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从道法古卷开始 >

第245章

从道法古卷开始-第245章

小说: 从道法古卷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在孔衍直惊骇的目光之下,后者慢悠悠的抬起了自己的右手,托举到头顶。

    伴随着一阵晶莹如玉的光芒,那丈许之巨的戒尺,竟然被孔衍直眼中的周长青,轻而易举的挡了下来,更不费丝毫吹灰之力。

    “怎么可能?”

    孔衍直震惊。

    他手中这把孔尺,经过历代先贤所用,其中早已承载了圣贤之意。

    若不是心中正直存有大义之人,哪怕是大儒,也不能这般轻而易举的接下。

    “定然是此人,已浩然正气蒙骗了戒尺。”

    想到这里,孔衍直猛地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在戒尺之上。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请先贤之力,助我击杀此獠。”

    在孔衍直的怒吼之中,其手中的黑色戒尺顿时爆发出一阵耀眼的浩然之光。

    于这光芒之中,黑色戒尺脱离了其掌心,且在这光芒之内,浮现出一名身穿白色长袍的白发老者。

    老者的目光宠辱不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压力,在此刻席卷开来。

    哪怕是孔衍直,在这压力之下,也不由得倒退数步。

    “晚辈孔衍直,今遇大魔,欲行不逆之事,故而以孔圣之血,请先贤现身,镇压此魔。”

    孔衍直说着,对着半空之中的老者,恭敬一拜。

    “在下周浩然,今日来此杖杀不义之人孔衍直,请前辈助我一臂之力。”

    看着面前的老者,浩然分身同样恭敬的说道。

    可与孔衍直的叩拜不同,浩然分身站的堂堂正正,面对老者也只是抬起了手掌,行了一个同辈之礼。

    并非浩然分身不愿持晚辈之力,而是当初在邪圣的未来,本尊继承儒家先贤之力时,曾在浩然正气的长河之中,见过面前的老者。

    当时本尊,同样以周浩然之名恭敬的一拜,却被一众先贤止住,只愿以同辈相称而行。

    “虽是后辈,但既有浩然之心,也行浩然之事,便可与我等同行。

    今孔有后世子弟行不逆之事,至邪圣降临颠覆人间,还望后辈拨乱反正。。。。。。”

    那些话,依如昨日之声,在浩然分身的耳中浮现。

    故而,浩然分身在看见面前的老者,在感受到那一丝熟悉的浩然之意,也只是持晚辈之敬意,行了同辈之礼。

    此举,落在孔衍直的眼中,直觉得他眼中的周长青无比自大,且是在自寻死路。

    可在浩然分身的心里,却是在看见老者沉默的目光之后,便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一种,对方能够明白的感觉。

    很玄,但儒家的浩然之力,本就存乎于心。

    “尺来!”

    下一刻,在这种沉默的对峙之中,浩然分身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嗡!

    同一时间,孔衍直惊骇的发现,其面前的黑色戒尺在一颤之后,竟真的乖乖的飞落到了周长青的右手之中。

    且在这飞行之中,那浮现出的孔家先贤,也只是用一副好自为之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之后,便消散开来。

    “。。。。。。”

    孔衍直愣住了。

    他万万想不到,自家的先祖居然仅仅凭借对方的一句话,就选择了去帮他,而不是帮自己。

    后辈正欲死战,而先祖却降,莫奈何,莫奈何啊!

    “孔衍直,你不仁不义,欺世盗名,今日该认罪了。”

    便在这时,一声宛如噩梦一般的声音,浮现在孔衍直的耳中。

    他骇然的转过头,就见眼中的周长青,手持孔尺,一脸戏谑的打来。

    “周长青,你不能杀我,我乃大成至圣先师的后人。

    更是下一任的衍圣公,你不能杀我。”

    看着头顶落下的黑色孔尺,孔衍直绝望的怒吼道。

    ……

    (诸位道友,征求一下,要孔衍直死,还是就此当一个听话的傀儡行事。)

 第四十一章 李代桃僵 (求订阅月票)

    “先祖,救我!”

    看着黑色的孔尺,在眼前不断放大,于这种庞大的压力之下,孔衍直发出绝望的怒吼。

    最后关头,他从怀中掏出一面护心镜。

    这是他这一脉的直系先祖所留之物,曾经乃是一尊货真价实的大儒。

    在他看来,也许其他的圣贤之物,还能被周长青瞒骗。

    可是此物,在他血液的激发之下,定然不会出现这种事。

    “噗嗤!”

    在孔衍直的目光之中,他血液好似滴落油锅里的冷水一般,发出一阵剧烈的嗤嗤声。

    可也仅此而已,不仅没有浩然之影浮现,便是连最基本的浩然之光都没有。

    “怎么可能?

    为何先祖宁愿听一个仅凭噩梦就随意杀人之人的话,而不是我这个孝子贤孙?”

    孔衍直不解,他的双眼猩红,死死的看向落下的黑色孔尺,浑身颤抖。

    “此尺名戒,若后辈子孙不仁不义,当以尺打之。

    小恶为惩,大恶则伐”

    浩然分身缓缓的念道,脑海里不由得再次浮现了当日白骨成堆的景象。

    轰隆!

    同一时间,他就看见孔衍直的身躯,在孔尺的镇压之下,猛然一颤,整个人便轰然倒地。

    “原来现在这个时候的你,已经有这么多的恶了,倒是我杀的太迟了。”

    看着气息全无的孔衍直,浩然分身看着手中的黑色孔尺,沉默半晌后说道。

    于其话音落下的一刻,一片淡金色的大日精火从浩然分身的掌心之中浮现而出,落在了孔衍直的身躯之上。

    呼哧、呼哧

    仅仅数个呼吸的时间,孔衍直的身体,便被焚烧的一干二净。

    任你身前地位多么尊高,是人前众人高拥也好,王侯子弟也罢,死后都不过是一堆灰烬。

    区别在于,灰烬或许比常人多一些而已,却也是多占位置。

    一念即此,浩然分身右手一挥。

    顿时,这点灰烬也就被风吹的落在了梧桐树下,混入泥土之间。

    “孔衍直已死,也算是对当初邪圣的未来有了一个交代。

    不过接下来的文化改革,却不知道儒家会派来一个什么样的人。

    若是良玉到还好,若是废材,怕是又得凭添一份麻烦,总不能来一个杀一个吧。

    若真是如此,虽说这些前辈未必会在意这些蛀虫的死活。

    可我也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看着诺大的院子,浩然分身在恍惚之间,似乎看见了数千年下来,依附于孔家那庞大的阴暗面。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想到这里,浩然分身的目光看向了手中的黑色孔尺。

    嗡!

    下一刻,在浩然分身的目光之中,就见黑色孔尺之内,有着晶莹如玉的浩然之光浮现而出。

    同一时间,浩然身份向着面前的孔尺一点,指间之中,浩然之气和纯正的法力,当即浮现而出。

    数个呼吸之后,借助孔尺之内的浩然之气,一道身影在此刻浮现而出。

    “原本是打算控制孔衍直的心神,以其为傀儡一点一点的洗涤孔家的阴影。

    却不曾想他现在就因为为恶过多的原因,死在了自家的儒器之上。

    所以,便委屈道友暂代孔衍直的身份,配合我们文化改革的计划了。

    这孔尺之上有孔衍直的血液气息,道友的身躯又是以浩然之气凝聚而成,足以瞒过真大儒之下的人。”

    看着面前的身影,浩然分身缓缓的说道。

    “本以为本尊的心已经够黑了,不曾想你当稷下学宫久了之后,也变得如此。”

    以浩然之气凝聚的分身,一脸无奈的看向周浩然道。

    “罢了罢了,我便委屈一次我这潇洒的容貌吧。”

    随着此话的落下,浩然分身就看见一个全新的孔衍直,出现在他的面前。

    只不过此时的孔衍直,并非真的孔衍直,而是周长青的一具分身,可以唤做孔分身。

    “既然如此,此地便就交给道友了。”

    浩然分身看着孔分身说道。

    “好说。”

    随着此话的落下,周浩然的身影顿时消散在梧桐树下。

    与之一并散去的,还有浩然分身此前来到这里时,封禁的壶田之法。

    “孔衍直作为下一任的衍圣公,身上定然还有不少好东西。

    为了更快的替代此人,倒是还要好好熟悉一番才是。”

    想到这里,孔分身一手挥退出现在面前的仆人,并取消了外出的车架之后,当即在心中默念道。

    “我一步踏出,醒在房间。”

    唰!

    下一刻,就见孔分身出席在了一间典雅的房间之内。

    “这就是儒术?心有所动,心虽身至。”

    想到这里,孔分身当即开始打量起房间内的布置来。

    很快,他的目光落在房间的大床之上,其上有人,面容娇艳。

    当孔分身的目光看向那床上之人,后者也将目光看向了他。

    “孔先生,今日怎来的这么早?”

    声音如胶似喘,带着一股酥软的糯糯之音,令人闻之精神之震。

    “这个卧底计划,似乎不亏。”

    孔分身咳嗽一声,然后转身踏出了房门。

    “如烟姑娘,我在屋外温酒,静候姑娘佳音。”

    “噗嗤”

    稷下学宫,梧桐树下,一口老酒,顿时从浩然分身的口中喷吐而出。

    “孔衍直这老小子,死的真不冤。”

    感受到孔分身传递过来的传来,才刚过回到稷下学宫并躺倒院子里的浩然分身,顿时觉得自己的躺椅和酒,一点也不香了。

    本以为在李代桃僵,替代孔衍直的分身,会是一个恶心人的苦活。

    可谁曾想,孔衍直的生物,竟是这般的糜烂和令人向往。

    “失策咯,失策咯。”

    一边念叨着,浩然分身再次慢悠悠躺回了靠椅上,提起了酒壶,潇洒的饮了一口。

    “本尊似乎还在赶路,此事倒是可以分享给他看看。

    常年奔波在外,或许他会比我的反应,要更为的大,哈哈!”

    想到开怀之处,院落里,顿时充斥着浩然分身的话语。

    “文化改革,成已。”

    万历四十六年,十二初,炎京飘起鹅毛大雪。

    同日午时,后金城灭,元蒙求和,大军班师回朝,举国相庆。

    ……

 第一章 心绞之痛、帝王之心 (求订阅、月票)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天空阴沉。

    此时,大炎皇城,坤宁宫。

    “阳春三月,本是人间花簇喜事多迎的时刻,却不想北方的天,还是这么寒冷和阴沉。

    唯一令人舒心的地方,就是今年不用担心北方寇边,和提防后金了。”

    万历帝看着殿外还未芬芳的花园,颇为感叹的说道。

    “朕这几日偶有心绞之痛,似外邪入侵,但不管是御医,还是上玄观的上清高人,都无法确认原因。

    只是让朕多注意休息,不要过于操劳。

    可朕,虽不像那赤尔哈赤是天象境的武者,但也是武道第六境的绝巅之境。

    若非人间帝王的天象与王朝相互关联,用来镇压补天之路,朕也早已迈入了天象境。

    如此,寻常的心绞之痛,又岂会出现在朕的身上?”

    万历帝缓缓的说道,目光也因其话语,而变得越发的深邃起来。

    “袁师,朕灭后金,夺一国之气运,不说使我大炎更上一层,最少也会让王朝气运增长才对。

    你可知朕心绞之痛的缘由?”

    “启禀陛下,后金虽是一国,但其立国之运的根基,却是来源于大炎和元蒙。

    将其灭之虽有增长,但毕竟其势未成,增长不多。”

    “增长不多,也是增长,既是增长,在身体无缺,国事无碍的情况下,这心绞之痛何来?”

    听到这话,万历帝的目光,当即看向袁天青道。

    “袁师,您贵为钦天监之主,又是玉清一脉的真人,最擅长捕捉天机。

    三个月前,大军班师回朝之际,朕也看见了一个人。

    他叫木苍,是蛮族圣殿的一名祭师,他告诉朕,后金王族在大战之前,已被天外之魔侵占。

    天外之敌,恐已卷土重来,企图再次颠覆人间,此事你可曾算到?”

    此话方一落下,万历帝便移开了自己的目光,看向窗外的那一片片宫宇,似看向了前朝的的帝都一般。

    “当年前宋衰落,而蛮族强盛,席卷中原大地何其威风。

    可就是因为天外之魔降临,使得蛮族建立的元蒙窃据中原大地不过百年,便国运凋零妖魔乱出,起义不断。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我大炎太祖崛起于微末之间,斩妖魔定乾坤,以人道之力镇压域外补天之路。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可要是论对天外之魔的憎恨,蛮族圣殿之恨,远胜过我大炎的夺国之恨。

    袁师,可知这是何故?”

    “因为在蛮族圣殿的眼中,若不是天外之魔乱世,我大炎根本没有崛起的机会。”

    袁天青恭敬的说道。

    “不错,所以他们来通知我们了,所以元蒙的军队后退三十里。

    因为他们在忌惮,也是在等待,因为现在蛮族圣殿认为,轮到我大炎了。”

    说到这里,万历帝转头看向袁天青,目光如炬的问道。

    “补天路,究竟有没有问题?”

    “虽有异动,但并无问题,尤其是后金灭国之后,至今未动。”

    袁天青言之凿凿的说道。

    “可心绞之悸,不会空穴无风啊。”

    听着这话的万历帝在心中沉默半晌之后又道。

    “朕听说,玉清一脉又有弟子出山了,所为何事?”

    “昆仑天尊发现天机有变,疑有人间大劫将至,故而派了在下的师妹下山,已全三教之力,抵抗人间大劫。

    可这大劫所向,如何而起,却是极为诡异……”

    “如何诡异?”

    听到这话,万历帝的目光一动道。

    “大战之前,天尊算到此战我大炎败了,而后金势起,直到如异元一般,再次席卷整个中原大地,成就妖清之国。”

    “可大炎胜了。”

    万历帝闻言,眉头一皱,不由得看向自己年幼时的老师。

    “朕记得袁师说过,能被算到的大劫,从不是大劫,而大劫也不会被改变。

    这莫非便是袁师口中的诡异之兆?”

    “陛下英明,在稷下学宫之主,当今上清七脉的道子斩杀后金国主赤尔哈赤之后,这大劫便变了。

    变得山路一片混沌,连天尊也不知是对是错,但臣记得师妹说过,她下山之时,本就是因为天机有变所致。

    所以,此番变化,或许是好,也或许会让大劫,提前降临。”

    “袁师的意思是,潜伏已被暴露,故而天外之魔可能会大举入侵?”

    万历帝沉吟道。

    “目前不知。”

    袁天青沉吟一番后,道。

    “那朕换一个问题,你曾说你师妹此番下山是奉天尊之命,整合三教。

    不知,她是成了,还是未成?”

    “在下师妹个性高冷,曾去过上玄观,但因为一个人,给了上清七脉一个机会。”

    “这么说,朕的稷下学宫之主,阳明学院如今的儒家高徒,竟然还是上清一脉未来的一教之主,有点意思。”

    听到这话,一向沉默的万历帝,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笑意道。

    “正巧,朕宣了他与张先生一见,已推行文化改革之法,一震人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