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⒐さ穆≈莩牵忠蛭倌晔本筒渭用裢乓晕溆挛琶ゴ紊ǎ安痪茫荒诠┓睢⒙≈菥富邮购畎匀偬嵛富邮埂
现今在南城城头守夜的,正是他的一营士卒。
不过,数年来,都和齐人相安无事,陈奉行已经渐渐厌倦军营生活,尤其是,那些家乡在太原区域之外的士卒,逃亡更是屡禁不止,家中土地少人耕作,官吏横行,哪里有人能安心戍边?
对此,陈奉行也有些无奈,河东汉地地瘠民贫,又要给契丹人岁贡,便是高居丞相位,年俸也比前朝减了一大半,尚书侍郎,年俸区区两三百贯,底层官员就更不用说。
虽然先主病亡,新主继位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终究积重难返。
陈奉行,也渐渐萌生了离开军伍的念头。
甚至在想,如果齐军兵临城下,只要候供奉下了开城门投降的命令,自己也便跟着他投降。
至于城头打瞌睡的值夜士卒,陈奉行就更懒得理会。
正叹息间,突然,一声尖锐破空声,接着,嘭一声响,半空炸开一朵火花,立时耀亮了半个城头。
第三十八章 袭隆州(下)
城下,在马成射出手中明火箭之后,城头立时一片慌乱,纷纷探出人头来看。
恰好,在火光降熄未熄之时。
城下,早对准城头的弩手、弓手,箭矢立时破空而上。
城上,惨叫声连连,乱作一团。
陈奉行也有些懵,一名士卒脸颊中箭,摔在他身旁,捂着脸大声惨叫,翻滚下,又渐渐无力。
“叮叮叮叮叮”,墙垛上,突然飞上来无数铁爪,牢牢勾住墙垛缝隙。
陈奉行立时一惊,终于回神,一脚踢开他身旁大呼小叫的士卒,两步,便到了城垛后,刚刚探头,立时警觉,猛地一缩身,“叮”一声,头盔中箭,震得他一阵眩晕。
等晃晃头稳住身形,却见墙垛后,已经轻灵无比翻过来一个个黑影,脸上漆黑的面具,好似来自地狱的修罗恶鬼,便是陈奉行乍然见到,心下也是一惊。
惨叫声,立时接二连三的再次响起。
等见到这些“恶鬼”,挥动手中朴刀开始收割人命,陈奉行才猛地反应过来,大喊:“是齐兵,是齐兵!”
此时东西两城的城头,也是乱做一团,但第一个反应过来,这些鬼魅实则是齐兵的,就是陈奉行。
跟在先锋卒之后,也攀上了城墙的马成,拉满弓弦的箭矢,立刻对准了这最先清醒过来的汉军将领。
先锋卒脸上戴的狰狞面具,初始军中训练时,一些班头、都头也好,先锋卒也好,都觉得晦气,好似一些蛮夷的巫师一般,而且,面具并不是铁甲,没什么防护效果,戴它做甚?
但实战操演中,却发现,这东西夜袭时很有奇效,哪怕是明明知道对方军中士卒有这种面具,但大半夜的突然冒出来,还是会忍不住吓一跳。
就如圣人言:“敌迟疑一息,敢死儿便多杀一人。”
圣天子说话文邹邹的,但大体是这么个意思。
果然,北汉守军,乱糟糟的,都无头苍蝇一般完全懵圈的状态。
不过,还是有清醒的。
马成手中弓弦一弹,“嗖”一声,利箭激射而出。
陈奉行摔倒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中箭了,而且,应该是致命伤,额头木木的,眼前好似血红一片,意识,却突然清醒起来。
这,就是弥留之际的回光返照吗?
脑海里,闪现着一幕幕残缺的记忆画面。
这一生,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呢?
陈奉行,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这种问题,都不像他能思考的,距离他太遥远太遥远。
胸口,腿上,好像被很多人踩踏,陈奉行,听着远远响亮的杀声,渐渐的,失去了意识。
“杀!”南门城门洞开,齐国骑兵军团飓风般卷入时,本来正乱哄哄不知道支援东、西、南城哪一方的汉卒,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中。
……
隆州军城燃起了大火,半边天好似都火红一片。
马成不知道为什么,又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南城上,此时,汉军士卒的尸体,正被搬运,扔进火中,如此,发生疫症的几率便小,这些,都已经是军中的常识,不过,也仅仅限于焚烧敌人尸体,己方亡者,还是要入土为安。
虽然,这种做法,可能会激发敌人更大的恨意。
蛮夷还好,尤其是曾经中原政权统治下的地区,火烧其亡卒尸体,对敌军是很大的羞辱。
不过,现今中土之地,也仅仅北汉未被降伏了,而且,那些愚昧之人,也根本不用理会。
马成站在城头,看着他登上城头后,射死的这个北汉营指挥使,马成不知道这个汉军将领叫什么名字,但看着他面容,虽然血糊糊的,却很安详的样子,马成心里,有种极为异样的感觉,他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他出生在齐地,我出生在北国,或许,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吧?
两名士卒,在旁侧站定。
马成挥了挥手,他们抬起汉军将领的尸体,下城。
马成在城头伫立,眺望北方,不知道怎么,胸中有些郁结,握了握背上长弓,天下之民,若都能听到圣人之言,便能明事理,辨是非,而不会如这些汉兵汉将稀里糊涂的卖命稀里糊涂的死去。自己现今,可比以前脑袋瓜通透了许多,若几年之前,自己便是杀死个敌人,也只会欢呼庆祝,琢磨军功几何,又哪里会想这么多?
圣天子,不仅仅令自己等子民生活安康,更好像,醍醐灌顶,去了自己等子民脑袋上的某个紧箍一般,让人心思开窍,好像第一次,才认识世间万物。
将他的圣人之言,传于世间,洗万民愚昧,是圣天子的天命,自己等,就是这天命下,大大小小的卫道者吧?
望着北方,马成握了握拳头,眼神,越发坚定起来。
……
车銮刚刚驶出辽州,便接到了隆州大捷的消息。
陆宁看得心中一畅,自不知道此时北地一些军卒,不但对他敬若神明,更如同某些宗教的狂热崇拜者一样,立下宏图大志,誓要将圣人言,用剑和火,传遍天下。
而且,这些军卒还自觉,对这个世界已经看得透彻,心开七窍。
此时,陆宁只是看着桌案上的舆图,看着太原的方向。
看似要合围瀛洲的河北、河东军,实则虚虚实实,若可能,自己已经令两路军马,取了滦水拒马河以南之地,也就是易、雄、霸、莫、瀛五州。
这五州,历史上,也是宋属,乃是柴荣北伐所得,不过,对拒马河南几州,契丹人并不怎么在乎,一来隔河治理不便;二来这五州军民和河北地羁绊极深,根本便难以归心。
是以柴荣取这五州时,契丹根本没派军支援,而是屯兵幽州,防范柴荣北进。
现今自己,令两路军马取了拒马河河南之地,佯攻幽州,牵制契丹人。
是以,攻太原,莫说辽国现今政局应该还很微妙,但便是不是新帝刚登基,想来也无暇救援太原。
贤妃和折家军,听闻自己动手后,应该便会东进攻岚州。
只不过,比较令人厌烦的是党项人,虽然自己没有征募他们,但只怕也会趁火打劫,东侵北汉的州府,尤其是吕梁山脉之西的石州等地,和党项人传统领地很近,有部分党项人前唐时就迁徙至此,夏州党项部,对石州觊觎已久。
现今,又不想挑起和党项人的战事,但如果不加以限制,令其坐大,遗祸无穷。
第三十九章 围城
太原府,或者说晋阳城,从前唐就是陪都,唐四都之一的北都、北京,到五代,不是都城也是陪都,实在是现今中原北方最重要的大都会之一。
历史上,现今的汉主刘钧死后,北汉内乱,赵光义伐北汉,围攻晋阳城,逼得刘钧的养子刘继元开城投降后,便将晋阳居民尽数内迁,一把火烧了晋阳城,数朝古都,毁于一旦。
赵光义烧晋阳城,是因为晋阳城城高壕深,民风彪悍,和宋人长期互相俘虏对方人口,是以,晋阳军民,抗宋时极为顽强。
赵光义,担心此处再出现割据政权,是以干脆一把火烧了这数朝古都。
如此也造成一个恶果,便是中原北伐,北出雁门关之路线,少了一个重要屏障及补给点。
是以,出雁门关的北伐路线,补给变得极为困难,大军出雁门关,很难再远征,最多便是牵制作用。
雍熙北伐,宋军分三路,出雁门关的潘美、杨业一路虽然连战连捷,但在曹彬的东路军惨败后,便不得不立即回兵,又在监军王侁的乱指挥下,最终留在雁门关外的杨业兵败被俘,绝食而死,其二子杨延玉也血战而死,这就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杨家将起源。只不过,监军王侁的一些蠢事,都被安在了潘美头上,当然,潘美作为主帅,同意监军之策,令杨业领孤军出雁门关,又听闻杨业战败就率军后退,没有守约接应,对杨业兵败,潘美绝对负有直接责任,后世为潘美翻案太过,有些文章也矫枉过正。
此时,太原城外,旌旗漫天,齐军联营接寨,将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
站在太原城头,汉国国相郭无为眺望着北方,那密密麻麻营帐的中军部分,金黄一片,营帐、麾盖,旗帜全是金色,甚为引人瞩目,就好像,齐军冷酷黑铁打造的军团中,盘旋着一团祥和金黄之气,高贵而又神圣。
郭无为深深叹口气,“齐天子,果然来了!”
他身侧站着一名威风凛凛的将领,先帝的义子刘继业,本姓杨,也有人背后称他杨继业。
望着北方金色旌旗如海,刘继业面色凝重,并不言语。
郭无为又无奈摇头,指着齐军营势,“看到没,齐天子领的应该就是他的亲军,扎营在北,真是好生狂妄,这意思,便是我诸州援军到来,加我太原军里外夹攻,他仅仅领亲军就能抵抗?”
“等忻州、宪州诸州援军抵达,我会想办法传出讯息,我等佯作里外夹攻城西齐军,做出我等要护卫国主突出重围之势,刘殿直,你就率突骑……”郭无为指了指北方那金色旌旗汇聚处,“忻州军由北而南令齐军混乱之际,刘殿直袭其中军,一切,就仰仗刘殿直的武勇了!殿直号称无敌,此战,就令齐军见识你的风采!”
刘继业缓缓点头,此也是没办法的事。
说起来,整个汉地,七州一府,在籍人口却已经不到十万户,根本无力对抗北伐的齐军,契丹人又刚刚新立国主,加之齐军东路,有合攻幽州之势,所以,契丹援军便是来,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齐军来的又快,很快合拢太原城,现今只能寄希望夜袭,如果能击败齐天子及其亲军,亦或趁乱护卫国主突出重围,退到代州甚或雁门关外,等待契丹援军,再图反攻。
看着北面那黑压压齐军军团营寨,刘继业心里又升起一团豪气,一直听闻齐天子武勇无双,齐军悍勇无敌,此次倒要见见,是不是言过其实!
……
銮营前帐,烛台下,陆宁正翻看党进呈上的册子,关于近期辎重调动的种种,从计划到实际执行情况,还有后续的一些规划想法。
桌案前,站着的方脸大耳相貌堂堂的将领正是党进,原京戍大营转运使,现今,又加了太行西路转运使一职,总管所有辎重民夫及被送到辽州的粮草调配。
军中将领负责总管辎重物资在前线路段的运输分配,如此,不管是和诸路军马配合对于粮道的保护还是配给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而且,本来就是京戍大营转运使也就是辎重主官的党进,对调度种种早有心得,临时任命主官的话,很容易犯下一些低级错误,对一场战事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失误。
“不错。”陆宁点点头,这个党进,倒是搞后勤的好人才,其甚至计划好了,攻下太原后,以太原为补给点,构筑起从太原到代州的补给线一事。
而且,也做了一旦围攻太原失利,如何令民夫快速撤出辽州囤积的粮食物资,只要能在隆州稍作抵抗,有一两天时间缓冲,辽州的物资便大部分都能输运回磁州。
如果历史上潘美、杨业的西路军,护送雁门关外汉民回关内的计划由他策划,那么,情况应该不会失控,由大捷变为大败。
当然,如果潘美能听从杨业的正确建议而不是默认监军王侁之策,西路军也不会惨败。
陆宁抬头看向党进,正想勉励两句,女卫匆匆而入,双手奉上一封绢册。
是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的奏疏,折德扆,也就是自己老丈人,贤妃折赛花的父亲,折家军当家。
本朝册封的节度使三个,一个是安南静海节度使吴昌文、一个是定难军节度使、夏王李彝殷,第三个,就是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
此外,多少和中原王朝有羁绊的还有镇凉州的河西军,和镇沙州的归义军。
这两个军镇,名义上,都统领着很大片土地,其中河西军在甘肃,归义军,则是后世的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地区。
不过,河西军现今,已经被改了汉姓的吐蕃部所占据,归义军就更是路途遥远,还曾经自立为西汉金山国,后来被曹氏占据,自称留后,五代后晋时正式册封曹氏为沙州留后,后汉册封曹氏世袭归义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后周时同样沿袭前制。
不过自从河西军成为吐蕃人之地,中原和西域音讯更为隔绝,从齐朝立国,曹氏还没有遣使觐见,倒是听说和败逃到青唐州的赵匡胤眉来眼去,毕竟,双方距离比来中原,要近了许多。
是以,现今被陆宁正式册封的节度使,便是后世的越南北部河内吴家、西夏国前身的李家,以及自己的老丈人,只有这三路。
至于其他一些官员被加授的节度使,都是遥领,更是虚衔,类似勋位一般了。
这三路节度使,其实便是包括自己这老丈人折德扆,统治的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
当然,从历史上看,折家军世镇府、麟二州,一直是中原西北屏障,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入侵府州都铩羽而归。
直到后世子孙无奈降金前,折家军也一直对中原王朝忠心耿耿,和西夏李家、安南吴氏等等,完全两回事。
陆宁暂时也不准备插手折家军内部事务,其现今独特的子弟兵制度,反而是其军卒有着极强战斗力的优势,当然,这种战斗力局限性很大,主要体现在保卫家乡上,若征募折家军远征,怕战斗力立时大打折扣。
老丈人写来的军报奏疏,主要便是奏报在他劝说下,岚州汉军已经投降,贤妃娘娘已经率军启程去忻州劝降。
忻州刺史郭泰,乃是汉伪皇后郭氏之弟,如不出意外,应该会归降。
陆宁看到这儿,心下微微一动。
折家和郭家、杨家以及汉主刘家,其实有着许多千丝万缕关系,现今汉主之妻郭皇后,便将折赛花看成妹妹一般,当然,也是汉主拉拢折家的一种手段,当年自己在河北答应娶折赛花之时,实则折赛花正在太原城的郭家做客。
现今自己提兵征伐北汉,贤妃心情,肯定极为复杂,虽然在尽心尽力做好妻子的本份帮自己,但实则,便说对郭家,如待她如亲妹妹的郭皇后,又哪里会没有旧情,只是,她从来不会向自己流露而已。
沉思着,陆宁渐渐,有了个主意。
第四十章 抓羊
暗夜中,刘继业纵马奔驰,身后紧紧追随他的数百彪悍突骑,各个如利箭一般冲击,名“五百义随儿”,都是河东勇士中的勇士,跟随刘继业南征北战,号称“无敌”。
“杀!”