上花灯,只见绚烂的灯光映照夜空。

    徐子墨轻轻压了一口酒,静静地仰望着夜空。

    街上的杂耍嬉闹又再次热闹起来,引得众人欢呼雀跃。

    徐子墨打趣道:“你就没兴趣进平阳王府做驸马吗?”

    刘子晏:“没兴趣。”

    刘子晏:“我怕‘虎落平阳被犬欺’。”

    两人放声大笑,缓缓向今晚最为热闹的“虎跃金翅台”走去。

    所谓的“选亲灯会”,不过是平阳公主带着一众家仆,骑马在城内逛一圈。就仿佛山中的老虎巡视一遍自己的领地一般,接受着子民的祝贺与臣服。巡视过后,换上凤冠服,在“虎跃金翅台”上与相中的如意郎君行对拜礼。而那个“如意郎君”,不过是平阳王提前相中的最有前途的举子,作为“平阳流”在朝中势力的中流砥柱。

    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平阳王府提前安排好的一场戏。

    一阵马蹄声,错乱冗杂却又清晰清脆,自南城门而来。

    那马蹄声所到之处,只见沿街百姓纷纷跪地行礼。

    徐子墨缓缓转身,向那马蹄声望去。

    跪地的人群,如同潮水一般,在徐子墨刘子晏身旁“汹涌”流过。

    刘子晏:“公主来了。”

    徐子墨嘴角微微上扬,小声说道:“我知道。”

    “吁!”

    一阵骏马地嘶鸣,夹杂着马蹄不受控制地跺脚声。

    只见马上众人,衣着华贵无比,在花灯烟火的照映下格外光鲜。

    而在这众人前,长孙洛依一身红妆,依旧是妩媚动人。

    刘子晏看着长孙洛依,不由得两眼放光,内心躁动不已。

    刘子晏小声在徐子墨耳畔说道:“这是公主?这这这。。。。。。”

    徐子墨微微低头,手中轻轻摇着扇子:“是。”

    长孙洛依紧握缰绳,安坐马上。

    长孙洛依嘴角微挑:“你们两个,见到本宫为何不跪!”

    刘子晏:“我其实没想不。。。。。。”

    徐子墨合上扇子,“啪”地一声拍在手上,打断了刘子晏的话。

    徐子墨:“我等修道蜀山中,久不食人间烟火,望殿下见谅。”

    徐子墨躬身施礼:“福生无量天尊。”

    长孙洛依仰头笑笑,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徐子墨的眼睛。

    这时,身后家仆小声说道:“殿下,可不能再耽误了,您得即刻回府了。”

    长孙洛依微微低头,向身后那人瞥去,极力压低着声音,咬牙切齿地说道。

    长孙洛依:“要你多嘴!”

    长孙洛依转头,看向徐子墨:“小道士,今天本宫高兴。”

    长孙洛依:“赏你个机会,给本宫题个词吧。”

    长孙洛依随手从腰间取下玉佩,却听见身后有人小声劝阻。

    “殿下,这可是王爷今天刚刚赐给您的‘及笄礼’啊。”

    长孙洛依低头看了看手中玉佩,思索片刻,又扔给了徐子墨。

    徐子墨一把接住,弯腰施礼:“小道早已提前备下,这就为殿下献上。”

    说完,徐子墨从袖袋中取出一个画轴,双手呈上。

    一个家仆急忙翻身下马,从徐子墨手中接过画轴,转身递给长孙洛依。

    长孙洛依静静地看着徐子墨,收起那个画轴,眼神中流露出微微无奈与不舍。

    长孙洛依:“小道士,后会有期。”

    “驾!”

    顷刻间,马蹄飞扬,长孙洛依带着家仆策马奔去,众百姓也慢慢起身,各自奔向热闹处,期待着一会儿的焰火盛典。

    刘子晏望向长孙洛依离去的背影,向徐子墨身边凑了过来。

    刘子晏:“你怎么会提前备好贺词呢?”

    刘子晏:“你贺词里写的什么?”

    刘子晏:“那个公主好像对你有意思哎。”

    徐子墨丝毫不理会刘子晏问的问题,只是漫不经心地打了一个哈欠。

    徐子墨:“我可得回客栈睡觉去了,明天一早咱们就回蜀山。”

    刘子晏紧紧跟着徐子墨:“喂!你还没有回答我问题呐!”

    徐子墨轻轻摇着折扇,微微笑道。

    徐子墨:“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

第十五章 红情遗落三生尘,仙台匆匆念故人

    “我就想知道你那画轴里写了什么!”

    天,将将亮起,徐子墨刘子晏便收拾好行李,买了马匹,盖了出城文牒,便匆匆向蜀山赶去。

    微风和煦,微微扬起少年的衣襟。

    徐子墨紧握缰绳,放声大笑。

    徐子墨:“睡了一觉你竟然还没忘!”

    刘子晏:“那必然,我从未见过如此俏佳人!所以我特别想知道那晚发生了什么,你又在那画轴里写了什么!”

    刘子晏微微仰头笑道:“说不定以后我若临难有求于汉廷朝中贵胄,可因此得她相助。”

    徐子墨:“我问你,这天下,与红尘,孰大孰小。”

    刘子晏:“那当然是天下大,天下容得了苍生万物,喜乐疾苦。红尘过往,儿女情长,不过是茫茫尘埃。”

    徐子墨:“既然知道,你又何必苦求红尘烦恼,徒增猜测。”

    刘子晏:“真是的,天下那么多人,与我有关的又有几人?红尘虽小,却也是心中挚爱,实难割舍。”

    徐子墨笑道:“是我难‘割舍’,还是那娇美俏佳人难‘割舍’,让你夜不能寐,思索至今。”

    刘子晏:“去你的!哈哈哈。”

    徐子墨策马疾驰,沿着官道一路西去,掀起尘土飞扬。

    徐子墨:“等以后下山,我再告诉你。”

    清晨的薄雾,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散去。

    日出的光芒,在二人身后逐渐升起。

    徐子墨:“我记得你说过,以后要去找你那心上人。”

    刘子晏:“和你比不了,我那心上人只是江东的舞女,在我当年落难时相识。”

    刘子晏:“后来兵乱,她被掳掠到南明,生死未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