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大表哥 >

第304章

北宋大表哥-第304章

小说: 北宋大表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迅速归心,从而加快辽国的稳定。
  然而耶律仁先的一片好心却全都喂了狗,只见耶律宗真红着眼睛再次怒道:“我说过了,我没有杀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见到她!”
  看到耶律宗真愤怒的样子,耶律仁先也不敢再劝,只见耶律宗真这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当即再次大声吩咐道:“来人,传我的旨意,把那个女人押送到庆州,任何人不得探视!”
  庆州并不是后世韩国的那个,而是原来渤海国内的一个州,后来渤海国被契丹人所灭,所以庆州也就归辽国所有,大概位置也就是在长津江的下游,那里对于辽国来说也是相当的偏远,耶律宗真把萧耨斤送到那里,其实就和发配差不多。
  看到耶律宗真如此的固执,耶律仁先也彻底的没办法了,最后只能与耶律智让一同告退,等到出了大殿后,耶律智让也面露难色的道:“仁先兄,陛下一意孤行要出兵,你觉得这次的胜算有多少?”
  听到耶律智让的问题,耶律仁先却是苦笑一声道:“智让兄,我们现在不应该想这场能不能打赢,其实就算是咱们打赢了,把燕云也拿回来了,可是经过这一战后,咱们大辽肯定是伤上加伤,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相比之下,宋国的国力却是蒸蒸日上,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耶律智让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沉思了片刻再次道:“仁先兄的有道理,只是大势如此,也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不过这次出兵如果能夺回燕云的话,也能大大增强陛下的威望,从而稳定国内的局面,到时咱们再劝陛下让国内休养生息几年,也许就不用担心宋国的威胁了。”
  “话是如此,可是我……我对这次出兵并不看好,宋军已经占据燕云有一段时间了,长城防线肯定也修复了一些,这对于咱们的骑兵来说极为不利,再加上宋军收复燕云后,肯定士气大振,咱们再想像以前那样轻易的击败宋军就有些不太可能了。”耶律仁先这时再次担忧的道。
  耶律仁先这些话本来不应该说的,毕竟现在还没有出兵,他却已经不看好辽军,这种话若是传到耶律宗真耳中,以他的脾气肯定会大发雷霆,到时耶律仁先肯定也会受到斥责,不过他相信耶律智让,自从上次他救下耶律智让后,耶律智让就对他五体投地,一切都以他马首是瞻。
  “唉,其实我也觉得陛下有些冒失了,这次能打赢自然最好,若是无功而返的话,那后果……”耶律智让这时也长叹一声,说到最后也没有说下去,因为他几乎不敢想像耶律宗真兵败而回的严重后果。


第六百三十章 故人重逢
  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收获的时节,李璋坐着马车来到城门外,时不时的向官道上张望,而当看到一队边军人马护送着一辆马车驶来时,他也立刻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跳下马车上前迎接,而马车里的人这时也看到了李璋,同样停下马车。
  “安仁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乎?”李璋看到从马车上走下来的人时也不由得大笑道,这个人正是从燕云来到京城的赵安仁。
  “李使……不对,应该叫定北侯才是,奴婢见过……”
  赵安仁见到李璋还有些拘束,甚至还一本正经的想要行礼,不过却被李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笑道:“安仁兄你现在是宋人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日后你就是我李璋的兄弟,走走走,我已经在家中设了酒宴,咱们今天一醉方休!”
  李璋和赵安仁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平时也经常有书信往来,而且在辽国这件事上,赵安仁可是立下了大功,如果不是通过他的嘴,也不会让萧耨斤与耶律宗真两败俱伤,更别说上次他出使辽国时,赵安仁更是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一直把对方当成朋友。
  听到李璋竟然在家中款待自己,这让赵安仁在受宠若惊之余,也露出感动的表情,毕竟他是个阉人,哪怕之前做的事对大宋有功,可真正能看得起他的人又有几个?不过李璋却是个例外,从刚见面时起,他就一直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这让赵安仁也感受到久违的尊重。
  当下李璋请赵安仁上了自己的马车,然后两人一起回到李璋家中,家中也早就准备好了酒宴,而且很多都是赵安仁喜欢的京城本地菜,别看他是河北人,但他母亲却是京城人士,所以他从小就是吃母亲做的京城菜长大的。
  “赵兄,你可回家见过老夫人了?”李璋亲自给赵安仁倒了杯酒,随后这才开口问道。
  “见过了,我娘的身体还好,就是耳朵背了,知道我来京城时,还特意让我代她感谢李兄你当年的搭救之恩!”赵安仁说到这里也向李璋拱手行礼道。
  “赵兄客气了,这本就是我应尽之义!”李璋当即再次客气道,随后又询问了一下赵安仁家中的情况,对方也一一做了回答。
  “李兄,我有件事一直想要问你。”正在这时,只见赵安仁忽然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
  只见李璋这时吃了口茶,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赵兄你是不是想问我,这次我们大宋会不会出救出萧太后?”
  “不错,太后现在肯定落入到耶律宗真手中,虽然他们是母子,但耶律宗真早就恨太后入骨,我真担心他会对太后不利!”赵安仁点头道,他对萧耨斤可谓是忠心耿耿,哪怕在这时也依然希望大宋能出兵救出她。
  “我也不瞒赵兄,大宋这边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兵!”李璋这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道,他不想骗赵安仁,所以直接说了实话。
  听到李璋的回答,赵安仁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随后他也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猜到大宋不会轻易出兵,只是心中还抱着万一的希望。”
  看到赵安仁失望的样子,李璋也有些不忍,当即再次开口道:“其实你也不必担心萧太后的安然,她毕竟是耶律宗真的母亲,哪怕他再怎么恨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公开做出弑母这种事,所以我估计萧太后最后可能会被软禁,然后流放到某个地方,使得他们母子永不相见。”
  赵安仁也是关心则乱,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醒悟过来,以他对辽国政局的了解,耶律宗真的确不可能杀了萧耨斤,这让他也松了口气。
  “赵兄,你本就是宋人,现在已经从辽国逃回来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不知你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问道。
  “这个……”赵安仁听到李璋的询问也露出沉吟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其实不瞒李兄,我回到大宋后,除了希望大宋出兵救出太后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侍奉在母亲身边,为她老人家养老送终,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想法!”
  “赵兄,你于国有大功,如果你愿意的话,陛下可以委派你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李璋却是再次开口道,其实他今天迎接赵安仁除了为他接风外,也是要替赵祯询问一一下赵安仁的想法,因为大宋这边对赵安仁也准备了赏赐,其中就有授官一项。
  “多谢李兄的好意,只不过我在外漂泊这么多年,在辽国皇宫中虽然看似风光,但其实每天都面临着无数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我也早就累了,而且我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这个不孝子以前也没能在她老人家面前尽孝,所以我也想多陪陪母亲!”赵安仁这时却摇了摇头道,脸上也露出疲惫的表情。
  李璋听到这里也理解的点了点头,赵安仁就像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的游子一般,现在好不容易才能回家,但身已残,心也早就累了,更何况他在辽国皇宫呆了那么多年,大宋就算是授官,恐怕也不会重用,更何况他本就是阉人,哪怕做了官也受人歧视,还不如呆在老家陪着老母。
  “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做官,但朝廷的封赏还是不能少的,到时不但会有财物田产,另外还有爵位,到时还望赵兄不要推辞!”李璋点了点头道。
  “李兄客气了,朝廷的赏赐在下也是求之不得,哪有拒绝之理,只是在下有一事相求,还望李兄答应!”赵安仁听到朝廷的赏赐,当即也露出笑容道,他倒不是贪图那些赏赐,但这却代表着大宋对他的接纳,这正是他最想要的。
  “赵兄不必客气,只要我能做到的,绝对不会拒绝!”李璋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个……”只见赵安仁这时竟然露出几分纠结的神色,随后这才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日后想要陪在母亲身边,可又担心自己的身份给母亲和其它家人造成一些问题,所以……”
  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了过来,赵安仁是个阉人,虽然于国有功,但宋辽两国对阉人都不怎么友好,普通人对阉人也带着鄙夷,所以如果让家乡人知道赵安仁的身份,恐怕对他的家人也会造成影响。
  “赵兄放心,我会让人对你的身份保密,绝对不会影响到你的家人!”李璋当即保证道,赵安仁身份本来就十分特殊,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要他请赵祯下令保密,应该不会影响到赵安仁一家的正常生活。
  看到李璋答应,赵安仁也再次道谢,李璋也破例陪他喝了几杯,顺便也向他打听了一下辽国现在的局势,虽然赵安仁逃出辽国后,辽国内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在萧耨斤被抓,耶律宗真大权在握,但他对辽国内部的了解还是无人可比。
  据赵安仁说,别看现在耶律宗真拿下了中京,甚至抓住了萧耨斤,但辽国各地的贵族手中也有兵权,他们之前投靠了萧耨斤,现在萧耨斤倒了,这些人肯定会担心耶律宗真会清算,这些都是辽国内部的隐患,如果耶律宗真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隐患的话,肯定会引发更大的乱子。
  “安仁兄,如果耶律宗真出兵燕云的话,你觉得辽国内部会不会乱起来?”李璋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这才目光炯炯的盯着赵安仁问道。
  “这个……有些不太好说。”赵安仁这时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顾虑。
  “安仁你尽管大胆说,不要有什么顾虑,今日之事绝对不会传于第三人之耳!”李璋也看出赵安仁的顾虑,当下也再次道。
  听到李璋这么说了,赵安仁犹豫了一下也终于开口道:“既然李兄想听,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愚见,以耶律宗真冲动顽固的性子,的确很可能出兵燕云,如果他能打赢,哪怕没有完全夺回燕云,只是表面上占据了优势的话,那么他挟着大胜之威,很可能会很快的稳定辽国的局面,奠定自己的威望,而且日后他肯定会不断的南侵,到时大宋就要疲于应付了。”
  “但如果耶律宗真出师不利,甚至是大败而回的话,那对耶律宗真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到时威望扫地,各地贵族也将对他阳奉阴违,甚至他的政令恐怕也只能局限于中京、上京一带,甚至从而发生内乱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赵安仁最后分析道。
  李璋听完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赵安仁身为萧耨斤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又在辽国多年,对辽国政局的了解无人能及,所以他的分析也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如此看来的话,这次耶律宗真如果真的敢出兵,就必须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今时不同往日!


第六百三十一章 军中小聚
  古北口奚关,本来颇为冷静的这里现在却是热火朝天,一队队的战俘在宋军的押送下来到这里,然后编成五人一组开始在工匠的指挥下重修长城,因为时间紧迫,所以这次只是大概修筑一下关键地段,只要能暂时使用就行。
  而在古北口长城防线南侧,刘平也早就亲率大军赶到这里,因为如果耶律宗真起兵南下的话,肯定会从古北口过,到时他们就可以依托长城防线与辽军决一死战。
  “来来,哥几个不要客气,现在正是牛羊正肥的时候,这火锅吃起来可比京城的味道好多了!”曹俣举着酒杯大笑着向众人敬酒道,而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则摆放着一口冒着白汽的汤锅,汤锅周围则摆满了切成薄片的牛羊肉。
  随着曹俣的敬酒,旁边的呼延守信、狄青、曹佾等人也都纷纷站起来举杯,除了曹俣和呼延守信外,剩下的狄青与曹佾等人全都是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别看他们平时都在军中,这次也都参与了攻打燕云,但平时互不统属,所以也难得聚到一起。
  “三哥,刘将军把大军集中到古北口,是不是防备辽军杀过来,我听说辽国那边的内乱已经平息了?”曹佾把手中的酒碗放下,随即就开口问道,旁边的狄青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神色,他们的级别较低,虽然也听说了一些消息,但也只能靠自己的猜测。
  听到堂弟的询问,曹俣与呼延守信也是对视一眼,随后嘿嘿一笑道:“告诉你们也无妨,辽国那边的内乱的确结束了,刘将军之所以率军来古北口,也的确是防备辽军杀来。”
  “如果我是辽国皇帝的话,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稳定国内的局势吗?”狄青这时却忽然有些不解的问道。
  “狄青你这次表现不错,立下的功劳足以让你再升两级,日后也能独当一面了,不过你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少,所以你不知道耶律宗真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李兄却亲眼见过耶律宗真,而且他断定耶律宗真肯定会出兵,所以陛下才会命令刘将军做好准备!”呼延守信看着狄青也笑呵呵的道。
  当初呼延守信随同李璋去庆州,自然也认识狄青,事实上他对狄青这个机灵的年轻人也十分喜欢,可惜后来却被曹俣抢了先机,现在狄青在军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年纪轻轻就已经立功无数,日后说不定能与他平起平坐,这让他也暗自后悔,早知道当初应该加把劲,抢也要把狄青抢过来,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原来是校监做出的判断,那就难怪了!”曹佾听到呼延守信提到李璋,当即也精神一振道。狄青对李璋更加熟悉,当得知是李璋的判断,当即也没有再怀疑。
  “昨天辽国那边刚传来消息,中京那边的大军虽然还没有动静,但中京南边的各个州府却收到旨意,开始集结粮草物资,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耶律宗真却在这个时候聚结粮草,除了攻打燕云外,还有第二个解释吗?”曹俣挟了片羊肉在锅里烫了一下,随后蘸着酱料塞到嘴里道。
  曹俣的话一出口,狄青与曹佾等几个年轻将领全都是神情一震,当即欣喜地叫道:“太好了,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国力大为衰退,耶律宗真若是真的敢来,咱们必定能打他个落花流水,到时辽国内部更加不稳,说不定咱们还能反攻过去,直接杀到中京城下呢!”
  几个年轻人这时也是战意盎然,他们虽然都立下不少的功劳,比如狄青更是马上就要升任军中的高层,不过年轻人本来就野心勃勃,特别是这些武学出来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以平灭辽国为最终目标,现在他们已经打下燕云十六州,更让他们不把辽国看在眼里。
  看着这些兴奋的年轻人,曹俣和呼延守信也不由得相视而笑,其实他们的年纪也不大,只不过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竟然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些老了。
  “三哥,既然辽国那边都已经调集粮草了,那你觉得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南下?”曹佾在兴奋过后再次向曹俣追问道。
  “放心吧,如果耶律宗真要南下的话,估计不会让我们等太久,你们也看到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如果真等到冬天的话,辽军想南下也不可能了。”呼延守信这时笑着替曹俣回答道,这也是他们昨天与刘平商议军情得出的结论。
  “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