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有些想不明白,刘玄德大兵压境,不管怎么说,袁公都会倾尽全力与之对抗,荀文若还特意写信过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辛评皱起眉头说道。
郭图露出诡谲的笑容,指了指辛评说道:“仲治啊,你就是太老实了,袁公一直想要吞并曹公的地盘和兵力,只是没有机会,如今我们在北线遭受如此大的压力,若是被他知道曹公那边有机可乘,他会怎么做?”
“南下攻曹,再击败立足未稳的袁术,占尽豫兖两州,凭借黄河天险对抗刘玄德。”辛评悚然一惊,勾勒出了最符合袁绍利益的可能。
“所以,文若希望我们把冀州全部的力量都推到北线,让袁公无暇南顾。”郭图身体微微前倾,继续说道:“他一直对我们说,要用冀州拖住幽州人南下的脚步,其实这话只说了一半,用幽州吸引袁公的注意力,给曹公提供发展实力的时间,则是他一直没有说出口。却一直在推动我们去做的事。”
得知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辛评心中有些不快,“那他为什么不明说?”
“这些都是我猜的,以后你可以自己去问他。”郭图笑了。
第六十七章 撤军
好好睡了一觉,又听取了逢纪、郭图和张郃等人的建议之后,袁绍终于认清,自己再坚持以渚水防线与刘备对峙,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于是他当机立断,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张郃率领精锐步卒护卫袁绍,马延率领骑兵部队在侧翼活动,文丑则是集结了原渚水防线的所有军队,携带一切可以带走的物资器具,缓缓向南撤去。
九月初二,在再次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冀州军核心主力撤回襄国城,袁绍则是脚步不停,一路南下,朝着自己的大本营邺城驶去,
短短二十天的战斗,一万多人的损失,说起来并不算是伤筋动骨的惨败,但在袁绍集团所有人的眼中,这种全盘被对手牵着走,己方做不到任何想做的事,最终在对手无心穷追猛打的情况下才能逃出生天的战争,实在是他们不愿意回首的经历。
回到襄国之后,张郃第一时间就带着士卒和民夫在城外挖掘壕沟,希望在凛冬到来之前进一步加固城防,他同时下达命令,让城中百姓无分老幼,只要是有闲暇的,就都出城捡石头去。
全城的车辆都被征召起来,担负起了运输石块的重任,一时之间,襄国城周边十几里的原野上满是忙忙碌碌的人群。
“为什么要捡石头进城,并且是大的小的都捡,只要露出地面的一个不留?”一支被派到最北面挖掘石块的民夫队伍里,几名精壮的年轻人一边费力地敲打着磨盘大的石头,希望将其破碎之后再运输,另一边则是压低声音互相询问着。
“你们没听说吗?幽州军弄出了一种霹雳车,可以把数百斤的石弹抛出两三里远,袁绍抵挡不住,这才放弃渚水,把苦心经营了两年的防线拱手相让了。”一名中年男子看了看附近,确认周边没有人注意自己,这才开口说道。
几名年轻人顿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警觉地抬头环视起来。
“手里别停,听我说。”中年男子低声呵斥道:“张郃急匆匆地下这么多命令,那就说明襄国城不久后也会有大战,今天让你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那我们该做什么,去跟刘使君说,襄国城附近的石头都没了?”一名满身泥土的年轻人嗤笑起来,“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值得去汇报?”
中年男人眉头闪过一丝怒意,“重不重要不是你我说了算,我这里还有一份襄国城防图,是弟兄们这两三年来刺探到的情况汇总而成,你们谁愿意去一趟北面,给使君送过去?”
众人沉默片刻,然后齐齐望向一名圆脸青年,圆脸青年则是头也不抬地笑了笑,“这种事轮不到别人,只有我这个简先生亲自点名的去做。”
过了一阵,圆脸青年突然捂着肚子大声喊疼,然后在众人的嫌弃声中弯着腰离开,绕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一处稀疏的树丛跑去。
…………………………………………………
“你是简宪和安置在襄国的密探?”刘备接过被油纸包裹的情报却不急着看,反倒是颇为好奇地望着面前的圆脸青年问道。
“正是,小人姓廖名化字元俭,本为黄巾余党,天公将军败亡之后便流落江湖,后来洗心革面,与同伴杜远等人下山寻找活计,结果被宪和先生看中,在邯郸和襄国一带活动。”这圆脸青年颇为胆大,面对一众位高权重之人都面不改色,口齿更是伶俐。
刘备点点头,打开情报看了看,原来是一份精心绘制的城区平面图,上面将襄国城各条大道小路,驻军地点,咽喉要道,都标识得清清楚楚,这种迥异于时代的绘图风格,正是幽州商会特有,旁人模仿不来。
“公与,让人复制几份仔细研究。”对于这样的军事情报,刘备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将其递给沮授,然后才转过头去看着廖化,“最近还有什么消息?”
廖化当即把张郃加固城防,加紧城中戒备,派人收集周边石块的事情说了,引得刘备一阵冷笑。
“使君切勿大意,这张郃在襄国两年期间,利用城中地势做了不少布置,想来也是深通军事之人,如今大肆搜罗石块,应该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见刘备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廖化立即正色说道。
刘备点点头,收起了讥讽的笑容,“此言极是,我军确实不应该轻视敌手,元俭,你此番送信有功,想要什么奖赏?”
廖化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启禀使君,在下弓马娴熟,愿加入军中效力,除此之外别无奢求。”
“既然有心从军,那就去周仓军中当个什长吧,只要有真本事,很快就能升上来。”坐在一旁的关羽忽然开口应允下来,看得出他是比较欣赏这个年轻人的。
看着廖化的身影消失在帐门口,刘备这才收回玩味的目光,悠悠说道:“这人说话带着荆襄口音,而且说话行礼颇有分寸,不像是出身普通,反倒像是大门大户跑出来的。”
沮授也点点头,“读过书,而且见过一定的场面,他看向使君的眼神中还有些恭敬,看向其他的人就只有客气,仿佛与我们是平起平坐的一样。”
“给宪和那边写封信,他应该知道这个廖化的底细。”刘备在帐中坐了半天,觉得有些闷了,便起身伸了个懒腰,迈着方步往帐外走去。
之前冀州军一路南撤,幽州军抓住机会衔尾追杀,利用白马义从的超强机动性连番冲击,最终又俘虏了几千名殿后的冀州军将士,若不是文丑跑得快,只怕也是难以逃脱。
如今渚水已经完全落入了刘备的手中,高览和文丑苦心建设了两年的坚固防线,现在也被幽州军重新修葺,成为了保卫浮桥的桥头堡,庇护从北方延伸而来的补给线。
为了防止再次被人搞破坏,刘备计划再从大陆泽调一些大型船只过来,搭建一条更为坚实宽阔的浮桥,同时在上游设置两三道横江铁索,阻拦可能出现的攻击。
幽州军的野战能力和攻坚能力已经在实战中得到了证明,接下来刘备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继续对冀州军的主力兵团施加压力,为其他方向的攻势创造机会。
“袁绍,我要是你,就抓紧时间生几个儿子,然后让他们隐姓埋名,把香火延续下去,除此之外,你是什么也做不到的。”眺望着南边碧蓝的天空,刘备喃喃说道。
第六十八章 撤民
鉴于西线的战事告一段落,关羽的部队损失较大,急需修整和整编,加上天气渐渐变冷,想要再次发动战争基本上要等到明年开春,刘备便留下白马义从扫荡周边地区,自己乘船顺流而下,去大陆泽督战了。
在渚水这边没有捞到什么硬仗,鞠义觉得十分不过瘾,在他的死缠烂打之下,刘备只得将保卫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于是鞠义和他的七百多名先登死士也踏上渡船,跟随刘备一路耀武扬威,希望在大陆泽或是更东边的清河方向找到用武之地。
当然了,张凯那个倒霉蛋也没被丢下,跟着一起走了,每天白天被鞠义抓着讲道理,敢顶嘴就是一顿老拳,晚上则是去刘备那里聊天,听他讲述各种稀奇古怪的见闻,渐渐的,对刘备倒也没了什么抵触心理。
船队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河上漂泊,自然要捞鱼来吃了。
在吃的方面刘备可以说是行家,至少比同行这些东汉时代的家伙要懂得更多,口味也挑剔许多,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的烤鱼,他却是皱着眉头长吁短叹,原因是懒得挑刺。
“还是海鱼好啊,吃起来不用提心吊胆,而且肉还多,吃一条就饱了,哪像这个。”刘备叹了口气,放下手中啃了两口的烤鱼,怀念起在海上吃鱼的好日子。
“老大你不吃了?”旁边的裴元绍已经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自己那条,正在四处张望呢,见到刘备扔下他那一份,立刻讨好地凑过身子,腆着脸问道。
“不吃了,你吃吧,盘子里面的韭菜和葱也别拨拉到旁边,都吃了,这可都是好东西,壮阳。”刘备见这傻小子光吃肉不吃菜,马上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鞠义本来吃得正高兴呢,一听刘备说到海鱼,顿时也意兴阑珊,回忆起了之前跑到辽东的时候,在那边吃的海鲜,“是啊,我们当初去辽东的时候,在海里捞上来的大龙虾,个个都有手臂那么长,那肉更是晶莹洁白,用盐水煮一煮就是绝世的美味,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
“海里面好吃的多了,韩州那边有一种刀鱼,长的细细长长,看似平平无奇,烤来吃或是用平底锅煎了吃却是味道鲜美,香脆无比。”刘备也兴高采烈地讲述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把旁边那些没怎么见识过大海的内地汉子听得一愣一愣,不知道流了多少口水。
两人正说得高兴,突然听得一声极为响亮的“咕咚”声,他们同时转头望去,只见裴元绍咧着嘴在那里傻笑,应该是咽口水的时候太过用力,这才发出如此声响。
“瞧你那没出息的模样。”刘备笑着踢了他一脚,“你这傻小子跟着我走南闯北,什么美味都吃了个遍,居然还这么馋。”
“我刚才听老大一说,顿时回忆起了那些美味,这才忍不住咽口水。”裴元绍早就被踢惯了,丝毫不以为意地地拍了拍腿上的鞋印,继续傻笑着说道:“没吃过的人才不会像俺这样。”
就这样说说笑笑,船队一路朝着大陆泽南岸驶去,没想到刚走一半路程,原本没什么船只的湖面尽头,就出现了数量巨大的船队迎面驶来。
“怎么回事,是郭奉孝他们吃败仗了?”听到船头哨兵报告之后,鞠义一个箭步就窜出船舱,急吼吼地问道。
只不过看他那张写满了兴奋的脸来看,这家伙还巴不得郭嘉战败,然后让他鞠大将军有力挽狂澜的机会呢。
刘备随后迈步出了船舱,只是看了几眼就笑了,“战旗飘扬,阵型不乱,这明显是班师。”
对面的船队明显也发现了刘备等人,片刻之后,一艘挂着硕大将旗的战船突出队列,径直朝着刘备驶来,船头上站着一位年轻文士,看那瘦削挺拔的身材就知道是郭嘉。
两船缓缓靠近,郭嘉大笑着打起了招呼,“使君怎么来了?”
“我军已经击退冀州军主力,特意来看看你们这边怎么样。”刘备同样开怀大笑,用手指着郭嘉身后数量庞大的船队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郭嘉摆摆手,“等会把船停稳了再说。”
两船靠拢之后,郭嘉跳上刘备这边,与众人见过之后,便陪同刘备站在船头,看着一艘艘战船从自己面前驶过,出人意料的是,除了船头船尾的士卒外,还有不少百姓打扮的人从舱门走出,对刘备行礼致意。
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百余艘战船出现在刘备等人的视线中,又渐渐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在这段时间里,通过郭嘉的讲述,刘备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由于刘备和关羽在西线牵扯住了冀州军主力,黄忠集结了河间和渤海两郡的兵力把荀谌死死压制在清河,郭嘉的行动进行得轻松愉快,根本没遇到什么强有力的对手。
巨鹿南部的冀州军大多是当地郡兵,一听说幽州人大举进攻,慌不迭地逃进了就近的城池,许多豪强觉得自家坞堡不够坚固,也纷纷抛下难以携带的物资,带着家小和细软财物跑了,郭嘉一路南下,做的最多的事,居然是帮着当地百姓收割庄稼。
“这也多亏了宪和兄和审正南,前几年在没有撕破脸皮的时候,他们在冀州结交了许多头面人物,埋下了许多暗线,我军所到之处,民众非但不跑,反倒是夹道相迎。”郭嘉得意地说道。
以走私贩子为首、向往幽州生活的百姓为主体,大陆泽南部广大地区迅速倒向了刘备一方,郭嘉原本还打算就地取材,利用当地数量众多的坞堡建立防线,在袁绍领土的要害部位插一根楔子,结果一个紧急情报传来,让他不得不迅速收缩部队,开始撤退。
据可靠消息,荀谌已经离开清河北部防线,在许诺了不少条件之后,从魏郡和清河又征召了四万余人的队伍,气势汹汹地朝大陆泽扑来。
“你带着正规军,还怕斗不过荀谌率领的民夫?”刘备轻笑起来。
“荀谌不会与我正面交战,即便我只有五千士卒。”郭嘉摇了摇头,道明了自己的苦衷,“他只需要兵分几路,袭击我军顾及不到的地区就行,一旦我们护不住那些弃暗投明的百姓和士绅,以后再想让冀州百姓倒戈可就难了。”
刘备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人家投奔你是为了活得更好,如果连保护他们都做不到,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这些百姓是第三批撤离的,我已经派人向审正南那边求援了,只要他的船队赶到,接下来几天时间,我们至少能还运送十万人离开大陆泽南岸。”郭嘉说道。
第六十九章 烈火挡路
就在荀谌率领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昼伏夜行,希望从两翼包抄,顶着大量战损也要拼掉这支孤军深入的敌军,顺便惩戒那些投敌的百姓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大陆泽南岸方圆数十里的土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郭嘉下手极狠,他让百姓们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东西则是堆在田边,连同秸秆、茅草房屋,一把火全都烧了。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北风初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烈焰席卷地面,将一切可燃的物体吞入腹中,不断地壮大自己。
距离最近的火场还有数里之远,荀谌就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烟雾给熏得喘不上气,他身后的将士们同样未能幸免,每个人的身上都沾满了灰烬。
“这是什么都不给我们留下啊。”好容易避开了下风头,荀谌看着依然在熊熊燃烧的远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军师,我们要绕过火场继续前进吗?”一名年轻豪强来到荀谌身后,低声询问道。
“这方圆几十里都已经变成火海,幽州军应该是把所有百姓和粮食物资都带走了,我们再追过去也没有意义。”荀谌语气平淡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开。
从幽州军过往的战例来看,他们基本不会使用火攻手段,更不要说为了阻碍可能的袭击,便在如此广阔的地区纵火退敌。
荀谌皱着眉头回到马车上,仔细思索起来。
按照他之前得到的情报,幽州那边从上到下都信奉绝对的实力,很少借助水火之类的外力,难道是又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新人主持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