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28章

大汉昭烈帝-第28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皱起了眉头,他可不希望移民营地被张焕变成那种血汗工厂,可当他找到正在审计账目的张焕开始质问之后,对方的回答却让他无话可说。
    “这是他们非要开工的,我拦都拦不住,这些百姓们说与其在屋里对着火盆取暖,还不如就着烧窑的热气大家活动活动筋骨。”张焕理直气壮地说道。
    叫来几名正干得满头大汗的家伙询问一番,结果他们的回答和张焕说的一模一样,刘备这才放心。但他还是叮嘱了张焕一番,人不能一年到头不停歇的劳作,冬天寒冷,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候,如果百姓们想要劳作,那必须把饮食标准给提高,吃多些才能保证体能。
    铁匠铺子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连绵不绝,工匠们在滚滚热浪中只穿着贴身小褂挥动铁锤,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一滴滴汗珠不停滴落,烧红的铁块上时不时冒出一缕白烟,旋即消失不见。
    张焕拿起一把刚淬过火,还没来得及安装护手和刀柄的战刀递给刘备,“七斤重,刃长三尺,柄长一尺五,刀宽两寸,厚度是四分。”
    “是不是有点重了?”刘备接过这把半成品掂了掂,感觉要比一般的环首刀重上那么一些,而且刀身更宽,刀背更厚。
    “启禀太守,这是关都尉特意要我们改进后的步战刀,他特意吩咐刀身要比以往的宽一些,刀背要厚一些,刀柄稍长一些,但取消了刀柄处的铁环,所以只增加了一斤的重量,不算太多。”旁边一位老工匠解释道。
    “哦?”刘备一听是关羽特意要求的,又举起这刀放在眼前细细打量,并且简单地挥舞了几下,终于被他看出关羽的意图来,这种设计是将原本环首刀相对靠近柄部的重心前移,从而提高斩击的威力,更加偏重攻击了。
    张焕咧着嘴笑了,“云长说钝刀还是能砍人,可断刀就只能回炉了,以往的战刀轻薄,更偏重于马战,步战的时候太容易断,所以他就做了这种改进。”
    刘备摸着下巴想了想,对那名铁匠师傅说道:“先按照这个规格打造一百把,拿去给关都尉他们用过之后,若是他们满意,再大规模生产。”
    “诺!”这名老汉虽然不太明白刘备的用意,但他很明智地选择了听从最高领导的指示。
    漫步前行去往打造农具的铁匠铺子,刘备顺便给有些不理解的张焕解释起自己刚才的决定。
    任何一种武器在大规模生产,并且被军队广泛应用之前,必须经过部分装备,也就是列装来进行验证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经过列装、论证之后,这种武器才能真正进入广大军队的装备列表。
    “云长他们都是天生神力,用的兵器更是比普通的要重上许多,但我们要清楚,军队的主要组成还是普通人,他们能广泛接受,那才是真正的好兵器。”刘备看张焕点头称是,便继续补充道。
    打造农具和工具的铁匠铺子这里也是热火朝天,有了新型炼铁炉之后,铁料供应无比充足,这些铁匠师傅们也是干劲十足。
    除了正在打造农具的师傅们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在反复锻打运来的铁料,将炼铁时产生的杂质通过反复捶打的方式从铁料里排除,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损耗,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环节。
    见两位官员一同前来,正在坐着歇息的工匠和学徒们纷纷站起身来行礼,而工作中的那些人则是放不下手中的活计,只是点点头向他二人致意。
    “这批铁料的品质怎么样,比之前的如何?”刘备很在意这个问题,他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盯了快一个月,最后弄出来的铁还没有以前的好。
    “比之前的好多了。”一名满脸胡须的的工匠高声说道:“以往十斤粗铁能锻成五斤好铁已是不易,这次的铁料中杂质出奇的少,十斤能成九斤。”
    刘备笑道可不是嘛,过去的小土炉温度低,矿石被木炭还原产生的铁和炉渣混合在一起难分彼此,这次的新炉子由于采取了他新发明的大容量风箱和热风系统,炉温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后铁和炉渣都变成了液态,由于密度不同自然就分层了,铁水里面的杂质就少了很多。
    如今铁匠铺后面的仓库里工具已经堆了许多,还有许多没有安装木柄的,带头的工匠解释说由于新砍伐的木材无法直接作为柄材,所以他们专门建了一间用于烘干木材的房屋,数千根粗细不等的木材正在那里被煤炭燃烧的温度迅速烘干,之后工匠们会从中挑选笔直的那些来制作木柄。
    张焕一边走一边畅想着开春之后的事,他对刘备说道:“玄德啊,咱们春耕之后若是有闲暇时间,就开上几道水渠吧,新开垦的大片田地远离河岸,若是靠老天降雨,那产量肯定上不去。”
    刘备点了点头,确实水利工程是提升农业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开辟水渠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巨大,不知道辽东这边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进行如此多的工程。
    正在思索着,突然一个想法跳入刘备脑海中,他顿时一个激灵,抬起手就狠狠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怎么了这是?”张焕惊呆了,看着刘备红通通的右脸不知所措。
    刘备一跺脚,头也不回地往城里走去,“我有一件大事忘了,你多操心这边,可能我这几天要在城里不出门了。”
    “宁儿,宁儿,走走回家,给你安排个活。”刘备一边走着一边招呼坐得远远的,跟一群妇女聊天说笑的张宁。
    看着一高一低两个身影渐渐远去,张焕终于回过神来,但他还是想不明白刘备为什么要自己抽自己。

第五十八章 黑火药被BAN了
    刘备拉着张宁一路疾走,直到回了太守府才平静下来,喘着粗气对同样喘息未定的张宁吩咐起来。
    “你休息会,然后去城里的药铺去问问有没有硫磺和硝石,要是有就买点回来。”
    张宁瞪着刘备,“哈?郎君生病了啊,我去请华佗先生来。”
    “不不不,我是有别的用处,记住是硫磺和硝石啊,别搞错了。”刘备挥挥手,张宁一溜小跑就出了门。
    刘备自己转了半天,走到厨房去找了一块木炭,放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子细细刮了起来。
    一边干着活,刘备一边暗骂自己是过日子过蠢了,居然连黑火药这个改变世界的发明都忘记在脑后,明明前段时间还想起来四大发明,怎么愣是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直到张焕今日提起来挖水渠才想起来。
    黑火药由炭、硫和硝酸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在工程建设方面有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开山炸石,还是开挖水利设施,在黑火药的帮助之下,只需要一顿蹦蹦蹦,就会极大节约人力成本。
    不知不觉间刘备手底下已经弄好了满满一碗木炭粉末,如今就等张宁回来了,趁着这段时间他回忆了一下具体的比例,这个是刘备前世上学时候看过的一本老旧的书籍,《民兵爆破地雷手册》上面记载的,如今刚好排得上用场。
    刘备又等了片刻,张宁气喘吁吁地提着两个小布袋回来,顺手往刘备面前一放,然后双手托腮准备看他下一步的举动,没想到对方根本不动弹,而是直勾勾瞪着自己,“姑娘家别看这个,去给太史夫人做饭去。”
    “人家老夫人才不需要人伺候呢,昨天她说了,咱们顾好自己就行,她要么在府里自己做着吃,要么就溜达到街角去喝粥,说是人老了,喝粥舒服。”张宁坐在刘备对面一动不动,笑嘻嘻地答道。
    “那你记得看了之后绝对不许跟别人说啊,这可是毁天灭地的厉害东西。”刘备早已把张宁看成自己人,所以也不避讳,解开布袋上的细绳就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嗯,淡黄色晶体是硫磺没错,刘备用手指在白色晶体上抹了抹,然后放进自己嘴里,又涩又凉,确实是硝酸钾的特征。
    张宁听刘备吹得厉害,于是聚精会神看着刘备的一举一动,只见他用木锤把这两样东西小心翼翼地慢慢粉碎,然后用一个铜制的小戥子开始称量。
    “这个不是药铺里的那个嘛,怎么咱们家里也有啊?”张宁好奇地问道。
    刘备头也不抬地嘿嘿笑道:“抄家的时候不知道从谁家里搜出来的,我看做得精巧,就偷出来自己留着了。”
    “行啊郎君,你终于知道往自个家里捞东西了。”张宁也笑了起来,眼睛弯弯的就像月牙儿一样煞是好看。
    刘备记得看过的书上说原料产地不同,配比也相应有些不同,所以他就按不同比例配好了三份黑乎乎的混合物,将这三小堆东西分别装在陶碗里,刘备端起木盘就走向厨房。
    裴元绍这小子忠心耿耿,他看刘备每天忙忙碌碌,吃饭时间不固定,所以搬了好多上好的木炭到太守府,厨房里的炉灶永远是燃着火的。刘备从陶碗里倒出一点点黑火药在砖面,然后取了一根细长的木柴引了火凑到上面,火焰瞬间就变得明亮了几分。
    “不对啊。”刘备嘴里咕哝着,又倒了更多的黑色混合物在砖上继续尝试。
    三碗混合物被点得干干净净,厨房里弥漫着硫磺的味道,熏得张宁一顿咳嗽,连忙拉着刘备跑出了厨房。刘备也被熏得眼中流泪,但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而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起来。
    这次的试验完全以失败告终,黑火药不管配比怎么样,遇见明火总是会有剧烈燃烧的趋势,但刘备配置出来的这三碗混合物完全没有要剧烈燃烧的征兆,火势平稳无比,只是火焰看起来比炭火要明亮一些。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刘备双手抱胸,在院子里转悠来转悠去,“宁儿,再去买点来。”
    张宁气哼哼地带着满身硫磺味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又带着两包材料回来,然而新一次试验依旧是以失败告终,对张宁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经过她的强烈抗议,刘备把试验场所改在了院子里的屋檐底下,燃烧产生的味道很快就消失在空气中。
    “这不科学。”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刘备失魂落魄,吃饭睡觉都念叨着不科学不科学,他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张宁早已习惯了这个男人嘴里冒出来自己听不懂的词,她端着大碗把饭菜吃完,一看刘备根本没有动筷子,索性不去管他,自顾自地烧热水洗漱去了,。
    所谓的试验搞了浑身的难闻味道,张宁也是满腹怨气,晚上气哼哼地跑到自己的小屋里去睡觉了,碰都不让刘备碰一下。。
    经过了不下百次试验,各种配比都试过了,刘备甚至亲自跑到药铺去询问掌柜的,这硝石和硫磺到底是不是真货,估计人家药铺的人嘴上不敢得罪这位满身烟气的太守,心里早把他骂了不知道多少遍。
    “怎么就不行呢,难道是黑火药被某种神秘力量给ban了?”刘备苦思冥想也得不出答案,干脆躲在自己房间里蒙着被子睡了一整天才出门,中间张宁跑到屋里几次叫他吃饭都不理不睬。
    心中烦躁难耐,刘备一个人来到傍晚的街道上,背着手缓缓前行,此时街道上几乎没了行人,前天的大雪也被襄平百姓们铲光,此时一轮明月已经升上天空,刘备抬头看着皎洁的明月,心中突然冒出了以前最爱的几句诗来。
    “江畔谁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嘴里念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刘备突然心中一阵清明,他突然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
    “去他娘的黑火药,有就有了,成就成了,没有这个玩意,无非就是人们劳动起来费些力气,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刘备心里这样想着,黑火药发明之前那么多人类奇迹,不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起了决定性作用吗?自己只要想办法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吃饱穿暖了,自然有别的东西来填补这个空白。

第五十九章 驴都能歇着了
    随着刘备停止了对黑火药的试验,他又把心思转向了机械方面,由于自己是一个动嘴能力远远胜过动手能力的“嘴强王者”,襄平城手艺最好的李木匠就成为了刘备将设计图转化为实物的最佳搭档。
    太守府后院空闲的屋子很多,其中一间比较大的如今就变成了木工房,每日里响声不断,不断有小巧玲珑的木制品被制作出来,让张宁玩了个不亦乐乎。
    “郎君,你是怎么想出来不用人力,单单用水流就能舂米的啊?”张宁一下一下拨动着摆在地下的半人高水车,对刘备的奇思妙想钦佩不已。
    水车顾名思义,主体应该是一个车轮形状的大木轮,内部由八根辐条支撑着,每根辐条上有一个刮板和一个水斗,木轮外侧的圆周有十六片叶片均匀分布。水流冲击叶片带动水车,刮板就会将水引入水斗,水斗随着水车的转动升到高处之后自然倾斜,里面的水又会沿着水槽流入预定的地方。
    可是刘备这里的水车和他之前设计出来,用于从河道里向两岸汲水的那种不一样,非但去除了水斗和水槽,并且在主轴上加了一个大齿轮,大齿轮与旁边被固定着的小齿轮连接,小齿轮又连接着一个可以上下活动的木锤。
    张宁不停拨动着水车的叶片,带动了大齿轮的同步运转,经过小齿轮加速,木锤就一上一下地开始击打起下面的砧子。
    在她不远处,刘备和李木匠正在端着大碗奋力扒拉着麦饭,这两个人现在是痴迷在制作当中了,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懒得离开手里的活计,都是让张宁用木盘端到工房里,二人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讨论对设计的思路,那种专注的表情是她从未在刘备脸上见到过的。
    刘备一边嚼着野猪肉片,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力量,就看会不会利用,怎么利用,只要掌握了道理,并且加以研究,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帮到你。”
    “太守这话说得在理,以往我们知道顺水行舟,也知道乘风破浪,但就是没有想到如何去进一步地利用水力。之前见识了水车,才知道可以利用河流自身的力量把水提到高处,今天又见了这个水锤,我又明白了水力还有如此多的作用。”李木匠用力咽下一大口饭,对着刘备竖了个大拇指,经过这几天的大开眼界,他已经暗自下了决心,不再把自己的手艺浪费在做个桌椅板凳上面,要投身于具有无限可能的探索之途。
    “其实咱们一代代的工匠早已发现了天地之间的一些道理,只是缺乏归纳和总结,你们想想啊,为什么划船的时候把桨向后划,船却向前走,不就是因为桨推水的时候水也在推桨吗?我就是从船桨上面琢磨出了水的力量。”刘备笑呵呵地继续说道。
    张宁和李木匠皱起眉头一琢磨,再想想生活中其他的一些现象,似乎还真是刘备说的这个道理。
    其实刘备说的意思就是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这个概念出自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为基本的一条规律,但公元二世纪没有牛顿,没有牛顿三大定律,所以刘备一说出来之后,顿时被二人惊为天人。
    张宁崇拜地看着刘备,眼神里满满的都是甜蜜的爱意,之前几个月的相处下来,她就已经被刘备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和似乎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折服,变成了一名小迷妹。如今二人有了肌肤之亲,每天的生活就像是蜜里调油,作为一个陷入爱情中的年轻女子,看心上人自然怎么看都是完美。
    刘备放下饭碗,顺手抹掉了嘴上的油渍,也蹲到张宁身边摆弄起这个水车连带的齿轮组,“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嗯,齿轮的齿数很玄妙。”
    大齿轮有三十六个齿,小齿轮只有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