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法古卷开始-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巧,朕宣了他与张先生一见,已推行文化改革之法,一震人道之势。
不知袁师,可否与我一同见上一见。”
“臣听师妹说起过,稷下学宫之主周长青,最擅长分身之术。
若是陛下担忧,只需看他来的是分身还是本尊即可。”
自古帝王多疑,虽然万历帝的话语之内,并没有对于周长青表现出过多的敌意。
可一教之主,又代表心圣一脉主持文化改革之法。
若说万历帝心中没有担忧,怕是连他自己本人,也不会相信。
不过这些话,袁天青不会明说。
因为曾经当过万历帝老师的他,对于自己这位弟子,无疑了解的极为深刻。
“老实说,臣对这位稷下学宫之主,也是闻名久已。”
“如此正好,老实说,朕听刘将军说言周长青和赤尔哈赤的大战,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尤为激动不已。
算算时间,他们应该也快到了,袁师便与我一同前往花园等候等候吧。
朕可不能坏了自己在这位稷下学宫之主心中的映像。”
万历帝打趣道。
“什么映像?”
“背对苍生,亦背负众生之像。”
门外,万历帝的声音,缓缓传来。
……
宏德殿,御花园外。
“张先生、周先生,陛下已在院中等候多时,两位请!”
冯淳一脸恭敬的看向周长青和张家卫说道。
“有劳冯公公了。”
浩然分身同样还了一礼,说完便与张家卫一同迈入到了御花园内。
看着浩然分身的背影,冯淳心中很是感慨。
当日他引文玉和周长青进宫,周长青还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带品。
可短短一年多的光景,后者便成为了举足轻重之人。
便是那些朝中大臣,也不敢怠慢丝毫。
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不管地位高低如何,依旧这般平等的看待自己。
“不亏是敢和孔家掰腕子的人。”
心中这般想着,冯淳便在侍卫的目光之下,离开这处御花园重地。
……
第二章 我欲人间立仙朝 (求月票、订阅)
御花园内。
当两人踏进花园的第一眼,浩然分身便看见了那位背对苍生的万历帝。
不同的是,此时在凉亭之中陪着这位陛下的,不是那位相貌威严的陈宫。
而是一名须发皆白气质显得淡薄高远的老者。
“臣张家卫,拜见陛下。”
“臣周长青,拜见陛下。”
下一刻,师徒两人便对着凉亭内的万历帝,抬手齐齐的一拜。
“平身吧,两位爱卿为我大炎立下不世奇功,更是斩杀后金国主赤尔哈赤,孰为难得。
这里并不是御书房,所以两位爱卿不必拘谨,可来凉亭一叙。”
话音一落,万历帝当即转过身缓缓地说道。
虽然还是如以往一般,可落在浩然分身的目光之中,却是觉得眼前这位帝王的气势,更甚了一些。
“因为,王朝气运的加持?”
浩然分身在心中这般想道。
同样,当浩然分身打量万历帝的时候,后者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目光微微一动。
“我听袁师说,周爱卿不仅是张先生的学子,更是上清一脉如今的道子,且颇为擅长分身之法,不知可有此事?”
待到两人于凉亭落座之后,万历帝看着浩然分身缓缓地说完,又耐心的指着对面的老者,解释道。
“袁师是负责钦天监的天师,对于三清各脉颇有了解。”
话音一落,万历帝的目光,当即看向了浩然分身。
他是通窍境地武者,作为武道上三境,虽然此前仅仅只是见过周长青一面,却也牢牢的记住了他的气息。
此刻再见,虽然浩然分身的气息不变,但落在他的眼中,却是全然不同,少了气血之意。
对于寻常的修士而言,这种差距或许无法发觉,但是对于武者而言,这点差距会不断放大。
这也是为何武者越往后,会有万法不沾身的美名。
因为武者一旦达到武道第六境,气血混元一体,可勘破各种术法虚实,可不受幻法之道迷惑。
“陛下圣明,臣的确只是本尊的一尊分身。”
听到万历帝委婉的叫出自己的身份,浩然分身坦然的说道。
若是后金没有被灭,他还会因为顾虑朝廷的猜忌,而让本尊来此。
可后金既然已灭,周长青却是再无这方面的担忧。
若是帝王忌惮,稷下学宫不待也罢,他同样有其他的方法,持续文化改革。
但若是帝王支持,那么在这个位置,仅仅是靠一个分身,便可以做的更多。
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万历帝虽是帝王,但却并没有那种盛气凌人之意,反而大多数时间都是宽厚待人。
单单凭借这一点,就值得周长青对他高看一眼。
更何况,眼下的大炎论民间开化,比之那妖清,奴才横行的画面,可是要强出千万倍。
哪怕是论骨气,即便是前明,也要胜过妖清不知凡几。
“你倒是坦诚。”
万历帝倒是没有想到周长青竟然承认的这般干脆。
故而,心里虽有诧异,却也并无恼怒之色,颇有些哑然失笑的问道。
“为何不是如上一次一般,是本尊来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的身份,要尽各自的职责。
本尊已然是上三境地修士,不日便要渡劫,雷劫修士一举一动,容易牵扯王朝气运。
而人间王朝承载亿万万人的人道之力,仙道之人却是不能随意染指。
浩然之所以留在此处,是为尽儒道之责,全当初陛下所给予的心圣手令之责任。
以稷下学宫,借文化之名,使得人道之力长盛不衰,已防止补天之路有变。”
浩然分身径直的说道。
“什么时候责任到了,便是浩然分身离开之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此话在理。
如我大炎立国至今,便一直镇守在炎京,以天子守国门,便是因为使命和责任。
你既然已知补天之路,想来也明白,这天下不知道多少俊杰,全部都倒在了那条路上。”
听到浩然分身的话,万历帝的目光很是复杂,他起身看向那些还只是花蕾的花枝,说道。
“你是周长青也好,周浩然也罢,其实朕也不在乎。
只是朕今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便有感而发的说一次。
你们可以听,也可以选择回答与否,但出了这个院子,便忘了这番话吧。”
话音一落,万历帝当即转过了身子,背对着三人说道。
“天外之魔古来有之,可直到异元之时,才彻底毫无保留的出现在了人间。
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宋太弱,且异元不擅长利用人道之力所至。
眼下,我大炎虽然镇压补天路数百年。
可这天下太大,或许有些地方,已然再次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纵观古今,面对外敌,一味的退让只会让敌人越发的猖狂,甚至到最后家园破灭,亲人惨死。
补天路,只能挡一时,挡不了一辈子。”
“陛下的意思是?”
浩然分身听到这句话,顿时感觉心神一跳。
他感觉全身如过电一般,在一阵颤栗之后,一股强烈的兴奋之感不禁悠然而出,满心期待。
在被万历帝叫破身份之后,浩然分身其实是已一种我要摊牌的心情,说出了补天之路。
他本以为这种秘辛,万历帝应该不会多言。
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位帝王以为他从上清一脉得到了消息,竟然没有丝毫的避讳。
看眼前这一幕,怕是这位喜欢背对苍生的帝王,也要摊牌了。
“面对敌人入侵,最好的办法,便是学祖宗,以史为鉴,当拿起手中的刀杀回去,打到他们的老家。
让他们也看看家中天翻地覆,同胞惨死的样子,如此才能一劳永逸。
不管是人也好,天外之魔也罢,只有真正的痛了,手才不敢乱伸。”
说到这里,万历帝的话语微微一顿,在短暂的停歇之后,缓缓地吐出一口气道。
“人间王朝只能镇压天外之魔打进来的一条路。
但要是人间王朝气运升格,化作人间仙朝,如此能否顺着这条路打回去?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呢?”
“陛下大志,可想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要的资源却是海量的。
况且,人心难测且多是善变。
一旦拥有了强大的武力,便容易滋生骄狂之心,不服管教。
如此一来,怕是容易生乱。”
袁天青闻言心中一跳,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当即隐晦的提醒道。
“日有朝升夕落,水有百穿汇聚于海,而海又分于天下。
若人人都可长生不死,看似繁花簇锦,可时间一久,便如一滩死水,不变也变。”
“袁师说的有理,朕也时常觉得自己会多愁善感。
若有一日朕成武仙长生久存,使得王朝固化,再现千年世家,而百姓却宛如死水,那是何等可怕的景象。
朕常看太祖史记,知晓太祖幼时,便是因为官官相护,世家把持逼迫,导致先人饿死,从而流浪在外。
若真有那一日,朕怕是也无言面对先祖,可若是不与那天外之魔打上一打。
万一朕身死之后,后辈子弟镇守不住,又该如何。
毕竟,有巅峰之时,也有低谷之日。”
随着此话的落下,整个御花园再次安静了下来。
便是那风吹而过,花枝晃动之音,也显得格外的清晰。
“一人之力,其力有限,而亿万万之人无限,阶级固化在于水流不动,需要时常疏通、引导。
世家形成是因为重要之位被长久把持,若重要之位不可变,则端坐其上之人,不可久存。
这不正是陛下授予臣,心圣手令之意吗?”
这时,浩然分身缓缓地说道。
……
第三章 由北向南可定天下 (求订阅、推荐)
仙国。
这个背对苍生的万历帝,竟然想要打造一个人间仙国。
周长青的浩然分身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是一愣,随后一股莫名的热血便扬了起来。
不因其他,单单是人间仙朝四个字,便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感觉到振奋。
甚至某种程度上,这与他施展化改革的目的,颇为相似。
“难怪敢以万历为号,只是不止你的气魄,究竟能够有多大?”
看着万历帝的背影,浩然分身在心中想道。
虽然万历帝口中建立人间仙朝的初衷,是为了反过来镇压天外之魔。
可就像钦天监的那位袁师所说的那样,人心思变。
周长青不担心阶级的固化,因为想要大炎成为神话传说之中的天庭。
以现在大炎的情况而言,无疑痴人说梦,甚至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在这么悠久的时间,知晓政体演变的周长青,有十足的把握,让众人所担忧的死水,不会发生。
但他在意的是,解决天外之魔后,万历帝是否如此刻这般,还拥有着初衷。
他这番想要消灭天外之魔的想法之中,会不会隐藏着,让自己一人长生,而献祭整个人间王朝的想法。
虽然这种想法,非常渺小,但浩然分身需要确定。
就像此前浩然分身回答万历帝一般,本尊既然修道,便自当逍遥世间。
只会留下一尊分身在人间王朝之内,直到一切水到渠成为止。
逍遥,不是非得违法。
逍遥是为了在遇见讲理之人时讲理,遇见恶人可拔剑的底气。
若有一日当人间王朝秩序已定之时,本尊游戏人间红尘时,也不介意偶尔当个路过的侠客。
这些念头,一一浮现在浩然分身的心中,而此时万历帝也听到这番话之后,转了过来。
“爱卿,难道不担心袁师方才所言?”
万历说完,目光如炯的看向浩然分身。
方才那一番话,虽然说的极为简单,可却直指矛盾的弊端,一下就搓中了万历帝心中的紧要之处。
虽然眼下的大炎的确是无比强盛,可他也只能把控大局。
更进一步,便会变得模糊。
而他若是一旦向这模糊之地伸手,便会明显的感觉到一股好似蛛网一般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他能感觉到那些力量来自于何处,可是这些力量牵扯甚广。
他可以砍断一处,却不能灭尽所有。
“天下没有不愿意当官的人,天下也并不是非得指望那些人。
陛下之所以问出此语,无非是担心牵连甚广。
可即便再次牵连甚广,又如何比得上天外之魔的入侵。
难道还有比异元最后的结局,要来的惨痛不成。”
说到这里,浩然分身的嘴角浮现一丝微笑。
“况且,眼下我们正好有一个机会。”
“爱卿是指后金?”
万历帝也是一个精明的人,当即目光一亮的道。
“不错,后金虽灭,但元蒙在外环顾,边关之危时刻存在。
为了防止外敌入侵,陛下决定为天下百姓编户造册统一规划。
对天下百姓之地,在户之人进行统计。
南方臃肿,彼此之间多有纠缠,但北方因为外敌常在,陛下一边施以恩惠一边登记造册,却是不难。
毕竟,此番我大炎灭一国,军威正盛谁人敢在这个时候抵挡陛下。
先定北方,然而以造强军之民,再入南方。
陛下到时可以让北方的士兵协助南下之人登记造册。
如有不从者,找出阻拦之人的罪证将其锁拿入狱或是斩杀,皆在陛下一念之间。
如此,由北向南之策,可让陛下之威,深入民心,铲除沉年淤积。”
说到这里,浩然分身顿了顿,又补充道。
“陛下此举是为天下计,施展此计之前,臣之愚见是,可以先公布后金之残暴,以及北方军民之惨状。
以此,可以让百姓心中知晓陛下心怀天下的正面形象。
每去一地,可详细记录在此地发生之事,以官方之名,管控天下之人的话语。
凡反对、作乱之人,让天下之人诛之。
如此,即便有人作乱,有天下民心在手,陛下除之,乃是善而非恶。
登记造册完整之后,若情节严重,陛下可罢免施展此策之人,以宽慰天下之心。
不过有功之人为陛下受累虽是应该,但天外之魔窥伺在外,故而可戴罪立功,将其编练新军。”
“但此举,不到情况严重之时,臣建议不要实施。
毕竟有功之人应当获得荣誉,陛下以为如何?”
说完,浩然分身的目光看向万历帝道。
“此计,虽不详细,却倾向大同。”
半晌,万历帝深吸一口气,缓缓的吐出一句话道。
他本以为周长青方才之语,只是年轻气盛所致,可此刻听完整个计策,内心却是受到了震撼。
此计虽然简单,但却以大势而行,乃是堂堂正正之策。
其中无论是引导官方之语,还是处理之法,看似简单,却始终牢牢的保持着大势。
“此计能行。”
越是思索,万历帝心中便越是觉得此举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不过计策再是完美,若是执行之人缺乏魄力,或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