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年代纪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为了给俩人解决问题,他才不想给俩人提意见呢,这日子过下去指不定后续有多少烂事儿呢,可一想到那无辜的孩子,额,这么一想也并不无辜,大队长瞪向了老王家俩口子,“你们俩老实点儿。”
好吧,被人抓住了把柄了,此时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像个鹌鹑一样。
“行,我同意像大队长说的那样解决,也断亲,当然孩子们愿意照顾张翠红我不阻拦,可孩子们都是我养大的和他们老王家没关系,老王家要指望着我的孩子来养活那是绝不可能的,这关系最好写清楚。”
第126章 猝不及防(二更)
这人啊再蠢,但遇到了对自个有利的事情,脑子都会特别清醒。
现如今闫思武就是如此,脑子清醒了,自然也就活络了起来。
而大队长也的确是有一些想让老王俩口子弥补闫思武的意思,毕竟这俩人做事儿不地道,所以该他们承担这样的结果。
老俩口虽然心思很多,可此时他们也不敢再胡闹。
老王婆子决定先把孙子稳住再说吧,便答应了下来。
大队长便从村里请了公证人,还是当初给闫思武分家的二叔公,像这样的大事儿小事儿的,必须找有威望的人来做见证,当然也因为年岁大了,年轻的小辈也不能少。
大队长把事情一说吧,二叔公倒是觉得这事儿解决是没啥问题,可他就觉得这后头还有事儿,刚想开口再问俩句,大队长给了二叔公一个眼神,二叔公稳住了。
闫思武和张翠红那个时候结婚并没有结婚证,所以也并不存在离婚什么的,写份证明就行了。
家里也没啥财产可以分的,最多把张翠红的那部分衣服口粮给分走,可张翠红疯了半年吃了半年,今年又没下地,所以实在是拿不出来多少了。
但该她的闫思武表示一点儿都不贪,并且凑整给老王俩口子带走。
众人撇嘴,闫思武真大方呀。
呵呵。
一条一条的内容写好了,大队长给念了出来,众人没有意见,便盖了手印。
一式三份,一人一份拿走,村委会再保留一份留存,这事儿也算是基本上解决了。
“张翠红的户口也嘚牵走吧。”闫思武觉得人走了户口却还是他们家并不合适,便提了出来。
“我下午去办,还有你们上次分家户口也在一起,要不干脆一块儿办了算了,单立一个户口。”大队长提议。
闫思武没意见,事情早了早好,一翻合计,当场就走吧,免得拖拖拉拉的指不定拖也啥样了。
大队长带上材料带上闫思武以及老王家俩口子就出了村。
他们村里人要办东西不用去太远,县城里就行了,县城里的干部又和大队长熟悉,没一会儿的工夫也就给全部办好了。
众人又赶紧朝村里赶回家。
身上没了事儿闫思武一身轻松,整个人的状态和前段时间完全不一样,老王俩口子得了媳妇又得了孙子,自然也是满脸带笑,虽然这个媳妇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可有孙子呀。
大队长回了村便没再管这俩人了,直接去了二叔公的家,这事儿后头还有原因呢,刚才没时间解释,现在必须要解释清楚才行。
“二叔公,这事儿后头还有事儿,这样解决挺好的。”
大队长这才向二叔公道出了背后的原因,二叔公听的惊心,也听的生气,他实在是没想到老王俩口子会有这样的主意,这么一想吧,把张翠红交给他们家,也算是对他们俩的一种惩罚,要照顾俩傻子后半辈子可轻松不了了。
再转头来说,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至少这条生命给保住了,只是二叔公还是觉得有些便宜了闫思武了。
毕竟上次分家的事儿他对闫思武可没啥好印象。
“您老就别瞎操心了,人家娘都没管呢,您瞎操什么心。”
二叔公这么一想吧,也对,王大丫什么性子,自个儿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她能善罢甘休,既然没管那肯定是不想管,那他跟着瞎操什么心呢。
“行了,一路累着了吧,午饭还没吃呢,赶紧回去吧。”
“行,二叔公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事情解决一身轻,走起路来脚步都松快了很多,“想来村里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事儿了吧。”
并不是,王小平还在家里挨凑呢。
老李头之前凑了王小平一顿,后又觉得不解气,吃过午饭后又把人给凑了一顿,原因是什么。
还不是因为她才导致人俩口子离了,不管这其中有多少弯弯绕绕,老话说了,劝和不劝离。
她这老婆子直接就把人的婚姻给打断了,以后指不定要遭到什么报应呢。
关键是报应就算了,连累了他们家怎么办,他好不容易临老了得了儿子,万一毁在了王小平手里……,这么一想吧老李头就不淡定了,趁着他还有力气,一天三顿的打,力求把人打老实一点儿,多了真不敢想,就一点儿就行了。
所以大队长回来的时候就正巧赶上了今天的第二顿打,可不是巧了嘛这不是。
这要是别人家大队长听到了兴许还要问问,可这是王小平家呀,多打打才好,打多了才能老实,便直接无视叫喊声头也没回的就回了家。
而闫思武和张翠红离婚的消息像一阵风似的席卷全村,并且过程极其细致,就和自个亲耳听到似的。
但王大丫也仅仅只是听了听,便没了下文,淡定的就和闫思武不是她儿子一样。
王大丫这样的态度让闫思文心虚呀,“娘,您要生气就……,就……。”
“就怎么样。”王大丫看着眼前的傻儿子,挑了下眉问到。
“就把思武打一顿。”
“我打他干啥呀。”
“不是惹您不高兴了嘛,打一顿就好了。”
“我疯了,我打得赢他嘛,你也别瞎参合了。”老太太明显是觉得还有后续,依旧淡定的着,转身就去做别的事儿,对地这俩的事儿似乎真的没有太在意。
没有了张翠红闫思武觉得这个家里敞亮的不行,胃口格外的好一连吃了两碗饭。
而对于早上发生的事儿,几个孩子早已经听了个明明白白,此时不哭不闹就和啥都没发生过一样,可在彼此的心里却是有了许多的计较。
不光孩子们,没过几天村里的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闫思武的确是戴了绿帽子,并且张翠红还有了别人的孩子,可这闫思武的态度未免也太无情了点儿吧,张翠红好歹是给闫思武生了5个孩子,说不要就不要了,就和甩锅似的赶紧抽身,并且这几天容光焕发的样子,这样的态度未免也太让人心寒了吧。
生了这么多孩子一点情份都没有了吗?
说着说着,村里的风向就来了360度的大转弯,实在令人有些猝不及防。
第127章 七斤二两(三更)
在村民们猝不及防的时候,再看向王大丫,依旧从容淡定,似乎料到这一切早就会发生一样。
王大丫:……我知道个屁。
但王大丫并没有去解释,她干啥要解释,她儿子不孝她还要替他解释?
王大丫这么淡定纯粹是因为对闫思武不满,他们分家分了大半年了,而且两家离的这么近,压根就没了往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过节不来就算了,连过年给老娘拜个年的时间都没有吗?
怎么着,还等着他娘亲自上门给他拜年吗?
想啥呢。
像这样不孝的人能对已经疯了的张翠红多好,这不是做梦嘛。
一些事情只要一细想就能想出其中缘由。
迟早会发生的事儿你说他能有多惊讶。
王大丫不惊讶,可几个月没回家的闫刚却是惊讶的不行。
“这三婶也是奇人,怎么能每次回家都给我带来惊喜呢。”闫刚说到。
“你现在已经不能喊三婶了,她现在已经不是你三婶了。”春芳好心提醒道。
“一时顺嘴叫习惯了。”毕竟叫了十八、九年了,还真是顺嘴。
“习不习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个人回来的吗?”这才是重点儿,闫思蕊好奇的问道。
这事儿也就刚发生没几天呢,闫平没回来不知道很正常,而且年后闫平也认真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不然真要是工作丢了回家种地怎么行呀。
现在经过闫刚的劝解,也能踏实认真工作了,虽然依旧没有给转正,但这不是态度先表明,下次有转正名额的时候也能让领导先想起他嘛。
为了争取表现,所以每个月只回来一天,并且当天回当天走,争取不给单位留下坏印象。
而闫刚也正好完成手头的工作,便和闫平一道回来了。
闫刚自然能懂闫思蕊话里的意思:“一起回来的。”
“那现在的他应该很崩溃吧。”
自个的妈成了别人家的妈,这么孝顺的长子能不崩溃吗?
“娘~~~~~~~~~~”
闫平的确很崩溃呀,怎么就认真工作了几个月得了领导的赞扬后,自个娘就不是自个的了呢。
“不,哥,娘还是咱娘,只不过也是别人的娘了。”
“这,这怎么行呀。”
春花看了眼闫平,冷冷地说到:“不行跟爸说,这又不是咱能作主的事儿,先把工资交了。”
春花冷冷的,但窜住闫平的钱更为重要,这二百五说不定真会拿钱贴补老王一大家子的。
“不是,我钱凭什么交给你呀,要交也应该交给爸呀。”之前就算了,现如今爸都出来了,哪能还交给春花呀。
“爸哪有时间管这些,现在家里大小事儿我说了算,交钱就行了,把你吃饭的钱留下,你没事儿就别惦记家里了,娘现在过的好的很,你管好你自个就行了,刚子都转正了,你咋还没转正呢。”
闫刚转正后工资提升了不少,她又不是没听说。
一说到转正倒是引来了闫思武的注意力,“对呀,平子你咋还没转正呢,到时候拿了钱咱们弄块地儿盖房子呀。”
对于闫平把钱交给春花他意见不大,主要是他不离村也没啥需要花钱的地方,春花有条理,张翠红疯的这段时间把家里弟弟妹妹安排的挺好的,再之前又和她说过担心闫平贴补张翠红,所以再加坚定把钱交给春花的想法了。
“我前段时间不是请假嘛,这段时间已经表现的挺好的了,估计离转正不远了。”
“行吧。”
闫思武的一句行吧,这事儿直接盖棺定论了完全不容别人反驳了。
闫平并不相信弟弟妹妹的话,老王家怎么可能会对张翠红好呢。
闫平把钱上交给春花后,不放心偷偷出了门想去老王家附近瞧瞧,自以为瞧出个虐待张翠红的画面能给自个娘讨回公道。
可张翠红还真就过的很好。
饿了就吃,吃了就睡,不哭不闹的而且还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这么一瞧吧,还真就和以前不太一样呢。
显然老王家俩口子也是用了心的,不管张翠红咋样,肚子里那是自个家的亲孙子,能养好自然会往好的方面养呀,这吃的一供应上了,人自然就荣光焕发了起来。
闫平虽然不甘心,可见张翠红似乎真不错,便也没打扰,转身就离开了。
闫平离开了不要紧,可刚才那一幕被王老婆子瞧了个清清楚楚的,这闫平果然孝顺不放心他娘。
张翠红肚子里可是闫平的亲弟弟呀,时间久了难保不会耳根子软呀,哪怕现在他们没有牵扯,难保不能从闫平手里头捞些东西回来。
一想到这儿王老婆子照顾张翠红起来,便是更加尽心了不少,“你呀,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哦。”
老王头不懂自个老婆子没头没脑的话,“你又瞎说啥。”
“没,我啥也没说。”
这事儿呀自个心里头明了就行了,老头人为了正义,这件事儿已经让他心里难受很久了,其它想法暂时还是不要说了才好。
闫思蕊觉得,这事儿到了这个地步应该是闹不出啥来了,而事实上村里也的确安静了不少,没再闹出什么其他的事情。
春去秋来,眨眼就过去了,秋收过后没两天,张翠红便生下了一个大胖孙子,这孩子足足有7斤二两重可是震惊村里不少人。
本来都在为张翠红叹息的人们,也不得不感叹张翠红疯了命也那么好。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说,答案显而易见。
张翠红在没分家前过的就相当不错,毕竟王大丫有钱呀,别的不说,反正饿不着他们两口子。
后来分家了其实也还行,孩子们每日两餐喂养着,大家伙又不是没见着。
再后来跟了老王家了,更是吃的圆肥滚胖的生了个儿子不说,还有7斤二两,这让和她相同时间段生下孩子的妇女们,少不了嘴里要念叨许久。
现如今年代不好,营养品少,孩子能有个4…5斤就已经算养的不错了,还有许多孩子只有三斤多的,就遑承7斤二两了。
酸归酸,可也忍不住叹到:“说到福气,还是张翠红有福气呀。”
“怎么着呀,这样的福气分给你你想吗?”
当然不要,想啥呢。
不管村民们想啥,老王家俩口子是真乐开了花呀,大胖孙子,心心念念的大胖孙了终于来到他们家了。
第128章 当家作主(一更)
王老婆子也不是一个卸磨杀驴的人,张翠红生了孙子她就不管大人了,当所有人都这么以为的时候,王老婆子对张翠红依旧如此。
这就让等看着后续的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了。
难道是王老婆子转性了?
可王老婆子是这么善良的人吗?
当然不是。
可王老婆子又不傻,把大人照顾好了,张翠红奶水好,她的大胖孙子也能吃的好些,吃好了身体也能更好,至于其它的,也不是没有,在大家面前做做样子而已,别以为她不知道多少人在看他们家的笑话。
她偏不。
就是要惊掉这群人的下巴,让他们合都合不上。
所以张翠红哪怕生了孩子,日子过的依旧很不错。
而闫思武一家人也终于在过年时迎来了闫平转正的消息。
无疑,闫思武一家子这个年能过的非常和谐。
吃着年饭,闫思武便和孩子们商量道:“过了年在春种前就把房子给起了吧,这边再住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可以的爹,之前存下来的钱起个房子置办些家具完全够了,以后再要往家里贴补啥的,大哥的工资也够,慢慢置办就行了。”
闫平之前虽然没转正,但实习工资留下吃饭的,每个月也能交个7块钱左右,这期间给弟弟妹妹交书本费啥的用掉了一些也还存了将近80块钱。
80块钱在这个年代就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何止是盖一套房,几套房都绰绰有余。
家里没了张翠红这个拖累,闫思武觉得这日子似乎更有奔头了。
年刚过完,闫思武便找到了大队长挑选基地,当然了,闫思武直接选了一块和老王家完全相反的方向。
选基地打土培,像建房这样的事儿村民们也都会帮忙,不然就光他一个人,那得忙到何年何月呢。
也因为有村里人帮忙,只用了2周时间新房便落成了。
新房落成后,酒席肯定免不了的,等他们正式入住新屋后,把所有帐一清算,这才发现居然用了二十多块钱呢,可是把一家人心疼坏了。
但其中宅基地占了大头,毕竟这年头啥东西都不是免费的。
地虽然是村里的,可说到底也是上头的,你要想在自个私占了,那就是思想不先进。
像他们有钱的人家可以花钱买地基,像没钱的人家也可以家里的粮食来换,可他们家现在有钱,自然是把粮食省下来啦,所以钱这块就花的比较多。
再加上酒席哪怕没有大肉,但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